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3)
2023(15707)
2022(13220)
2021(12025)
2020(9962)
2019(22593)
2018(22632)
2017(43283)
2016(23640)
2015(26750)
2014(26703)
2013(26449)
2012(23938)
2011(21632)
2010(21771)
2009(20000)
2008(19559)
2007(17291)
2006(15283)
2005(13685)
作者
(68308)
(56589)
(56317)
(53538)
(36023)
(27115)
(25665)
(22128)
(21608)
(20324)
(19435)
(19103)
(18095)
(17770)
(17378)
(17321)
(16993)
(16860)
(16191)
(16139)
(14066)
(13992)
(13481)
(12818)
(12633)
(12623)
(12583)
(12553)
(11507)
(11074)
学科
(91730)
经济(91604)
管理(75847)
(68382)
(57043)
企业(57043)
方法(39714)
数学(33425)
数学方法(33018)
(25795)
业经(25288)
中国(25266)
(24280)
(21820)
(21049)
地方(18039)
环境(17694)
理论(16466)
(16114)
银行(16073)
(16070)
(16046)
贸易(16034)
农业(15930)
技术(15789)
(15759)
财务(15686)
财务管理(15651)
(15587)
(15316)
机构
大学(336720)
学院(333284)
管理(134231)
(128583)
经济(125443)
理学(115580)
理学院(114292)
管理学(112365)
管理学院(111734)
研究(109498)
中国(82308)
(72628)
科学(68112)
(62288)
(53922)
(50532)
中心(50346)
(49620)
业大(49166)
研究所(48932)
财经(48732)
北京(45886)
(44747)
师范(44344)
(44097)
(40619)
(40218)
农业(39181)
经济学(37937)
财经大学(36138)
基金
项目(230418)
科学(181106)
研究(171170)
基金(166323)
(143919)
国家(142728)
科学基金(123244)
社会(107296)
社会科(101622)
社会科学(101594)
(90116)
基金项目(88380)
自然(78976)
教育(77663)
自然科(77043)
自然科学(77028)
自然科学基金(75626)
(75378)
编号(70908)
资助(67016)
成果(58382)
重点(51013)
(49879)
(48284)
课题(48055)
(48025)
(44955)
创新(44760)
项目编号(44471)
国家社会(44022)
期刊
(143095)
经济(143095)
研究(97757)
中国(67545)
学报(52823)
管理(49905)
(48075)
科学(47302)
(45451)
大学(40322)
教育(39577)
学学(37136)
农业(31219)
技术(29538)
(28681)
金融(28681)
图书(25718)
业经(23406)
财经(23388)
经济研究(21754)
(19892)
问题(18164)
书馆(17935)
图书馆(17935)
理论(17332)
科技(16714)
实践(16058)
(16058)
(15858)
技术经济(15444)
共检索到495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杰   王瀚   杨帆  
数字阅读为我国文化数字化战略及全民阅读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路径支持,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的数字阅读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提出面向知识服务的数字阅读生态系统内涵与功能,在阐释其要素构成的基础上,设计系统概念模型并探讨其运行机制、优化策略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面向知识服务的数字阅读生态系统是由阅读主体、阅读内容、阅读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知识服务系统,其运行机制包括:用户需求与反馈机制、用户互动与社区机制、内容生产与编辑机制、版权保护与分发机制、技术与平台驱动机制、数字素养与用户教育机制、政策与法规支持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敏灵  王孝孝  毛蕊欣  
创业生态系统是国家创新创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通过文献梳理,结合系统论、生态理论和创新网络理论,深入剖析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及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进而揭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六大运行机制:技术驱动机制、金融支持机制、孵化培养机制、政策引导机制、信号显示机制和市场牵引机制。最后,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优化策略,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常春  
[目的 /意义]在信息快速增长的网络时代,研究知识组织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知识组织系统在信息组织和检索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过程]应用生态学原理,基于生物与环境的生态系统,对应知识组织系统与文献信息环境,提出知识组织生态系统概念;以叙词表为例,研究概念个体层面、概念群体层面、概念关系层面的生态属性特征,梳理和分析依据生态学原理的知识组织生态系统研究框架。[结果 /结论]在概念个体层面,研究内容包括概念术语的来源,概念术语的动态性、滞后性、转换性等属性特征;在概念群体层面,研究内容包括概念群体的可度量性、概念多样性、概念稳定性、概念演替与进化等方面;在概念关系层面,研究内容包括...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的发展面临的数据利用率低、个性化知识服务不完善、公众关注度低等诸多困境,引入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旨在探索一种良性、可持续的智慧健康知识服务方式。[方法 /过程]首先,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厘清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主要参与者、价值创造模式及外部制度因素等关键要素,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然后,为保障后续理论发展与应用落实,从平台建设优化、用户激励培训、数据管护开放、政府保障、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对可能面临的痛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结论 ]提出并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尝试突破现阶段将知识服务平台作为“价值创造者”和用户作为“价值享用者”的思维定势,旨在通过各方的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化解目前智慧健康领域知识服务各方资源之间的隔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互补与合作,实现智慧健康知识服务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局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的发展面临的数据利用率低、个性化知识服务不完善、公众关注度低等诸多困境,引入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旨在探索一种良性、可持续的智慧健康知识服务方式。[方法 /过程]首先,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厘清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主要参与者、价值创造模式及外部制度因素等关键要素,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然后,为保障后续理论发展与应用落实,从平台建设优化、用户激励培训、数据管护开放、政府保障、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对可能面临的痛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结论 ]提出并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尝试突破现阶段将知识服务平台作为“价值创造者”和用户作为“价值享用者”的思维定势,旨在通过各方的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化解目前智慧健康领域知识服务各方资源之间的隔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互补与合作,实现智慧健康知识服务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局面。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涛  孙学帅  张丽  张连峰  钱丹丹  
