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4)
- 2023(13482)
- 2022(11814)
- 2021(11070)
- 2020(9440)
- 2019(21694)
- 2018(21391)
- 2017(40961)
- 2016(22758)
- 2015(25275)
- 2014(24968)
- 2013(24797)
- 2012(22560)
- 2011(20363)
- 2010(19883)
- 2009(18056)
- 2008(17535)
- 2007(15216)
- 2006(13108)
- 2005(11233)
- 学科
- 济(87051)
- 经济(86955)
- 管理(62698)
- 业(60246)
- 企(49916)
- 企业(49916)
- 方法(43195)
- 数学(37553)
- 数学方法(37124)
- 农(23132)
- 中国(21997)
- 财(21832)
- 学(21433)
- 业经(19319)
- 地方(17655)
- 贸(17003)
- 贸易(16994)
- 易(16511)
- 农业(15761)
- 和(14854)
- 技术(14267)
- 理论(14252)
- 环境(14251)
- 制(14131)
- 务(13568)
- 财务(13507)
- 财务管理(13481)
- 企业财务(12735)
- 划(12377)
- 银(11886)
- 机构
- 大学(320629)
- 学院(316285)
- 管理(127193)
- 济(121412)
- 经济(118832)
- 理学(111575)
- 理学院(110298)
- 管理学(108237)
- 管理学院(107696)
- 研究(107063)
- 中国(76538)
- 科学(71636)
- 京(68356)
- 农(59936)
- 所(54902)
- 业大(54864)
- 财(52616)
- 研究所(50962)
- 中心(47920)
- 农业(47601)
- 江(44359)
- 财经(43117)
- 北京(42765)
- 范(41475)
- 师范(40942)
- 经(39384)
- 院(38944)
- 州(36068)
- 经济学(35444)
- 技术(33409)
- 基金
- 项目(228709)
- 科学(177618)
- 基金(164878)
- 研究(159876)
- 家(146928)
- 国家(145742)
- 科学基金(123516)
- 社会(99368)
- 社会科(94192)
- 社会科学(94165)
- 省(90035)
- 基金项目(88707)
- 自然(83512)
- 自然科(81546)
- 自然科学(81520)
- 自然科学基金(80025)
- 划(76699)
- 教育(72668)
- 资助(67709)
- 编号(64029)
- 重点(51326)
- 成果(50275)
- 部(49421)
- 发(48247)
- 创(47439)
- 科研(44656)
- 创新(44260)
- 计划(44229)
- 课题(43797)
- 大学(41556)
- 期刊
- 济(124622)
- 经济(124622)
- 研究(87044)
- 学报(60232)
- 中国(55746)
- 农(52578)
- 科学(51313)
- 大学(44112)
- 管理(43356)
- 学学(41207)
- 财(38128)
- 农业(36635)
- 教育(32847)
- 技术(25640)
- 融(21874)
- 金融(21874)
- 业经(21056)
- 经济研究(19998)
- 财经(19622)
- 业(19388)
- 图书(19133)
- 科技(17638)
- 经(16681)
- 问题(16564)
- 业大(16202)
- 版(16119)
- 技术经济(15322)
- 资源(15094)
- 理论(14959)
- 商业(14019)
共检索到44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丽婷 匡登辉
[目的/意义]探讨引用和使用之间的内在关系乃至行为特点,以考察使用作为评价指标的可用性和合理性。[方法/过程]收集WoS平台中两领域论文的使用和引用数据,比较使用量与被引量内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检验使用指标的可用性,探讨使用量与被引量的相关性以检验使用指标的合理性。[结果/结论]被引量和使用量在绝对值和累计值分布上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使用量累计次数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分布规律;使用和引用具有一定程度的统计正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与论文的出版时间紧密相关。引用和使用均可作为文献价值的表征而被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局限]WoS平台的使用数据(Usage)含义上具有笼统性,其与WoS引文数据比较可伪性较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艺 王曰芬 丁洁
源于对同一主体学术影响力评价的认识,新型的下载频次指标与当前主流的被引频次指标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但用户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的不同以及引用和下载的不同决策模式及其在文献利用行为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两者的差异。基于CNKI期刊库,从论文、期刊和机构三个层次考察两种指标的分布状态,分析两者之关联乃至引用与下载的行为特点,研究下载频次所呈现的特征并与被引频次比较,以考察其作为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关键词: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相关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秀霞 宋凯
