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
2023(215)
2022(174)
2021(171)
2020(152)
2019(296)
2018(283)
2017(511)
2016(240)
2015(283)
2014(229)
2013(253)
2012(185)
2011(183)
2010(181)
2009(155)
2008(146)
2007(128)
2006(113)
2005(87)
作者
(608)
(539)
(519)
(477)
(318)
(230)
(219)
(217)
(192)
(190)
(186)
(181)
(172)
(169)
(162)
(161)
(157)
(149)
(149)
(147)
(136)
(125)
(121)
(119)
(118)
(117)
(116)
(114)
(106)
(106)
学科
管理(996)
(881)
经济(879)
(869)
(792)
企业(792)
技术(631)
技术管理(534)
中国(375)
方法(338)
数学(304)
数学方法(303)
业经(228)
地方(224)
(203)
理论(198)
产业(194)
教育(188)
(180)
环境(174)
教学(162)
(159)
(154)
信息(143)
(143)
银行(143)
(139)
(133)
金融(133)
总论(131)
机构
大学(3093)
学院(2929)
(1458)
经济(1428)
管理(1350)
理学(1116)
理学院(1100)
管理学(1096)
管理学院(1085)
研究(1018)
中国(831)
(595)
(594)
科学(523)
(508)
经济学(504)
经济学院(452)
中心(450)
(431)
财经(416)
(415)
商学(394)
(391)
商学院(387)
研究所(385)
业大(369)
北京(365)
(364)
(362)
师范(360)
基金
项目(2312)
科学(1954)
研究(1831)
基金(1702)
(1460)
国家(1448)
科学基金(1328)
社会(1296)
社会科(1241)
社会科学(1241)
(996)
基金项目(953)
教育(876)
(840)
(783)
创新(763)
自然(761)
自然科(745)
自然科学(744)
自然科学基金(737)
编号(645)
国家社会(591)
(570)
(549)
资助(549)
(547)
(528)
重点(526)
(515)
课题(492)
期刊
(1616)
经济(1616)
研究(1042)
中国(1013)
管理(744)
教育(635)
技术(473)
(441)
科技(382)
科学(381)
学报(300)
大学(283)
技术经济(267)
(255)
金融(255)
(243)
论坛(243)
业经(228)
学学(227)
(214)
经济研究(213)
财经(205)
职业(191)
经济管理(190)
(184)
问题(179)
工业(174)
图书(169)
现代(167)
(157)
共检索到5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以一  
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已经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需求。面对新世纪、新挑战,同济大学从2007年起成为教育部和工程院共同实施的工程教育改革的10所试点高校之一,2009年又加入了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首先最根本的就是"面向工业界",培养出能干事、善创新的卓越工程人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越  李曼丽  乔伟峰  李雪  赵薇  张晓蕾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在多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是建立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建设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四是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人才培养标准。该计划面向工业化,合理调整政策与资源,协同创新,为"卓越计划"的后续实施和最终目标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印生  王瑞  张强  
通过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考试为杠杆,推动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素质提升。通过建立导师制度,建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生指导与就业创业服务机制。
关键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奕  刘伟  贺晓蓉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创新了电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能力培养体系,分阶段地提升学生工程(认知+探究)、工程(实验+设计)、工程(实施+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工程能力发展曲线。设计了"三个关键环节为主导"的企业阶段实践方案,与企业联合设计培养方案并实行校内校外学分互认。经过多年的工程教育改革积淀,不仅理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卓越计划之间的关系,而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从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工程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许童羽  陈春玲  孙国凯  
在分析嵌入式系统课程在电子信息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当前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环节在层次结构、实验设备、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包括三层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基础实验环节在设备、内容与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调整,贯穿式、延伸式课程设计的实施,科研、竞赛与创新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合。改革结果表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德鑫   逄丹丹   顾佩华  
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和夯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型组织。基于我国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的范例,解析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未来行动路径。研究显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国家重点领域;赋能产教深度融合,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程教育组织形式,深化新工科建设;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共同形塑现代产业学院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进一步,当前现代产业学院的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集中在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混合式组织架构;注重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反向设计;创建浸润真实工程环境的项目式教学范式。最后,指出未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胜利  王利强  
鉴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赴企业实践存在诸多困难,提出了虚拟企业实习基地新概念,并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园内建立了天津市首家虚拟电子企业实习基地,开展了面向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引入现代企业技术研发体系、工程化研究项目、技术开发团队以及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使校企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使校企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并初步实现双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挑战性学习在改革课程内容、提升课程挑战度、改革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互动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是培养和提升卓越拔尖人才核心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有效课程教学模式。本文以卓越拔尖人才培养为目标,从我国大学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开始,全面系统地分析挑战性学习,包括挑战性学习的内涵及意义、理论基础、课程目标及其制定、问题或任务设计、基本特征、学习模式、教学评价、对师生的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性学习比较等方面,以期为"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的实施提供建议和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倩  毕金星  霍影  
鉴于会计人员社会责任感缺失和职业道德滑坡比较严重的现状,本文以"卓越计划"为契机,探讨社会网络视域下面向社会责任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认为应明确"以社会责任意识"为导向的教育观,并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提高师资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推进实践基地建设,以实现其综合创新的共赢培养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秋莲  张发钦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对地方工科院校提出了培养大批高素质工业化人才作为人力资源支撑的重要任务。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探讨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工业化人才问题,要深刻认识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意义,积极构建以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大胆创新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业化人才的有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程型师资队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侯世旺  向儒先  李思寰  刘利猛  胡丽辉  张晶  
以怀化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素质体系的方案,方案通过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提取校内实践环节以及企业实习环节培养锻炼的学生业务能力点,在比较二者差异的基础上,扩展并细化现有培养模式的素质体系,从而建立全面合理、切实可行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体系,为制定面向卓越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黄伯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顺应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做出的重大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雪兰  张艳峰  杨新湦  徐舟  
围绕国家急需的航空工程领域人才需求,引入法国精英工程师教学体系,融合中法教育理念,创新本土化工程教育模式;从课程安排、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比某中欧学院预科物理教学体系和国内工科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分析了预科物理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所起的作用,希望对大学物理教学创新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东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面向新时代做好教育工作、办好一流大学提供了指南。一流大学必须强化培养学生的拔尖创新能力。大学职能虽是多元的,但大学使命却相对单一,这就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对大学其他各方面工作而言,既具统领性,又具标志性。而一流研究型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倪闽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融合与加速发展,科学教育的滞后性越发突出,教育“内卷”也不断加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出现拔苗助长的情况。只有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理解大脑的多样化是创新的本质和方法,拔尖创新人才没有“天选之人”,希望应该寄托在每个青少年身上,才能树立面向全体青少年科学教育的观念,让更多的青少年超越兴趣,走向志趣与痴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