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27)
- 2023(16770)
- 2022(14241)
- 2021(13479)
- 2020(10735)
- 2019(24560)
- 2018(24339)
- 2017(45871)
- 2016(25347)
- 2015(28404)
- 2014(28186)
- 2013(27350)
- 2012(24883)
- 2011(22277)
- 2010(22308)
- 2009(19618)
- 2008(19037)
- 2007(16642)
- 2006(14242)
- 2005(12491)
- 学科
- 济(91235)
- 经济(91124)
- 管理(70006)
- 业(65827)
- 企(54742)
- 企业(54742)
- 方法(42800)
- 数学(36745)
- 数学方法(36206)
- 农(25945)
- 中国(25600)
- 财(24876)
- 业经(22425)
- 学(21891)
- 理论(20581)
- 地方(18467)
- 农业(17673)
- 制(16746)
- 教学(16572)
- 务(16247)
- 财务(16181)
- 财务管理(16150)
- 教育(16058)
- 贸(16013)
- 贸易(16001)
- 技术(15917)
- 易(15538)
- 企业财务(15435)
- 和(15161)
- 环境(14525)
- 机构
- 大学(346809)
- 学院(345795)
- 管理(133673)
- 济(127719)
- 经济(124700)
- 理学(116151)
- 理学院(114761)
- 研究(113877)
- 管理学(112555)
- 管理学院(111902)
- 中国(81774)
- 京(73605)
- 科学(73039)
- 财(59688)
- 农(57364)
- 所(56285)
- 业大(53624)
- 中心(52603)
- 研究所(51646)
- 江(50883)
- 范(49406)
- 师范(48868)
- 财经(48084)
- 北京(46212)
- 农业(44936)
- 经(43904)
- 院(41921)
- 州(41496)
- 技术(40744)
- 师范大学(39432)
- 基金
- 项目(243762)
- 科学(190615)
- 研究(180247)
- 基金(174043)
- 家(152522)
- 国家(151205)
- 科学基金(129479)
- 社会(110283)
- 社会科(104360)
- 社会科学(104334)
- 省(96740)
- 基金项目(92287)
- 教育(85994)
- 自然(84491)
- 自然科(82525)
- 自然科学(82505)
- 划(81576)
- 自然科学基金(81034)
- 编号(74757)
- 资助(70627)
- 成果(61576)
- 重点(55103)
- 部(53195)
- 课题(52498)
- 发(51392)
- 创(51224)
- 创新(47589)
- 科研(46498)
- 项目编号(46473)
- 大学(46342)
- 期刊
- 济(135139)
- 经济(135139)
- 研究(99677)
- 中国(71629)
- 学报(59748)
- 教育(56065)
- 农(51837)
- 科学(51584)
- 管理(48478)
- 财(45449)
- 大学(45075)
- 学学(41769)
- 农业(36256)
- 技术(32807)
- 融(26284)
- 金融(26284)
- 财经(23178)
- 业经(22516)
- 图书(22374)
- 经济研究(21618)
- 经(19832)
- 业(18621)
- 问题(17245)
- 版(17125)
- 科技(17060)
- 理论(16813)
- 实践(15614)
- 践(15614)
- 职业(15515)
- 技术经济(15270)
共检索到50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叶颖涵 刘姝瑾
批判性信息素养蕴含发展元认知、情境下的知识建构、面向问题解决的批判性思维、采用批判性教学法四个核心理念。文章在辨析批判性信息素养与深度学习内在耦合性的基础上,完成批判性信息素养核心理念下深度教学逻辑的探索,提出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强化知识关联的结构化教学、创设问题探究的情境化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估的深度学习实践路径,以期为信息素养教育转型深化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靖 林佳萍 彭秋平 曾文
作为传统主流阵地和教育主体,图书馆在信息素养内容更新和外部竞争的双重挑战时有紧跟"新素养"之潮流和回归"元素养"之基础两种应对路径,而批判性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元素养"路径的核心。论文从信息素养领域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讨论、批判性思维中的信息素养相关内容两个角度出发,分析批判性信息素养的内涵,对4个图书馆专业组织的7份信息素养标准当中的批判性元素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观察与讨论,并归纳分析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目前主要的三种实践模式。
关键词:
元素养 批判性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冷建兵
国家制定法律是为了更好地规范民众的行为并对违法犯罪进行惩处,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效力的发挥要建立在充分的法律论证基础上,目的是保证法律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在这一过程中,法律论证的过程及效果对法律效力的发挥影响显著。基于此,研究法律论证的逻辑特性对于深入认识法律论证具有重要作用,而要获得科学的研究结果,可参考《法律与逻辑:法律论证的批判性说明》一书,从而为法律论证的实践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彩娥 韩丽风
批判性信息素养是21世纪信息素养教育新理念。本文剖析了批判性信息素养概念的内涵,对国内外批判性信息素养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概述,提出了当前基于学术话语体系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框架,以期对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提供借鉴。框架内容以学术话语体系为语境,设计为认知、反思、参与三个模块,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建议采用的教学方法三部分内容,旨在引导高校学生深入认识现代科研环境和学术话语体系,培养学生批判性信息素养、创新思维与科学精神,并合理参与学术研究过程的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丹丹
