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6)
2023(7289)
2022(6252)
2021(5756)
2020(4826)
2019(10810)
2018(10755)
2017(20835)
2016(11274)
2015(12736)
2014(12459)
2013(12276)
2012(10948)
2011(9899)
2010(10012)
2009(9366)
2008(9453)
2007(8554)
2006(7544)
2005(7052)
作者
(30910)
(26072)
(25969)
(24677)
(16416)
(12394)
(11763)
(9916)
(9889)
(9548)
(8813)
(8646)
(8377)
(8250)
(8187)
(7914)
(7751)
(7723)
(7688)
(7465)
(6598)
(6336)
(6184)
(5961)
(5922)
(5814)
(5801)
(5746)
(5326)
(5082)
学科
管理(43205)
(40384)
经济(40307)
(37990)
(32605)
企业(32605)
方法(16665)
(14966)
(14806)
(14496)
数学(14216)
数学方法(14046)
(11732)
贸易(11727)
中国(11663)
(11430)
业经(10569)
(9853)
(8676)
银行(8659)
(8638)
财务(8600)
财务管理(8572)
体制(8419)
(8260)
供销(8248)
(8241)
企业财务(8020)
(7853)
(7581)
机构
学院(156446)
大学(155565)
(66079)
经济(64700)
管理(61477)
理学(52561)
理学院(52049)
管理学(51285)
研究(51012)
管理学院(50972)
中国(40142)
(33800)
(32195)
科学(28838)
财经(25581)
(25085)
(24694)
(24655)
中心(24163)
(22999)
研究所(22271)
业大(22019)
经济学(20146)
北京(19963)
(19326)
农业(19276)
财经大学(18746)
(18676)
(18290)
师范(18086)
基金
项目(103271)
科学(82119)
研究(77188)
基金(75656)
(65280)
国家(64757)
科学基金(56354)
社会(50045)
社会科(47521)
社会科学(47511)
(40671)
基金项目(39189)
教育(35883)
自然(35621)
自然科(34844)
自然科学(34837)
自然科学基金(34243)
(33463)
编号(31265)
资助(30950)
成果(25700)
(25250)
(23537)
重点(23046)
(22289)
课题(21657)
(21347)
国家社会(20859)
创新(20831)
教育部(20588)
期刊
(75460)
经济(75460)
研究(47372)
中国(34537)
(28502)
管理(25339)
(23593)
学报(22884)
科学(20740)
大学(18176)
学学(16979)
教育(16804)
农业(15680)
(15643)
金融(15643)
技术(14783)
业经(13590)
财经(13256)
经济研究(12454)
(11354)
问题(9856)
(8742)
(8542)
商业(7793)
理论(7633)
(7298)
世界(7238)
财会(7238)
国际(7181)
图书(7039)
共检索到244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学鹏  齐二石  刘亮  
为建立面向复杂产品制造的供应商候选库,以更好地应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抵御各种可能的风险,提出两阶段供应商选择策略。第一个阶段复杂产品制造商通过云制造平台从长远合作的角度应用双边综合满意度最大化评价法(MTSS)进行供应商的初选。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筛选得到的候选供应商进行再次评价和甄选,过程中考虑了采购不同部件组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的影响,针对协同效应值的确定和供应商评价分别设计了部件组合协同效应确定算法和供应商选择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选择过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刁存艺   谢乃明   王玉全  
“智改数转”背景下,物料拣选效率优化能够极大提升智能制造车间的生产效率,进而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水平持续发展。聚焦智能制造车间的物料拣选调度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智能制造车间的物料拣选“订单分批-路径规划”两阶段联合调度方法。首先,基于双商品网络流模型(two-commodity network flow formulation)原理,构建“订单分批-路径规划”两阶段联合调度模型。其次,通过定义订单之间的豪斯多夫距离(Hausdroff distance, HD),设计一种嵌入HD邻域搜索策略的遗传算法(NSGA-HD)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不同规模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构建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为智能制造车间物料拣选效率的提升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路世昌  仪宣彤  李丹  魏夕凯  
