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3)
2023(6322)
2022(5298)
2021(4871)
2020(4045)
2019(8755)
2018(8912)
2017(16503)
2016(8812)
2015(9916)
2014(9843)
2013(9774)
2012(8721)
2011(8044)
2010(8218)
2009(7232)
2008(6900)
2007(6216)
2006(5559)
2005(4949)
作者
(25488)
(21376)
(21185)
(19925)
(13360)
(10034)
(9763)
(8306)
(8017)
(7483)
(7268)
(7247)
(6813)
(6621)
(6575)
(6415)
(6403)
(6369)
(6076)
(5932)
(5376)
(5308)
(4964)
(4791)
(4746)
(4722)
(4650)
(4596)
(4358)
(4236)
学科
(36180)
经济(36155)
管理(27230)
(22938)
(15758)
企业(15758)
方法(13370)
地方(12641)
数学(11110)
数学方法(10981)
中国(10793)
环境(10097)
(9458)
(9101)
业经(8287)
地方经济(7748)
服务(7301)
(7164)
(6743)
(6710)
(6703)
工作(6650)
技术(6337)
农业(6242)
生态(6164)
理论(5911)
(5777)
贸易(5770)
资源(5731)
(5689)
机构
学院(121397)
大学(121064)
管理(48089)
(46176)
经济(44869)
研究(41885)
理学(40913)
理学院(40388)
管理学(39646)
管理学院(39421)
中国(31770)
科学(27625)
(26496)
(20767)
中心(20282)
(19988)
(19123)
研究所(19091)
(18126)
(18009)
师范(17943)
业大(17542)
北京(16535)
(15978)
(15789)
财经(15508)
师范大学(14411)
(13999)
技术(13972)
农业(13828)
基金
项目(88365)
科学(70245)
研究(65795)
基金(63012)
(55284)
国家(54877)
科学基金(47352)
社会(42123)
社会科(40016)
社会科学(40004)
(35701)
基金项目(34022)
(29821)
自然(29471)
教育(29071)
自然科(28672)
自然科学(28666)
自然科学基金(28123)
编号(27807)
资助(23948)
成果(22523)
(20334)
重点(20260)
(18551)
课题(18216)
(18163)
国家社会(17885)
项目编号(17428)
创新(17413)
科研(16469)
期刊
(52651)
经济(52651)
研究(31640)
中国(27710)
学报(19087)
科学(17441)
管理(17100)
(15256)
教育(14543)
(14291)
大学(14165)
图书(13504)
学学(12876)
技术(11749)
农业(10661)
(9554)
金融(9554)
书馆(9412)
图书馆(9412)
业经(8952)
情报(8203)
资源(7942)
经济研究(7667)
财经(6857)
科技(6726)
问题(6408)
(6384)
论坛(6384)
(6086)
(6069)
共检索到184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的发展面临的数据利用率低、个性化知识服务不完善、公众关注度低等诸多困境,引入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旨在探索一种良性、可持续的智慧健康知识服务方式。[方法 /过程]首先,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厘清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主要参与者、价值创造模式及外部制度因素等关键要素,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然后,为保障后续理论发展与应用落实,从平台建设优化、用户激励培训、数据管护开放、政府保障、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对可能面临的痛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结论 ]提出并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尝试突破现阶段将知识服务平台作为“价值创造者”和用户作为“价值享用者”的思维定势,旨在通过各方的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化解目前智慧健康领域知识服务各方资源之间的隔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互补与合作,实现智慧健康知识服务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局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目的 /意义]针对目前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的发展面临的数据利用率低、个性化知识服务不完善、公众关注度低等诸多困境,引入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旨在探索一种良性、可持续的智慧健康知识服务方式。[方法 /过程]首先,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厘清智慧健康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的主要参与者、价值创造模式及外部制度因素等关键要素,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然后,为保障后续理论发展与应用落实,从平台建设优化、用户激励培训、数据管护开放、政府保障、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对可能面临的痛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结论 ]提出并构建面向智慧健康的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尝试突破现阶段将知识服务平台作为“价值创造者”和用户作为“价值享用者”的思维定势,旨在通过各方的协作,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共创,化解目前智慧健康领域知识服务各方资源之间的隔阂,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的互补与合作,实现智慧健康知识服务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局面。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费成  周利琴  
