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8)
- 2023(11870)
- 2022(10422)
- 2021(9789)
- 2020(8218)
- 2019(18978)
- 2018(18967)
- 2017(37072)
- 2016(20093)
- 2015(22274)
- 2014(22161)
- 2013(22119)
- 2012(20213)
- 2011(18105)
- 2010(18037)
- 2009(16090)
- 2008(15546)
- 2007(13407)
- 2006(11629)
- 2005(10117)
- 学科
- 济(81814)
- 经济(81739)
- 管理(57247)
- 业(54738)
- 企(44131)
- 企业(44131)
- 方法(37651)
- 数学(32563)
- 数学方法(32225)
- 中国(21100)
- 农(20293)
- 地方(20184)
- 财(18926)
- 学(18551)
- 业经(17807)
- 制(14536)
- 贸(14385)
- 贸易(14376)
- 易(13919)
- 农业(13637)
- 和(13354)
- 理论(13197)
- 技术(13133)
- 环境(12557)
- 务(11617)
- 财务(11558)
- 财务管理(11537)
- 地方经济(11346)
- 银(11237)
- 银行(11196)
- 机构
- 大学(280221)
- 学院(276919)
- 管理(114433)
- 济(108765)
- 经济(106243)
- 理学(99812)
- 理学院(98689)
- 管理学(97056)
- 管理学院(96547)
- 研究(91947)
- 中国(66761)
- 京(60080)
- 科学(58784)
- 财(47440)
- 所(45496)
- 农(41891)
- 研究所(41842)
- 业大(41542)
- 中心(41417)
- 江(39438)
- 财经(38567)
- 范(37973)
- 北京(37771)
- 师范(37640)
- 经(35137)
- 院(34124)
- 农业(32677)
- 州(32506)
- 经济学(31883)
- 师范大学(30661)
- 基金
- 项目(198213)
- 科学(156364)
- 研究(145502)
- 基金(143896)
- 家(125268)
- 国家(124259)
- 科学基金(107193)
- 社会(91240)
- 社会科(86494)
- 社会科学(86468)
- 基金项目(77450)
- 省(77175)
- 自然(70024)
- 自然科(68379)
- 自然科学(68365)
- 自然科学基金(67148)
- 教育(65750)
- 划(65148)
- 编号(59778)
- 资助(58488)
- 成果(48096)
- 重点(44302)
- 部(43255)
- 发(42851)
- 创(41223)
- 课题(40154)
- 创新(38441)
- 科研(37807)
- 项目编号(37321)
- 国家社会(37152)
- 期刊
- 济(115726)
- 经济(115726)
- 研究(79835)
- 中国(49678)
- 学报(44106)
- 科学(40827)
- 管理(40609)
- 农(36623)
- 财(33684)
- 大学(33102)
- 教育(31133)
- 学学(30665)
- 农业(25844)
- 技术(23839)
- 融(20778)
- 金融(20778)
- 图书(20625)
- 业经(19065)
- 经济研究(18398)
- 财经(17892)
- 经(15226)
- 问题(15132)
- 理论(14508)
- 科技(14318)
- 书馆(13814)
- 图书馆(13814)
- 情报(13629)
- 实践(13529)
- 践(13529)
- 技术经济(13527)
共检索到395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由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用户群体间的知识服务需求存在个性化差异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在设计领域知识结构时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数据动态性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可分领域知识结构。首先,本文梳理了大数据时代下知识服务的特点并给出了以用户为主导的领域知识服务模式;其次,根据该服务模式,本文提出了一套从知识服务视角出发的可分领域知识结构;最后,结合领域大数据转化为领域知识的过程给出了该知识结构的构建流程。本文设计的知识结构在方便领域信息库扩充的同时,也从实际问题角度出发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任烨 于凯
[目的/意义]情报感知作为情报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大数据时代如何运用智能化手段进行有效情报感知,为情报需求者提供线索指引、关系决策的“恰当信息”是当前情报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方法/过程]文章立足情报感知理念,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专家经验,设计并实践了一套完整的面向情报感知的国防武器装备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模式,开展了领域知识感知、语义智能检索、可视化感知与情报线索溯源等情报感知应用能力开发。[结果/结论]研究成果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多维度的智能化情报感知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强
[目的 /意义]对苏新宁等著的《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一书的学术特色及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以期促进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研究进展。[方法 /过程]运用客观评价方法,从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体系建构和知识组织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两个方面对该书做出客观评价。[结果 /结论]该书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对于构建完善的知识组织学科体系,促进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延伸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知识服务 知识组织 知识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鹏斌 于渤 吴伟伟
运用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7年以来即兴研究相关文献中的被引文献为基础,提取文献被引频次前21名的学者构建共被引次数矩阵和皮尔逊相关系数矩阵,并对矩阵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即兴研究在发展中形成了3个学派,即组织、战略与创新学派,组织隐喻学派以及创业与信息系统学派。最后对每个学派的学术成果进行了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翔 马吟秋 丁书彦
文章基于SSCI数据库中与组织学习相关的被引频次最高的前100篇文献,采用引文分析中的同被引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计算给出同被引文献间的空间结构关系,以科学的定量分析的方式归纳出组织学习的4大核心领域:组织学习的层次,组织制度对组织学习的影响,组织学习的过程论,网络型组织学习的研究。
关键词:
组织学习 定量分析 引文分析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发亮 刘君杰 周沫
