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8)
2023(13056)
2022(11486)
2021(10504)
2020(8811)
2019(20212)
2018(20090)
2017(38695)
2016(20680)
2015(23079)
2014(22521)
2013(22308)
2012(20295)
2011(18001)
2010(17751)
2009(15826)
2008(15158)
2007(12934)
2006(11064)
2005(9515)
作者
(57031)
(47449)
(46966)
(44723)
(30152)
(22664)
(21441)
(18687)
(18049)
(16834)
(16319)
(15891)
(14877)
(14793)
(14559)
(14426)
(14185)
(14182)
(13474)
(13391)
(11677)
(11495)
(11227)
(10744)
(10523)
(10432)
(10418)
(10373)
(9495)
(9351)
学科
(80554)
经济(80475)
管理(58501)
(56106)
(44228)
企业(44228)
方法(38467)
数学(33604)
数学方法(33239)
中国(21631)
(21265)
(19652)
业经(18539)
地方(17483)
(16644)
(15765)
贸易(15757)
(15299)
农业(14407)
(13890)
环境(13023)
技术(12926)
理论(12926)
(12651)
(11936)
财务(11872)
财务管理(11851)
(11823)
银行(11789)
(11231)
机构
大学(283128)
学院(280307)
管理(116529)
(111014)
经济(108522)
理学(101937)
理学院(100870)
管理学(99165)
管理学院(98651)
研究(90909)
中国(66960)
(59841)
科学(56801)
(49189)
(43958)
业大(41986)
中心(41905)
(41831)
研究所(40341)
财经(40178)
(39040)
北京(37449)
(37223)
师范(36935)
(36749)
(33814)
经济学(32863)
农业(32553)
(32175)
财经大学(30235)
基金
项目(202672)
科学(159983)
研究(149566)
基金(147714)
(128121)
国家(127085)
科学基金(110276)
社会(94607)
社会科(89765)
社会科学(89742)
基金项目(79070)
(78568)
自然(71496)
自然科(69883)
自然科学(69871)
自然科学基金(68566)
教育(67576)
(65936)
编号(61557)
资助(59725)
成果(48872)
重点(44708)
(44179)
(43108)
(42320)
课题(40893)
创新(39411)
国家社会(39000)
项目编号(38702)
科研(38682)
期刊
(115063)
经济(115063)
研究(80621)
中国(50482)
学报(43610)
管理(40729)
科学(39716)
(37019)
(34981)
大学(33240)
教育(30849)
学学(30758)
农业(26335)
技术(23835)
(21418)
金融(21418)
图书(20887)
业经(19610)
经济研究(18925)
财经(18258)
(15502)
问题(14960)
理论(14670)
科技(14187)
书馆(14080)
图书馆(14080)
实践(13718)
(13718)
情报(13548)
(13310)
共检索到399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蒲泓宇   马捷   张云开   王珏  
[目的/意义]政务数据协同状态是影响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对政务数据协同实现量化分析,对于精准把控智慧政务建设进程,找到推进智慧服务水平提升的发力点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超网络模型实现政务数据协同过程的数理模型抽象,以适用的网络分析指标构建政务数据协同测度指标体系,并以代表性城市为案例展开测度,从“点—线—面”三个层面对政务服务数据协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根据指标测度值能够实现对实际城市数据协同的特征映射,分析可得网络中各节点的驱动效应,包括场景—数据链的关联效应以及整体网络宏观层面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实现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提升的精准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果  伍江  
本文在拓展SALANT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存在协同效应的情况下,同质企业横向兼并发生的条件及社会福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协同效应足够大时,企业不仅有兼并动机,而且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为普遍存在的兼并行为和政府规制政策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破解了Repall的"兼并悖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黄庆丽  
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是教育决策的基础;教育实践是教育决策的目标指向;教育决策是教育研究走向教育实践的中介;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的质量影响教育实践的效果。教育研究、教育决策、教育实践三者之间是一种复杂的界面关系,三者之间存在着目标界面障碍、信息界面障碍、组织界面障碍、人才界面障碍和文化界面障碍等。根据系统论和协同学原理,在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干预下,可以实现三者之间包括目标整合、信息整合、组织整合、人才整合、文化整合、激励机制整合在内的界面整合,使三者产生协同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军  
ECR是一种通过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各自经济活动的整合,以最低成本、最快、最好地实现顾客多样化需求的流通模式,旨在消除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SC)没有为消费者增加值的成本,涉及到SC各个节点组织界面紧密协调与合作。本文通过对ECR系统的研究,建立具有高效反应能力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系统,既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又为客户提供了更好地服务。文章通过对48家企业调查问卷,收集与分析资料,建立ECR系统界面的数学模型,借助扎根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南  鲁丽军  何梦娇  
为探析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协同效应之间关系的影响机理,建立二者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基于210家制造业企业的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数据有形资源对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互补效应、整合效应对学习效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数据有形资源通过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对互补效应和整合效应产生间接影响;大数据人力资源、无形资源均通过互补效应和整合效应对学习效应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杜强   黄宁   邹小伟   齐晓敏  
大型工程项目庞大、建设任务种类繁多,往往需要几十家建筑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依据大型工程任务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建造服务,以避免出现阶段分离、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等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借鉴制造服务理念,本文在阐明大型工程建造服务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协同理论与最优化理论提出了基于协同效应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服务组合选择框架,将大型工程“自上而下”分解为不同粒度的建造服务,明确服务单元间协同效应及QoS测度指标。以此构建大型工程建造服务组合选择优化模型,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以某桥梁工程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出了大型工程建造服务组合选择方法,为未来工程实践中的管理决策及建造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佳  