[目的 /意义]介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约翰·普福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做法,总结其实践经验。[方法 /过程]梳理国外高校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案例,阐释普福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研究意义;介绍普福图书馆在线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情况,解读其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设计,剖析其面向教师的批判性信息素养实验室项目的实施背景、工作思路、具体步骤、关键技术以及服务推广措施等。[结果 /结论]普福图书馆的实践为图书馆大规模宣传并推广服务,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思路,在角色定位、环境构建、科学规划3个方面对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启发。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批判性信息素养 高校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徐苑琳
批判性思维对信息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外批判性信息素养的源起、发展和实践进行研究,能够提高国内图书馆员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研究发现,批判性信息素养在跨学科研究、推进策略、教学方式方法研究、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拓展,国内图书馆应该加强对批判性信息素养的认识,在实践中从小处着手、从多处着手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信息素养,使其拥有真正的信息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
批判性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批判性思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毓
全面理解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对真正的思维教育十分重要。"逻辑"一词有不同的指称和用法。逻辑1、逻辑2和逻辑3是静态表达和评估部分推理的形式化工具,它们和批判性思维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等同。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是逻辑4,指的是杜威意义上的实际的反思性思维所具有的谨慎、仔细、全面,合理、有序等特性。逻辑4中研究论证的非形式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理论和技术基础之一。不过,批判性思维还包含论证之外的其他思维技能和精神习性。所以,传统的(形式)逻辑课程有其自身学科价值且应该开设,但思维素质培养的重心应体现在全面培育开放理性和探究实证能力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上。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思维方法 素质教育 逻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罗宇晨 郑燕林
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水平是培育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混合式教学情境下的协作学习支持协同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是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培育高阶思维的常用方式。本研究基于混合式协作学习,在理论层面设计“建立知识联系—定位重点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基于证据评论—协同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流程,联通“学习空间支撑层—协作活动中介层—思维发展目标层”,面向问题解决发展批判性思维;在实践层面开展为期三个月三个单元共三轮的混合式学习实验,对学生互动文本进行编码并采用认知网络分析和滞后序列分析,探索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轨迹并进行行为描画。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混合式协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行为有序灵活地切换,协作学习进阶中蕴含了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毕景刚 董玉琦 韩颖
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通过在线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非常必要且可行,设计和研究在线学习活动模型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在线学习活动模型"以恩尼斯的FRISCO要素为基础,以活动结构理论和基于问题学习模型理论做指导,在软硬件资源的支持下通过教师和同伴的分工协作将活动设定为问题情境、问题确定、因素分析、厘清要素、提出方案、系统评估、问题解决七个环节。在初中作文修改课上对活动模型进行了16周的教学实验,发现该活动模型能够有效指导在线学习活动中的师生角色、问题情境、学习资源、活动过程等的设计,在学习活动中不同修改建议的提出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深入学习交流,解决了作文修改这一难题。研究发现,参照该活动模型设计实施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该活动模型能够有效指导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叶龙祥 钟锦宸
数字资本逻辑批判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资本逻辑批判。随着“数字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展,对数字资本的批判需要考虑资本的“一般性”与数字的“特殊性”,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的是贯穿其中的“数字资本逻辑”。概言之,数字资本逻辑作为资本逻辑所操控的数字“失控”,实为资本逻辑反映和延展所导致的数字化资本统治、劳动剥削与技术操纵。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生产方式和劳动形态的新变革,数字资本逻辑并没有被根除,并且愈来愈呈现出数字资本增殖逻辑下的“竞争—垄断”宰制、数字资本扩张逻辑下的“中心—边缘”控制、数字资本物化逻辑下的“多维—单向”压制的嬗变趋向。现阶段,为了扬弃和超越数字资本逻辑,需要在科学反制数字劳动剥削、防止数字资本无序扩张、摆脱数字技术的错位生长、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寻求实践路径,从而实现从“资本”向“人本”的真正回归。
