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9)
- 2023(7563)
- 2022(6280)
- 2021(5753)
- 2020(4969)
- 2019(11159)
- 2018(11221)
- 2017(21113)
- 2016(11618)
- 2015(13800)
- 2014(13693)
- 2013(13682)
- 2012(11688)
- 2011(10217)
- 2010(10258)
- 2009(9944)
- 2008(10312)
- 2007(9422)
- 2006(8533)
- 2005(8102)
- 学科
- 管理(51174)
- 济(42300)
- 经济(42223)
- 业(40160)
- 企(37379)
- 企业(37379)
- 财(18563)
- 方法(16753)
- 制(15569)
- 数学(13731)
- 数学方法(13604)
- 中国(13532)
- 务(12136)
- 财务(12068)
- 财务管理(12035)
- 业经(11947)
- 企业财务(11111)
- 农(10536)
- 体(10128)
- 银(9551)
- 银行(9528)
- 划(9074)
- 行(8924)
- 体制(8714)
- 地方(8410)
- 融(7847)
- 金融(7845)
- 策(7703)
- 贸(7567)
- 贸易(7562)
- 机构
- 学院(161324)
- 大学(160484)
- 管理(65668)
- 济(65246)
- 经济(63683)
- 理学(53926)
- 理学院(53389)
- 管理学(52717)
- 管理学院(52357)
- 研究(50576)
- 中国(42749)
- 财(36917)
- 京(34431)
- 科学(28644)
- 财经(26976)
- 江(26714)
- 所(24845)
- 经(24278)
- 中心(24161)
- 农(22293)
- 研究所(21824)
- 北京(21642)
- 州(20973)
- 业大(20954)
- 财经大学(19901)
- 经济学(19767)
- 院(18576)
- 省(18286)
- 范(18249)
- 师范(18064)
- 基金
- 项目(101264)
- 科学(79785)
- 研究(75650)
- 基金(73471)
- 家(62829)
- 国家(62341)
- 科学基金(54425)
- 社会(48661)
- 社会科(46247)
- 社会科学(46235)
- 省(39978)
- 基金项目(38617)
- 教育(35059)
- 自然(34282)
- 自然科(33455)
- 自然科学(33449)
- 划(32952)
- 自然科学基金(32833)
- 资助(29804)
- 编号(29606)
- 成果(24932)
- 制(24920)
- 部(22733)
- 重点(22621)
- 创(21618)
- 课题(21553)
- 发(21188)
- 创新(20429)
- 国家社会(20087)
- 教育部(19962)
共检索到263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卫宁 徐福缘
针对大批量定制(Mass Customization MC)生产物流服务需求特性,提出了一个面向MC的集成协同物流服务模式,构建了面向MC的集成协同物流运作管理模型,该模型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目标层,即为MC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第二层是管理策略层,通过各种策略的运作组合,保证目标层的实现,包括协同策略、集成策略和界面管理策略;第三层是基础环境层,主要包括物流标准化、模块化和支撑技术。
关键词:
大批量定制 集成协同 物流 第四方物流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汇澜
大批量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简称MC,是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和环境等于一体,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化技术、现代设计方法学、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乔鹏亮
近年出现的"大批量定制化"模式(Mass Customization,MC)得到了广泛应用。MC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含从产品外观开发、产品生产到成品配送各个环节的定制。自从MC出现以来,更多的研究都是围绕MC在制造方面应用,它既考虑到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能为企业提供规模化收益,因此,MC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肖人彬 李仁旺 王长锐
近十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经济面貌,塑造着一种"新世界经济",即"网络经济"。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制造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消费者需求日趋主体化、个体化和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制造业选择走网络化的大批量定制发展道路已经势在必行。有鉴于此,本文介绍了大批量定制的概念及其两种主要实施模式,分析了网络化对制造业的影响,在论述了中国制造业当前状况及其实施网络化的大批量定制重要性基础之上,提出了在中国进行大批量定制实践之构想。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大批量定制 网络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石书玲
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的供应链系统是一个极具研究和应用价值的前沿领域,本文探讨了大批量定制生产企业群供应链系统的构成模式以及不同于一般供应链系统的突出特征,并从系统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其进行优化的四种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觉 郝云宏
前后台分离作为一种传统的服务系统设计理念在近年来引起了新一轮的广泛重视和得到新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所接受和推崇。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前后台分离机理的理论溯源,分两个阶段讨论了前后台分离基本机理的形成和理论发展过程,从中梳理出前后台分离的理论演进脉络即从实现单一效率目标到运营基本矛盾的缓解直至该矛盾的根本性解决,并根据当前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研究发展新框架,即系统性地从大批量定制的视角探究新时期前后台分离的机理及其方法。
关键词:
前后台分离 大批量定制 顾客接触 模块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光 黄永生
主要研究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供应链协同问题,在建立协同运作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约定价格的协同机制和以收益共享契约为基础的协同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收益共享契约协同将优于约定价格进行协同的契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光 黄永生
主要研究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供应链协同问题,在建立协同运作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约定价格的协同机制和以收益共享契约为基础的协同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收益共享契约协同将优于约定价格进行协同的契约。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晶 何桢 李湧范
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过程中传统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局限性,介绍了Bootstrap控制图的概念,并对Boot-strap控制图的构造方法及上下控制限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计量值数据给出Bootstrap控制图的实施流程及判异规则,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环境下Bootstrap控制图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马士华 龚凤美
分别建立了不考虑和考虑供应商之间配送批量匹配性的生产和配送协同决策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SA)对后者进行求解,结合算例,对两种协同决策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供应商之间配送批量匹配性后,供应链系统及供应商单位时间的生产和物流成本显著降低,但Supply Hub运营商与制造厂商的物流成本有所上升。
关键词:
供应链 集配中心 协同决策 匹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滨
分析国内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常见的基于数据、基于模式和基于用户等三种架构的基本情况;提出面向协同服务的农村信息集成平台架构,阐述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该架构在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农村信息系统 协同服务 集成 架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龙江
物联网对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具有驱动作用,相关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领域早有应用,供应链协同管理高端发展的突破口必然以物联网为导向。本文探讨了在供应链管理领域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以物联网为导向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物联网 供应链 协同管理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周宕 贺鸣
定义了质量物料清单(Quality Bill of Material,QBOM),并阐述了其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质量结构树的信息模型,然后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质量缺陷关联方法,以适用于不同的质量缺陷追溯,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表明,该技术为企业的质量追溯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璇 陈峰
基于生产计划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仓库管理系统,研究了汽车入场物流供应商、制造商和第三方物流的系统协同问题,在满足每个订单时间窗的情况下,通过集货协同达到降低系统总成本的目的。结合问题的实际背景,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提出了分支定界法和启发式算法。进行了数值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集货协同 时间窗 混合整数规划 优化算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泽 唐子来
在行政机构改革中,一些地方政府的城市设计管理职能与城市规划管理职能被一同划归到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门;而在另一些地方政府,城市设计管理职能仍然保留在住建部门,从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规制,为设计控制与规划控制的协同带来新挑战。在强调行政管理机构规制对城市设计控制模式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选取波士顿和波特兰作为典型,评析其行政机构规制、开发审查规程及项目审查实例,并归纳其对中国开发控制的借鉴。虽然中美两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差别,但对不同城市的开发审查规程展开系统性的对比和研讨,仍应是城市设计控制领域在未来的核心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