[目的 /意义]学术文献影响力评价指标不断推陈出新,但尚缺乏在研究主题层面对文献影响力的评价,为发现不同研究主题内具有高影响力和引用价值的文献,本研究给出一种基于研究主题的文献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 /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1年-2015年间情报学领域500篇高被引文献为样本,利用LDA模型对样本文献进行主题建模,将主题对文献的支持度与文献被引频次相结合,计算特定主题文献的被引频次(specific topic cited frequency,简称STCF),并根据每篇文献在相应主题内的STCF值对文献进行影响力排序。[结果/结论]结果表明,STCF值能反映文献的主题内容、细粒度体现文献的学术地位、呈现文献研究主题的多元性,能够有效弥补被引频次、Altmetrics指标的不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耿树青 杨建林
[目的/意义]根据论文的被引次数来判断其学术影响力的高低,是目前最普遍的论文评价方法,但是被引次数指标忽视了引用内容的差异性,本研究试图加入引用情感这一因素,在被引次数评价指标基础上做出改进。[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被引次数—引用情感"CS指标的引用情感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引用情感权重并给出CS指标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验证新方法的可行性和现实效果。[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CS指标综合考虑了被引次数和引用情感两种因素,与单纯的被引次数指标相比,对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更加全面,区分能力更强,未来可能成为一种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马瑞敏 张慧 杨雨华
在阐释作者加权引用内涵与类型基础上,从非迭代加权引用和迭代加权引用两个视角构建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模型。以国际信息计量学领域学者为评价对象,比较和检验了这两种模型之间以及与其他普遍流行的指标模型——被引次数、h指数、传统加权PageRank、加权PageRank_D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结果表明非迭代加权引用模型与迭代加权引用模型之间有很显著的较强相关性,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迭代加权引用模型的检验效果最好,非迭代加权引用模型的检验效果居中,但AUC检验值也达到了0.9以上,检验效果亦优良。非迭代加权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司林波 赵晓冬
本文借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地区分布、论文机构分布、基金论文数、高频被引论文分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比较教育研究》在教育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学术影响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菲菲 弋新月 贾晨冉 刘家妤
[目的/意义]随着Web 2.0环境下社交网络的普及,科技文献学术影响力的动态综合评价越发复杂且重要。[方法/过程]文章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获得时间权重,并运用熵权法计算不同时间窗口下的指标权重,同时将传统计量指标及Altmetrics指标数据进行融合,构建双重赋权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以2005—2017年“PLoS Genetics”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科技文献自发表后生命周期中各阶段时序影响力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Altmetrics环境下的文献学术影响力先增后降,符合传统文献计量老化规律。从长远来看,被引频次是文献学术影响力的主要决定性指标,PDF下载量与HTML浏览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线网络指标对学术影响力的贡献度,应从正式的学术交流与社会网络关注两方面协调提升文献的综合影响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艳波 汪雷 吴小兰
[目的/意义]基于Altmetrics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对国内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更全面客观的评价,丰富传统引文评价的实证研究。[方法/过程]针对国内学术环境,以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NKI、百度学术、谷歌学术数据库获取传统引文评价指标数据,利用豆丁网、道客巴巴、百度文库获取Altmetrics指标评价数据,构建学术影响力评价综合模型,对国内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论]国内学术论文影响力是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对于传统引文评价研究,本文指标评价体系更科学、全面,结论更符合Web环境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小玲 徐勇 严卫中
