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66)
2023(18124)
2022(15213)
2021(14067)
2020(11835)
2019(27430)
2018(27446)
2017(53340)
2016(29014)
2015(32494)
2014(32776)
2013(32657)
2012(30220)
2011(27255)
2010(27502)
2009(25048)
2008(25010)
2007(22718)
2006(19607)
2005(17113)
作者
(84139)
(70545)
(69717)
(66599)
(44341)
(33724)
(31996)
(27751)
(26591)
(25180)
(23748)
(23637)
(22255)
(22115)
(21735)
(21607)
(21406)
(20906)
(20187)
(20084)
(17525)
(17281)
(17004)
(15990)
(15818)
(15669)
(15576)
(15560)
(14165)
(13904)
学科
(120540)
经济(120422)
管理(83565)
(77843)
(64386)
企业(64386)
方法(53464)
数学(46152)
数学方法(45617)
(33077)
中国(31889)
(30677)
业经(28961)
(25497)
地方(24965)
(21884)
农业(21840)
(21695)
贸易(21681)
(20987)
理论(19738)
(19254)
财务(19169)
财务管理(19123)
(18650)
(17921)
企业财务(17901)
银行(17854)
环境(17657)
技术(17398)
机构
大学(410738)
学院(408754)
(161304)
管理(160280)
经济(157528)
理学(138051)
研究(137656)
理学院(136520)
管理学(134079)
管理学院(133339)
中国(102222)
(88028)
科学(86124)
(74701)
(70177)
(69724)
研究所(63351)
中心(63291)
业大(62902)
(61387)
财经(59058)
北京(55898)
(55078)
农业(54888)
师范(54575)
(53583)
(49957)
(49735)
经济学(48001)
技术(44281)
基金
项目(276528)
科学(215638)
研究(203495)
基金(197771)
(172469)
国家(171020)
科学基金(145657)
社会(125858)
社会科(119064)
社会科学(119028)
(108926)
基金项目(105106)
自然(94374)
教育(93850)
自然科(92103)
自然科学(92075)
(91731)
自然科学基金(90382)
编号(84803)
资助(80798)
成果(69483)
重点(62203)
(60691)
(59101)
课题(58292)
(57158)
创新(53272)
科研(52920)
项目编号(51807)
教育部(51777)
期刊
(178079)
经济(178079)
研究(119591)
中国(82542)
学报(67005)
(63927)
科学(59436)
(58716)
管理(57008)
教育(50678)
大学(50110)
学学(46439)
农业(43585)
技术(37108)
(34450)
金融(34450)
业经(29779)
财经(28325)
经济研究(27812)
图书(25295)
(24180)
问题(23499)
(23203)
技术经济(20385)
(19856)
理论(19644)
科技(19302)
商业(18123)
实践(18094)
(18094)
共检索到606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惠   沈尚贤   翟拉  
随着现代城市复杂性和精细化治理需求的增加,智慧社区建设中数字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已然成为落实城市纵深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实践中因为数据整合不足、利益协调困难、信息沟通不畅以及合规程序复杂等问题引发了大量隐性交易成本,成为数字基础设施供给效能提升的重要阻碍。为了回答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有效降低合作供给中的交易成本这一研究问题,构建了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通过对G市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在将数字基础设施合作供给视为一个系统性交易过程的基础上,探究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减少多元主体合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可以从明确数据共享标准、引入利益协商机制、改进信息传递方式、优化合规细则与流程四个方面来降低合作供给中的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银凤  
智慧城市的发展依附于各种信息技术,其核心是物联网技术。因此物联网基础设施关键技术成为了建造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当前快速发展物联网信息技术成为了重中之重。文章就什么是智慧城市展开论述,分析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并点明了当前普遍采用的物联网技术,总结了影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几个因素,最终提出了创新的重要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浩志  
企业和市场一样,同样存在着失灵问题。企业失灵是指企业替代市场之后,企业不能有效发挥配置资源的功能或者配置资源的效率低下,从而无法实现节约交易成本、达致帕累托最优的目的。导致企业失灵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人的因素,二是环境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包括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以及官僚主义;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内部激励约束、内部产权界定不清晰、信息不对称、垄断、集体行动的逻辑、市场狭小以及不确定性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泽填  
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模型,可以分析交易成本与分工水平的关系,即只要交易成本足够低,而且交易双方存在比较优势,他们就总能从分工中获利;如果交易双方不存在内生和外生比较优势,那么,除了生产活动专业化报酬恒定外,不论是专业化经济还是专业化不经济,交易双方都可以从分工中获利。交易双方从分工中获得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因此,分工水平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宇峰  胡晓群  
本文利用交易成本政治学的研究框架重新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并通过小样本调研案例论证了这种共同治理模式的现实可行性。模型表明,地方政府对于某些任务测度模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激励不足的机会主义倾向,而社群的自组织机制弥补了政府提供不足的真空罅隙,从而形成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共同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炜  谢蓉  张磊  张永娟  
人文科学研究正在向以数据为驱动的新型研究模式转型,形成所谓"数字人文"研究新范式。"数据科学"为这些变化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支撑研究活动的基础设施也需要经过改造或重新建立。新的人文研究平台以数据为基础,以方法为导向,提供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和智慧型服务。这些变化将带来更大范围和深度的数据资料的应用和协同研究,将使研究人员以过去难以想象的尺度和维度提出问题。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也可以是地区行业或组织机构层面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人类记忆和文化遗产机构近20年来馆藏内容大规模数字化,可以通过升级为数字人文研究平台,转型为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楠  佟国光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表现出产业间的不平衡性,大宗粮食作物领域的合作组织发展缓慢。本文尝试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农产品特性与组织模式的匹配,证明不同农业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组织模式的差异,并从粮食市场的发育程度、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角度分析其他因素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差异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大安  
