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8)
2023(13100)
2022(10839)
2021(9939)
2020(8147)
2019(18763)
2018(18719)
2017(35904)
2016(19358)
2015(21976)
2014(21822)
2013(21512)
2012(19631)
2011(17574)
2010(17473)
2009(15611)
2008(15190)
2007(13312)
2006(11459)
2005(9963)
作者
(56646)
(46717)
(46379)
(44247)
(29784)
(22524)
(21300)
(18596)
(17864)
(16660)
(16084)
(15564)
(14733)
(14726)
(14487)
(14151)
(14046)
(13996)
(13338)
(13328)
(11546)
(11439)
(11115)
(10608)
(10504)
(10338)
(10319)
(10252)
(9332)
(9272)
学科
(80043)
经济(79964)
管理(57523)
(53006)
(45234)
企业(45234)
方法(38907)
数学(33521)
数学方法(32962)
业经(20980)
(19819)
中国(19765)
(19224)
(18439)
贸易(18432)
(18174)
(18037)
地方(14538)
理论(14168)
技术(13896)
农业(13004)
(12948)
产业(12793)
(12671)
(12043)
(12005)
财务(11938)
财务管理(11908)
环境(11634)
信息(11392)
机构
大学(277726)
学院(274340)
管理(113096)
(105469)
经济(103058)
理学(98589)
理学院(97535)
管理学(95616)
管理学院(95129)
研究(88009)
中国(64830)
(59682)
科学(56536)
(47294)
(43294)
业大(41988)
(41668)
中心(40150)
研究所(39741)
(38702)
财经(38398)
北京(37570)
(36288)
师范(35972)
(34955)
农业(32700)
(32693)
(31999)
经济学(31325)
技术(29237)
基金
项目(194794)
科学(153017)
研究(141928)
基金(141362)
(123050)
国家(122070)
科学基金(105621)
社会(88341)
社会科(83924)
社会科学(83903)
(75618)
基金项目(74791)
自然(69372)
自然科(67787)
自然科学(67773)
自然科学基金(66521)
教育(64642)
(63490)
资助(58705)
编号(58111)
成果(46589)
重点(42759)
(42205)
(40510)
(40408)
课题(39005)
创新(37636)
科研(37354)
项目编号(36613)
国家社会(36362)
期刊
(109354)
经济(109354)
研究(77973)
中国(49560)
学报(44796)
管理(41209)
科学(40053)
(36811)
(34905)
大学(34058)
教育(31973)
学学(31558)
农业(26302)
技术(25567)
图书(19926)
(19269)
金融(19269)
业经(17687)
财经(17547)
经济研究(17425)
(14826)
问题(14368)
科技(14350)
理论(14280)
技术经济(14252)
情报(13679)
(13466)
实践(13390)
(13390)
书馆(13147)
共检索到39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韩牧哲   高劲松   李钰   付家炜  
出土陶器作为考古学文化的重要标识物,对其进行知识揭示和有效利用,对于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承载社会记忆、构建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考古文化研究中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对促进相关领域知识重用和共享、解决人文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信息冗余和知识迷航等问题均有重要作用。首先,本文通过对出土陶器与考古学文化的关联路径的分析,明确了针对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匹配方法在替代传统人文研究中的隐性知识关联环节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其次,通过知识结构解析和知识向量表示,展示了针对出土陶器器形进行知识组织的方式和效果;针对陶器器形,从属种和整部两种维度分别提出不同的相似度计算方法,以及对陶器器形知识匹配程度进行量化评分的具体方法。最后,以从察吾呼遗址、焉不拉克遗址和莫呼查汗遗址中抽选的20座墓葬的出土陶器器形数据为例,验证上述方法在史前文化分期研究问题上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个目标墓葬的分期结果与考古学界综合出土陶器类型和墓葬形制得出的矫正分期结果的吻合度达84.21%,这充分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韩牧哲  高劲松  李钰  
[目的/意义]面向考古类型学,提出一种适用于出土文物特征描述的知识表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语义映射和本体扩展方法,以突破传统类型学方法造成的语义壁垒,促进知识的共享与重用。[方法/过程]首先,对考古类型学思想及其传统方法造成的语义壁垒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地提出考古类型学知识表示策略;其次,结合考古学的语料特征和类型学逻辑,对出土陶器的器形描述按照属种关系、整部关系两种维度分解;随后,对陶器的部分和类型逐层提出知识表示方案与特征向量表达式,进而构建出土陶器器形的知识表示模型;接下来,在知识表示模型的基础上,揭示基于条件等价映射的考古类型学本体扩展方法,实现考古类型学语义关联构建;最后,以青海柳湾的两件陶器为例,展示应用本文方法进行类型学知识表示的形式和过程,及其本体图形可视化效果。[结果/结论]以陶器器形为例对出土文物从考古类型学视角下的知识表示和语义关联构建是数字人文研究在考古学领域的一种新的尝试,可以为类型学研究由依靠经验向依靠数据的转变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卫  王昊  邓三鸿  张宝隆  
