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33)
2023(4250)
2022(3411)
2021(3557)
2020(2715)
2019(6292)
2018(6368)
2017(8930)
2016(6363)
2015(7426)
2014(7476)
2013(6115)
2012(5656)
2011(5311)
2010(5607)
2009(4116)
2008(3871)
2007(3627)
2006(3177)
2005(3058)
作者
(13262)
(10974)
(10749)
(10575)
(6968)
(5185)
(5164)
(4571)
(4277)
(4075)
(3853)
(3693)
(3637)
(3554)
(3464)
(3363)
(3349)
(3323)
(3317)
(3138)
(3137)
(2751)
(2687)
(2592)
(2591)
(2588)
(2507)
(2354)
(2288)
(2242)
学科
教育(20011)
中国(11860)
(11082)
经济(11074)
管理(8986)
教学(8636)
理论(8024)
(6740)
(4814)
企业(4814)
(4781)
学法(4590)
教学法(4590)
方法(4521)
(4227)
学理(4045)
学理论(4045)
数学(4017)
发展(3939)
思想(3922)
数学方法(3888)
政治(3851)
(3812)
(3677)
研究(3670)
思想政治(3645)
政治教育(3645)
治教(3645)
技术(3609)
德育(3607)
机构
大学(72777)
学院(69979)
教育(29690)
研究(27477)
(22575)
师范(22505)
师范大学(18793)
(17880)
(17465)
管理(17251)
经济(17133)
职业(16772)
技术(15356)
科学(15210)
理学(14506)
理学院(14169)
管理学(13666)
管理学院(13477)
(13118)
中国(12996)
(12517)
北京(12025)
研究所(11946)
职业技术(11605)
教育学(11413)
中心(11075)
技术学院(10220)
(10032)
(9617)
(9211)
基金
项目(42826)
研究(42221)
科学(34884)
教育(30683)
基金(25475)
社会(22299)
编号(21417)
(20831)
社会科(20772)
社会科学(20767)
国家(20441)
成果(20087)
课题(19138)
(18908)
(18285)
(17113)
科学基金(16793)
规划(13678)
项目编号(12543)
基金项目(12331)
(12107)
重点(11726)
(11711)
(11398)
研究成果(11124)
教育部(11116)
(10788)
年度(10783)
(10549)
(10016)
期刊
教育(54070)
研究(31810)
中国(27753)
(19500)
经济(19500)
职业(15505)
技术(13745)
技术教育(10601)
职业技术(10601)
职业技术教育(10601)
学报(8054)
大学(7927)
(7254)
科学(6816)
(6721)
论坛(6721)
管理(6611)
高等(5873)
成人(5664)
成人教育(5664)
(5553)
学学(5374)
职教(5125)
(5083)
高等教育(5062)
图书(4511)
发展(4177)
(4177)
农业(4024)
比较(3759)
共检索到120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倚  李尚群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将全面实现智能化,人类社会也将进入智能化时代。课程问题总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面向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的课程需要寻求新的转向,第一,课程理念从重技术转向重技术与生态;第二,课程目标从技能训练转向智能开发;第三,课程开发将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向后工作过程系统化;第四,课程评价将从多元化评价转向智能多元化评价;第五,课程建设者将从作业者转向专业人。这一系列转向意味着职业教育课程将迎来新一轮的变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徐国庆  
基于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的历史演进逻辑和智能化时代生产体系特征分析,发现职业教育课程组织在手工业时代具有突出以技能辅助谋生、在大工业时代具有突出工作体系和在信息化时期具有突出趋于多元的面向过程特征,然而智能化时代却面临面向过程观念的解构。所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组织观念逐步面临时间差、实践差、思想差和内涵差的面向过程观观念困境,并且开始创新组织观念,转向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的面向对象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曙芝  王庭之  
生态后现代课程范式的出现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探究视角。生态化课程不仅为解决我国职教发展所面临的生态失衡等问题提供新途径,而且能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课程新范式。职教生态化课程的构建应遵循目标取向的多元性、课程设置的整体性、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原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军伟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以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从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等诸方面共同进行,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诸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和课程系统功能的最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智能化时代来临,职业教育面临重新定义的需要。职业教育当前诸多发展困境的形成源于其新发展格局与传统职业教育内涵之间的矛盾。突破发展困境不仅要寻求具体解决策略,更要从重新定义职业教育内涵入手。把职业教育确定为一种教育类型,内在地包含了对职业教育内涵重新界定的需要。当前职业教育内涵变革有三个基本维度:一是从低技能培训转向专业性、系统性技能教育;二是重新确定职业教育与其他专门化教育的边界,把它定义为培养直接从事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三是探寻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的本质逻辑,形成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龙  陈鹏  
在智能化时代,是固守"为了职业"的目的型职业教育,还是向"通过职业"的手段型职业教育转变,这关乎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智能化时代劳动者不断增强的生涯与人本诉求预示着目的型职业教育将因无法适应未来而失效。在学校职业教育的局限性日渐凸显以及职业的教育意蕴日益彰显的背景下,"通过职业"的手段型职业教育的发展被赋予现实需要和时代可能。向"通过职业"的手段型职业教育转变,需要将教育场域从"在学校里"拓展至"在职业中",教育内容从零散的专业技能变革为综合的关键能力,教学方式从机械训练转换为行动反思。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爱华  刘晓林  
