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9)
2023(14372)
2022(11869)
2021(10789)
2020(9200)
2019(21129)
2018(20755)
2017(40075)
2016(21896)
2015(24732)
2014(24888)
2013(24846)
2012(23347)
2011(21198)
2010(21744)
2009(20197)
2008(20643)
2007(18886)
2006(16789)
2005(15614)
作者
(64767)
(54406)
(54175)
(51314)
(34645)
(25954)
(24846)
(21201)
(20588)
(19457)
(18448)
(18149)
(17590)
(17311)
(16909)
(16567)
(16534)
(16213)
(15862)
(15555)
(13696)
(13629)
(13235)
(12504)
(12371)
(12268)
(12211)
(12088)
(11041)
(10916)
学科
(104410)
经济(104299)
(90677)
(80296)
企业(80296)
管理(77481)
方法(41810)
(34635)
业经(32628)
数学(32598)
数学方法(32362)
(30198)
中国(27750)
地方(24193)
农业(23120)
(21679)
财务(21651)
财务管理(21612)
技术(20937)
企业财务(20441)
(20162)
(20144)
贸易(20130)
(19537)
(18602)
理论(18515)
(17122)
(16965)
(16472)
(15514)
机构
学院(325874)
大学(318684)
(139066)
经济(136275)
管理(128477)
理学(108850)
研究(108563)
理学院(107696)
管理学(106230)
管理学院(105598)
中国(85262)
(68035)
科学(64787)
(64354)
(58222)
(55874)
(52515)
中心(50218)
财经(50087)
研究所(49975)
业大(47172)
农业(45632)
(45200)
北京(43164)
(41660)
经济学(41291)
(40861)
师范(40458)
(38463)
经济学院(37332)
基金
项目(203690)
科学(160906)
研究(152543)
基金(145450)
(125228)
国家(124007)
科学基金(107300)
社会(96415)
社会科(91461)
社会科学(91434)
(83025)
基金项目(77080)
教育(69463)
自然(67724)
(67614)
自然科(66164)
自然科学(66145)
自然科学基金(65027)
编号(63507)
资助(58908)
成果(51030)
(49040)
(45749)
重点(45699)
(44625)
(43574)
课题(43463)
创新(41943)
发展(39817)
国家社会(39186)
期刊
(165075)
经济(165075)
研究(96720)
中国(69431)
(55404)
(53784)
管理(52244)
学报(45760)
科学(44217)
农业(37812)
教育(35607)
大学(35055)
学学(32909)
技术(32337)
(31975)
金融(31975)
业经(30367)
财经(25383)
经济研究(25364)
(22862)
(21975)
问题(21848)
技术经济(19627)
(17772)
商业(17003)
世界(16514)
现代(16031)
财会(15050)
国际(14952)
科技(14930)
共检索到507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希宋  张长涛  
从知识的角度来分析产品开发人才的构成,分析不同人才的知识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及不同人才的知识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做到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产品开发人才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发挥人才知识在竞争优势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产品开发人才知识的构成对于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为企业提升知识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晓琳  黄庆波  马鹤丹  
面向新产品开发的企业间合作知识创造系统属于复杂适应系统。基于新产品开发概念阶段、研发阶段和原型验证阶段的不同知识需求,提出企业间知识创造合作结构必须满足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社团"为合作知识创造系统结构的基本单位,分别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非正式联系三方面构建了面向新产品开发的企业间合作知识创造系统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希宋  张长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宁  
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都是当前研究热点领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离不开知识管理的支持,本文从知识显性——隐性螺旋化转化与发展的规律入手,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流程:知识集约、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通过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知识流动促进了客户、员工、组织知识的创新与丰富,产生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斌  罗建  史敏  李维思  
[目的/意义]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决策问题,而这些决策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情报服务。[方法/过程]通过实地调研、内部研讨,根据技术转移对情报服务的需求,构筑了包括专家咨询、情报分析和资源加工三个层面的情报服务模式。[结果/结论]将面向技术转移的情报服务模式在怀化市开展"双创新动能"服务活动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志刚  周丽先  乔现玲  
文章从知识管理角度,提出了针对区域企业的产品创新服务平台构建理论。并从创新个体与创新输出单位层面、创新需求企业层面以及区域层面论述了知识管理在搭建区域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平台中的重要性,对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中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提出区域企业产品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框架以及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兴  李笑冬  郭然  
结合拓扑结构原理与方法,探讨拓扑结构与知识转移的关系,提出了知识转移拓扑结构构成的观点,进而构建了总线型结构、树型结构、星型结构和网状型结构四种企业知识转移的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四种知识转移模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知识转移的拓扑结构模型的选择和企业能力形成之间的关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洁兰  刘清  刘媛媛  邓兰兰  
以招聘广告为研究样本,用计量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对情报学人才的需求情况,重点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揭示企业对情报学人才专业技能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情报学教育的定位以及现有情报学课程设置等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密阮建驰  战洪飞  余军合  
企业知识管理中,知识推荐能提高员工获取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性。文章将情景用于面向业务问题求解的知识推荐服务,提出基于情景感知的企业知识推荐方法,然后以企业本体为基础框架,通过业务活动的"六何"分析,建立基于本体的知识情景模型,并用实例阐述知识情景模型应用到企业知识推荐系统中的过程。研究成果能适应员工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知识管理绩效,基于情景感知的企业知识推荐也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冰  
本文运用2004—2007年《中国大企业集团》年鉴中按行业划分的劳动工资数据,分析了内、外资企业的工资差异。研究发现,外资企业从业人员和非研发人员的劳动者报酬基本低于内资企业,但其研发人员的劳动者报酬则基本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研发人员较高的劳动者报酬引致了研发人员的反向流动,但这种反向流动并未削弱内资企业的研发能力。最后本文提出"通过引资途径的改变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这一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海霞  
文章分析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面向企业用户创新服务的条件,以苏州独墅湖图书为案例,重点阐述经济技术开发区图书馆面向企业用户的科技查新服务、标准信息检索服务、企业培训/论坛等创新服务模式,并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杰,张智光,何勤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目前大家公认的问题,本文在信息不对称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然后运用信贷配给理论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目前缓解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各位代表,今年的会员代表大会是一届换届的年会。我们今年换届的一个新的指导思想,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研究要面向企业、面向一线、面向实际,这完全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要求。新一届理事会,我们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来自企业界的代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  刘正刚  顾新建  
企业如何借助产品服务系统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大议题。现有产品服务系统研究过于局限资源节约/生态效率,缺乏更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为此,本文在分析现有面向资源节约的狭义产品服务系统的研究局限基础上,结合更全面的生命周期思考和网络特征分析,研究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广义产品服务系统和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内涵,结合共生启示,为立足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管理发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学,提供清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洋洋  林新奇  
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不断革新现有职业,未来职业的新特点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企业的人才培养应以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文章首先分析了未来职业的3个特征:新职业不断涌现,雇佣关系发生变化,职业内涵更加丰富。其次,分析了未来职业对人才可雇拥能力的要求。最后,基于未来职业变化和对可雇佣能力要求的提高,文章提出基于员工可雇佣优势能力的企业人才培育理念,以及人才获取、激励和开发等培养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