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1)
- 2023(12212)
- 2022(10811)
- 2021(10229)
- 2020(8692)
- 2019(19652)
- 2018(19787)
- 2017(37843)
- 2016(20403)
- 2015(22883)
- 2014(22248)
- 2013(21809)
- 2012(19730)
- 2011(17761)
- 2010(17733)
- 2009(15969)
- 2008(15238)
- 2007(13359)
- 2006(11561)
- 2005(9909)
- 学科
- 济(76428)
- 经济(76351)
- 管理(63993)
- 业(60636)
- 企(52907)
- 企业(52907)
- 方法(36446)
- 数学(30682)
- 数学方法(30302)
- 中国(20765)
- 技术(19984)
- 农(19384)
- 财(19296)
- 业经(18465)
- 学(17855)
- 地方(15943)
- 理论(15072)
- 技术管理(13807)
- 制(13565)
- 和(13320)
- 农业(13180)
- 贸(13040)
- 贸易(13028)
- 易(12628)
- 务(12372)
- 财务(12308)
- 财务管理(12286)
- 环境(12232)
- 银(11944)
- 划(11940)
- 机构
- 大学(280275)
- 学院(277709)
- 管理(116535)
- 济(106666)
- 经济(104224)
- 理学(101518)
- 理学院(100440)
- 管理学(98731)
- 管理学院(98222)
- 研究(89356)
- 中国(65745)
- 京(60043)
- 科学(56701)
- 财(47457)
- 所(43373)
- 业大(41654)
- 中心(40873)
- 农(40733)
- 江(39824)
- 研究所(39776)
- 财经(38340)
- 北京(37820)
- 范(37088)
- 师范(36742)
- 经(34894)
- 院(32965)
- 州(32761)
- 农业(31764)
- 经济学(30716)
- 商学(30101)
- 基金
- 项目(197023)
- 科学(155872)
- 研究(145289)
- 基金(142800)
- 家(123912)
- 国家(122872)
- 科学基金(106903)
- 社会(90529)
- 社会科(85815)
- 社会科学(85794)
- 省(77820)
- 基金项目(76848)
- 自然(70179)
- 自然科(68592)
- 自然科学(68577)
- 自然科学基金(67372)
- 教育(66509)
- 划(65154)
- 编号(59266)
- 资助(57465)
- 成果(47461)
- 创(45159)
- 重点(43491)
- 部(42654)
- 发(41508)
- 创新(41326)
- 课题(40256)
- 项目编号(37496)
- 科研(37262)
- 大学(36880)
- 期刊
- 济(113681)
- 经济(113681)
- 研究(80171)
- 中国(53139)
- 管理(44573)
- 学报(43067)
- 科学(40271)
- 农(36031)
- 财(35218)
- 教育(34615)
- 大学(32813)
- 学学(30395)
- 技术(26223)
- 农业(25569)
- 融(21212)
- 金融(21212)
- 业经(19110)
- 图书(18143)
- 财经(17845)
- 经济研究(17753)
- 科技(16487)
- 经(15136)
- 技术经济(14562)
- 理论(14371)
- 问题(14285)
- 业(13687)
- 实践(13416)
- 践(13416)
- 情报(13065)
- 现代(12775)
共检索到399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和玉 王华伟 郏林 刘清 尹科
知识创新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在知识创新系统中,图书馆在信息和知识提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知识关联可以扩大大脑思维的信息节点,从而产生更多的思维火花为知识创新提供更多的源泉。知识关联可分为显性关联和隐性关联两大类型,隐性知识关联在知识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着重论述了隐性关联中知识聚类关联和诊断/推理关联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关键词:
知识 知识关联 知识创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连庆
网络环境下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运作模式有两大类型:专业信息中心模式、虚拟社区模式。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智能化程度更高、更富人性化的服务和技术,包括建立个性化信息导引机制、“一步到位”式的参考链接服务、合作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以及集成式多语种检索服务。参考文献7。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红
在知识创新活动中,信息组织的作用极为重要。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组织应从信息的遴选、信息或知识单元的组织、信息检索系统的组织等方面入手。参考文献9。
关键词:
知识创新 信息组织 因特网 信息检索系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常春
[目的 /意义]在信息快速增长的网络时代,研究知识组织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知识组织系统在信息组织和检索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过程]应用生态学原理,基于生物与环境的生态系统,对应知识组织系统与文献信息环境,提出知识组织生态系统概念;以叙词表为例,研究概念个体层面、概念群体层面、概念关系层面的生态属性特征,梳理和分析依据生态学原理的知识组织生态系统研究框架。[结果 /结论]在概念个体层面,研究内容包括概念术语的来源,概念术语的动态性、滞后性、转换性等属性特征;在概念群体层面,研究内容包括概念群体的可度量性、概念多样性、概念稳定性、概念演替与进化等方面;在概念关系层面,研究内容包括...
