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8)
2023(3387)
2022(2849)
2021(2801)
2020(2416)
2019(5191)
2018(5348)
2017(9036)
2016(4821)
2015(5297)
2014(5168)
2013(4829)
2012(4422)
2011(3849)
2010(4069)
2009(3371)
2008(3347)
2007(3109)
2006(2651)
2005(2429)
作者
(14045)
(11590)
(11433)
(11079)
(7477)
(5440)
(5260)
(4614)
(4447)
(4223)
(4006)
(3999)
(3825)
(3675)
(3672)
(3573)
(3548)
(3469)
(3392)
(3355)
(2907)
(2792)
(2788)
(2616)
(2614)
(2591)
(2551)
(2531)
(2348)
(2286)
学科
(16343)
经济(16327)
管理(12670)
(10640)
(8787)
企业(8787)
方法(8000)
数学(6997)
数学方法(6746)
教学(5674)
中国(4938)
理论(4557)
(4504)
业经(3998)
(3993)
(3859)
(3683)
贸易(3679)
(3545)
地方(3075)
(2985)
教育(2860)
技术(2852)
农业(2805)
学法(2716)
教学法(2716)
(2689)
银行(2683)
(2511)
计算(2463)
机构
大学(64761)
学院(63083)
(22374)
管理(22233)
研究(21883)
经济(21782)
理学(18854)
理学院(18551)
管理学(17844)
管理学院(17716)
中国(16727)
(14697)
科学(14432)
(10975)
中心(10863)
(10761)
研究所(10016)
(9975)
(9777)
(9763)
师范(9536)
北京(9472)
业大(9465)
技术(8846)
(8262)
财经(8108)
(8065)
师范大学(7891)
工程(7818)
农业(7643)
基金
项目(43678)
科学(33735)
研究(31613)
基金(30674)
(27366)
国家(27164)
科学基金(23293)
社会(17946)
(17161)
社会科(17072)
社会科学(17070)
教育(16304)
自然(15901)
基金项目(15744)
自然科(15605)
自然科学(15600)
自然科学基金(15310)
(14755)
资助(13137)
编号(12603)
成果(10636)
重点(10200)
课题(9385)
大学(9356)
(9334)
(9037)
(8905)
科研(8582)
创新(8446)
项目编号(8138)
期刊
(24331)
经济(24331)
研究(17627)
中国(17220)
教育(13648)
管理(11910)
学报(11104)
技术(9583)
科学(9355)
(9137)
大学(8843)
(8332)
学学(8100)
农业(5696)
(5065)
金融(5065)
图书(4578)
经济研究(4067)
财经(4035)
(3585)
(3364)
业经(3311)
职业(3295)
统计(3135)
(3129)
书馆(3120)
图书馆(3120)
业大(3117)
技术经济(3059)
实验(3005)
共检索到100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鸿龙   张博见   李隽健   孙良  
大多数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视觉设备都配备了图像信号处理(Image Signal Processing, ISP)过程以实现RAW数据到RGB图像的转换,同时集成数据预处理过程以完成高效的图像处理。该文在同时考虑ISP和数据预处理过程影响基础上,搭建了深度学习视觉应用实验平台,提出针对ISP过程的图像缩放攻击,即精心制作对抗RAW经过ISP过程得到攻击图像,一旦缩放到特定尺寸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由于所提出的攻击是由基于ISP过程的梯度驱动的,因此构建了一个等效模型来学习目标ISP的转换过程,利用等效模型的近似梯度来发动攻击。该攻击平台的构建涵盖了深度学习算法、图像处理及对抗攻击优化等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基于深度学习视觉应用的任务处理原理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的弱点,培养学生针对复杂算法问题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琪   付嘉炜   何毓辉  
搭建了面向智能驾驶的深度学习综合实验平台。平台包括基于Coppelia Sim的智能驾驶虚拟仿真系统和基于英伟达Jetson Nano嵌入式小车的交通沙盘实物系统。基于该平台设计的实验方案,涉及了深度学习主要知识点,实现了智能驾驶若干子场景,采用了边缘人工智能常用方案“云端训练+边缘推断”。基于上述虚拟仿真系统,建模并训练实现了深度强化学习Q值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多种类别神经网络。实物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平台基于上述神经网络能够有效实现车道保持、交通标志牌识别、语音控制等智能驾驶场景。学生可利用该平台自主搭建需要的场景,接入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实现其他智能驾驶功能,并完成深度学习相关算法的测试和评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芬  何源  汤丽萍  