一国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体现了一国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也成为衡量国力的标志,我国服务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该文认为,经济结构失衡是中美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的原因,也是中国货币超发的原因;而另一方面,不当的引资政策导致美国FDI在我国投资不平衡,这又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福利。该文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视角分别研究中美服务业跨国投资的福利协同效应,结果也证实了现阶段进入我国服务业的美国FDI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大,在某些行业甚至还出现了负效应。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合理利用美国服务业FDI、加快我国经济转型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许成磊  赵雅曼  赵娅  
在多团队创业协同构成的开放式创新关系中,团队间依托社会网络衍生出的松散、去中心及非系统合作问题普遍存在,关注该协同关系的结构与效应能为探究少数占据结构洞优势团队的关联结构、能力延展及策略均衡问题提供崭新视角。通过解析少数占优团队在创业过程中的资源边界拓展、学习型改造与竞合优势转换等问题,从社会网络在节点、节点间、节点关系聚合层面形成的协同能力、角色与位势3个维度,归纳剖析团队间创业协同能力、角色与知识位势的网络构成,梳理提炼其呈现的合作网络边界扩张、协同策略结构性变革及部分要素外部效用突破性涌现效应。与快速协作响应、持续冲突协调及共同绩效相关的结论能为认识"开创事业"导向下松散合作关系中的知识/角色/能力差序作用格局提供分析框架,对评价与优化非全要素创新或非全过程创业中优势主体间的交互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琳  朱晓峰  陆敬筠  
[目的/意义]解决政府数据开放面临的收益分配问题,有利于促进政府数据开放的顺利发展。[方法/过程]文章基于线性契约委托代理理论,从协同效应视角下考察了政府数据开放的最优分配问题。重点观察了政府间的协同效应系数、共享效率及补偿费用等因素对经济收益分配策略的影响,进一步采用数值建模的方法使收益分配策略更加有利于服务型政府和协同型政府的统一发展。[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协同效应不存在的情况下,政府收益分配比例与自身产出系数密切相关;政府间存在协同效应时,总收益与协同效应成正比;具体而言,收益分享比例与协同效应、自身努力水平及努力产出系数成正比,与对方努力产出成反比。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志豪   郑荣   王晓宇   魏明珠   魏毓星  
[目的/意义] 不确定环境下我国产业发展受到冲击,亟须高质量的智慧情报服务赋能产业危机事件处置,以摆脱危机束缚。[方法/过程]文章重点关注应急管理过程的预防、准备和响应三个阶段,明确产业协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情报服务需求;然后以实际需求为牵引,融合区块链与大模型技术构建“情报流链条—大模型支撑—联盟链底座”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应急处置智慧情报服务模式;最后,以我国半导体产业停产危机处置为案例,进行处置过程预防、准备和响应阶段智慧情报服务的实验及效果分析,验证该模式的价值。[结果/结论]从案例和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该模式下预防阶段的预警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本地知识库与大模型的结合让准备阶段智慧问询结果的F1值提升,联盟区块链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能够满足响应阶段应急情报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协同响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滨  
分析国内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常见的基于数据、基于模式和基于用户等三种架构的基本情况;提出面向协同服务的农村信息集成平台架构,阐述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该架构在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索智杨  殷峰  牌艳欣  
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先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都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养老已成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刚要》的重要内容。但智慧养老在我国服务成效差,其中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不统一”、共享与开发利用差是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智慧养老数据资源来源与分类,以及数据资源描述内容和场景要素与资源描述框架分析后发现,借鉴场景框架可以实现对智慧养老场景数据资源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养老场景数据资源描述框架与概念模型,该框架包含六类概念,即智慧养老服务主体、老年人、智慧养老设施、智慧养老活动主题、智慧养老活动时间和智慧养老地点。通过康复训练场景的实例验证表明,智慧养老场景数据资源描述框架可以作为智慧养老场景的通用描述概念框架,对智慧养老服务场景内容进行揭示和描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静  刘德学  
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0年加工贸易等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生产片断化与经济波动的国际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片断化与一般贸易对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波动的协同过程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二者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前者是由生产片断化产品的互补性特征决定的,而后者与样本期内经济波动主要来源于需求冲击有关。因此,我国应该通过适度发展生产片断化,选择多元化的片断化合作伙伴以及增强生产片断化的根植性来分散风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夏凡  冯华  
理清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链接模式,发挥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不断丰富经济整体技术内涵并提升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创新货币外部性理论,提出纵向市场机制具有知识、产品价格非均衡信息的传递功能,通过替代效应、结构效应引致上下游关联产业在创新知识利用与创新方向选择上的联系,进而形成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效应。使用我国2005—2017年6期投入产出表以及其它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到:①当前我国纵向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产业间技术进步协同作用显著,并表现为下游—上游协同效应;②由技术进步的细分项看,上游—下游前向联系产生了显著技术改进协同效应,下游—上游后向联系则产生了显著技术效率提升协同效应,分别通过替代效应与结构效应实现技术进步协同。据此,我国在实施区域性或宏观创新科技政策时,需关注新兴产业与既有产业的有效关联,通过引入新兴产业创新生产方式实现区域内关联产业的生产结构效应,并通过加速高精尖知识流动实现区域内关联产业的创新替代效应,构建优势技术产业集群,避免在产业技术发展上出现"孤岛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浩  
企业战略协同效应反映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有序程度以及对商业环境的适应性,对战略协同效应进行测度有助于战略执行的有效控制。在对战略协同效应界定的基础上,从结构、能力和文化三个维度构建协同度模型的框架和指标体系,提出评判标准和操作方法,以同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数据作为参考,通过实证验证战略协同效应测度模型的具体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