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4)
2023(3003)
2022(2619)
2021(2556)
2020(2351)
2019(4950)
2018(5098)
2017(9189)
2016(5413)
2015(6098)
2014(6030)
2013(6000)
2012(5663)
2011(5001)
2010(5082)
2009(4526)
2008(4679)
2007(4072)
2006(3656)
2005(3272)
作者
(17904)
(14919)
(14864)
(14297)
(9489)
(7160)
(6767)
(5826)
(5770)
(5373)
(5178)
(5156)
(4903)
(4860)
(4735)
(4597)
(4513)
(4472)
(4469)
(4368)
(3847)
(3845)
(3804)
(3463)
(3451)
(3438)
(3382)
(3375)
(3116)
(3105)
学科
(18486)
经济(18470)
管理(13396)
(10874)
方法(10199)
数学(9061)
数学方法(8801)
(8736)
企业(8736)
(6878)
(5566)
中国(5078)
(3884)
(3811)
(3191)
财务(3175)
财务管理(3157)
环境(3127)
(3077)
(3052)
银行(3032)
业经(3029)
(2987)
贸易(2983)
及其(2971)
地方(2963)
企业财务(2954)
理论(2914)
(2897)
(2844)
机构
大学(75162)
学院(73158)
研究(29652)
(25382)
管理(24877)
经济(24537)
中国(22482)
科学(21605)
理学(20695)
理学院(20338)
管理学(19494)
管理学院(19359)
(18166)
(18035)
(16637)
研究所(15219)
业大(15039)
农业(14282)
中心(13458)
(12134)
(12102)
北京(11753)
(11686)
(11444)
(9687)
技术(9516)
工程(9458)
科学院(9362)
财经(9277)
(9246)
基金
项目(51649)
科学(38892)
基金(37153)
(35030)
国家(34841)
研究(31732)
科学基金(28444)
自然(21182)
自然科(20635)
自然科学(20621)
自然科学基金(20191)
(19759)
基金项目(18577)
(18179)
社会(18088)
社会科(17148)
社会科学(17142)
资助(16987)
教育(14365)
计划(12234)
重点(12141)
科技(11385)
编号(11196)
科研(10914)
(10899)
(10613)
(9732)
创新(9277)
成果(9244)
专项(9079)
期刊
(28682)
经济(28682)
研究(20948)
学报(19109)
中国(17203)
(15643)
科学(14972)
大学(13994)
学学(13303)
农业(10449)
(10079)
管理(9736)
教育(6869)
技术(6613)
(6031)
统计(6002)
业大(5992)
(5835)
金融(5835)
林业(5021)
(5021)
(4891)
农业大学(4579)
决策(4562)
科技(4439)
财经(4421)
资源(4241)
经济研究(4195)
图书(3948)
(3856)
共检索到117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敬海  李向阳  陈鼎超  
建筑物震害评估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快速评估城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出了面向抗震防灾规划的多级震害评估方法,即除个别重点建筑采用弹塑性分析法外,将城区建筑分为重要建筑和一般建筑,分别采用模糊震害指数法中的详细表格评估法和简化表格评估法,快速获得各建筑在不同烈度下的破坏等级,以评估整个城区的建筑物抗震能力。最后,以沭阳县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中的建筑物震害评估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奚江琳  彭晓琼  王利国  
城市防灾规划从单一防灾向综合防灾方向发展有利于城市效能提高,文章从城市防护与抗震防灾在体系上的互补性出发,对城市人防和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城市人防和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的对策,提出整合防灾资源、突出"综合防灾规划"优势的发展途径。文章为城市人防与抗震防灾相结合规划提供有益的规划探索和编制研究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冯浩  张方  戴慎志  
综合防灾规划是一种新兴的规划类型,其中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关键环节应体现"综合"内涵,即考虑多灾种、全过程及多手段的防灾需求。灾害风险评估需要有明确的评估目标、全面的评估对象、清晰的评估要素、完善的评估流程以及综合的评估方法。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构建应是:首先明确灾害风险评估的作用与目标;确立由单灾种分析向多灾种复合的评估流程;建立多灾种风险辨识机制;落实单灾种风险分析与区划;整合多灾种综合风险。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萌  樊健生  聂建国  
冻震是一类新型的自然灾害,其震感及震颤特征与一般构造型破坏性地震前兆现象相似,易造成人们的恐慌,也给工程设计人员带来担忧。目前国内外尚未提出相关数学模型描述冻震的形成机理、定量评估冻震震害水平,国内的相关报道甚至将冻震与冰震混淆。该文统计了已有的冻震记录,并基于能量假定估算了冻震可能达到的最大烈度及其地面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理论研究表明:冻震最大可能达到的修正Mercalli烈度(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MMI)为VI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格理  
本期继续刊登几篇“新世纪图书馆建筑发展研讨会”上的优秀论文。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陈格理先生继续谈图书馆书架的抗震防灾问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冀生教授从亲身实践中提炼出图书馆扩建的宝贵经验 ,黑龙江图书馆夏国栋副馆长等谈了对北方地区图书馆建筑的独到见解 ,郑建程、戴利华和李东明等分别就国内已建或在建的两座引人注目的大型现代化新馆 ,介绍了相关的规划设计过程和技术资料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格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晓伟  