关键词:
知识组织系统 知识组织生态系统 叙词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公一 张畅 郭鑫
[目的 /意义]为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资源整合,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对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库形成路径展开研究。[方法 /过程]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创新主体在区域知识库形成中的角色与作用,根据知识管理阶段解析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从而实现创新知识由知识源到区域知识库的存储路径。[结果 /结论]为促进区域知识库形成,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三者共同奠定知识基础,中介机构搭建扩散桥梁,政府提供政策扶持与市场知识。与此同时,区域知识库形成过程需要经历知识创造、知识扩散、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知识库 知识管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畅 李建华
[目的/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情景,探究企业知识整合,为提升企业知识整合效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和知识整合进行理论回顾,围绕"创新性"和"生态性"两个本质特征探究知识整合过程与动力,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知识整合历经对外知识摄入和对内知识同化两个阶段,在企业创新源动力、产学研合作助动力以及创新环境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文章从创新环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三个层面为知识整合的有效实现提出保障措施。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知识整合 过程 动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铮
[目的 /意义]针对开放创新环境下开放知识大量出现的背景以及现有知识管理理论实践的局限,对开放知识资源管理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梳理,指出有关研究在开放创新条件下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方向。[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回顾,从开放创新、开放知识、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等理论视角梳理和分析开放知识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指出相关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讨论开放知识资源管理的内涵。[结果 /结论]认为需要从资源视角认识开放知识,从资源管理者的角度理解知识资源的开放性,进而发挥开放知识资源对创新活动的驱动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艳霞 倪玲
分析了目前国内知识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在解读英国国家知识服务计划目标以及4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探讨并建立面向技术创新的知识服务平台模型,最后阐述知识服务平台主要模块的功能及相关的支撑技术。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平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怡 毕世栋
介绍研究院所图书馆开展面向战略创新的知识服务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针对就战略创新和知识服务的含义、特点,提出从资源、文化、管理、技术、知识服务平台、人力资源保障6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的举措。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谷淑香
知识活动的过程即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知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的组成细胞 ,欲求发展 ,也不例外。本文阐释了知识活动的基本过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围绕知识活动过程应该进行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
知识 知识活动 知识创新 图书馆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丽晓
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知识创新的知识服务是提高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就知识服务的含义、特点,根据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特点,制订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体系的建设目标,提出资源、文化、管理、技术、知识服务平台与服务模式、人力资源等6个方面的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艳红 卢艳秋 叶英平
[目的 /意义]为促进区域创新科技资源整合,提升区域创新系统的综合创新能力,基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对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逆向知识转移展开相关研究。[方法 /过程]在对逆向知识转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知识向区域创新系统外部主体逆向转移的方式和条件,构建面向区域创新系统的逆向知识转移平台,提出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逆向知识转移的对策,实现逆向知识转移对区域创新系统整体创新水平的提升。[结果 /结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性企业的知识通过分解-结合的方式,在克服了知识障碍、组织障碍、系统障碍的条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逆向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