在跨学科知识范式下,数字人文的研究范畴随着自身学科体系的拓展而不断泛化,采取关键语义技术解析文化对象中的人文内涵与情感知识对于重拾学科"人文性"与"计算性"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古诗文本为例,面向汉语诗文及其鉴赏实现大规模人文情感术语的自动化抽取与分析。首先在无标注集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冷启动"的字序列自动标引方法来获取学习语料,随后在字向量(Char2Vec)指导下将汉字特征(部首、拼音等)和BERT语言学模型分别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模型,并从知识发现的角度定义新术语识别规则。研究发现,将现代鉴赏融入古诗原文显著优化了情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领域术语能够被有效标引。训练的BERT-BiLSTM-CRFs深度学习模型的效果明显优于CRFs机器学习,最佳F1与F1_distinct可分别达到95.63%和85.43%;同时汉字特征的引入也有效提升了传统CRFs效果,以领域特征和基于"竖心旁""心字底"部首约束特征为最优。相较于机器学习抽取出的长篇幅新术语,深度学习能够拓展出更多寄托情感知识的新意象词。源于诗文与鉴赏的情感术语为文学信息资源的情感分析与知识服务提供了参考(人文性),基于汉字语言特征的抽取方案为中文领域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深化提供了启迪(计算性)。图11。表6。参考文献3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夏翠娟  张磊  贺晨芝  
数字人文因其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人文研究的特点,近年来成为各相关领域机构的热门话题。图书馆作为人文研究的资源保存与服务中心,正经历以资源管理和服务为重心向以数据管理和知识服务为重心的转移。图书馆的数字人文项目常以语义万维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以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组织为方法,致力于提供区别于传统文献服务的知识服务。文章以上海图书馆"名人手稿档案库"为例,结合多年来数字人文项目的探索与实践经验,从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方法、建设流程以及技术框架三方面梳理总结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数字人文项目的建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东波  刘畅  朱子赫  刘江峰  胡昊天  沈思  李斌  
数字人文研究需要大规模语料库和高性能古文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的支持。面向英语和现代汉语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已经在相关领域极大地提升了文本挖掘的精度,数字人文研究的兴起亟需面向古文自动处理领域的预训练模型。本文以校验后的高质量《四库全书》全文语料作为无监督训练集,基于BERT模型框架,构建了面向古文智能处理任务的Siku BERT和Siku Ro BERTa预训练语言模型。实验进一步设计了面向《左传》语料的古文自动分词、断句标点、词性标注和命名实体识别等验证任务,分别对siku Bert、siku Ro BERTa预训练模型和其他三种基线模型(BERT-base、Ro BERTa、Guwen BERT)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Siku BERT和Siku Ro BERTa模型在全部4个下游验证任务中的表现均超越其他基准预训练模型。这表明本文提出的预训练模型具有较强的古文词法、句法、语境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进一步,本文基于验证任务效果最优的Siku Ro BERTa预训练模型构建了“SIKU-BERT典籍智能处理平台”。该平台提供了典籍自动处理、检索和自动翻译等三种在线服务,可以辅助哲学、文学、历史学等领域学者在不具备数据挖掘与深度学习的专业背景下,以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对典籍文本进行高效率、多维度、深层次、细粒化的知识挖掘与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雪芹  李天娥  曾刚  
[目的/意义]虚拟世界中充斥着海量的数字人文图像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义信息,面向数字人文图像的知识元本体构建及关联展示研究,可促进数字人文图像资源的知识组织、语义关联及知识服务。[方法/过程]构建一种数字人文图像知识元本体模型。首先,分析图像知识元的结构组成;然后,在Protégé中实现图像知识元本体的可视化构建,并提出基于知识元本体的数字人文图像语义关联展示思路;最后,以万里茶道图像资源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图像知识元本体从细粒度层面对数字人文图像资源进行描述,为海量的图像资源提供了一种语义描述和关联组织的方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齐甲子  黄也平  
白金宝遗址所见极富特色的文化征貌,与绳纹的传入密不可分。从施纹的角度上来看白金宝的陶器文化,甚至可以说它就是绳纹文化。如果考虑到文化发展与原始经济形态存有的制约关系,那么我们不难发现陶器乳钉饰件的"消退",似乎是绳纹在白金宝文化中"表达"的关键。这极有可能隐含了白金宝先民的审美活动变化,如果从审美活动的角度分析白金宝遗址的绳纹现象,将有助于我们探明白金宝文化陶器绳纹文化径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李义  殷聪  