[目的/意义]利用科学计量等方法对科学研究领域进行分析已成为情报研究和科技咨询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图书情报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当前对领域知识结构的基础理论还存在着概念不统一、分类繁杂、构建流程分析不系统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方法/过程]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领域知识结构的概念、构成、类型和构建等基础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对领域知识结构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其次,提出领域知识结构是由基础知识元、核心要素和子结构三个层面的知识内容及其关联与分布构成。再次,从研究领域范围和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的发展面临的数据利用率低、个性化知识服务不完善、公众关注度低等诸多困境,引入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旨在探索一种良性、可持续的智慧健康知识服务方式。[方法 /过程]首先,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厘清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主要参与者、价值创造模式及外部制度因素等关键要素,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然后,为保障后续理论发展与应用落实,从平台建设优化、用户激励培训、数据管护开放、政府保障、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对可能面临的痛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结论 ]提出并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尝试突破现阶段将知识服务平台作为“价值创造者”和用户作为“价值享用者”的思维定势,旨在通过各方的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化解目前智慧健康领域知识服务各方资源之间的隔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互补与合作,实现智慧健康知识服务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局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的发展面临的数据利用率低、个性化知识服务不完善、公众关注度低等诸多困境,引入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旨在探索一种良性、可持续的智慧健康知识服务方式。[方法 /过程]首先,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厘清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主要参与者、价值创造模式及外部制度因素等关键要素,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然后,为保障后续理论发展与应用落实,从平台建设优化、用户激励培训、数据管护开放、政府保障、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对可能面临的痛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结论 ]提出并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尝试突破现阶段将知识服务平台作为“价值创造者”和用户作为“价值享用者”的思维定势,旨在通过各方的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化解目前智慧健康领域知识服务各方资源之间的隔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互补与合作,实现智慧健康知识服务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局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新平 黄萃 张韫麒 王萍
[目的/意义]将知识融合的概念创新性地引入政府决策中,通过对具有多重决策支持价值的海量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利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法/过程]基于不同类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决策支持价值,分析决策驱动的领域知识融合服务需求与功能定位,据此构建面向决策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领域知识融合服务模型,并以政府网站发布的"‘放管服’改革"领域相关信息资源的知识融合为例,对模型的应用场景进行案例描述。[结果/结论]模型能够为当前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途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军
研究知识服务的运行规律和内部结构层次,可以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文章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格拉斯需求生命周期理论,将读者的知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和四个生命周期,并据此绘出知识服务的共时、历时结构图,最后基于共时历时结构图探索了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策略。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邓寒冰 朴在林 谭东明 杨萍 刘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知识和数据在互联网中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实现农业信息的精准推送是农业信息化领域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面向农业领域知识的自适应决策模型,设计了面向农业领域知识的思维决策模型AKDM(Agriculture KnowleDge Decision-MAKing MoDel),利用软件Agent主动采集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信息,基于信息内容来推理、分析并导出结果,进而指导知识推送行为。结果表明:将农业本体知识转换成信念、愿望和意图集合,同时利用三者之间的决策推理关系指导知识推送行为,可以实现基于农业领域知识的自适应决策推理过程,且涉及的试验过程为实现农业信息的个性化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均平 刘国徽 董克
合作分析是计量方法应用于学科领域知识聚合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的作者合作分析流程明确、方法成熟,近年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拓展性的作者关键词耦合。文章运用合作分析和作者关键词耦合进行聚合研究,以国内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为例,在作者层面,分析了知识显性聚合、作者—关键词关联聚合、知识隐性聚合,发现知识隐性聚合能清楚、全面地揭示出作者之间的关系与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得到作者—主题关联聚合,其可视化结果更加具有可读性,因此作者—主题关联聚合方法是分析学科领域知识结构的理想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佟福锁
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林科领域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注意的倾向。从培养目标、学科内涵、学生基础、职业背景、林业发展需求和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其合理的知识结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应璇 孙济庆
目前国内外面向用户兴趣挖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静态研究视角,无法有效反映用户兴趣的时序变化和漂移状态。本文提出在描述用户兴趣的知识关联架构基础上,从用户知识范畴的获取、知识关联挖掘及动态知识演化角度反映用户信息需求的演变,以实现用户兴趣的动态挖掘。通过测度用户兴趣随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的知识概念漂移及变化趋势,阐述用户兴趣在各个不同粒度知识单元之间表现出的偏向性及延展性,以提高用户兴趣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