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57)
2023(11749)
2022(9262)
2021(8682)
2020(7188)
2019(16223)
2018(16432)
2017(30413)
2016(16577)
2015(18392)
2014(17715)
2013(17026)
2012(15260)
2011(13668)
2010(14005)
2009(13232)
2008(13394)
2007(12390)
2006(11438)
2005(10635)
作者
(46691)
(38723)
(38529)
(36724)
(24961)
(18281)
(17395)
(14982)
(14751)
(13906)
(13242)
(13203)
(12785)
(12640)
(12275)
(12043)
(11546)
(11313)
(11231)
(11017)
(9799)
(9581)
(9477)
(9162)
(8855)
(8727)
(8627)
(8545)
(7957)
(7726)
学科
(61051)
经济(60974)
管理(58705)
(53791)
(47957)
企业(47957)
方法(22418)
中国(21063)
(19486)
数学(18115)
(17994)
数学方法(17934)
(17443)
业经(17161)
技术(17093)
(13420)
银行(13386)
(12760)
(12622)
(12454)
(12285)
金融(12285)
技术管理(12274)
理论(11879)
(11579)
财务(11545)
地方(11527)
财务管理(11515)
(11263)
农业(11086)
机构
大学(224436)
学院(222651)
(92772)
经济(90727)
管理(87312)
研究(79826)
理学(72193)
理学院(71424)
管理学(70331)
管理学院(69878)
中国(65151)
(49284)
(47530)
科学(46719)
(40489)
(37542)
(37335)
中心(36674)
研究所(36040)
财经(35087)
(31918)
北京(31494)
业大(31089)
(29311)
(29112)
农业(28870)
经济学(28253)
(28109)
师范(27739)
(26577)
基金
项目(141131)
科学(112121)
研究(104245)
基金(102072)
(90033)
国家(89265)
科学基金(76870)
社会(66385)
社会科(62926)
社会科学(62908)
(55781)
基金项目(53137)
自然(49289)
教育(48231)
自然科(48227)
自然科学(48213)
自然科学基金(47438)
(47027)
编号(41034)
资助(40482)
(35398)
成果(34188)
重点(32412)
创新(32152)
(30843)
(30684)
课题(29844)
国家社会(27913)
(26908)
(26900)
期刊
(113815)
经济(113815)
研究(74439)
中国(58134)
管理(41684)
(39969)
学报(34644)
(34191)
科学(33241)
教育(30861)
(28158)
金融(28158)
大学(27177)
学学(25037)
农业(22192)
技术(21478)
财经(18989)
经济研究(17889)
业经(17714)
(16604)
(14481)
问题(13938)
科技(12438)
技术经济(12115)
现代(11231)
(11178)
图书(11133)
国际(10671)
(10377)
理论(10374)
共检索到371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付敏杰  
供给侧管理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未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重点,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按照改革的连续性,沿袭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创新发展"的思路,供给侧管理的基本依托应当是市场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供给侧管理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供给侧和需求侧不能匹配、尤其是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不相适应的问题。要以重塑市场主体为中心,坚持市场化方向和创新导向,把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三个主体,以事业单位财务双轨制和企业、事业单位、政府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为主线,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和政府间横向恶性竞争。防止从推动经济的"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津  
本文结合国家发展新战略、综合交通运输市场新格局和民航市场新需求,分析了民航运价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在梳理了我国民航国内运价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当前面临环境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欧盟经验,提出了适当放开部分竞争性航线价格、扩大航空公司自主定价范围、加强民航运价事中和事后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毛鹏生  
目前,国有企业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改制、改组和改造,其重点是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齐鲁石化公司所属的研究和开发中心,最能触摸到国有企业发展的脉搏,认识到不论是调整和优化结构,还是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不论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亚杭  
本文分析了学院发展的历史基础、现实基础和区位基础,面向市场、创新思维,走办学与教学特色之路,走建设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之路,走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之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好国家级示范高职学院。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巧根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结构性的改革,它是以"供给"优化"需求"或实现"供给"与"需求"有机融合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是结合管理会计功能结构的改革而提出的一种价值管理的创新战略。围绕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价值增值目标的基础上,完善管理会计的管理控制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供给侧改革的管理会计创新离不开"价值增值"、"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这三个价值创造的端口。供给侧改革促进了管理会计创新,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实践支撑。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源  
面对当前我国产能过剩局面以及新S型曲线的提出,供给侧改革主张依靠市场,降低行政壁垒,所以本文以2015年我国工业行业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势力、国有资产比重对创新强度的影响,发现市场势力与创新强度之间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而国有资产比重与创新强度之间呈现负相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关于供给侧改革下,我国市场结构如何改进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卫东  杨秀云  
内部资金价格市场化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它的实现,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将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以外部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和形成机制。而内部资金的定价机制则是商业银行根据特定的定价目标,对其金融产品进行具体计算的方法,对于内部资金价格机制选择的正确与否,是关系到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百煌  
机械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是机械部直属的以机械工业自动化为主的多专业综合性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属高技术密集型科研单位,创建于1954年。自动化所以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CIM)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小强  
德国是实现电信企业化经营最晚的欧洲国家之一,直到1989年,德意志电信还是德国电话电报局。为应对电信市场开放的挑战,德意志电信快马加鞭,在7年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建设,终于以世界第三大电信公司的全新面貌,投身于电信市场的全球竞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仁  
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农行现行的管理体制有哪些不适应,应如何改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了一些粗浅看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使人民得到更多幸福感、满足感。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它有利于化解供需结构矛盾、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偏低、科研创新机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对策是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机制,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增强创新合作共生性,打造创新联盟共同体;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科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先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使人民得到更多幸福感、满足感。创新驱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它有利于化解供需结构矛盾、提高传统产业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创新能力偏低、科研创新机构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是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对策是建立健全创新驱动统筹协调机制,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生动力;增强创新合作共生性,打造创新联盟共同体;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剑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在内部要素条件及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重组及改良,对管理及制度进行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以实现经济在"质量、效益"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说,就是通过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以创新驱动推动供给侧改革,以市场检验作为衡量供给侧改革有效与否的标准。企业作为供给方,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优化结构,提升效率;政府则以制度创新作为主导,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合理布局产能等;供给侧改革是否有效,要看其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够实现企业微观经营目标及政府宏观经济目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薄香芳  
企业质量创新目标要从满足消费者功能性需求转为体验性需求,通过智能制造为顾客提供定制化产品,以此保证自己的生存。案例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通过质量创新增加有效供给、通过质量创新创造新的需求,依此实现供需平衡,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是摆在每个企业家面前的新课题。在此背景下,伊利集团提出,创新是视角的问题,要为消费者而变。作为企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中于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旨在形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在经济增速回落态势下,通过企业主体和政府主导,以创新驱动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以市场检验作为衡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与否的标准,发挥政府和企业两者的协同效应,对于化解产能过剩、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