"核心素养"的界定,标志着我国学校课程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向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课程要向"技术技能+"型转变,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核,设计"五维一体"内容结构;课程实施要掌控三个重要过程,分别是教师对课程的丰富理解、教师的理想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学生对课堂的理解;同时,还要建立基于显隐相交的核定与分析的课程评价。只有面向核心素养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探新,才能真正回应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诉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有五个根本性影响,即工作过程去分工化、人才结构去分层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工作方式研究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智能化生产系统需要高度复合的专业型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是支撑未来工业的基础力量。智能化时代,必将带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其核心框架应为,构建从中职到专业学位的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构建以"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徐国庆在《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中撰文,阐释了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五个根本性影响,分析了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困境,并且提出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框架。首先,作者分析了智能化生产中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替代了传统的固定式流水线生产,这种生产系统给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必新  张荷婷  李仲阳  
课程研究的转向是职业教育课程论关注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职业教育课程范式的变革。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共生性转向主要缘起于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职业教育的跨界属性以及人工智能的时代诉求。基于哲学视域,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共生性转向的内涵和旨趣,进而审视其实践意蕴,主要表现为:在价值层面,要观照生命,追求本真教育;在内容层面,要反思实践,回归真实世界;在方法层面,要超越还原论,走向共生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雪园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模式产生工作范围扩大化、工作组织扁平化、工作内容创新化及工作方式协作化四个方面的变革,变革必然带来智能化生产系统对高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从而引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遵循"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单个专业"还是"专业集群"、"浅层合作"还是"深度融合"等问题的持续追问。因此,在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高职教育应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蓄力推动专业群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探寻智能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伏梦瑶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以往所实施的一些模式的再表达,其意义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多取得几张技能等级证书,而是智能化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当与学分互认体系相结合时,1+X会发挥出更加巨大的制度优势。要实施好1+X证书制度,需要完善技能等级证书体系,重构学历职业教育的内容,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形态,构建专业水平的X选择指导体系,以及构建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守亮  唐大鹏  
2019年中国建国70周年,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会计在引导社会价值创造、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科学进步与数据技术革新,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会计教育逐步落后于智能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人才传统的知识框架和专业技能被迅速颠覆并替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此,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红  
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仍然普遍存在"基础+应用"式演绎思维的过度运用,要形成符合职教特点的课程体系,需要实现对演绎思维的超越,构建"演进"式课程,即对应的课程结构从"倒碗形"向"正碗形"转向,这实质是以"实践话语"与"学生立场"化解了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与等级观念。从碗形底部向上递进的课程序列就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演进过程,符合了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契合了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但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情结与新职业主义下的"趋专业化"现象,形成了演进式课程推进的现实阻力,综合认为,"核心+方向"演进式结构是职业教育课程组织的新形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帅  
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优质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在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形式,它的出现使教育方式、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新的变革。MOOC时代下,职业教育课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高职院校在应用MOOC时可能会导致本校部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下降,导致校际之间新的"贫富差距";教师也会暴露自身与名师之间的差距,对自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学生容易陷入MOOC的课海之中,会因MOOC的虚拟性导致人文精神缺失。在此基础上探寻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路径,高职院校要认可MOOC学分,提高学生参与MOO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