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5)
2023(8584)
2022(7292)
2021(7075)
2020(6065)
2019(13679)
2018(14159)
2017(25057)
2016(14163)
2015(15634)
2014(15267)
2013(14107)
2012(12858)
2011(11539)
2010(12233)
2009(11127)
2008(11099)
2007(9936)
2006(9025)
2005(8223)
作者
(37150)
(30919)
(30811)
(29440)
(19767)
(14737)
(13978)
(11945)
(11815)
(11300)
(10669)
(10510)
(10169)
(10061)
(9567)
(9537)
(9203)
(9031)
(8984)
(8956)
(8031)
(7643)
(7553)
(7200)
(7089)
(7048)
(7047)
(6927)
(6384)
(6231)
学科
(49020)
经济(48965)
管理(43011)
(40122)
(36160)
企业(36160)
方法(22436)
数学(19624)
数学方法(19040)
技术(16837)
中国(15631)
(13690)
理论(12897)
(12835)
(12314)
业经(11937)
技术管理(11865)
教学(10894)
教育(10427)
(10223)
银行(10206)
(9789)
(9473)
(9405)
地方(9218)
(8854)
金融(8853)
农业(7861)
体制(7741)
(7735)
机构
学院(180541)
大学(179118)
(69009)
管理(68942)
经济(67359)
研究(60924)
理学(58300)
理学院(57663)
管理学(56208)
管理学院(55834)
中国(46756)
(38892)
科学(36453)
(34700)
(31113)
(30200)
中心(28625)
研究所(27010)
(26469)
(26255)
师范(26013)
财经(25564)
北京(25168)
(24600)
业大(24364)
技术(24157)
(23068)
(22251)
(20988)
师范大学(20507)
基金
项目(116219)
科学(91920)
研究(89401)
基金(80371)
(69630)
国家(68979)
科学基金(60004)
社会(53963)
社会科(51092)
社会科学(51081)
(49134)
教育(45616)
基金项目(41354)
(40617)
自然(38079)
自然科(37356)
自然科学(37350)
编号(37305)
自然科学基金(36661)
资助(33205)
成果(31280)
(30345)
课题(28307)
创新(27276)
重点(26887)
(25011)
(24771)
(23445)
项目编号(23129)
大学(22754)
期刊
(80672)
经济(80672)
研究(58927)
中国(49662)
教育(39832)
管理(31297)
(28228)
学报(25539)
(23752)
科学(23572)
技术(22791)
大学(20430)
(18937)
金融(18937)
学学(18228)
农业(15437)
财经(12784)
职业(12653)
经济研究(12584)
业经(12464)
科技(11143)
(11135)
图书(11002)
技术经济(10622)
(10483)
统计(10303)
(10235)
论坛(10235)
问题(9511)
(9376)
共检索到295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汪艳丽  
文章结合国外高校课程考试方法的对比分析以及国内考试方法的调研,在课程考试内容中提出兴趣考试、资历考试的观点;在课程考试方式中提出多元化观点,以及课程考试的方式由终结性转向形成性;在课程考试分数的评定中,提出绩点分数以及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成绩分析等观点;在课程考试管理中,提出建立学生信用制度,大力营造考试环境的观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红  
应用型自学考试以培养从事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实际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宗旨,文章针对目前应用型自学考试存在的问题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考试改革、人才培养助学管理四个方面提出改革途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国珍  马学军  徐滤非  
为培养应用型实践人才,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结构,研制了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实践创新平台。平台由高校任课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设计制作,强化了实践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联系,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分析、设计和调试电力电子电路的实际操作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创新平台已应用于电力电子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辉  伍虹儒  
文章在对当前高校教学考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消极影响。针对高校教学考试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教学考试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学考试改革的重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平祥  
通过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创新教育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论述了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推进考试内容、方法以及管理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具体做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仁师  许海洋  
以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名校建设为契机,针对软件产业的发展对软件工程教学和软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校企合作等方面论述了学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了通过产教结合、校企持续合作,在软件工程教学模式改革中,兼顾理论与实践,强调培养学生的软件应用开发技能,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亮军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地方院校,本科生规模较小,在短期内本专科教育并存。在学校建设过程中,由于本科教育观念和本科意识不足,办学条件滞后,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科研工作基础薄弱等原因,造成学校人才培养缺乏技术应用型特色,难以达到"本科"层次要求。为此,必须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思想",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研工作,真正实现"内涵"升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蓓  
根据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结合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文章从北华大学机械类大类招生模式下机械装备自动控制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入手,构建了"机为本,机、电、液结合,突出控制"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靓  陈文军  
考试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考试改革的意义,针对现行考试的弊端提出考试改革原则,建议从考试内容、考试方法、成绩评定和考试管理等方面着手,"教学考"一体化设计,探索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校考试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亚兰  
只有建立合理的考试模式才能有效地检测教学效果、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然而纵观目前各高校的考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大力进行考试改革,重新厘定考试目的,改革考试内容、方法及管理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泽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定位不准、类同化等突出问题,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使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改进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其内容包括改革培养目标、调整学科专业及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面临传统观念、师资、管理和企业等方面的阻力和困难,需要在国家、地方和高校层面加强政策引导,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宇飞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创新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是大势所趋。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中,应用型院校一方面应坚持本质定位、分类定位、创新定位的基本原则,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有效性;另一方面,应正确把握应用型院校的本质与特殊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型院校国际化进程,保证应用型院校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应用型院校应坚持构建完善的自我实现机制、创新动力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评价机制,保障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士中  
"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培养理念,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念支撑。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坚持将校地互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行业学院与传统的专业学院双核联动,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支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广元  李永平  刘云利  
如何独辟蹊径,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能否达成的关键。应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性,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