视觉信息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作为视觉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图像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针对颜色直方图忽略空间信息的问题,基于图像分块思想,利用图像区域不同、引起的关注程度不同的原理,引入Itti视觉注意模型,进行图像显著图的提取,基于显著图计算各分块的加权直方图。其次,根据视觉感知理论,提取多种图像情感信息特征,结合低层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以及高层的面部表情特征,生成复合的图像情感特征描述向量。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情感识别模型用于基于情感的电影推荐,结合电影海报及剧情简介文本,进行基于图文结合的电影情感识别,为用户推荐符合其情感需求的电影。本文通过融合基于心理认知的特征及面部表情等诸多特征,实现了更加完善的视觉情感描述,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语义鸿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大伟   吴童   王丹  
针对故障攻击中数据需求量大、方法可移植性不强、抗噪性不强、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具有故障概率分析功能的故障注入攻击平台。该平台由攻击目标、故障注入控制器、示波器监控模块和数据采集处理模块构成。利用该平台以MCU密码靶为攻击对象,开展了故障注入攻击教学与探索性实验。借助该平台展示各型故障注入攻击的密钥恢复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故障攻击、泄漏测量和评估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燕  袁明帅  蒋琦  孙钰  崔剑  任利利  骆有庆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钻蛀振动识别模型结合边缘计算可实现林业蛀干害虫钻蛀振动长期监测和实时预警,但要求大幅压缩智能识别模型的参数量和运算量。本研究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压缩算法,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对已有的钻蛀振动识别模型进行压缩,减小模型的体积并提升模型在嵌入式平台的识别速度。【方法】首先采集双条杉天牛钻蛀振动和背景噪声两类信号训练人工设计的5层卷积神经网络BoringNet,得到钻蛀振动识别模型;然后分别使用不同裁剪率的滤波器裁剪、模型量化、多目标知识蒸馏对钻蛀振动识别模型进行压缩;最后设计上述压缩算法的组合策略,联合使用3种算法对蛀振动识别模型进行压缩,探究多种组合的模型压缩效果。【结果】3种模型压缩算法组合,裁剪率为60%时模型达到最优,此时模型计算量和参数量分别从原模型的18.06×10~6次和0.54×10~6个降低为3.01×10~6次和0.09×10~6个,模型体积从2 200 kB压缩至134.9 kB,树莓派3B+上的识别时间由原模型的9.04 ms降低至1.65 ms,而模型精度仍能达到99.29%,提升了0.5%。【结论】本研究的深度学习模型压缩方法,可以针对钻蛀振动侦听场景大幅压缩模型参数量和运算量,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实现嵌入式平台的实时识别,促进钻蛀振动识别模型从工作站试验到野外实地部署的转变,为钻蛀振动识别的边缘计算奠定基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一帆   张胜茂   王斐   樊伟   周为峰  
随着我国渔业养殖规模、方式和类型的不断发展,对养殖区选址、监测统计、养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遥感技术其监控范围广、成本低、更新的周期性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渔业养殖的统计分析中,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不断涌现,为快速分析遥感影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首先综述了深度学习算法在渔业养殖遥感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从遥感影像的获取、辐射校正与几何校正、数据集构建、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其次分析深度学习技术在渔业养殖遥感中应用流程;并对养殖选址、养殖分类、养殖面积与产值估算、养殖灾害监测、养殖年际变化等几个方面的应用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深度学习算法在以上应用方向的现状,为深度学习算法在渔业养殖领域的推广提出建议与展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尹学松  蒋融融  张吉先  齐幼菊  厉毅  
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是开展远程实践教学的主体,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重要的远程实验资源保障。现有的大多数远程开放实验平台通常不能有效处理大并发量访问请求,也不能提供自适应的个性化学习环境,难以满足大规模实验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对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使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平台基础服务设施,着重解决大数据存储与分析等问题,为应用层服务提供计算支撑;其次,基于泛在学习理念,并融入开放教学设计理念,勾勒出一个新的面向大数据的远程开放实验平台体系架构,以支持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最后,以平台架构为依托,以提升学习效果为导向,设计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光辉  付威  吴金栋  黄东键  
