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1)
- 2023(11986)
- 2022(10610)
- 2021(10106)
- 2020(8576)
- 2019(20178)
- 2018(20370)
- 2017(39704)
- 2016(21500)
- 2015(24511)
- 2014(24390)
- 2013(24149)
- 2012(21824)
- 2011(19622)
- 2010(19837)
- 2009(17858)
- 2008(17294)
- 2007(14944)
- 2006(13007)
- 2005(11241)
- 学科
- 济(84364)
- 经济(84279)
- 管理(63564)
- 业(60133)
- 企(49130)
- 企业(49130)
- 方法(43138)
- 数学(37693)
- 数学方法(37013)
- 中国(21524)
- 农(21296)
- 财(19254)
- 学(19185)
- 业经(18473)
- 地方(16623)
- 理论(15946)
- 贸(15079)
- 贸易(15068)
- 和(14936)
- 制(14650)
- 易(14649)
- 农业(14265)
- 技术(14175)
- 环境(13245)
- 务(12099)
- 划(12075)
- 财务(12022)
- 财务管理(11998)
- 银(11501)
- 银行(11464)
- 机构
- 大学(301110)
- 学院(298667)
- 管理(124622)
- 济(113772)
- 经济(111018)
- 理学(108525)
- 理学院(107369)
- 管理学(105219)
- 管理学院(104671)
- 研究(95375)
- 中国(70520)
- 京(64952)
- 科学(61930)
- 财(50139)
- 所(47540)
- 农(45520)
- 业大(45347)
- 研究所(43612)
- 中心(43580)
- 江(42642)
- 北京(41021)
- 财经(40618)
- 范(40040)
- 师范(39714)
- 经(36930)
- 农业(35568)
- 州(35471)
- 院(35011)
- 经济学(32643)
- 技术(32237)
- 基金
- 项目(210623)
- 科学(165335)
- 研究(153220)
- 基金(152316)
- 家(132500)
- 国家(131440)
- 科学基金(113656)
- 社会(94383)
- 社会科(89473)
- 社会科学(89445)
- 省(82411)
- 基金项目(81119)
- 自然(75814)
- 自然科(73999)
- 自然科学(73984)
- 自然科学基金(72621)
- 教育(70627)
- 划(69339)
- 编号(63830)
- 资助(63741)
- 成果(51026)
- 重点(46564)
- 部(45787)
- 发(44089)
- 创(43570)
- 课题(42749)
- 创新(40531)
- 科研(40200)
- 项目编号(39673)
- 教育部(39163)
- 期刊
- 济(120034)
- 经济(120034)
- 研究(83127)
- 中国(56372)
- 学报(47320)
- 管理(45086)
- 科学(43669)
- 农(39843)
- 财(36377)
- 大学(35338)
- 教育(35242)
- 学学(32555)
- 农业(28142)
- 技术(27737)
- 图书(23372)
- 融(21368)
- 金融(21368)
- 业经(20208)
- 经济研究(18923)
- 财经(18520)
- 书馆(15919)
- 图书馆(15919)
- 经(15715)
- 问题(15335)
- 理论(15243)
- 科技(15223)
- 资源(15029)
- 技术经济(15020)
- 业(14928)
- 情报(14807)
共检索到42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为 郑德俊
[目的/意义]多模态资源虽类型丰富但分散无序,挖掘多模态资源间隐含的知识关联进而实现跨模态、多角度的知识重组,对于多模态资源的智能管理与深层服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过程]本文立足知识服务的特点与需求,结合多模态资源的特征,探讨多模态资源的知识挖掘方案,并基于此方案探讨可通用的多维度知识重组方案。在此基础上,以多模态红色资源为代表,通过对红色人物陈毅相关多模态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实现相关文本、图像、视频资源的知识重组,开发了可视化知识服务平台“陈年毅事”,并从时间、地点、人物、主题等不同维度探讨了可视化知识服务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知识重组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可以为多模态资源的深度挖掘、多维组织与服务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局限]图像及视频资源有待更深层的挖掘;知识关联方式还有待补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树斌 高劲松 高琳霞 谭淑 张强
面向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对其知识内涵进行细粒度挖掘和语义关联建构对非遗资源在数智化时代的系统性保护和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非遗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需要,引入本体完成面向茶类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语义描述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多模态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实现相关文本、图像、视频资源的知识重组,依靠知识图谱从多维度完成对茶类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知识服务实现路径的探讨。实证研究验证面向多模态非遗数字资源所提出语义关联方案的适用性与可行性,能为非遗领域跨场景、跨时空、跨资源的多维组织与融合应用提供借鉴,也为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数字化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文化 非遗数字资源 知识图谱 本体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睿佳 刘耀
