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3)
2023(10470)
2022(8833)
2021(8251)
2020(6506)
2019(14916)
2018(14928)
2017(27407)
2016(15222)
2015(16980)
2014(17033)
2013(16613)
2012(15698)
2011(14246)
2010(14597)
2009(12881)
2008(12769)
2007(11399)
2006(10397)
2005(9576)
作者
(43101)
(35755)
(35614)
(33701)
(22628)
(17378)
(16234)
(13841)
(13806)
(13053)
(12253)
(12170)
(11759)
(11151)
(11049)
(10936)
(10544)
(10464)
(10316)
(10265)
(9105)
(8876)
(8471)
(8422)
(8173)
(8037)
(7971)
(7928)
(7285)
(7130)
学科
(63071)
经济(63009)
管理(38518)
(34106)
(24599)
企业(24599)
地方(23912)
中国(22223)
(20394)
方法(16817)
业经(15741)
环境(14420)
农业(14289)
数学(13756)
(13681)
数学方法(13534)
(12851)
地方经济(12575)
(12386)
(11409)
(10963)
银行(10946)
(10796)
金融(10793)
(10610)
(10326)
(10269)
贸易(10254)
理论(10043)
(9739)
机构
学院(205153)
大学(200272)
(77967)
研究(75977)
经济(75830)
管理(71175)
中国(58971)
理学(58512)
理学院(57583)
管理学(56468)
管理学院(56049)
科学(48285)
(46240)
(38890)
(36920)
(35510)
中心(35398)
(34782)
研究所(34675)
(32913)
师范(32629)
北京(29931)
业大(29059)
(28917)
(28530)
财经(27373)
农业(26413)
(26213)
师范大学(26071)
技术(24578)
基金
项目(130165)
科学(101272)
研究(100029)
基金(89085)
(77439)
国家(76669)
科学基金(64939)
社会(60734)
社会科(57361)
社会科学(57351)
(53968)
基金项目(48057)
教育(45092)
(45026)
编号(42885)
自然(40162)
自然科(39041)
自然科学(39035)
自然科学基金(38255)
成果(35002)
资助(34771)
(34737)
课题(31163)
重点(29854)
发展(28045)
(27557)
(26995)
(26743)
(25922)
创新(25152)
期刊
(103737)
经济(103737)
研究(66656)
中国(53607)
(33292)
教育(31995)
学报(29822)
(29230)
科学(28851)
管理(27433)
农业(22853)
大学(22585)
(21258)
金融(21258)
学学(20373)
技术(19626)
业经(19192)
经济研究(14828)
图书(14540)
问题(13587)
资源(13203)
(12701)
财经(12520)
(11877)
(10921)
书馆(10719)
图书馆(10719)
(10630)
论坛(10630)
现代(10462)
共检索到340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光  张险峰  杨丹丹  
以延庆分区规划为例探讨建立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利用为宗旨,促进要素有机融合、协调布局的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构建与生态文明转型相适应的空间格局。首先构建面向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任务框架,分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面重点突出生态、生产、生活三个子系统的空间关系的整体优化,中观层面增强生态要素与生产、生活空间的渗透和融合,以乡镇为基础规划四类覆盖全域的生态融合单元,将各类控制和引导要求落实到下一层次的乡镇规划中,实现对空间布局优化设想的具体落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郝庆  
国土空间规划是现代国家实施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本质上是为实现特定意识形态下的战略意图而进行的理性设计,具有特定的价值导向。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大多是满足资本增殖需求,面向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的空间生产,由此形成了工业化大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难以缓和的基本矛盾,造成了空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生态文明时代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公正、人与人的社会公正,需要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人民普遍幸福”和“共同富裕”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追求的目标,从重视价值的“普遍性/整体性”与“多元性/异质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的尺度转化与价值传导、价值的情境化和人的尺度等方面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导向,从意识形态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功能性等层级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价值导向的尺度转化、层级传导和和落地实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军  周小天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定空间联系为标准划分的都市圈成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更加准确地划定都市圈,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都市圈划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等新方法、新理念,运用交通路网、手机信令、企业总部分支、区域投入产出和生态环境等数据,以广州市为例进行试划,进而尝试建立一套面向规划、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划分方法,为我国其他城市都市圈的划定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舒宁  
基于当前我国规划体制改革的发展态势与多省市已开展的诸多总规层面规划实践,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特点,分析了北京已开展的分区规划(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对空间治理如何由总体层面走向落地实施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华  欧心泉  
2019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进入新时代。从过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到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围绕规划的变与不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改造方式在不断深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佳圆  耿伟  徐健  
为响应中央关于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于2018年启动编制各区分区规划。本文结合其编制实践中的经验,系统总结了分区规划风险评估的特点及难点,深入剖析了评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郝庆  单菁菁  邓玲  
研究目的:基于"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和实现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相匹配的现实需求,研究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法,并选择西藏自治区开展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存在评价指标不够简化、指标集成方法缺乏科学逻辑、数据精度不高、评价结果与规划编制缺乏有机衔接等问题;(2)改进形成了新的评价方法,选取了海拔、坡度、温度等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影响因子间的内在逻辑确定了指标集成方法;(3)案例研究验证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证实了因地制宜选择特色指标和阈值、采用高质量数据的必要性。研究结论:科学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有助于识别人地矛盾、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当被纳入"双评价"体系。未来需进一步研究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改进和完善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满春  陈振杰  周琛  张鸿辉  黄秋昊  
研究目的:解决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面临的国土空间要素难以快速感测、多源异构大数据难以系统管理、多主体应用诉求难以得到全面支撑等诸多难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规划管控要素,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架构;建立"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分布式管理模式;通过规则与学习的混合决策,建立未知世界认知模型。研究结果: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了要素全面、内容完整、动态适应、实时更新的规划大数据集体系,提出了数据联动贯通、信息无损传输、情势动态推演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云控平台架构。研究结论:规划数据库是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国土空间优化的基础,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有序建设、科学管理和精准应用是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源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立超  郭露露  全嘉美  段增强  王健  贾贵举  董康宁  董杰  
为进行内蒙古东部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下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基于兴安盟资源禀赋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构建兴安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集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评价对兴安盟生态保护重要性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兴安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总面积为27 986.88km2,占全盟总面积的50.75%;2)兴安盟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和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盟域的西北部阿尔山和主要的国家级保护区范围内,而较低值区则主要分布中南部丘陵和草原区域;3)水土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对于兴安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可为兴安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空间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构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红玲  黄尚宁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明确指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按照意见要求,2019年要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2020年要基本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开展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在此大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近年来进行区级国土规划编制以及在柳州等部分城市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的经验,加快推进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GZPI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创于1953年,是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城乡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服务。GZPI业务涵盖了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与景观、岩土工程、工程管理与咨询六大领域,并始终以"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兼顾质量标准、法律法规、业主期望和公众利益的统一,重视城市空间和地域文化对具体项目的要求。GZPI作品与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乃至国际。拥有多名院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来红  
<正>核心提示本文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省嘉善片区为例,从总体思路、实施路径两个层面,探索“三生”统筹与“四位一体”的新型生态绿色低碳国土空间格局,推动江南水乡高质量发展,以期为全国县域层面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生态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强海洋  
推进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实现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本文立足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属性和演变,结合我国自然资源本底条件,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着力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邵丹丹  张鲸  张伟  刘佳宁  苗晨卉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规划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工具。但国土空间规划对象——“国土空间”的内涵、属性、性质等还没有深刻阐释。在系统解析国土空间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对象的内涵、性质与属性,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分析框架、作用与任务,从而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肖劲松  杨开忠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