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7)
- 2023(6712)
- 2022(5960)
- 2021(5605)
- 2020(4967)
- 2019(11573)
- 2018(11503)
- 2017(22056)
- 2016(12343)
- 2015(14451)
- 2014(14647)
- 2013(14415)
- 2012(13689)
- 2011(12234)
- 2010(12450)
- 2009(11339)
- 2008(11397)
- 2007(10612)
- 2006(9004)
- 2005(8021)
- 学科
- 济(50888)
- 经济(50837)
- 管理(31183)
- 业(30271)
- 方法(26727)
- 数学(24253)
- 数学方法(23977)
- 企(23660)
- 企业(23660)
- 农(13828)
- 财(12952)
- 中国(12932)
- 贸(10446)
- 贸易(10442)
- 学(10342)
- 易(10160)
- 教学(10150)
- 理论(9938)
- 地方(9622)
- 业经(9235)
- 制(9077)
- 农业(8946)
- 和(7803)
- 务(7714)
- 财务(7698)
- 财务管理(7671)
- 银(7436)
- 银行(7408)
- 企业财务(7209)
- 融(6985)
- 机构
- 大学(180222)
- 学院(179131)
- 济(72558)
- 经济(70940)
- 管理(65648)
- 研究(58331)
- 理学(56490)
- 理学院(55820)
- 管理学(54600)
- 管理学院(54262)
- 中国(44296)
- 京(37850)
- 科学(36988)
- 财(32800)
- 农(31800)
- 所(30120)
- 中心(28288)
- 业大(27668)
- 江(27665)
- 研究所(27435)
- 财经(26359)
- 农业(25282)
- 范(24802)
- 师范(24434)
- 经(23961)
- 北京(23915)
- 经济学(23091)
- 州(21786)
- 经济学院(21070)
- 院(20465)
- 基金
- 项目(116848)
- 科学(89773)
- 研究(85459)
- 基金(82289)
- 家(71725)
- 国家(71125)
- 科学基金(60088)
- 社会(51170)
- 社会科(48454)
- 社会科学(48434)
- 省(46542)
- 基金项目(43877)
- 教育(42346)
- 自然(39231)
- 划(39093)
- 自然科(38316)
- 自然科学(38302)
- 自然科学基金(37641)
- 编号(35736)
- 资助(34592)
- 成果(29614)
- 重点(26705)
- 部(26565)
- 课题(25131)
- 发(24514)
- 创(23822)
- 大学(23737)
- 教育部(22817)
- 科研(22723)
- 创新(22285)
共检索到263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纪佳馨 吴宝贵 祁斌飞 张宝宁 郭峰 李静
针对新工科建设中工程专业对机械结构设计的需求,探索"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新模式。在设计急停工况下圆锥滚动轴承润滑性能实验中,融合信息技术进行学科交叉教学方法,通过搭建实验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用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打通本研融合培养模式。
关键词:
新工科 仿真分析 实验平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保 舒寅清 胡师金 李运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师金 赵素梅 刘红旗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万方华 王晓琪 张洪 丁诗泳 陈建国 王通德 潘文斌
轴承的装配质量在机械运行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为了预测轴承的装配质量,建立了能够准确表征轴承特性与零件几何要素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对轴承产品装配质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核偏最小二乘回归法(kernel partial least squares,kpls)对轴承的装配质量进行预测,克服了实际生产中非线性因素对预测模型的不利影响,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为轴承的精准制造提供了帮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轴承 装配质量 预测 回归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攀攀 李兴宇 戴诗科 徐瑞东 王宇佩 陈凯玄 邓先明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角域重采样和领域对抗神经网络的电机滚动轴承跨工况故障迁移诊断方法。首先对不同工况下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角域重采样,用以降低不同转速下振动信号的时频差异;然后利用领域对抗学习策略提取出源域与目标域数据中的领域不变特征,进一步减小不同工况间的数据分布差异。该文还搭建了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平台,针对6种跨工况迁移诊断任务开展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故障平均迁移识别率高达95.08%。该故障诊断方法实验研究涉及信号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域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原理,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茂华 张存义 傅秀清 熊龙飞 王月文 封志祥
[目的]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导致的故障特征频率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带有自适应白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和小波阈值降噪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方法]首先用小波阈值降噪对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ICEEMDAN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模态分解,产生一系列的固有模态函数(IMF),并根据互相关系数法提取与原信号相关的模态分量,作各层模态分量的包络谱图,提取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结果]通过仿真试验与滚动轴承故障试验分析,并将其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处理的进行比较,基于ICEEMDAN方法分解后的包络谱幅值更加明显。[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精确地提取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涛 袁胜发
根据轴承故障产生的机理和常用故障特征参数的分析与提取方法,针对滚动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和表面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性,采用小波分析法,并对小波分析中容易产生频率混淆而进行改进小波包快速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小波分析能减少频率混淆现象,克服传统小波包快速算法中高低频重迭难以分辨的问题,并利用小波频带分析技术对故障信号中含有的噪声信号进行分离。结合小波和神经网络的优势建立改进小波神经网络的结构模型,研究小波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解决传统BP算法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从学习率和连接权值两个方面对算法进行改进。以N205型滚动轴承在试验台上所测取的试验数据进行网络训练,用振动信号为网络输入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光辉 付威 吴金栋 黄东键
论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多元综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指出了行业高校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的实践场所,改革和建设存在观念落后、学科交叉弱、产教融合不足等问题,从实验室定位、结构、软硬件和技术队伍4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以新工科为契机的实验室建设的新模式,对传统工科实验室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平台 建设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科学 郭宇锋 肖建 程勇 成谢锋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依托于国家级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实验教学平台。完成了"三纵三横"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对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电工电子实践实验教学新方法进行了探索。多年来,坚持实践课程的改革举措,取得了突出的人才培养成效和示范效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乔建永
本文在剖析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工科建设向课堂层面延伸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模式,以及构建这一模式的"三贯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实践路径;简要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三贯通"改革实践情况。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丽 雷亮 周冬跃 温坤华
按照"一中心双融合三依托"的改革思路,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养成为中心,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并依托实验课程建设团队、企业技术团队和实验室管理团队,实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四化"改革,即实验课程体系分层模块化、实验平台建设发展基地化、实验课程教学实施类别化和实验项目建设前沿工程化。改革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提升了专业实验教学队伍保障。
关键词:
新工科 实验教学体系 改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梁华 杨光祥 胡健 刘小明 朱超平
对我国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跨界复合型实验室体系建设进行探讨,提出以提升人才综合能力和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效率为目标,以人工智能方向实验室为载体,探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科研复合型实验室建设方案、人才培养体系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工科 复合型 实验室建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面宽、具有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需要清晰的内涵界定、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的建设规划。本文首先界定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这一核心概念,其次基于新工科的内涵提出新工科的建设目标,然后针对新工科的特征给出新工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接着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分别给出新工科建设的具体建议,最后从与传统学科建设不同的角度讨论新工科建设的重点,以期为各类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洋 谢胜利 杜玉晓 蔡述庭 王永华
为了满足新工科建设和智能制造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组建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工业4.0汽车智能制造实验基地。介绍了基地的平台构建,从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学内容等多方面来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一种项目驱动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开发了一系列层次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综合实验课程。实践表明,利用工业4.0实验基地开展新工科建设,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浪城 吴福根 邱伟青
该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提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创新模式,即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实验平台、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以及优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3个方面。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实践经验,从管理体制、资源利用、协同育人、开放共享、文化建设5个方面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系。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新工科 模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