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多元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指出了行业高校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的实践场所,改革和建设存在观念落后、学科交叉弱、产教融合不足等问题,从实验室定位、结构、软硬件和技术队伍4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以新工科为契机的实验室建设的新模式,对传统工科实验室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董同强  马秀峰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功能逐渐被发掘应用并迅速成为了移动学习平台的后起之秀。文章首先针对大学生创客对微信学习平台的价值诉求进行了深度分析,其次以知识服务理论为设计基础提出了该平台的总体框架,最后针对微信平台所支持的移动学习功能特点以及大学生创客的学习特征从通讯平台模块、公众平台模块、开放平台模块3个维度对大学生创客微信学习平台的功能进行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虚拟学习与创造的泛在环境,有效促进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钱智勇  陈涛  张志美  徐宇红  何书  
典籍图像是馆藏重要资源,图像数字化和内容揭示是数字人文基础建设,可实现“以图证史”“图像叙事”、多媒介传播等应用价值。文章依据图像元数据、资源描述框架(RDF)和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等标准规范,研究典籍图像深度揭示与利用的模型架构与实现方法。该模型由图像数字化、内容深度标注和数字人文应用三个相互关联的模块组成。从图像场景、实体对象和语义关联三个层次,揭示图像特征、典籍注释及背景知识,辅助数字人文研究。例证选用经典辞书《尔雅》插图版《尔雅音图》进行数字化,构建《尔雅》多语语义词表并与实体进行关联,深度揭示《尔雅》词汇的古今释义、音韵、分类、典籍注疏、例句典故等知识内容,探究《尔雅》图像的数字人文应用场景。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娟  姜玉菡  陈泽昊  武明虎  丁畅  曾春艳  袁旭亮  
传统的基于字典学习的输电线路图像去噪方法,易受冗余字典影响存在重建图像边缘细节恢复不足的问题.为了有效抑制输电线路图像表面存在的高斯噪声,提出一种图像非局部自相似特性与改进K-SVD字典学习算法融合的输电线路图像去噪方法,利用图像非局部自相似性作为正则项约束并加权稀疏表达模型,提高去噪图像复原和保留细节的能力.实验选取含有自然图像和输电线路典型缺陷图像进行仿真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能够很好的保留图像纹理特征与边缘细节,对高斯噪声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曾彦淞  郭贤正  
针对目前烟草行业存在的物联网应用层次间耦合性高、重用性低、海量数据处理难等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SOA技术的企业级烟草物联网应用平台,通过灵活的架构设计和部署方式,该物联网平台可降低应用开发成本,提高功能拓展能力,有利于企业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调配和最大化利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海  李姣姣  张维  张昭理  易泽顺  
随着在线教学平台在国内高校的兴起,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挖掘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不足,帮助教学者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逐渐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教学平台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面向教学场景的数据可视化方法。通过数据可视化方法的编程实现,教师可以为学生直观地呈现知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学生可以形成知识框架与互联体系,促进知识表达与内化,并完成自我评估、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教学管理者可以掌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少华  
通过分析国家科技计划规划申报、评审立项、研究开发、总结验收等阶段各类管理实施主体的活动特点,提出包括概念体系、计划知识、项目知识、主体知识、领域知识以及管理实践等内容的知识框架,建立包括数据采集、信息融合、抽取评价等过程的知识获取体系。针对科技计划管理业务协同、实施态势分析等需求提出知识管理应用框架,建立包括访问控制、标引标注、主体内容、关联知识和知识评价等要素的数据模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曹丽  姜毅  杨晓刚  
分析了高校私有云平台建设中自行开发、商业解决、开源解决等3种方案的特点,提出私有教育云平台的层次架构,介绍了OpenStack中基础服务、存储、共用服务和高层服务4种类型的10大组件,讨论了计算型私有教育云、存储型私有教育云和通用型私有教育云的典型应用场景,给出基于开源软件的通用型私有教育云平台构建实例,包括硬件环境、网络配置、功能组件配置、安装与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