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6)
- 2023(16444)
- 2022(13925)
- 2021(12835)
- 2020(10897)
- 2019(24404)
- 2018(24322)
- 2017(47032)
- 2016(25561)
- 2015(28360)
- 2014(28259)
- 2013(28347)
- 2012(25853)
- 2011(23026)
- 2010(22874)
- 2009(20760)
- 2008(20557)
- 2007(18233)
- 2006(16053)
- 2005(14412)
- 学科
- 济(107833)
- 经济(107710)
- 业(100445)
- 企(90656)
- 企业(90656)
- 管理(90636)
- 方法(49957)
- 数学(40029)
- 数学方法(39632)
- 财(33471)
- 业经(33084)
- 农(32081)
- 中国(25647)
- 务(24583)
- 财务(24514)
- 财务管理(24487)
- 技术(23572)
- 企业财务(23282)
- 农业(23021)
- 学(21136)
- 制(20551)
- 和(19963)
- 理论(19856)
- 划(18946)
- 环境(18676)
- 地方(18515)
- 贸(18182)
- 贸易(18174)
- 易(17637)
- 策(17252)
- 机构
- 学院(368312)
- 大学(364728)
- 管理(151350)
- 济(149752)
- 经济(146759)
- 理学(130798)
- 理学院(129469)
- 管理学(127502)
- 管理学院(126827)
- 研究(117791)
- 中国(89502)
- 京(77124)
- 科学(73000)
- 财(69180)
- 农(61352)
- 所(58949)
- 财经(55674)
- 业大(55593)
- 江(54038)
- 研究所(53601)
- 中心(53109)
- 经(50725)
- 北京(48327)
- 农业(48181)
- 范(44816)
- 师范(44387)
- 经济学(44274)
- 州(43413)
- 院(42865)
- 商学(41469)
- 基金
- 项目(249701)
- 科学(197760)
- 基金(182671)
- 研究(182272)
- 家(158866)
- 国家(157484)
- 科学基金(136898)
- 社会(115632)
- 社会科(109704)
- 社会科学(109678)
- 省(98230)
- 基金项目(97179)
- 自然(89878)
- 自然科(87813)
- 自然科学(87794)
- 自然科学基金(86273)
- 教育(82612)
- 划(81468)
- 资助(74749)
- 编号(73503)
- 成果(57525)
- 重点(55171)
- 部(54953)
- 创(54314)
- 发(52895)
- 创新(50088)
- 课题(49587)
- 业(47876)
- 科研(47850)
- 国家社会(47523)
- 期刊
- 济(166417)
- 经济(166417)
- 研究(106344)
- 中国(66661)
- 管理(59772)
- 学报(56344)
- 农(56043)
- 财(55530)
- 科学(53453)
- 大学(43055)
- 学学(40896)
- 农业(39130)
- 教育(36492)
- 技术(34693)
- 融(30631)
- 金融(30631)
- 业经(29395)
- 财经(27432)
- 经济研究(26236)
- 经(23533)
- 业(22859)
- 问题(21137)
- 技术经济(20941)
- 科技(18517)
- 现代(18029)
- 商业(17774)
- 理论(16892)
- 版(16569)
- 财会(16458)
- 图书(16347)
共检索到535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慕艳芬 聂佳佳 马祖军
从异质性消费者的视角研究了碳税对制造商技术选择的影响和政府碳税政策的制定。通过构建异质性消费者效用函数下的制造商需求函数,得到不同碳税区间制造商的最优生产决策和技术选择,同时在考虑环境成本系数对最优社会福利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碳税政策的制定。研究发现:1政府征收碳税,引起产品价格上升,制造商利润及消费者剩余下降,但是较高的碳税可以引导制造商采用低碳技术;2消费者对不同碳排放量产品支付意愿的异质性影响政府引导企业选择低碳技术的碳税区间,异质性越大,政府越能以较低的碳税和较大的政策自由度实现对制造商低碳技术选择的引导;3政府最优碳税受环境成本系数的影响,系数较高时,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和引导企...