智慧健康是一种全新的医疗保健模式,对其产生的海量、异构、多源健康大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组织、查询与分析,是实现健康保健"智慧化"的关键。在把握智慧健康知识管理的内涵、定位、目标及体系架构的基础上,探究面向智慧健康的领域知识库构建、健康数据管理分析平台的建设与实施、知识服务机制等问题,提出从本体库构建的粗粒度匹配、多种知识融合模式的细粒度匹配及用户画像构建三种方案的知识服务机制,并指出面向智慧健康知识管理与服务研究需要进一步突破与落实的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佳  邵诗雅  彭鹏  
[目的 /意义]针对当前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研究的不足,借鉴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引导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方法 /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结合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健康特征,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进行估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结果表明活力是最关键的准则维度。运用ANP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权重估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完善科技信息服务功能、优化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结构提供指导与借鉴,促进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杰   王瀚   杨帆  
数字阅读为我国文化数字化战略及全民阅读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路径支持,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的数字阅读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基于信息生态学理论,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提出面向知识服务的数字阅读生态系统内涵与功能,在阐释其要素构成的基础上,设计系统概念模型并探讨其运行机制、优化策略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面向知识服务的数字阅读生态系统是由阅读主体、阅读内容、阅读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知识服务系统,其运行机制包括:用户需求与反馈机制、用户互动与社区机制、内容生产与编辑机制、版权保护与分发机制、技术与平台驱动机制、数字素养与用户教育机制、政策与法规支持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天畅   王艺璇   张晓宇   宋小康   朱庆华  
[目的/意义]分析我国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涉及的主体和每个主体涉及的数据资源主题,构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数据资源需求模型,为智慧养老数据标准建设和数据管护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采集全国各地109份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招标文件,首先使用内容分析法从行动者网络视角对平台不同主体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来源进行编码分析,然后利用Gephi对每个主体的编码结果进行共现聚类,识别主题,并使用TF-IDF和Word2vec算法计算不同主体数据资源主题词的语义相似度,最后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数据资源需求模型。[结果/结论 ]最终识别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的11个行动者,包括8个人类行动者和3个非人类行动者。构建的数据资源需求模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展示了各主体涉及的主要数据主题以及不同主体间的数据流通和协作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尚海  陈博  
本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智慧健康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剖析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和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生态系统中信息协作主体、关键种的功能,重点分析了生态系统生态链构成,认为智慧健康生态链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生产生态链、软件主体协作生态链、健康资源主体协作生态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常春  
[目的 /意义]在信息快速增长的网络时代,研究知识组织系统的构建和应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知识组织系统在信息组织和检索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过程]应用生态学原理,基于生物与环境的生态系统,对应知识组织系统与文献信息环境,提出知识组织生态系统概念;以叙词表为例,研究概念个体层面、概念群体层面、概念关系层面的生态属性特征,梳理和分析依据生态学原理的知识组织生态系统研究框架。[结果 /结论]在概念个体层面,研究内容包括概念术语的来源,概念术语的动态性、滞后性、转换性等属性特征;在概念群体层面,研究内容包括概念群体的可度量性、概念多样性、概念稳定性、概念演替与进化等方面;在概念关系层面,研究内容包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毅1 滕明君2肖文发2黄志霖2雷静品2曾立雄2王鹏程1  
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兰陵溪小流域为例,在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的支持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运用Fishnet网格法构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共筛选出12个相对独立的生态指标,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生成了基于Fishnet网格的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等级分布图,能直观反映兰陵溪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树全  姜春前  周国模  李翠环  
