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22)
- 2023(8596)
- 2022(7114)
- 2021(6984)
- 2020(5741)
- 2019(13261)
- 2018(13538)
- 2017(22869)
- 2016(14031)
- 2015(15528)
- 2014(15625)
- 2013(14414)
- 2012(13341)
- 2011(12184)
- 2010(12654)
- 2009(11208)
- 2008(11266)
- 2007(10124)
- 2006(9321)
- 2005(8892)
- 学科
- 济(45163)
- 经济(45101)
- 管理(32236)
- 业(29322)
- 企(24129)
- 企业(24129)
- 教育(20975)
- 中国(20685)
- 方法(18435)
- 数学(16234)
- 数学方法(15981)
- 财(14965)
- 制(14599)
- 学(13047)
- 农(12576)
- 理论(11427)
- 体(10424)
- 业经(10204)
- 银(9897)
- 银行(9882)
- 行(9525)
- 地方(9136)
- 融(9044)
- 金融(9044)
- 教学(8945)
- 体制(8875)
- 农业(7770)
- 技术(7757)
- 务(7634)
- 财务(7623)
- 机构
- 大学(185986)
- 学院(178818)
- 研究(69936)
- 济(68858)
- 经济(67150)
- 管理(58475)
- 理学(49125)
- 理学院(48388)
- 中国(48108)
- 管理学(47336)
- 管理学院(46924)
- 京(41394)
- 科学(40585)
- 财(36660)
- 所(35400)
- 范(34403)
- 师范(34109)
- 教育(33578)
- 研究所(31915)
- 江(30984)
- 中心(30501)
- 农(28388)
- 师范大学(28075)
- 财经(27416)
- 北京(27257)
- 院(25200)
- 经(25013)
- 业大(23988)
- 州(23684)
- 技术(22359)
- 基金
- 项目(112755)
- 科学(90229)
- 研究(88641)
- 基金(79409)
- 家(69150)
- 国家(68436)
- 科学基金(57407)
- 社会(54775)
- 社会科(51722)
- 社会科学(51710)
- 教育(49514)
- 省(44299)
- 基金项目(40132)
- 划(39846)
- 编号(36839)
- 自然(35028)
- 自然科(34247)
- 自然科学(34237)
- 成果(34064)
- 自然科学基金(33668)
- 资助(32769)
- 课题(29773)
- 部(27559)
- 重点(27508)
- 性(25472)
- 发(25289)
- 年(24542)
- 教育部(24461)
- 创(23376)
- 规划(23163)
共检索到299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国义
工业4.0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人的革命",本质上来讲是一场"教育的革命",工业4.0时代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双一流"建设应与工业4.0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应通过高等教育的结构性改革实施。本文从面向工业4.0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工业4.0时代将对传统高等教学带来冲击、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王梓宸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地区竞争能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工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巨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优势。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力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创新驱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王梓宸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地区竞争能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工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巨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优势。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力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创新驱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菲 张润昊
在社会进入“工业4.0”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对员工素质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理念落后、供需错配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实施“三转、三优、三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推进过程中,人力资本战略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生产要素的提升问题。基于人力资本规模与水平的价值贡献视角,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亟需职业教育将传统产业的人力资本转化到新兴产业中去,并对高水平人力资本给予技术技能支持。据此提出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职业教育大众化发展框架——针对在校学生、城市中的转岗职工和农村中的职业农民等受教育群体,大力改革与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与机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晓芳 宁桂玲 孟长功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需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夯实了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体现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的范式转型,更是新时代下我国高等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高等工科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其典型性和特殊性,面临着规模结构、社会需求、教育目标、实施主体、专业调整等众多维度上的现实矛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缩影。这些结构问题与现实矛盾,部分是由于高等教育自身普及化发展进程与经济结构调整新常态相互叠加的特殊阶段所引发的,也与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交互作用有直接关系。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路是建立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工程观,立意在教育发展,手段靠市场参与,主体是高校自身,核心在人才培养。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供给侧结构 工科 矛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邹平
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有必要研究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坚持问题为导向,改革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以科学方式增加教育的有效供给,确保合理的教育供给结构,提高教育供给质量,改善供给方式和供给环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金保华 刘晓洁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在要素领域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也是对当前高校转型要求的现实呼应。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质量欠佳、办学效益较低、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供给侧为突破口,通过调整与优化要素配置,在理念、机制、资源、技术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建立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与进步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翁伟斌
翁伟斌在《江苏高教》2017年第5期中撰文,阐释了工业4.0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及其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的新需求与特征,分析了高职传统教学方式的问题,提出了高职教学的改革路径。作者首先提出工业4.0之于高职教育是机遇也是危机。操作的扁平化、产品的标准化、工艺的模块化是智能制造模式的主要特征,它改变了行业内各企业相互独立的企业标准、企业内部流水线式的工业生产思维构架。以此为抓手实现高职教育的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遥 吴群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研究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基于"内涵界定—效率评价—成因分析—处置研究"这一分析路线,总结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科学内涵,梳理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探寻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形成原因,系统分析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的模式和障碍因素,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研究表明:(1)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内涵和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深入,厘清城市低效工业用地的产生机理、处置动力机制和主体间利益博弈机制是研究的关键;(2)城市低效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选择的科学性有待提高,指标体系的内容应注重对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关注;(3)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模式较为单一,当前大多局限于政府主导的处置模式,如何发挥市场机制在低效工业用地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种主体参与并实现利益共享是研究的重点;(4)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顶层制度供给远落后于地方实践,应尽快总结改革经验,创新顶层制度设计,同时,探索城市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与新兴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的融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海燕 单捷飞
从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出发,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外实践的主要特征以及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适用性与借鉴意义,揭示了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下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框架,并提出相应策略选择。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研究生教育 综合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在人类社会的四次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进程中,大学扮演着不同角色、地位,其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亦有差异。在工业1.0的"蒸汽时代",大学仍是象牙塔,人才培养仍然是固守传统的理智训练。在工业2.0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由古典大学的培养通才转向培养专才,高度专业化成为主要特点。工业3.0时代,人才培养开始走出过度专业化的误区,形成了半开放式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特点。工业4.0时代,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基础化、综合化、个性化、实践化,形成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工业4.0时代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高等教育既要向外部开放,更要实现高校内部系科专业的开放、综合与融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梳理出了一个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逻辑和分析框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由于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结构性矛盾而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问题所进行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可以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应"问题—原因—对策"逻辑线路,问题突出表现在"供给侧",问题本质和根源是"结构性"矛盾,问题解决的对策是"改革"。本文认为,从经济结构视角具体划分为企业、产业和区域三个层面来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可以实现理论性、系统性和现实指导性的折衷。本文从该视角入手,在归纳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并进一步从企业、产业和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丽婷
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亟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要克服改革创新等同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体仅局限于高职院校自身等认识上的误区。从专业结构切合产业结构,人才培养切合市场需求,教育教学切合学生发展三个层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航 陈蕾 谈镇 马建富
我国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供给结构与经济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技术型人才供需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规模结构不匹配,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体系内部结构不合理且与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本研究在剖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及中等收入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及技术结构等结构性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技术型人才的供需结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契合的内生性,并由此剖析了我国现阶段技术型人才的供需结构性偏差。从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