以生态系统观点和信息论为依托,对商务网站信息生态系统的含义和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商务网站信息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并运用"过程管理"理念,从人、信息、环境及技术4个因素出发构建商务网站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图;在此基础上,对比自然生态系统生存机理,归纳总结出商务网站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参照"价值链"模型和"复杂系统"的处理办法构建商务网站内部运行机制的总体关系图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广凤  马志强  朱永跃  
基于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困境,分析其创新系统生态化的必要性。在深刻理解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明确系统核心层与影响力层的具体构成,详细分析系统基于开放式平台的知识创新、基于生态位决策和利益"共赢"协调的运行机制。结合高校科技创新实际情况,从生态视角得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管理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广凤  马志强  朱永跃  
基于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困境,分析其创新系统生态化的必要性。在深刻理解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明确系统核心层与影响力层的具体构成,详细分析系统基于开放式平台的知识创新、基于生态位决策和利益"共赢"协调的运行机制。结合高校科技创新实际情况,从生态视角得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新惠   王佳瑞  
基于城市空中交通(UAM)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引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探索UAM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深入剖析参与主体、外部环境和系统资源如何实现良性发展。研究结果表明,UAM创新生态系统由“技术-应用-商业”主体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在政策引领机制、技术驱动机制、场景驱动机制、金融支持机制驱动下,从政府、技术和应用场景层面提出建议,促进UAM创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研究结果为发展UAM创新生态系统、完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和创新UAM相关企业商业模式提供管理启示,为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新方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云峰  刘琼  刘桂锋  卢章平  王正兴  
分析以高校图书馆为单位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发现当前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存在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活力不强、学科融合度不深、团队创新合作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引进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模型并设计科研流程。以高校图书馆科研流程为基础,科硏创新要素为核心,创新生态理念为引导,创新生态环境作支持,共同构成科学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应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提升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云中  杨萌  
针对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问题,先明确信息生态系统各要素的运行规律,进而剖析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流转和能量流转方式,在批判地继承五行学说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信息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模型,最终得出如下结论: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衡分别是信息生态系统要素间相生相克与相乘相侮的作用结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亚  宇文姝丽  
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研究网络舆情,当前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等属于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生态系统失衡,据此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内涵,结合网络舆情发生过程中的各要素相互关系建立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模型,分析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种群分类及相互关系,研究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特征,最后探讨了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循环机制及组织平衡机制,以期为我国培育健康的网络舆情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畅  李建华  
[目的/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情景,探究企业知识整合,为提升企业知识整合效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和知识整合进行理论回顾,围绕"创新性"和"生态性"两个本质特征探究知识整合过程与动力,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知识整合历经对外知识摄入和对内知识同化两个阶段,在企业创新源动力、产学研合作助动力以及创新环境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文章从创新环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三个层面为知识整合的有效实现提出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辛本禄   耿晶晶   朱成峰  
如何将“冰雪热”更好地融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突破产业创新难关成为关键。借助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共生理论等视角,探析中国冰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构的逻辑、模型和运行机制。首先,系统的建构根植于产业联合互融、资源协同整合、系统有机演化3个底层逻辑。其次,政府、冰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消费者等创新种群相互作用,结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群落,并与创新环境共生共演,共同构成系统的整体架构。最后,系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稳定均衡的生态机制,包括通过供需循环机制激发可持续价值,基于竞合共生机制建立稳定的结构基础,利用创新驱动机制实现整体跃迁升级,借助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制度保障,4种机制协同发力,推动系统内生性成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鹏飞  贺红权  
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由工业产业集群品牌集群及其所处的环境组成,而组成该生态系统根本目的是协同进化。本文首先对工业企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阐述了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动因,动因主要有环境选择的压力、市场效应的拉力和自身发展的动力3个方面。基于此,文章构建了集群企业生态位宽度模型和工业产业集群品牌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模型,对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的企业间和企业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包括管理机制、创新机制、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4个运行机制,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良好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