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7)
2023(16239)
2022(13800)
2021(12974)
2020(10901)
2019(25118)
2018(25452)
2017(48226)
2016(26294)
2015(29774)
2014(29759)
2013(29004)
2012(26545)
2011(23707)
2010(24039)
2009(21813)
2008(21050)
2007(18642)
2006(16217)
2005(14162)
作者
(75951)
(63004)
(62669)
(59778)
(40280)
(30292)
(28415)
(24775)
(24099)
(22721)
(21554)
(21345)
(20281)
(19995)
(19479)
(19440)
(18907)
(18848)
(18278)
(18038)
(15746)
(15634)
(15375)
(14529)
(14045)
(14023)
(14003)
(13906)
(12727)
(12694)
学科
(100338)
经济(100228)
管理(78330)
(75975)
(62721)
企业(62721)
方法(48339)
数学(41794)
数学方法(41020)
中国(27719)
(26855)
(24410)
技术(23865)
(23830)
业经(22885)
地方(20427)
(19898)
理论(19784)
农业(17957)
(17456)
贸易(17442)
(16930)
(16345)
(15868)
银行(15815)
环境(15126)
(15092)
(14827)
金融(14819)
(14738)
机构
大学(365894)
学院(364759)
管理(146048)
(138390)
经济(135023)
理学(126344)
理学院(124890)
管理学(122264)
管理学院(121586)
研究(120061)
中国(89525)
(79138)
科学(77574)
(62681)
(60381)
(60114)
业大(56965)
研究所(55152)
中心(55042)
(54430)
北京(49894)
财经(49634)
(48889)
师范(48360)
农业(47230)
(45135)
(44269)
(43868)
技术(43079)
经济学(40223)
基金
项目(253228)
科学(198847)
研究(184207)
基金(181649)
(159130)
国家(157815)
科学基金(135780)
社会(113424)
社会科(107386)
社会科学(107356)
(101087)
基金项目(95613)
自然(89800)
自然科(87792)
自然科学(87773)
自然科学基金(86164)
教育(85743)
(84554)
编号(75631)
资助(75446)
成果(61301)
重点(56821)
(55399)
(54525)
(53519)
课题(53034)
创新(51126)
科研(48198)
项目编号(46757)
大学(46735)
期刊
(149905)
经济(149905)
研究(104114)
中国(76546)
学报(60256)
管理(55640)
科学(54510)
(53465)
教育(48434)
(47329)
大学(45779)
学学(42638)
农业(37358)
技术(36969)
(28405)
金融(28405)
业经(24966)
图书(23902)
经济研究(23893)
财经(23285)
科技(20488)
(19978)
(19878)
技术经济(19444)
统计(18726)
问题(18637)
(17712)
(17405)
理论(17103)
书馆(16322)
共检索到538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门玉英  邓援超  吴德胜  李芳  王爱群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与湖北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服务创新主体、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成为重要命题。在开展创新方法理论与应用分析的基础上,阐明技术创新方法在创新思维拓展、创新效能提升、创新人才培养、产业进化与升级、专利战略实施等领域的服务功能,提出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是服务创新主体、强化创新动力的有效支撑。同时,以湖北省为例,分析现阶段重要创新主体类别、创新活动现状与技术创新方法应用需求,凝练出面向不同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方法服务模式。最后,从强化创新方法服务公益属性、推进创新方法贯标工作开展、提升创新方法师资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钟敏   钟荣丙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蔚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图书馆开展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了图书馆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和可行性;从图书馆进行企业信息服务的要素出发,提出五级服务模式;并对图书馆工作的相应调整作出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树功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在认识技术创新基础之上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打破惯有的发展制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培英  
对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可以从其本身和技术创新行为2个方面强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通,马浩,和金生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 ,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 ,才能在新世纪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把握宝贵的发展机遇。本文以知识经济所引发的企业管理变化为背景 ,提出管理创新主体是由企业家、内企业家和知识工人三部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据此分析了管理创新主体的结构功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炜  刘林奇  黄柯鑫  
在企业组织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之上,重点论述了不同组织模式对技术创新项目的影响差异性,针对当前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并发对企业组织模式变革的挑战,构建了具有柔性、开放性、合作性、且能有效应对多个技术创新项目并发的学习型组织模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银路  黄亦潇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这是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 文章阐述了我国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要性,剖析了企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成因,提出了使企 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颖  王怡  武博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的目的是获取超额利润,利润最大化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机,总成本最低是企业竞争能力的具体体现。所以,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一定会把利润最大化放在决策的首位,基于此,我们从研究探讨合作研发发展趋势发现未来研发必然会向研发企业化方向发展,引入了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RJVs模式,这种模式以技术攻关为企业聚集的最初动力,通过研发创新促进产业链的横向和纵向扩张,呈星云形态驱动区域企业集聚地运转,促使区域创新主体进行整合,使得企业通过市场运作,自主投入,自主创新,实现企业研发创新带动产业经济发展,通过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企业集聚并最终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丁浩  王炳成  曾丽君  
商业模式创新由商业模式创意与商业模式应用两个阶段构成,仅仅提出或发明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创意并不能称之为商业模式创新,只有完成了商业化过程(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意或发明,即产生了商业价值的新商业模式才能称为商业模式创新。因此,商业模式创意与商业模式应用两个阶段构成了商业模式创新图谱。而创新方法可分为分析性方法与解释性方法,二者需要不同的世界观,在某些方面甚至截然相反,如分析性方法的视角是自上而下的,而解释性方法的视角则是自下而上的;分析性方法强调逻辑,要求按流程规定完成任务,但解释性方法却强调即兴创作,强调灵光一现。因此,解释性方法与分析性方法构成了创新方法图谱上的两个类别。本文将商业模式创新图谱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金凤  王永正  冯立杰  岳俊举  
现有对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的界定尚不清晰,可行的研究模型也未建立,因此亟待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基于此,将创新基因学理论引入商业模式创新探究,借助多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对商业模式创新基因学开展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多领域的普适性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基因学方法具有适用性和新颖性,可视化和可操作性较强,可为多领域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金凤  王永正  冯立杰  岳俊举  
现有对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的界定尚不清晰,可行的研究模型也未建立,因此亟待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基于此,将创新基因学理论引入商业模式创新探究,借助多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对商业模式创新基因学开展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多领域的普适性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基因学方法具有适用性和新颖性,可视化和可操作性较强,可为多领域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思路。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胜兰  魏凤  牟乾辉  
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创新能力,公正客观的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十分必要,研究新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对企业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本文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并对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调研和对比分析。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时应将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研究并构建了包括创新支撑和创新主体两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新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了划分,以期为企业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松  门玉英  吴德胜  李芳  王爱群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研究我国中部地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现状,在分析总结湖北省创新方法工作主要经验和现有问题基础上,从政策导向、示范推广、市场运营、基础研究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设建议,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提供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