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7)
- 2023(16219)
- 2022(13724)
- 2021(12896)
- 2020(10891)
- 2019(24928)
- 2018(24553)
- 2017(47142)
- 2016(25281)
- 2015(28405)
- 2014(27879)
- 2013(27953)
- 2012(25408)
- 2011(22732)
- 2010(22475)
- 2009(20936)
- 2008(20805)
- 2007(18035)
- 2006(15816)
- 2005(14347)
- 学科
- 济(110868)
- 经济(110742)
- 业(99191)
- 企(88479)
- 企业(88479)
- 管理(88237)
- 方法(50145)
- 数学(40606)
- 数学方法(40248)
- 农(33923)
- 业经(33243)
- 财(32399)
- 中国(29113)
- 农业(23742)
- 务(23232)
- 财务(23163)
- 财务管理(23134)
- 企业财务(21899)
- 贸(21191)
- 贸易(21178)
- 制(21103)
- 技术(20709)
- 易(20667)
- 和(19674)
- 地方(19072)
- 理论(18504)
- 学(18227)
- 划(18198)
- 策(17659)
- 环境(16358)
- 机构
- 学院(361734)
- 大学(360458)
- 济(155678)
- 经济(152885)
- 管理(151412)
- 理学(130947)
- 理学院(129678)
- 管理学(127960)
- 管理学院(127299)
- 研究(119023)
- 中国(93440)
- 京(77012)
- 科学(70327)
- 财(69338)
- 所(58410)
- 农(57934)
- 财经(55826)
- 中心(53180)
- 研究所(53025)
- 业大(52266)
- 江(51531)
- 经(51044)
- 北京(48784)
- 经济学(46264)
- 农业(45184)
- 范(43667)
- 师范(43345)
- 院(43087)
- 经济学院(41812)
- 财经大学(41440)
- 基金
- 项目(244380)
- 科学(195085)
- 研究(181639)
- 基金(180910)
- 家(156412)
- 国家(155090)
- 科学基金(135492)
- 社会(117528)
- 社会科(111554)
- 社会科学(111527)
- 基金项目(95628)
- 省(93124)
- 自然(87079)
- 自然科(85130)
- 自然科学(85112)
- 自然科学基金(83667)
- 教育(81267)
- 划(77784)
- 资助(74115)
- 编号(73259)
- 成果(57926)
- 部(54891)
- 重点(53608)
- 创(52930)
- 发(52141)
- 国家社会(49066)
- 创新(48831)
- 课题(48662)
- 教育部(47568)
- 人文(46889)
- 期刊
- 济(170665)
- 经济(170665)
- 研究(108341)
- 中国(66658)
- 管理(59261)
- 财(54699)
- 农(53465)
- 学报(51318)
- 科学(50628)
- 大学(40068)
- 学学(37721)
- 农业(37403)
- 教育(34025)
- 技术(32817)
- 融(31052)
- 金融(31052)
- 业经(29101)
- 财经(27557)
- 经济研究(27542)
- 经(23703)
- 业(22207)
- 问题(22170)
- 技术经济(20258)
- 贸(18292)
- 现代(17734)
- 世界(17594)
- 科技(16987)
- 图书(16970)
- 理论(16858)
- 商业(16540)
共检索到533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浩鸣 康姝丽 徐建中
本文纵览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在国际与国内的发展概况,在深入分析传统意义下供应链管理的耗散结构与混沌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敏捷制造意义下供应链管理纵向协同对策的耗散结构与协同机制,并由此创造性地提出了敏捷供应链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完善解决方案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系统 耗散结构 协同 熵 供应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巍 张旭梅
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具有纵向创新溢出效应的情况下,三方能否协同创新对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产量均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三方协同创新情形下,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产量均大于三方非协同创新的情形。并且纵向溢出效应越大、创新系数越小,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产量越大,反之亦然。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创新 纵向溢出效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群 陈雨欣
指出与流程型制造企业相比,离散制造企业有着更复杂的物流网络及供应链网络,尤其是在日常生产运作过程中遇到插单、撤单等随机需求变化的时候,使得事先制定的库存计划显得不可靠。当前我国很多离散制造企业都面临"高库存、频缺料"的运营困境,而在强调协同合作的现代供应链环境中,离散制造企业要想解决库存难题就不能仅依照面向企业内部的传统库存决策,还必须考虑供应链上大量协作成员企业的影响。合理的库存策略不仅直接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生产的效率,而且在满足客户服务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供应链协同角度研究离散型制造企业库存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离散制造企业 随机订单 库存 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龙江
物联网对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具有驱动作用,相关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领域早有应用,供应链协同管理高端发展的突破口必然以物联网为导向。本文探讨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以物联网为导向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物联网 供应链 协同管理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胡卉 胡大伟 陈栋
从实体之间关联稳定性的角度对供应链协同进行研究,通过供应链实体关联稳定性分析,供应链系统动态非线性建模,进行李亚普诺夫指数稳定性判定,通过数值仿真得出满足系统关联稳定性的实体关键指标的阈值范围,为供应链实体运作提供预警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益民 赵志彬 徐猛
动态能力演化是组织与环境的互动匹配过程,注重从微观层面分析动态能力产生与演变机制的现有研究,忽视了动态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宏观环境中不断演化的事实;而基于GVC治理范式的全球价值链升级研究则相对忽略了企业层面能力形成、开发的内生互动过程。本文通过对Sanmina公司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全球价值链升级与重构过程中企业动态能力协同演化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细致刻画了升级不同阶段中动态能力的阶跃过程。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升级过程经历链内右端攀升、链内左端攀升与跨链嵌入升级三个阶段,其分别对应不同阶层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演化是动态能力的阶跃过程,从一阶动态能力阶跃至二阶动态能力,再由二阶动态能力阶跃至三阶动态能力。EMS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背后是一个动态能力协同演化的过程,即动态能力的阶跃支撑了EMS企业的全球价值链链内攀升与跨链嵌入活动,而后者又为企业动态能力的阶跃提供了机会与资源基础。
关键词:
链内攀升 跨链嵌入 动态能力 协同演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光 黄永生