该文利用比较生态学方法 ,对丰产栽培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旨在指导雷竹林生态系统修复与维护 .在浙江省临安市雷竹林分布最多的几个乡镇 ,经过与天然状态下生长的对照竹林相比较发现 :在强烈的人为胁迫下 (丰产栽培措施 ) ,雷竹林生态系统健康全面恶化 .具体体现在 :①组织简化 ,灌木层消失 ,草本层高度降低 ,物种以短命种和r 对策种占优势 ,物种丰富度下降了 5 4 5 %,多样性指数下降了 32 %;②活力维持力差 ,丰产栽培措施提高出笋量 2 4 6 5 %,增长产值 2 6 7%,但持续时间不长 ,一般 3~ 4年 ,竹子开花率和感病率上升 ,竹林退化 ;③土壤健康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明旭  方勤敏  
社会资本理论从群体人力资本和资源利用主体的角度来研究个体人力资本的整合,其思想与团队合作的本质不谋而合。社会资本既是优良团队产生的结果,也是促成优良团队产生的导引。团队社会资本包含了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分为团队内部社会资本和团队外部社会资本两个部分。团队通过投资和长期的互动建立的内外部网络联系在团队内部起到了凝聚个体资源、促进互助合作的内粘作用;在对外关系中则起到了一种连接外部信息,加强共同协作的桥梁式作用,它们相互促成了健康团队生态系统的构建和良性运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焱序  徐光  姜洪源  胡晓旭  彭建  宋治清  王仰麟  
明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的协同关系,是识别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之间内在综合关联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森林物质合成、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维持等五项服务指标和林分结构活力、组织力、恢复力三项综合指标的估算与评价,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国有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估和进行相关性分析与热点识别。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群落的分异,各植被类型在空间上体现出差异化的优势生态服务类型和生态系统健康指标分布规律,而两者的热点分布均呈现"南多北少/东西部多中部少"的空间格局;相关分析显示,协同作用是各样本类型之间的主导关系,大部分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的增长并不会导致另一些指标的下降,不考虑木材供给的森林景观多功能性可以实现。研究结果可以为国有天然林停伐后林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优选和空间差异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史永亮  杨东峰  李京生  范凌云  郑勇强  
土地资源结构演进直接导致各类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运用景观生态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对新疆阿克苏市12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对土地资源类型赋予相应的相对生态价值,从测算区域总体生态价值变化的角度评价土地资源结构演进对区域生态健康状况的影响,其目标是为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各土地资源类型间相互转移,在不同土地资源结构下,各子生态系统的相对生态价值变化明显,对区域生态健康的贡献程度表现不一;各分区域生态子系统的生态健康水平变化可划分为为持续提升区、先升后降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笛  张思聪  樊朝宇  
以流域为单元,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将为流域的规划、管理和保护以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基本框架、指标选择、指标的评价函数、权重分配、体系建构步骤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以“自然条件限制因子-流域生态健康指示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子”评价体系为基础,选择了水质、植被、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湿地、土地利用、人口、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河流自然化、人均GDP、土壤、水文和生物第一性潜在生产率等20项指标,构建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函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滦河山区流域和北四河平原流域进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红  袁政涛  刘健  陈锦辉  吴健辉  王春峰  焦俊鹏  
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海洋工程在上海海域纷纷兴建,造成了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损害。在分析海洋工程可能造成生态损害的同时,以上海长江口隧桥工程为例,选择2007年春季和秋季的2次生态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架桥阶段结束后,综合分析了春季与秋季的调查数据,发现各项指标均有偏向于不利的趋势。基于结构功能指标体系评价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后得出上海长江口隧桥工程附近海域的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2.043和2.166。根据CHI≤3的情况下判断,该海域的生态健康状况属于不健康接近亚健康状态,表明河口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发生明显改变,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主要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