关键词:
数字资本逻辑 批判起点 嬗变 扬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永国
教育研究中盛行的实践崇拜实质是一种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的教条、独断论及思维方式。它肇始并形成于近代教育学理论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新改造,更在专业化、科学化的发展取向中稳固下来。实践主义的实践崇拜已导致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者自身的多重异化。教育理论研究的转向表明,必须走向理性地、真正地对教育实践的关注和思考,实践批判无疑是这种转向的前提和应有之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批判体现为以理论的方式面对教育实践、对实践优先性进行合理性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全面而审慎的理论审视。
关键词:
实践哲学 实践主义 教育实践 实践批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丽花 袁潇 詹莹莹
自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设立职教专硕硕士点以来,各培养院校积极探索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培养院校在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明确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推动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整合性,推进课程建设与综合知识素养培养精准对接;健全“双导师制”管理运行机制,协同培养职教专硕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重视校外企业实践环节,推进理实结合培养职教专硕研究生专业素养;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职教专硕研究生实践创新素养培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长海
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是21世纪大学生必需掌握的核心技能,研究并揭示三者的内在影响机制,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观念的转变,制订信息素养标准,进而优化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状况的基本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对创造力影响显著,批判性思维在信息素养对创造力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通过路径分析发现:信息评估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通过批判性思维的中介作用更能促进创造力,信息素养通过分析能力和系统化能力更能够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通过系统化能力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创造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批判性思维 创造力 教育模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明庆忠 韩璐
旅游价值共创能有效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发展。文章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对旅游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分析,以云南多案例剖析旅游多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1)“主体间整体性”是旅游价值共创与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关系的“系统性基础”;2)共享“资源”基础、共通“互动”本质、共推“价值”协同、共契“因果”链条是旅游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逻辑;3)旅游者资源主导、外来旅游经营者资源带动、村寨旅游精英协同村民推动、跨村村民间协同、政府与村寨协同、村寨集体经济跨产业价值协同是旅游主体间价值共创促进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实践路径;4)旅游主体间依据各自价值主张进行资源匹配,从操作性资源到对象性资源的整合中实现服务交换,资源流动、整合中推动现代化要素的在地村寨融入和适应性演化是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直接动力。研究为推动民族村寨旅游与乡村现代化可持续融合、发展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理解旅游推动民族村寨乡村现代化的内在价值和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占魁
作为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创立者和最早在北美倡导批判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阿普尔对由右翼保守势力主导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批判研究。在批判立场上,阿普尔表现出对社会草根群体的现实关怀;在批判方法上,阿普尔采取了情境化的关系分析进路;在批判旨趣上,阿普尔致力于民主社会的教育重建,其实践策略包括将批判性反思、学校变革、民主实践的捍卫与对教育改革中赤裸裸的经济逻辑的抵制相结合的"非改革主义的改革",将教师、社区和社会活动家等众多教育利益相关者动员起来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变革的"厚民主"的教育,以及旨在实现教育领域的知识分子从单纯以知识生产为目的的"学者"转变为能够基于自...
关键词:
阿普尔 批判教育研究 教育改革 教育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