基于复杂网络博弈理论,依次构建制造企业、消费者群体间的两阶段数字化转型决策博弈模型,以小世界网络为载体,深入分析制造企业及消费者决策的内部微观决策影响因素及涌现的宏观扩散效果。结果表明:制造企业间联系程度越紧密,越有助于数字化转型决策扩散,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决策扩散效率减缓;制造企业的转型决策受到数据分析能力,所获协同收益、金融收益的影响,对金融收益变化更加敏感;消费者数字消费决策受到自身的产品接受度、供给侧数字化转型企业比例的显著影响;政府行为有助于制造企业、消费者数字决策扩散,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对政府补助更加依赖,相较而言,消费者对补贴额度的边际变化敏感性较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月龙  周立新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从共性技术外部性、后续商业开发及政府支持方面分析了供应商面向多制造商技术研发决策演化及机理。研究表明:共性技术外部性使得博弈演化稳定于由研发不同技术供应商共存的均衡,研发损益参数对均衡有显著影响;共性技术后续商业开发难度对供应商研发决策的影响依其外部性强弱而定,随着后续开发难度增加,外部性较强促使供应商研发专用技术,反之则研发共性技术;政府支持激励着供应商研发共性技术,而技术支持对供应商研发行为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根据上述结论,得出供应商技术研发决策四象限分析矩阵,并根据共性技术所处象限,从补贴、技术和其他支持视角提出权变运用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引导供应商技术研发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钟莉梦桃  王长军  
为应对突发性灾害,管理者会提前准备预案以标准化防灾救灾管理,但常出现预先部署与实际灾害需求不匹配的难题。为此,基于应急血液供应链,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对包括灾前血液储备与运输的防灾预案优化,和包括灾后临时献血点选址、血液转运等在内的灾后救援进行两阶段统筹决策。构建了基于期望目标和最小最大后悔目标的场景鲁棒模型。并分别针对血浆和红细胞,将模型应用于我国龙门山地震带的灾害防治中。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根据决策者经济性和鲁棒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预案,且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生成的测试集下,选择的预案仍能够表现出符合预期的效果。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庆林  薛惠锋  
复杂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核心制造商为了整体供应链的竞争优势需要协调供应商各自进行流程优化并参与流程知识共享,为此需要证明自利的供应商之间流程知识共享的可行性以及确定收益分配方式以提高流程优化水平与知识共享程度。本文建立了流程优化非合作博弈和流程知识共享合作博弈两阶段博弈模型,证明了知识共享合作博弈核心的非空性及核心的解析式,给出了可以达到整体最优优化水平的收益分配方式和各供应商在流程优化博弈中的三种策略选择及均衡结果,计算了不同参数下对最优流程优化水平和收益分配的影响。非合作-合作两阶段博弈分析对其他竞合关系研究具有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对于核心制造商建立供应商流程优化共享网络、确定收益分配方法和供应商的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庆林  薛惠锋  
复杂产品供应链系统中核心制造商为了整体供应链的竞争优势需要协调供应商各自进行流程优化并参与流程知识共享,为此需要证明自利的供应商之间流程知识共享的可行性以及确定收益分配方式以提高流程优化水平与知识共享程度。本文建立了流程优化非合作博弈和流程知识共享合作博弈两阶段博弈模型,证明了知识共享合作博弈核心的非空性及核心的解析式,给出了可以达到整体最优优化水平的收益分配方式和各供应商在流程优化博弈中的三种策略选择及均衡结果,计算了不同参数下对最优流程优化水平和收益分配的影响。非合作-合作两阶段博弈分析对其他竞合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建强  宋华明  赵艳萍  
文章针对评价过程中评价指标存在潜在相关性问题,应用因子分析法对制造伙伴两阶段选择方法进行了改进,降低了指标间的相关性,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永辉  
针对晶圆制造系统的多重入特性,提出了层周期、逻辑层数等概念。借鉴物理学中振动理论的基本思想设计调度优化方法,当生产偏离预期的控制目标时,通过人为地施加作用力,即动态调整各产品的加工优先级,使各产品逐渐逼近预期控制目标,保证产品正常产出。进一步的仿真验证也说明了该调度优化方法能在提高订单准时交货率的同时缩短生产周期时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莹  潘尔顺  王凯  