关键词:
异质性消费者 碳排放 碳税 低碳技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基良 刘名武
本文在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共存的环境下,考虑消费者具有异质性支付意愿及消费效用,研究供应链对产品定价能力及供应链协调问题。在分析普通产品、低碳产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供应商主导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引入边际毛利润率指标来刻画对产品的定价能力,提出实现供应链协调的"特许经营权+利润共享契约"。研究发现,分散决策模式下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对普通产品的定价能力比低碳产品强,供应商和零售商对两种产品的定价能力都比集中决策下强。低碳消费者对普通产品的接受程度增加会提高供应链对产品的定价能力,带来供应链利润的增加。而低碳消费者比例的增大会削弱供应链对产品的定价能力,导致供应链利润减少。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名武 赵文平 廖艾琳
面向异质性消费者,构建一个供应商、两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在分析低碳产品和普通产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供应链企业间不同联盟模式的决策模型,研究供应链企业间不同联盟模式下的两类产品最优定价策略,并分析消费异质性对供应链定价决策和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个零售商与供应商联盟决策可实现其产品定价等同集中决策定价,而两个零售商间联盟决策提高产品定价水平的同时导致需求降低,使得供应链总利润最小。低碳偏好消费者接受低碳产品的程度水平对于供应链利润的影响与联盟模式有关,而低碳消费者比例总是正向影响供应链总利润,与联盟模式无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尹 李树良 范莉莉 邓亮如
本文从企业业务的视角以三个典型企业为例证识别碳资产,提炼出碳资产的交互框架,量化描述各碳资产模块的价值贡献原理,设置碳资产的仿真策略,然后建立ABMS(Agent-Based Modelling&Simulation)模型对碳资产演化的差异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三个企业的碳资产具有涌现性,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和低碳品牌的演化路径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而且是导致其他碳资产发展演化和调整策略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为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碳资产 管理策略 多主体 仿真 异质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尹 李树良 范莉莉 邓亮如
本文从企业业务的视角以三个典型企业为例证识别碳资产,提炼出碳资产的交互框架,量化描述各碳资产模块的价值贡献原理,设置碳资产的仿真策略,然后建立ABMS(Agent-Based Modelling&Simulation)模型对碳资产演化的差异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三个企业的碳资产具有涌现性,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和低碳品牌的演化路径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而且是导致其他碳资产发展演化和调整策略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为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碳资产 管理策略 多主体 仿真 异质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立成 应梦煌 张济建
准确提炼碳转移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异质性产品定价影响机理,不但有助于优化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行为,而且也有助于协调供应链主体的定价行为。本文通过构建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将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和消费者低偏好纳入到该模型中,分别在分散和集中情景下分析了碳转移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异质性产品销售价和批发价的影响;针对分散情景下供应链整体利润损失,采用Shapley值协调供应链。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会正向影响普通产品批发价,但针对低碳产品而言,批发价会先短暂下降后上升;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的存在会使得供应链产品销售价先下降后上升,其中普通产品销售价变化幅度更大;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产品定价的影响与碳转移量有关,其中低碳产品定价对消费者低碳偏好的敏感度高于普通产品;碳转移量和消费者低碳偏好达到一定值时,低碳产品会对普通产品产生市场挤兑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宇 罗倩文
以食品市场为例,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偏好异质性条件下企业声誉供给决策分析框架。分析显示,消费者对声誉偏好的差别会导致企业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企业策略选择取决于消费者对声誉的偏好强度以及声誉市场规模。而企业采用差异化策略时向市场供给的声誉总量低于无差异化策略的声誉供给水平。因此提高消费者对声誉的敏感度同时降低收入差距是发挥声誉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消费者偏好异质性 策略 声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杨洋
健康保险产业在服务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消费者异质性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使得健康保险市场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从而影响健康保险经营绩效。因此,研究消费者异质性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就成为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基于Probit模型,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全国调查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健康保险市场消费者异质性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结果显示,我国健康保险市场因为消费者异质性导致的逆向选择现象普遍存在,有健康保险的群体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更多,并且逆向选择的程度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健康保险经营过程中,要注意从多个角度防范和化解逆向选择风险,确保健康保险业稳定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
健康保险 逆向选择 消费者异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静华 谢康 吴瑶 廖雪华