研究了转型期我国城市规划"公权力"价值取向的发展困境,指出只有建立在"公权力"基础之上的"公信力"价值取向才是我国城市规划在行政领域内行使其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并以NGOs成功参与汶川抗震救灾事件为研究案例,通过对事件过程中NGOs在参与程度、信息公开、互助合作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公信力"行动准则和目标机制的实证分析,在结合相关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规划"公信力"价值取向建设的问责机制模型,包括透明度、参与、评估、投诉与回应机制四个维度,从而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对政府公共政策体系中的城市规划提出的新要求提供制度化保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贾建中  邓武功  
风景名胜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不论是对于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实施,还是对于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或是对于风景名胜区本身,都是一项非常紧迫且意义重大的工作。准确评估风景名胜区的灾损情况,制定必要的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是有效指导风景区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此外,恢复重建规划是分层次的,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规划逐步推进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1.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胡锦涛总书记紧急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一时间发出抗震救灾动员令.唤起亿万军民倾情倾力大救援、图为总书记在成都听取抗震救灾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发) 2.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面对灾民.履险现场指挥救灾、图为温家宝总理再次赴灾区时在绵阳看望地震灾区师生(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3.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天安门广场下半旗悼念遇难同胞(新华社记者唐召明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建国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栗婧   朱经政   申彤  
多年来中国地震事故发生不断,带来了严重的事故伤亡和损失。由于公众对地震环境陌生和恐惧,易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使地震自救知识难以发挥作用。该文通过地震场景模拟,采用呼吸和肌电测量的数据定量计算地震应激水平,通过与文献整理得出的应激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回归分析,得到各影响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并依据显著因素对改善地震应激反应给出建议。实验结果表明:在生理测量的17项指标中共有12项有效指标,其中包含呼吸动作幅度的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和平均频率,以及肌电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平均绝对值和均方根值。在影响因素中,应急技能(67.9%)、地震培训(58.4%)、情绪稳定性(44.8%)、视觉反应力(39.8%)、听觉反应力(39.0%)和记忆力(30.5%)为影响公众地震应激水平的6项显著因素。该结果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地震应激水平评估的实验设计与计算方法,也为公众筛选了能够有效改善地震应激反应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有效改善应激反应,公众在地震时可以冷静应对,积极自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张涵博  
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曾遭受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害损失曲线能够反映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情况,对于在事前评估中国地震灾害风险,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超概率曲线理论,提出一种在有限经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长时期大样本的模拟灾害事件,以此构建年度地震灾害损失超概率曲线的方法;并且运用1990年-2011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历次地震灾害事件的经验数据,分别建立单起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模型和年度成灾地震发生次数分布模型,并通过随机循环抽样模拟生成1000年的中国地震损失事件,构建出中国年度地震灾害损失超概率曲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德成  陈绍志  白冬艳  陈勇  
分析了规划控制森林自然灾害的机理,研究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及规划失灵的调控手段,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森林自然灾害防治的规划管理方法,即完善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进一步明确森林自然灾害防治内容在林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地位,加强森林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政策体系建设,加强规划执行管理,推进规划评估、监测、反馈和调整,充分发挥规划在我国森林自然灾害防治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