以k-out-of-n:f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系统故障率和维护成本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提出了两阶段维护策略。在第一阶段,对发生的一切故障采用最小维护处理。在第二阶段,对第一类故障不做处理,当发生第二类故障时即通过替换使系统恢复正常,若到达预防维护周期时仍无第二类故障发生,则对系统进行预防性维护。在模型基础上,运用有酬更新理论,通过建立包含最小维护成本、故障维护成本及预防维护成本在内的成本函数,导出使长期单位成本最小的最佳预防维护周期与最小维护界限。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曹欢欢  陈峰  
研究组合装箱与道位分配的两阶段出厂物流的调度模型与算法,问题将考虑订单、驳运车、仓库道位资源、客户需求、配送成本等多种因素。首先将所研究问题划分为带装箱约束、方向约束和拼车约束的组合装箱子问题,和带驳运车到达时间及道位不可用时间段的道位分配问题。针对两个子问题建混合线性整数模型并分别设计了分支定界和启发式算法,实现两阶段整合求解。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和与人工调度结果的对比模型,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春平  王烨  
在供应链管理的大背景下,优质供应商的选择对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供应商进行整体评价是多目标的、包含多层次的因素。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有效的面向供应链的供应商评价选择量化模型,并通过计算,验证了其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该模型的构建和应用,以指导企业有效的评价和选择优质供应商,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付宁宁  苏屹  郭秀芳  
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Tobit回归方程,测算智能制造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涨幅较小,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高研发高转化和低研发低转化类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最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创新效率优势明显,个体和行业差异均较大;科技水平、资产规模、创新基础环境、股权集中度对两阶段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支持、人才结构、市场结构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经济转化效率存在负向影响。最后,从制定合理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完善科技投入管理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机制、合理调整创新人才结构4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浩  杨佳妮  苏翔  葛世伦  
制造过程评价是改善制造系统效率的重要一环,传统的评价方法将每个制造系统决策单元视为黑箱来研究整体效率,忽略了中间产品转化信息及投入要素在各子过程中的配置信息。针对两阶段(第二阶段有外源性新投入)制造系统的效率评估问题,分别在固定规模报酬和可变规模报酬假设下,充分利用制造系统中间产品的转化及外源投入要素的配置信息,建立了制造系统网络DEA效率测度及分解模型,建模方法遵循客观评价原则,无需事先主观确定子效率和系统效率之间的组合关系。并将其应用于钢铁制造系统效率测度与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挖掘决策单元内部子单元的效率情况,帮助决策者发现复杂制造过程非有效的根源,为复杂制造过程的整体效率测度及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子健  胡琨  
供应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问题在生产工艺复杂化、供应链庞大化趋势下,越来越困难。为将追溯模型进行具体化、系统化分析,本文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根据事前预防、事后控制两阶段产品质量控制机制,建立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的两阶段契约。研究发现,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最终效果取决于供应链各方在产品可追溯体系建立以及通过可追溯体系处理质量事故这两个不同阶段各方所付出的努力程度。第一阶段契约建立存在供应链信息不对称,双方合作的初始收益取决于自身在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的实际努力程度;第二阶段制造商根据零售商在第一阶段真实努力水平,对第一阶段建立的契约进行动态调整,重新确定与零售商合作的收益共享契约。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两阶段契约在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中所能取得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