现有供应链理论尽管讨论了企业间协同和消费者对供应链协同的影响,然而,在电商情境下,对以合作伙伴协同为主的供应链如何转型为面向消费者的供应链,及面向消费者与面向合作伙伴供应链的差异缺乏深入探讨。本文在战略更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上,通过两家电商企业及其供应商从传统供应链转型为电商供应链的案例研究发现:(1)电商供应链转型存在重构式和渐进式两种战略更新模式,重构式转型主要通过资源获取形成能力重构,再通过能力重构实现供应链战略更新;渐进式转型主要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能力拓展,再通过能力拓展实现供应链战略更新;(2)面向消费者与面向合作伙伴供应链协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核心价值、成本结构、协同主体和IT应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名武 吴开兰 许茂增
消费者低碳偏好和碳交易制度下,探讨供应商主导投资减排的低碳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发现,单一成本分摊契约能改善单一批发价契约的"搭便车"现象,却无法解决"双重边际化"问题实现低碳供应链减排量和利润最优。为此,提出零售商分摊减排成本的数量折扣契约进行协调,给出了最优数量折扣策略组合。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碳交易价格和市场需求关于减排量的敏感系数对低碳供应链协调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玉珍 乔亚杰 赵俊梅
碳信息披露有利于促进碳市场健康运行,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2013-2017年高碳排放行业的煤炭开采、洗选和电力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碳排放行业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存在提升作用;独立机构投资者显著增强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无显著作用。本文对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分类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中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社保基金可显著强化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非独立机构投资者中的券商会弱化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碳信息披露 企业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祚宇 李敬子 陈强远
当前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世界市场动荡加剧,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再工业化”甚至“去中国化”的呼声,同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出口目的市场组合将发生转变。因此企业所面临的目的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将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尚没有研究给出答案。基于此,本文首次研究了出口目的市场非位似偏好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目的市场消费者的非位似偏好对中国出口企业创新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非线性影响。第二,产品的价值构成、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以及对产品需求的稳定性是导致目的市场非位似偏好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倒U”型非线性影响的机制。其中,产品的价值构成会同时影响“倒U”型关系的顶点和曲率,随着产品价值构成的增加,“倒U”型关系变强,并且顶点左移;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和对产品需求的稳定性则影响“倒U”型关系的曲率,当产品质量较高、需求稳定性较强时,“倒U”型关系变弱。第三,非位似偏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所有制类型、贸易方式以及价值链位置的不同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的研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创新强国提出了新的路径和可能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森林
面向全球市场的消费者(美)蒂莫西·H·贝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远处的商场购买商品。通讯和交通运输系统的现代化以及信用卡的普及,使商品直销和远程零售业务迅速发展.1987年至1992年,美国和欧盟的邮购销售额稳步增长,虽然目前这种形式的零售业务仍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金晓雨 宋嘉颖
文章从技术异质性角度,指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异质性企业有不同的研发选择。环境规制一方面会削弱企业研发的边际收益,不利于企业研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以摆脱环境规制成本。这两种效应在不同技术企业中的差异会导致异质性企业截然不同的研发选择。为此,文章首先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推导出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和摆脱规制效应下,不同技术企业的研发选择。发现对于高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摆脱规制效应超过利润削弱效应,环境规制力度增加会刺激企业增加研发;而对于低生产率企业,环境规制产生的利润削弱效应起主导作用,环境规制力度增加反而阻碍企业研发。进一步利用环境规制的政策实验和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取决于其所处的技术水平,这不仅体现在集约边际企业的研发投入上,也体现在广延边际企业是否研发的选择上。集约边际上,环境规制增加了高生产率企业的研发投入,但这种作用随着企业与技术前沿的距离增加而递减,最终逆转为减少低生产率企业研发投入。广延边际上,环境规制使低生产率企业相对高生产率企业进入研发的概率更低,而退出研发的概率却更高。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距离 异质性企业 研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贸易第一大国,但与贸易强国之间还有不小差距,发展进口贸易为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本文将从消费者异质性角度出发研究省际进口贸易总量和进口地区结构差异,并选取DLI指数衡量省际层面的消费者异质性。考虑到零贸易量问题,本文选取2000-201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到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本文将选取工具变量GDP含金量和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引力模型扩展的实证结果与本文理论以及传统理论相一致,实证检验结果也是稳健的,说明消费者异质性对省际进口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