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2)
- 2023(10857)
- 2022(8496)
- 2021(8100)
- 2020(6408)
- 2019(14464)
- 2018(14612)
- 2017(25707)
- 2016(15236)
- 2015(17487)
- 2014(17439)
- 2013(15946)
- 2012(14320)
- 2011(12731)
- 2010(12990)
- 2009(11679)
- 2008(11490)
- 2007(10699)
- 2006(9687)
- 2005(8948)
- 学科
- 济(48175)
- 经济(48132)
- 管理(44715)
- 业(43503)
- 企(38605)
- 企业(38605)
- 中国(22298)
- 教育(20794)
- 方法(18925)
- 技术(15806)
- 数学(15435)
- 数学方法(15084)
- 财(14993)
- 业经(13903)
- 理论(13629)
- 农(13610)
- 学(13361)
- 地方(10517)
- 发(10125)
- 制(9993)
- 技术管理(9915)
- 务(9719)
- 财务(9687)
- 财务管理(9667)
- 教学(9543)
- 企业财务(9269)
- 农业(9062)
- 发展(8436)
- 银(8405)
- 银行(8384)
- 机构
- 大学(204676)
- 学院(199601)
- 管理(71869)
- 研究(70671)
- 济(69762)
- 经济(67971)
- 理学(61044)
- 理学院(60215)
- 管理学(58940)
- 管理学院(58513)
- 中国(47586)
- 京(45565)
- 科学(43973)
- 范(37736)
- 师范(37420)
- 教育(35277)
- 所(35071)
- 财(33310)
- 江(33084)
- 中心(31856)
- 研究所(31850)
- 师范大学(30584)
- 农(30334)
- 北京(29276)
- 业大(28108)
- 技术(26842)
- 州(26109)
- 院(25914)
- 财经(25737)
- 农业(23467)
- 基金
- 项目(132017)
- 科学(106067)
- 研究(103256)
- 基金(91597)
- 家(79545)
- 国家(78741)
- 科学基金(67514)
- 社会(62500)
- 社会科(59028)
- 社会科学(59014)
- 省(54843)
- 教育(54770)
- 基金项目(47467)
- 划(47439)
- 编号(44142)
- 自然(41920)
- 自然科(40995)
- 自然科学(40984)
- 自然科学基金(40221)
- 成果(39158)
- 资助(35261)
- 课题(33949)
- 重点(31527)
- 发(29971)
- 创(29940)
- 部(29384)
- 创新(27893)
- 项目编号(27839)
- 年(27452)
- 规划(26526)
共检索到316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立国 周釜宇 梁凯华 康晓宇
教育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阶段新的“体系化”擘画。中小学校长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进力量,其信息化领导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演化。现有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测评工具已然失效,急需迭代更新。面向教育新基建的新要求,从愿景规划、组织变革、校园建设、教学改革、学习创新、自我发展六个方面概括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转变,对校长在信息化领导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定义,设计了新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框架,研究编制了面向教育新基建的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量表,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等步骤,对820份有效数据进行了检测,最后依据检测结果修订了题项,评价量表结构良好,信效度高,可作为新时代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有效测评工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俞可
通过对德国中小学校长角色的三重释义,并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笔者认识到,"校长作为同侪一员"或"同类之长"的制度安排与职业认同,以及"对话为教育领导为媒介"的践行,无疑为学校成为民主的生活世界和和谐的对话共同体创设必要先决条件。在学校这个民主的生活世界,站在同侪角色这个基点上,以对话来点燃、养成并提升每个成员的领导力,不啻为一条崭新的进路。而校长的真正使命便在于,在激发这个生活世界及对话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学习力之基础上整合其教育领导力。
关键词:
教育领导力 对话 对话共同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雷
随着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逐渐完善,校长领导力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从校长领导力发生作用的过程分析,目前中小学校长在决策行为、组织方式和执行效果方面的问题主要因其个人角色模糊、组织方式不良以及共同目标缺失导致。因此,中小学校长要正确定位个人角色身份,提高个体领导力;改变传统的组织行为方式,发展团体领导力;开发学校共同愿景,构建愿景领导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文化领导力。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校长领导力 学校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郁琴芳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实现学校良性家校合作的关键,更是引领学校走向现代学校制度的决定性要素。本研究基于校长专业标准,聚焦校长的家校合作理念,随机抽取上海市公办中小学的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校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不一,不同程度存在着理解片面、意识缺失等问题。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身要采取得力措施,更新校长的服务责任、合作共赢、办学价值等方面观念,加强和发挥校长建设新型家校合作体制机制的领导力。
关键词:
家校合作理念 校长专业标准 校长领导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金海
校长承载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使命。校长领导的实践取向及教育领导理论的价值诉求表明校长领导要实现价值转型,即走向校长领导伦理。校长领导伦理是指校长在学校场域中,围绕学校育人目标,在引领、指导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所遵循的价值与道德系统以及自觉性规范体系的总称,包括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校长领导伦理的实施是校长领导德性伦理与制度伦理有机统一的过程,校长领导的德性伦理要求校长领导应在"人的意义世界"中展开,注重价值理念的引领及重视专业权威的影响;校长领导的制度伦理要求校长领导要使学校管理制度渗透着人性价值,体