科技文献资源是一种多模态数据,除文本信息外,还包含丰富的图像、表格、公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的信息,有利于用户充分理解科技文献资源中的知识。该文把多模态思想引入科技文献的语义表示方面,对科技文献中的图像、表格和公式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与文本信息共同表示文献语义内容,通过科技文献中多种模态信息的语义表示及相互关系完善科技文献内容的语义化表示,发展刻画科技文献对象多态性的表达体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徐元 毛进 李纲
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突发事件态势感知的一种重要信息来源,其中包含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信息,可广泛应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近年来,作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面向突发事件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已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突发事件中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研究展开综述,从内容、时空和传播三个维度解析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的多维特征,并从信息获取、信息整合和信息挖掘三个方面归纳多模态信息分析的关键方法和技术。最后,本文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情境-应对"模式下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构建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框架,并从信息获取、描述、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面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研究和实践提供指引,以期通过方法创新提升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松 焦海燕 刘新民
[目的/意义]快速且精准地识别海量多模态数据中的价值性内容,对于促进知识传播、提升产出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可解释性视角聚焦知识共创中“用户+多模态知识”的双重推进机制。首先,依托BERT+BiLSTM与ResNet模型分别提炼文本与图片特征以获取多模态知识向量表示;其次,依据社会认知理论剖析用户行为,采用DeepFM捕捉交互特征间的关联生成用户向量表示;再次,借助K-BERT对文本数据嵌入知识图谱得到外部知识向量表示;最后,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融合各维度特征向量,通过动态调整权重完成价值内容的识别。[结果/结论]通过使用魅族Flyme社区数据进行实验,所构建的融合模型准确率达到88.31%,相较于其他基线模型与组合模型,评价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证明嵌入外部知识并融合文本、图片与用户属性可以有效提升价值的识别效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强
[目的 /意义]对苏新宁等著的《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理论与方法》一书的学术特色及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以期促进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研究进展。[方法 /过程]运用客观评价方法,从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组织体系建构和知识组织方法与工具的发展两个方面对该书做出客观评价。[结果 /结论]该书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对于构建完善的知识组织学科体系,促进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延伸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知识服务 知识组织 知识需求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应璇 孙济庆
目前国内外面向用户兴趣挖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静态研究视角,无法有效反映用户兴趣的时序变化和漂移状态。本文提出在描述用户兴趣的知识关联架构基础上,从用户知识范畴的获取、知识关联挖掘及动态知识演化角度反映用户信息需求的演变,以实现用户兴趣的动态挖掘。通过测度用户兴趣随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的知识概念漂移及变化趋势,阐述用户兴趣在各个不同粒度知识单元之间表现出的偏向性及延展性,以提高用户兴趣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喻立