近年来,情境感知应用已经成为商务智能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对最近几年情境感知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一个4层分类框架,并对其涉及到的概念与理论、情境感知计算以及应用实践等进行比较和分析,概括它们的特点和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最后,针对应用现状对有待深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少华  
通过分析国家科技计划规划申报、评审立项、研究开发、总结验收等阶段各类管理实施主体的活动特点,提出包括概念体系、计划知识、项目知识、主体知识、领域知识以及管理实践等内容的知识框架,建立包括数据采集、信息融合、抽取评价等过程的知识获取体系。针对科技计划管理业务协同、实施态势分析等需求提出知识管理应用框架,建立包括访问控制、标引标注、主体内容、关联知识和知识评价等要素的数据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姝娴  袁立强  李凯  沈瑜  赵争鸣  
随着区域电能路由器功率等级的提升,其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设计越来越复杂。如果基于装置的详细拓扑搭建仿真模型,则会导致装置或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效率十分低下。针对已有的围绕电力电子装置或系统高效仿真建模方法的不足,该文基于暂态等值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区域电能路由器的高效仿真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级间解耦方法,将复杂的电路网络分割成若干个子网,并通过模块及模块组合的Thevenin等效方法降低了单个网络的节点数量,从而实现了对节点导纳矩阵的降阶处理,提高仿真效率。该方法可适用于装置的稳态及负载切换、故障时装置的运行调试,也可适用于与电网的联合仿真。基于一台10kV/1MW四端口区域电能路由器进行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远超  杨璐  
具有高通量特征的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目前数据中心的主流应用,这些应用在传统处理器平台上的运行效率不高,原因之一是任务调度的低效。针对高通量应用的一些典型特征以及现有任务窃取算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程序行为和环境感知的任务调度机制,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了处理器核的分区管理和任务的分级调度,减小了不同应用之间因争用共享资源对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利用线程相似度高的特点提高指令缓存的命中率,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吞吐率。初步的模拟评估表明:该算法在混合负载情况下性能明显优于现有算法的,在测试的混合负载中平均优于现有算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光册  夏磊  
[目的/意义]在文本主题求解时,LDA模型更倾向于高频率的词项,造成主题的语义特征和内容区分度不高。[方法/过程]从文本的词权重入手,综合考虑词项在文本集合中的全局统计特征和局部语义特征,衡量词语在文本中的重要性,并将词语的特征值作为LDA主题模型的输入,改变LDA模型生成词的概率。[结果/结论]实验表明,结合词权重的LDA模型,具有更好的模型拟合度,同时能够较好的识别语料库中主要话题,提高了主题词分布的广度和主题的语义区分度。通过新闻文本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局限]对词语的局部语义特征描述需要大数据量的计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金东  丁小平  
文章基于河南、山西等省劳动力市场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多种收入歧视的存在性进行了定性分析,并衡量了收入水平的平均歧视效应。三种匹配方式下的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劳动者收入不存在明显的民族和地缘歧视性差异,而性别、相貌和户籍歧视性差异显著存在,三种歧视带来的月平均收入差异在200~450元不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玉梅  温馨  孟翔飞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将其视为不同领域技术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实现技术轨道跃迁的创新成果,可以有效理解与把握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其中,技术知识元匹配规则和方法成为关键性问题。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技术知识元的多元化、动态化和分散化特点,运用证据推理理论,将技术提炼分解为知识元组合形式,根据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性质提出技术匹配规则与方法,并以石墨烯技术为例,检验匹配规则和方法的有效性。依据规则,在技术知识来源中寻找合适的技术知识元进行匹配,进而迅速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突破性技术创新效率和效果。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云中   邱璟  
三星堆古城祭祀遗存是认识古蜀文明的实物例证,构建三星堆古城祭祀图谱能够为面向三星堆古城祭祀领域的数字人文研究提供数据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本文通过三星堆古城祭祀体系和数据体系的对照,确立了三星堆古城祭祀体系的研究维度,并依据其维度设计了三星堆古城祭祀体系本体模型,最后基于本体开展祭祀数字资源实体和关系的抽取,借助Neo4j图数据库完成知识图谱的存储和可视化。研究表明,构建的三星堆古城祭祀图谱能够有力地支撑观点呈现、知识发现和数据众包等数字人文研究场景应用,赋能三星堆古城祭祀相关的人文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