关键词:
校长领导伦理 德性伦理 制度伦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鲍东明
校长课程领导受到学校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要确定"育人为本"主导文化,从而激发学校课程开发的创新动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有利于释放校长课程领导的创造力,建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校长作为学校的课程领导者,兼具行政权与专业权,二者缺一不可。校长要成功实施课程领导,做有"权"的"内行"领导是一个必要条件,并使课程领导从"行政指令"向"课程协商"过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敏
我国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培训长期存在"低能效"问题,表现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较为薄弱,培训方案设计、课程设置与培训方式选择忽视校长发展阶段不同需求,缺少针对校长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校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训内容,校长培训专职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校长专业成长科学研究开展不足,尚未实现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目标等。《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则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胜任力模型"。以此为指导,开展"基于胜任力"的校长培训的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寻找上述诸多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
胜任力 校长胜任力 校长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白玉民
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者,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起着直接作用,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有必要对中小学校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当前,我国常用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有以领导者发展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两种模式,均存有政策制度不完善、评价体系不完整、学员水平不一致、培训需求不清晰和培训形式不丰富等问题。故在对当前模式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培训的实际要求,提出完善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校长培训 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苏 陈永明
研制校长专业标准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校长选拔、管理和培训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深度访谈和座谈会中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借鉴美国制订校长专业标准的经验与方法,探讨我国校长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专业立场、领导范畴和内容框架。本研究提出校长应立足教育领导的专业立场,实施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并体现为六种专业角色,包括发展愿景规划者、学习文化营造者、教师发展促进者、创新人才激励者、内部组织管理者和外部环境协调者。
关键词:
中小学校长 专业标准 教育领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昱辉
日本校长资格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逐渐从历史和制度本位转向对实践和个体的关心。本文在对研究视角进行简要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历史与实践背景介绍了日本校长资格研究的发展动向与主要成果,并对我国进一步研究校长资格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校长资格 职业培训 日本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新平 金惠
校长更替是常见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而校长更替问题,是指因校长更替工作低效、失误、失败、无效而造成的教学士气低迷、领导愿景模糊、教育质量下降等组织发展的停滞、错乱。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主要表现为校长更替的理念缺失、频率紊乱、方式单一以及身份认同与文化传承的困难。未合理筹划校长更替、未重视校长更替过程的有效管理、未统筹安排校长更替的后续工作及未系统思考校长更替,是导致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的主因。应对中小学校长更替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对校长更替的规划设计,平衡权责关系加强情感交流,改善校长更替的后续工作,以及推行可持续领导。
关键词:
中小学 校长更替 更替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峰
制订校长专业标准对于校长的选拔和管理以及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在深度访谈和座谈会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同时借鉴英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提出了我国制订校长专业标准所应把握的原则及内容框架。
关键词:
校长 专业标准 中小学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广东省教育厅日前在广东教育学院举行首批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授牌仪式,来自全省各地的33名优秀校长成为工作室主持人,这是广东省为加速培养一批具有教育家素质的校长队伍而首次实施校长工作室制度。"目前全省共有80多万中小学教师,两次评选共评出名校长62名,但在全国能起到很好影响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