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2)
2023(6531)
2022(5488)
2021(5361)
2020(4364)
2019(9997)
2018(9722)
2017(16710)
2016(8831)
2015(9760)
2014(9088)
2013(8637)
2012(8053)
2011(7383)
2010(7463)
2009(6956)
2008(6927)
2007(5987)
2006(5163)
2005(4699)
作者
(22213)
(18816)
(18552)
(17620)
(12035)
(8867)
(8198)
(7247)
(7041)
(6637)
(6315)
(6314)
(5977)
(5909)
(5784)
(5609)
(5487)
(5402)
(5346)
(5157)
(4700)
(4422)
(4313)
(4311)
(4174)
(4162)
(4127)
(4053)
(3765)
(3661)
学科
(33208)
经济(33177)
(30202)
管理(30071)
(27811)
企业(27811)
技术(14745)
方法(13181)
中国(11843)
技术管理(11567)
数学(10078)
数学方法(9911)
业经(9173)
(8955)
理论(8829)
(7834)
(7373)
(6855)
(6468)
银行(6459)
(6305)
金融(6305)
(6244)
教育(6111)
(6003)
贸易(5996)
地方(5976)
(5864)
(5812)
(5687)
机构
大学(118477)
学院(115726)
(50869)
经济(49939)
管理(47185)
研究(40736)
理学(40700)
理学院(40209)
管理学(39631)
管理学院(39375)
中国(31363)
(24989)
(23675)
科学(22191)
(18768)
中心(18767)
财经(18046)
(17612)
(17135)
师范(17032)
研究所(16880)
(16559)
北京(15995)
经济学(15727)
(14965)
(14093)
师范大学(14033)
经济学院(13850)
财经大学(13563)
商学(13479)
基金
项目(77026)
科学(63455)
研究(60660)
基金(56525)
(48406)
国家(47975)
科学基金(42596)
社会(39974)
社会科(37889)
社会科学(37883)
(30537)
基金项目(29741)
教育(29152)
(25960)
自然(25710)
自然科(25221)
自然科学(25216)
自然科学基金(24831)
编号(23861)
(23234)
资助(20904)
创新(20529)
成果(19793)
重点(17914)
(17465)
课题(17380)
(17036)
国家社会(16903)
教育部(15844)
(15785)
期刊
(57665)
经济(57665)
研究(40221)
中国(31404)
教育(22535)
管理(22013)
(19126)
科学(15583)
学报(14425)
大学(12092)
技术(12049)
(11460)
(11014)
金融(11014)
学学(10779)
经济研究(9886)
财经(9495)
业经(8464)
(8412)
科技(8383)
农业(7650)
技术经济(7202)
(6930)
问题(6612)
图书(6596)
(6369)
论坛(6369)
国际(6027)
职业(5428)
现代(5333)
共检索到189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文  
20世纪未叶,西方学术界对学习理论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研究人员从各个不同领域共同开展有关学习的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从而使学习理论发生了深刻、本质与革命的变化。这证明人类已经进入创建学习科学的新纪元,一场彻底改变人类学习的理念与方式的革命已经兴起。本文试图从学习理论创新的时代背景、学习隐喻的演变以及学习理论的突破等三方面的论述,以发现有价值的研究线索,使其成为支撑自身研究的高起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常常以课程变革为先导,这特别反映在美国课程的发展历程中。事实上,从20世纪初以来,美国已替代德国成为世界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中心,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到今天的建构主义理论;从社会改造主义运动到现在的基于知识标准的教育改革,美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在曲折中前行,而这样的多种尝试,尤其是课程过去50年的变化,可以为中国教育提供诸多经验与教训。与中国现代教育体制一样,中国的课程设置也是西学东渐的结果。其实,几乎今天所有的中国课程改革设想,都可以从西方课程的变革尤其是美国课程的演变中找到模板,本文试图通过梳理课程的基本取向和"二战"后美国课程的变化,展望新千年的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屈林岩  
自古以来,关于知识的来源及其获取的方法,一直存在着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这些争论后来成为20世纪学习理论两大流派——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为当今时代学习创新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在学习目标上,变知识传输为知识建构;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情境学习;与此相适应,在教学上,也要从知识传授向全面促进学生的学习转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运营逻辑、运营方式仍延续传统发展的做法,正成为企业当前创新发展的障碍。发展逻辑决定运营逻辑。运营逻辑、运营方式仍延续传统发展的做法,正成为企业当前创新发展的障碍。构建创新运营体系,就是在业务方法层面、在创新执行层面对创新发展做出直接回应。运营体系是创新的功能性构成运营体系(特指企业中与技术研发体系相对应的生产、采购、营销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建红  
组稿人按:科技创新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如何实现高效治理,面向2035如何强化科技创新社会影响的应对,从而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为此,本组论文从宏观层面对科技创新社会风险治理进行总体探讨,从微观层面针对新兴增强技术的风险规避进行探索,并就科技创新对政治、文化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展开分析,包括就业变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铮  
[目的 /意义]针对开放创新环境下开放知识大量出现的背景以及现有知识管理理论实践的局限,对开放知识资源管理涉及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梳理,指出有关研究在开放创新条件下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方向。[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回顾,从开放创新、开放知识、知识资源和知识管理等理论视角梳理和分析开放知识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指出相关理论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讨论开放知识资源管理的内涵。[结果 /结论]认为需要从资源视角认识开放知识,从资源管理者的角度理解知识资源的开放性,进而发挥开放知识资源对创新活动的驱动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奇富  朱震  马华林  
网络环境对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新的变化。网络环境使情境化学习具备了更多的潜在优势,也赋予问题情境以更丰富的内涵,可以为高职教育问题情境的创设提供更直接和更有力的支持。以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课程为例,通过论述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实施步骤,阐释高职院校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以情境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变革传统教学结构的实践活动与创新内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树华,李必强,海丰  
本文认为产品创新与管理集成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产品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客观需要、管理集成的最终目标 ;管理集成是集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品创新的科学手段。文章最后提出了四个方面尚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连庆  
网络环境下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运作模式有两大类型:专业信息中心模式、虚拟社区模式。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智能化程度更高、更富人性化的服务和技术,包括建立个性化信息导引机制、“一步到位”式的参考链接服务、合作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以及集成式多语种检索服务。参考文献7。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红  
在知识创新活动中,信息组织的作用极为重要。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组织应从信息的遴选、信息或知识单元的组织、信息检索系统的组织等方面入手。参考文献9。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成标  胡树华  
随着产品开发中先进制造技术及哲理的不断出现,对产品创新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职能式的组织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组织集成理论应运而生。本文阐述了组织集成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组织集成及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组织集成构建的一般原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雪坤  
在新旧世纪更替之际,世界各 国逐渐克服了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一些地区经济迅速复苏,全球经济贸易趋于回升,但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我国外贸在遭受巨大冲击、急剧滑落之后,出口终于转降为升,进口快速增长,取得了可喜成绩。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预期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外贸将持续回升,恢复到较快发展的水平。 目前,多数遭受危机冲击的国家经济已经开始恢复,发达国家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世界经济形势有较大改善。据预测,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3.5%,持续复苏势头强劲。世界贸易也将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兆刚  
创新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创新活动要求的程度,目的在于改变传统创新管理中注重创新数量,轻视创新质量;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负面影响的弊端,以推动创新活动高质量发展。在创新质量的有关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创新、创新绩效与创新质量的关系,认为质量创新是创新质量的基础、创新绩效与创新质量是质与量的关系,创新质量的水平不仅指基于要求、程序和标准的符合性,而且指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结合我国创新驱动战略,认为追求创新质量实际是追求创新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