基于引文评价与同行评审方法相结合进行论文评价的思路,利用F1000数据库随机获取同行评审指标论文131篇,利用WoS、JCR、ESI及ImpactStory检索工具获取每篇论文的常用网络计量指标,探讨与同行评价相关联的网络计量指标,并将其替代同行评价纳入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评价能弥补单一类型指标评价的缺陷,实际的计量评价中采用相对指标和标准化处理,可以消除不同学科领域的影响因素和期刊数量的差异性,使评价具有跨学科、跨时间的可比性,通过对指标间相关性和相似性分析,可简化、替代或扩展指标。通过调整指标权重,突出同行评审在评价模型中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宇红
Altmetrics是社会网络上学术交互行为的新兴测度方法。文章介绍了Altmetrics的定义、特征和数据源,对其发展演变和研究主题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多种跟踪工具和应用平台,探讨了学术型图书馆利用Altmetrics提供新型服务的思路,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基于社会网络的在线学术交流对科学研究的长远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桂岩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CNKI"及"CSSCI",调查统计了《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012年间文献载文量、下载量、各年被引量及主题分布情况,从而揭示了该刊整体水平,研究其在经济管理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
引文 引文分析 期刊评价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萍 杨宇 邹德安
[目的/意义]结合传统引文指标与学者文献的引用关系数据,对学者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测度。准确且高效地测度学者的学术影响力,使测度结果更加合理科学。[方法/过程]提出学者文献影响力测度指标,通过构建加权文献引文网络模型,结合文献被引频次和被引时间以及文献发表期刊当年的期刊影响因子,综合测度出文献重要性大小。根据学者对其所著文献的贡献度,综合测度出学者的文献影响力,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实验证明该模型既考虑了学者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又区分了合著学者对其科研成果的贡献度的不同,相比影响因子、h指数等
关键词:
科学评价 引文网络 学术影响力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琳 孙蓓蓓 王贤文 黄颖
随着交叉科学研究在促进社会发展重大综合性问题解决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交叉科学研究给予高度的重视与支持,如何对交叉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鉴定与评估也成为科技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传统引文指标的基础上,引入PLoS官方平台的使用数据(html浏览、xml下载及pdf下载)作为补充,综合评价交叉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情况。以2009—2013年发表在开源期刊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的研究论文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学科交叉水平与论文影响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学科交叉水平高的论文,对应的使用数据与引用数据要明显高于学科交叉水平较低的论文;(2)论文的使用数据与引用数据相互促进,在引用数据达到峰值时,对应的使用数据也会随之出现一定的回升;(3)学科交叉程度对使用数据与引用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本文从使用数据和引用数据两个维度探索交叉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为当前交叉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力的评价提供了新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瑞花 常欢
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是科学史领域的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学者多采用历史学或科学社会学方法,以学术传承为线索绘制学术谱系,梳理学术传承脉络。文章在文献计量学基础上,引入学术谱系影响力的概念,并提出了个体学术影响力、代际学术影响力、学术谱系总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谱系学术影响力贡献度4个指标,上述定量指标可用以发现学术谱系内的杰出科学家,评估相同领域、同时期不同代际以及不同谱系的学术地位。此方法完善了已有的学术谱系定量评价体系,丰富了学术谱系研究和评价的方法。同时该研究中采用改进的H指数——W指数作为衡量学者个人学术影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杜建 张玢 唐小利
在科研合作日益显著的趋势下,基于作者合作的学术影响力测度研究明显分为两方面:一是用合作这一因素对传统的引用影响力指标进行调整;二是直接测度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力,并探索与引用影响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作者在合作网络中的中心度指标与其被引次数、h指数、g指数均呈正相关。在科研合作的背景下,要综合评价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应将两者结合起来。最后从科学交流模式和作者学术关系的视角,讨论双重测度作者学术影响力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