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7)
2023(13772)
2022(11185)
2021(10085)
2020(8398)
2019(18869)
2018(18858)
2017(35749)
2016(19063)
2015(21481)
2014(21275)
2013(21286)
2012(19938)
2011(17997)
2010(18596)
2009(17132)
2008(17458)
2007(15945)
2006(14560)
2005(13620)
作者
(57512)
(48059)
(47971)
(44892)
(30873)
(22642)
(21618)
(18543)
(18306)
(17516)
(16644)
(16189)
(15724)
(15634)
(14962)
(14531)
(14284)
(14162)
(13988)
(13905)
(12239)
(11958)
(11652)
(11128)
(10939)
(10830)
(10684)
(10494)
(9742)
(9659)
学科
(89407)
经济(89304)
(84348)
(75439)
企业(75439)
管理(72752)
方法(32373)
业经(30904)
(27998)
(26719)
中国(25682)
数学(23442)
数学方法(23218)
技术(22320)
地方(22080)
农业(20616)
(19673)
财务(19636)
财务管理(19609)
企业财务(18594)
(18318)
(17602)
(16494)
贸易(16477)
理论(16449)
(15987)
(15097)
(14975)
(14520)
(14311)
机构
学院(284912)
大学(280234)
(118563)
经济(116076)
管理(114200)
研究(97016)
理学(96063)
理学院(95022)
管理学(93756)
管理学院(93175)
中国(76794)
(61346)
科学(58831)
(55495)
(49974)
(48972)
(46847)
研究所(44800)
中心(44643)
财经(42917)
业大(39868)
北京(39206)
(38809)
农业(37963)
(37650)
(37210)
师范(36852)
(34718)
经济学(34613)
(31813)
基金
项目(181610)
科学(144228)
研究(135910)
基金(130759)
(113436)
国家(112349)
科学基金(97454)
社会(87156)
社会科(82713)
社会科学(82689)
(72940)
基金项目(68907)
自然(61332)
自然科(59840)
自然科学(59823)
教育(59816)
(59545)
自然科学基金(58841)
编号(56215)
资助(52054)
成果(45745)
(44472)
(41029)
重点(40643)
(39421)
(39105)
课题(37653)
创新(37533)
国家社会(36255)
发展(35893)
期刊
(144726)
经济(144726)
研究(84394)
中国(64013)
管理(47997)
(46091)
(45771)
学报(41455)
科学(40190)
农业(31844)
大学(31165)
教育(29542)
技术(29073)
学学(28745)
(27963)
金融(27963)
业经(26325)
经济研究(21904)
财经(21570)
图书(21427)
(19214)
(18777)
问题(18247)
技术经济(17473)
书馆(15317)
图书馆(15317)
(14754)
现代(14463)
商业(14255)
世界(14103)
共检索到455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曾民族  
本文在探索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过程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需求的社会信息链观点,主张面向电子信息资源建立和发展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这个行业,要面向由当代社会各信息媒介产生、提供和存储的信息资源,而不是被传统模式局限的信息资源;要以由产业群体组成的行业结构和规模,为社会提供产业化信息服务,而不是封闭在象牙塔内孤军奋战;要实现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手段现代化,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外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接轨,而不是重蹈技术模式几十年一贯制的覆辙。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卓文飞  王翠娥  
面对信息化的浪潮,每个图书馆都面临着信息化的契机与挑战。本文介绍了我馆的电子信息资源,以及以其为基础开展的信息服务工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新年  
分析介绍了日本信息服务业的一些情况,包括对产业范围的界定、有关的组织结构特点、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近期动向与趋势。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楼宏青  
电子信息资源开发有利于读者快速获取知识,文章主要从数据库建设和跨数据库整合两大方面介绍了电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种方式。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邓向阳  
开发和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电子信息资源,可直接考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的途径,也可间接考虑利用各种常用的信息检索工具,本文分别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用户很好地使用Internet。对信息机构或图书馆而言,学好、用好Internet,不仅可扩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范围,而且能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水平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康世云  杨建丽  
本文从拓宽信息服务领域、增加信息服务深度两个方面,阐述了开发电子信息资源,为科技兴农服务的主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秦顺  
[目的/意义]在学科更名背景下解析和思考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路径,旨在拓展学科内涵、丰富学科体系,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学科力量。[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国家战略导向,提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向度”议题,并从历史、现实、未来3个维度观测本学科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过程中的嬗变与发展。[结果/结论]面向科技自立自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存在目标定位模糊、供需矛盾突出、核心能力薄弱等现实问题。为强化学科效能,更好地促进行业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面向现实情境,加强学科制度建设;坚持吸收借鉴,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推动融会贯通,重视学科交叉协同;完善人才梯队,激发学科发展动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谈春梅  田质兵  
数据库是较为理想的电子信息资源揭示和组织方式。借助于图书馆网络平台采用C++Builder作开发工具,使用新型XML技术作检索软件,可开发出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系统。系统具有高效、实用等特点。参考文献5。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跃  何秀荣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查先进  
政府信息资源是指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有直接影响的信息资源。“电子政府”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动向。参考文献 8。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马丽  
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地理学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地理学应紧跟时代步伐,兼容并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空间分析、实验模拟等技术手段,强化区域和空间视角的学科优势,提升学科发展的能力。文章基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分析,阐释了经济地理学纳入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支撑、与经济学聚焦区位融合创新、与社会学科聚焦经济治理融合创新、与数据挖掘技术的手段融合创新等方向;凝练了演化经济地理学、模拟经济地理学、技术经济地理学、环境经济地理学、网络经济地理学、虚拟经济地理学等六大创新拓展领域,提出了新区位理论研究、新空间组织理论研究、空间(区域)定制理论研究、新经济地理业态研究、在线经济地理平台建设等经济地理基础理论和能力建设重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公一  郗玉娟  李渝  
[目的 /意义]研究面向产业集群的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对该平台的结构及运行机制进行设计。[方法/过程]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信息资源集成服务平台的研究、实践进展以及传统信息服务机构功能的不足之处,分析面向产业集群的信息资源集成服务平台的构建原则和构成要素,设计平台内各要素的相互合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平台的架构与运行机制。[结果 /结论]产业集群中的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建设成功的首要条件,平台层次性对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至关重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并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发展面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炜炜  张敏  
[目的/意义]创新集群实践活动中需要内容集成、功能复合的信息资源与服务作支撑,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以其灵活、动态、可拓展的特征有助于创新集群发展。[方法/过程]文章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揭示集群创新发展中信息服务融合需求的基础上,分别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传播和创新应用层面进行面向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设计。[结果/结论]面向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实践提出了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的嵌入与实施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