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服务产品的同质化矛盾日益凸显,使得服务企业纷纷寻求更科学的服务供应链运作模式去获取竞争优势。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资源在供应链上具有多重属性,不同运作主体在服务供应链上处于不同的运作级别,因而对供应链运作流程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服务供应链在知识管理过程中难以产生面向供应链整体的、紧密结合流程的服务运作知识。针对服务供应链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共享知识的异构性,提出了基于网格管理的服务供应链资源与知识集成框架,旨在实现服务供应链中知识与资源要素的有机结合,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供应链知
关键词:
服务供应链 知识共享 资源管理 服务资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新平 黄萃 张韫麒 王萍
[目的/意义]将知识融合的概念创新性地引入政府决策中,通过对具有多重决策支持价值的海量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利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法/过程]基于不同类型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决策支持价值,分析决策驱动的领域知识融合服务需求与功能定位,据此构建面向决策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领域知识融合服务模型,并以政府网站发布的"‘放管服’改革"领域相关信息资源的知识融合为例,对模型的应用场景进行案例描述。[结果/结论]模型能够为当前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途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峰 詹庆东 黄良燕
阐述学习型知识门户系统的概念、内涵特征、系统构建原则;明确学习型知识门户系统的功能并给出其构建框架,认为学习型知识门户系统是一种综合门户,由知识资源系统、知识共享系统、跨平台检索系统、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及用户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最后对各子系统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由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用户群体间的知识服务需求存在个性化差异的现实情况,本文认为在设计领域知识结构时应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数据动态性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套可分领域知识结构。首先,本文梳理了大数据时代下知识服务的特点并给出了以用户为主导的领域知识服务模式;其次,根据该服务模式,本文提出了一套从知识服务视角出发的可分领域知识结构;最后,结合领域大数据转化为领域知识的过程给出了该知识结构的构建流程。本文设计的知识结构在方便领域信息库扩充的同时,也从实际问题角度出发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硕 徐恺英 陈宇碟
以知识服务平台为研究范围提出一种知识关联强度测算的可操作性方法,,通过计算知识关联的种类、数量与价值而定义一个知识内容的知识关联强度指数P,计算整个知识服务平台的全部内容页面P的平均值以评价该知识服务平台的知识关联程度。分别以教学权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知识关联强度指数进行测定,并以两个较为成熟的知识服务平台作为实证研究对像,对两个知识服务平台知识关联程度进行测算和比较,对知识关联程度较弱的知识服务平台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
知识关联测度 知识服务平台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向安玲 高爽 彭影彤 沈阳
[目的/意义]对元宇宙背景下数字资源管理的应用场景、技术路径与潜在风险进行探讨,以期为数字资源多模态融合、可视呈现、交互操作、版权管理、价值转化等流程提供借鉴参考。[研究设计/方法]结合元宇宙的时空延展性、人机融合性、经济增值性,基于数字孪生、拓展现实、区块链等技术底座,从多源聚类、资源标引、知识重组、发布共享和交互操作等环节,通过质性分析方法探索元宇宙与数字资源管理的融合可能性。[结论/发现]元宇宙与数字资源管理的融合应用可分为数字孪生、虚拟原生和虚实相融三大阶段,其中基于语义本体的多模态知识重组、基于知识图谱与事理图谱的孪生化场景构建、基于虚实界面的人机交互操作和基于NFR/NFT的虚实价值转化是四大关键环节。[创新/价值]从元宇宙技术发展和组织特性出发,结合数字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梳理了技术融合点和潜在应用场景,为相关图情机构数据化、虚拟化、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回香 杨滋荣 蒋武轩
[目的/意义]跨媒体知识图谱是解决跨媒体检索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多模态数据语义相关性研究,为跨媒体知识图谱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方法/过程]以构建基于跨媒体的知识图谱为出发点,通过深入剖析知识图谱的内涵与构建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跨媒体数据内容的语义相关性分析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媒体对象的高层语义的语义标签信息,将多媒态文档中的同模态对象提取出来,从而挖掘不同媒体内容间的语义关系。[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发现不同模态数据对象间的语义相关性并将其关联起来。文章的研究对跨媒体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实体的有效抽取及关系确立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关键词:
跨媒体 知识图谱 多模态数据 语义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