本文基于现有的关于交易成本的研究通常集中在以产权为核心的交换过程 ,而对宏观调控层面可能会引起交易成本的分析没有受到应有关注的事实 ,认为新制度分析包含着政策层面上的交易成本思想 ,政府的宏观调控会导致投资选择的交易成本。文章根据投资者在投资选择过程中是否承担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承担由政策引致的交易成本 ,将投资者在某时期的最终定位划分为三大集群 ,在给出相应的基本平衡式的基础上 ,运用交易成本范畴对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作出了一种间接博弈的解释。本文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现实投资容易偏离宏观调控的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建华  梅胜  张格  
企业的外包决策实际上包含着对不同治理机制下的交易成本的比较和权衡。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框架的外包现象,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交易成本。企业基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计算和比较应以外包关系治理作为企业在不同交易维度组合下的治理机制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艳辉  朱淑珍  赵袁军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数据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对我国的营商环境进行了研究,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我国营商交易成本较高的现状,从而指出交易成本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良好的营商环境关键在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降低的因素主要在于法治化。本文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研究了法治化对营商环境的促进作用,通过模拟不同法治化条件下的营商环境,比较了相应的交易成本,得出的研究结论是法治化环境下在合同执行良好的区域,廉洁的政府和司法效率高的公务员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降低经营交易成本,并提出建设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建设亲商富商的政策环境以及建设竞争有序的法治化市场环境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改善我国营商环境和提高我国营商质量的目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侠  
我国不同的集群经济类型形成的机理不同。产业集群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和起点,市场契约式的产业制度安排,使交易活动在生产组织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使交易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占有重要比重。地区不同制度供给下的交易成本差异,直接影响着社会分工体系的发展,并形成地区企业规模扩张和产业规模扩张的不同动力。在交易成本较高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依据外部条件调整内生变量的行为使纵向一体化的内部管理优于签定契约,而产业集群的形成却在这种"路径依赖"下变得十分遥远。以安叉集团为典型的大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事例,进一步说明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实现产业规模化分工发展的必要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国泓  杜兴强  
会计职业资格的性质及其角色实现是一个同时涉及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人力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信息不对称、氛围等交易成本存在原因的产业组织问题。文章试图将交易成本整合到传统的成本收益分析中,构建一个完整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以分析会计职业资格的性质及其角色实现。文章认为,会计职业资格是鉴别会计人员职业能力、节约会计专门人才供需双方交易成本的一种重要机制,其角色实现需要关注其内在基础、约束条件、核心保证与总体效果。这给会计职业资格各方提出了诸多对应性要求。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柴盈  
本文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治理的最优化是其有效供给的充分条件,不同规模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取决于组织内部、外部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在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小型农村基础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是农民组织;中型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是政府、企业和农民组织的有机联合;大型设施的最优治理结构则是科层式组织。通过对当前中国农村灌溉、电力、公路和饮用水四种代表性设施治理状况的分析,本文提出,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应该构建政府与农民合作组织联合的农村基础设施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般性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倩倩  鞠方  周建军  
创新在提升本土竞争优势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的迅速兴起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技术分工视角出发,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与微观专利数据,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此影响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技术分工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渠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亦会推动城市创新质量的同步提升,并能在长期起到缩小区域间创新发展差距的作用;以“宽带中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代表的数字中国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均能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助力城市创新发展。研究结果拓宽了数字化趋势影响城市发展的机理分析,也为促进城市创新提供了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传鸿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在于注重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平衡的现代供给体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实施强效投入机制,突出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微观主体的投资辅助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