主要研究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供应链协同问题,在建立协同运作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约定价格的协同机制和以收益共享契约为基础的协同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收益共享契约协同将优于约定价格进行协同的契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光 黄永生
主要研究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供应链协同问题,在建立协同运作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约定价格的协同机制和以收益共享契约为基础的协同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收益共享契约协同将优于约定价格进行协同的契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庭贵 魏芹
时装作为创新性产品,时装供应链具有产品生命周期短、环境不确定性强、快速的市场响应等特点,因此,时装供应链的管理远比功能性供应链的管理复杂,主要表现为其具有群体涌现行为且干扰因素众多。分析了面向干扰环境时,时装供应链的涌现行为及其协同管理,提出了管理好时装供应链主要在于控制干扰因素和协调群体涌现行为。
关键词:
时装供应链 干扰 涌现 协同管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官胜 李会粉
立足于市场开拓驱使的横向动机和成本节约驱使的纵向动机,通过构建逻辑框架,阐明决定横向和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东道国经济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方程,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兼具横向和纵向动机,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横向和纵向动机均较为显著;而在针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中,两类动机均较不明显。这意味着从动机角度更易推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政府应采取针对性的促进政策。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横向动机 纵向动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黎黎 赵忠超 王垒
中国产业链企业存在专利创新“量质错配”陷阱,这阻碍了创新要素的沿链扩散与技术整合,导致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难以实现有效突破。文章从产业链治理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机构纵向持股能否提升产业链企业的专利创新质量。研究发现,嵌入产业链的机构纵向持股与企业专利创新质量之间呈现出“U”形非线性关系。在U-test非线性测试、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和反向因果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机构纵向持股的投资组合权重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非对称持股影响其治理行为。其中,监督型机构纵向持股在企业专利创新治理中发挥主要作用;随着产业链非对称持股程度加大,来自联结供应商或者分销商的机构纵向持股的治理策略逐渐由“策略均衡”向“主动干预”演化,从而提升企业专利创新质量。在作用机制方面,当持股比例小于26.27%时,机构纵向持股通过纵向关联交易和垄断竞争强化垄断效应,降低企业专利创新质量;当持股比例大于26.27%时,机构纵向持股通过企业供需优化和委派董事加强协同治理效应,以此促进专利再配置和专利引用,进而加强创新扩散效应,提升企业专利创新质量。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深化对机构纵向持股这一新兴持股模式促进产业链企业专利管理的认识,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制定关于产业链韧性和稳定的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晓宁
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都是当前研究热点领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离不开知识管理的支持,本文从知识显性——隐性螺旋化转化与发展的规律入手,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流程:知识集约、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通过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知识流动促进了客户、员工、组织知识的创新与丰富,产生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蒋为 倪诗程 宋易珈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高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重要战略方向。本文基于国内循环破局国际循环“低端锁定”的视角,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中国企业“双循环”下本土供应链与全球价值链协同的创新效应。同时,采用2009—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与专利数据库的合并微观企业数据,从实证层面检验了本土供应链网络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创新交互效应,深入讨论了信息优势与资源优势机制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位于本土供应链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能够显著调节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创新抑制效应,最终破解中国企业在仅依赖国际循环下陷入“低端锁定”的困局。此外,本土供应链网络不仅能够利用其建立的信息优势,通过海外战略扩张以突破发达国家的俘获效应,而且能够发挥其带来的资源优势,以供应链金融的融资策略突破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依赖,在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整体协同中实现创新驱动,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本研究有助于探索基于增强国内循环内生动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循环中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提供对策方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春晖
全球生产网络下如何突破"升级困境"是当前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吉利汽车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升级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状况是影响其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建立网络联系的重要因素,作为网络资源的网络联系又决定了企业升级潜力及内部资源的进一步积累。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土企业应采取主动性网络管理策略,构建由企业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以实现升级。
关键词:
本土企业 资源 网络 协同演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倩
基于复杂网络和创新网络的概念,对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协同演化模型,设置知识主体的协同行为策略和创新网络结构更新规则,模拟新兴技术企业与学研机构间知识协同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在"纵向交叉"型创新网络中,核心主体间的知识协同及其演化活动对主体及整体网络的知识水平、知识增长率、合作水平以及协同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固定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下,具有更多积极知识主体的创新网络更有利于知识协同;在固定主体策略下,网络结构更新越快,知识协同效果越好;主体策略和网络结构同时发生变化时,知识主体较快的策略更新速度伴随较快的网络结构更新速度更有利于形成较好的知识协同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