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6)
2023(10812)
2022(8490)
2021(8438)
2020(6786)
2019(16042)
2018(15635)
2017(28820)
2016(16829)
2015(19394)
2014(19676)
2013(18263)
2012(16345)
2011(14285)
2010(15019)
2009(13257)
2008(13383)
2007(12138)
2006(10739)
2005(10151)
作者
(42450)
(34917)
(34864)
(33699)
(22372)
(16558)
(16168)
(13667)
(13439)
(12952)
(11957)
(11703)
(11484)
(11057)
(10951)
(10942)
(10647)
(10355)
(10314)
(10001)
(8870)
(8581)
(8556)
(8202)
(8163)
(8041)
(7963)
(7783)
(6997)
(6980)
学科
(71144)
企业(71144)
(66783)
管理(61220)
(59069)
经济(58985)
方法(31734)
(30356)
数学(24268)
数学方法(23715)
教育(21474)
业经(21085)
中国(20487)
理论(20216)
(18817)
(18224)
财务(18191)
财务管理(18170)
企业财务(17183)
技术(16806)
(14545)
银行(14541)
(13577)
(13561)
(12533)
企业经济(12138)
教学(12022)
(11978)
(11796)
财政(11433)
机构
学院(220699)
大学(217185)
管理(84761)
(81985)
经济(80027)
理学(71989)
理学院(71237)
管理学(69838)
管理学院(69388)
研究(65936)
中国(52633)
(47008)
(46716)
(37038)
科学(36279)
(34691)
师范(34469)
财经(34001)
教育(32857)
(31284)
技术(30926)
(30829)
中心(30667)
北京(30517)
职业(30115)
(29465)
师范大学(27941)
研究所(27665)
财经大学(25106)
经济学(25036)
基金
项目(135738)
科学(110130)
研究(109879)
基金(95539)
(79912)
国家(78996)
科学基金(70494)
社会(66723)
社会科(63100)
社会科学(63080)
教育(61623)
(56104)
基金项目(48616)
编号(48424)
(47551)
自然(43955)
自然科(43095)
自然科学(43087)
自然科学基金(42367)
成果(40467)
资助(40167)
课题(36645)
(31763)
重点(31758)
(30937)
(30774)
项目编号(30560)
规划(29240)
教育部(29148)
(28656)
期刊
(91485)
经济(91485)
研究(76321)
教育(61761)
中国(55619)
(43094)
管理(38736)
技术(30438)
(27861)
金融(27861)
科学(24723)
学报(24280)
大学(21402)
职业(20085)
(19181)
学学(18493)
财经(18442)
(15859)
经济研究(14594)
业经(14187)
技术教育(13417)
职业技术(13417)
职业技术教育(13417)
(12300)
论坛(12300)
技术经济(12157)
财会(11879)
农业(11564)
统计(11031)
(10611)
共检索到352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红瑜  
本文从社会形势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提出了面向政校行企的高职继续教育"431"模式的背景和原因,阐述了面向4个维度开发办学项目、完善3项机制、强化办学管理和搭建1个平台保障办学服务3个层面的"431"模式构建与实践,分析了"431"模式的主要特点,介绍了"431"模式的办学成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长平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继续教育事业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继续教育在办学模式上要从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职业教育为主;从以政府单一的办学模式为主,转向多元化办学模式为主,特别是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主,切实解决继续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红亮  马宏建  
成人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持续形成终生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建立"学分银行"的本质是确保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成果能够认证、转换、积累和兑付资格证书。本文分析了:日本、韩国成人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实践模式,英国、欧盟成人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实践模式,澳洲成人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实践模式,中国成人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实践等中外四种"学分银行"的实践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立平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校企合作模式顺势而生,与继续教育的规律高度相符,对我国高校培育大批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在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能够实现共赢的成熟运作机制,所以有必要以产业园继续教育作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在明确基于产业园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与产生背景之后,论述校企合作所具有的优势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提出四方联动机制、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及校企合作激励机制等多种运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于产业园校企合作模式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华斌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十二五"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是推进"三通二平台"信息化工程。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OBE模式的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借助国际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伴随国家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借鉴网络医院创建的应用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OBE模式的继续教育应用实践创新,可以满足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大众化需求的精益化、准时化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需要;在"世界在走向扁平化过程中,社会在走向M型"[1]趋势下,通过OBE模式构建,体现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建华  
面向21世纪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赵建华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必须有现代化水平的教师。教育要为未来培养人才,必须有具备未来教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任务的落实,不仅要依靠办好师范院校,培养合格的师范毕业生,而且更需要改革教师继续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永进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是运用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建立的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一体的合作协作发展方式。它具有利益的共生性、资源的互补性和文化的交融性三大特征。确保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的成功运行,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二是制定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章程,三是建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宝江  
继续教育担负着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性、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使命,校企继续教育合作对完成这一使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校企继续教育合作也存在着不足,只有创新合作模式,才能促进这种合作长效发展。"互联网+"为此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创新改革的切入点,成为校企继续教育深度合作的促进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向华  
校企联合培养混合型人才新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改变高校继续教育的现状,因此,其构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目前,由于受缺乏政策规划,缺少文件指导和监督;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措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混合型人才严重不足等方面的影响,现有的校企联合培养混合型人才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学习时间没有保证,在职进修热情不高;学习成果转换不连通,企业员工无法快速获得各种学历等。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混合型人才新模式,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革,才能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国文  
地方性高等院校的职业性、地方性、应用性、社会性,更多地应该体现在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中,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则更多地体现在校企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在提升职工整体素质、促进职工继续教育、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阐述模块设计、学分互认、课程订制、成教直属班和以奖促惠等概念,结合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总结出了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四位一体"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和在实践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驰  
基于浙江省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样本学校的运作模式、创新形式、适用范围等进行归类,为继续教育实践及决策提供信息反馈,建议在挖掘各行业人才潜在学习意愿、实施各类别人才的教育工程、完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加强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寻求新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增德  
随着2014年国务院正式取消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教育网校审批,全国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者成人教育学院纷纷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以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的工学矛盾的突出问题,为各相关高校提供了继续教育发展契机。但也有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院校,远程教学力量不足,同样有发展网路教学的需求。重点讨论东西部地区同质但水平发展有差异高校间基于"平台+资源"共享的联合人才培养,以创新校校合作办学形式,实现丰富学科专业和跨地域人才培养的目标,达到不同质高校间校校合作人才培养共赢的目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庄传超  
21世纪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校长要适应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善于学习和创新,必须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采用适当形式,加强对中学校长的教育思想、职业道德、管理技术方法和学历水平的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冬梅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对人才提出了诸多新需求,也进一步丰富了高等继续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分析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继续教育工作在匹配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从高等继续教育的内容、目标、形式等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结合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现状,从加强高等继续教育工作法制化体系建设、积极搭建高等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有效推动高等继续教育市场化多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出了面向产业结构升级的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创新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珺  
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将在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一伟大城市发展目标无疑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种种要求和挑战。继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在迈向全球城市进程中,面对全球科创中心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国外移民大量涌入导致的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对多样化人才结构的需求,继续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和新的关切。2035年上海的继续教育将面临个性化和定制化、集群化和抱团化、泛在化和设施可及化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引导和扶持一批企业大学或员工培训中心作为未来继续教育的重要支点,将注重全球技能的开发作为未来继续教育的着重点,建立产学研深入融合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合作伙伴关系和社会合作参与模式的建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