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3)
- 2023(12374)
- 2022(10288)
- 2021(9672)
- 2020(8026)
- 2019(18448)
- 2018(18070)
- 2017(33346)
- 2016(18369)
- 2015(20441)
- 2014(20043)
- 2013(19694)
- 2012(18571)
- 2011(16778)
- 2010(17053)
- 2009(15422)
- 2008(15284)
- 2007(13632)
- 2006(12425)
- 2005(10906)
- 学科
- 济(70155)
- 经济(70062)
- 管理(48201)
- 业(38176)
- 企(29735)
- 企业(29735)
- 中国(24199)
- 地方(22983)
- 方法(22981)
- 农(20948)
- 数学(19321)
- 数学方法(18940)
- 学(18466)
- 财(15945)
- 业经(15426)
- 制(15181)
- 农业(13962)
- 环境(13020)
- 理论(12382)
- 体(11687)
- 和(11529)
- 地方经济(10779)
- 发(10565)
- 融(10180)
- 金融(10172)
- 资源(10077)
- 教育(10050)
- 划(9946)
- 银(9852)
- 银行(9812)
- 机构
- 大学(247845)
- 学院(245806)
- 研究(96201)
- 济(90381)
- 经济(87882)
- 管理(86167)
- 理学(72063)
- 中国(71524)
- 理学院(70930)
- 管理学(69264)
- 管理学院(68790)
- 科学(63157)
- 京(59808)
- 所(49717)
- 农(48536)
- 研究所(45269)
- 江(45114)
- 中心(43722)
- 财(43003)
- 业大(40420)
- 农业(38051)
- 北京(37591)
- 范(37396)
- 师范(36914)
- 院(36576)
- 州(32881)
- 省(32816)
- 财经(32325)
- 师范大学(30015)
- 技术(29632)
- 基金
- 项目(170217)
- 科学(132059)
- 研究(121754)
- 基金(119933)
- 家(107757)
- 国家(106887)
- 科学基金(89669)
- 社会(74654)
- 社会科(70331)
- 社会科学(70307)
- 省(68082)
- 基金项目(63582)
- 自然(59538)
- 划(58395)
- 自然科(57872)
- 自然科学(57848)
- 自然科学基金(56738)
- 教育(55344)
- 编号(49169)
- 资助(48193)
- 成果(40901)
- 重点(39814)
- 发(38229)
- 课题(36843)
- 部(35836)
- 创(34407)
- 计划(32382)
- 创新(32337)
- 科研(32248)
- 国家社会(30514)
共检索到398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立兵 许丹艳 孔颖
城市空间精细治理是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的根本途径。本文以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为例,以城市空间精细化治理为切入点,对“规划和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平台”的建设思路、内容和应用开展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为为 何金廖 王宇彤
文章以德国海德堡为例,回顾德国在促进城市体育设施和管理上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分析海德堡在城市绿色体育空间的开发和管理上的宝贵经验,探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将大众体育与城市绿色空间整合规划、综合利用的发展策略。本文认为德国现代体育发展明显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并深刻影响城市规划与治理,进而为南京江北新区生态规划提供相关经验与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祎 祝善友 周洋 张海龙 丁文
区域热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热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南京江北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规划下垫面类型数据,利用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来模拟近地表气温变化,进而分析研究区域热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响应。研究表明:(1)高时空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的输入能够显著提高WRF模式模拟的近地表气温精度,在此基础上耦合城市冠层模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城市内部气温变化情况;(2)区域热环境受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显著,城镇用地增加区域的气温变化幅度在不同时段有差异,其中气温升高幅度最大为1. 8℃,出现在20∶00~22∶00时段;相比于自然地表,城镇用地呈现出升温快和降温慢的特点;(3)与2013年相比,2030年研究区热岛范围扩大,热岛强度增强。因此,初步建议在城市规划时,除有效控制城镇用地增长外,需考虑该用地的分散布局,将其对热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更有利于江北新区生态规划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菲 殷洁 罗小龙 傅俊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设立多尺度、差异化的特殊政策空间实现指定区域的快速发展。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新时期重要的尺度战略,其形成发展对城市与区域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选取南京江北新区作为新时期设立的国家级新区典型案例,根据治理体系的变迁,将其发展划分为开发区模式下的"产业孤岛"阶段(1988-2001年)、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和合发展"阶段(2002-2009年)和国家空间设立下制度与经济空间整合阶段(2010年至今)。产业空间设立、行政区划调整、国家空间形成等尺度工具在不同的阶段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度空间的生产始终是新区发展的核心动力,并促使经济社会空间生产与空间治理重构互相耦合。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空间生产 南京江北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青 孙中原 孙成苗 李丹 刘一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清晰详实的现状图和数据是摸清自然资源家底的重要基础,也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支撑。而当前国土空间现状数据的用地分类标准、数据精度和应用目标等尚不统一。基于遥感影像、地理国情和互联网POI等多源数据进行国土空间现状一张图研究,综合现有用地分类标准和数据精度,构建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一张图。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应用方向,包括青岛市"三生空间"和资源环境研判分析,以及城镇建设适宜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农业生产适宜性分析等内容。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一张图的构建,对于明确资源利用上限与环境质量底线,规范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以及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满春 陈振杰 周琛 张鸿辉 黄秋昊
研究目的:解决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面临的国土空间要素难以快速感测、多源异构大数据难以系统管理、多主体应用诉求难以得到全面支撑等诸多难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规划管控要素,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架构;建立"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分布式管理模式;通过规则与学习的混合决策,建立未知世界认知模型。研究结果: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了要素全面、内容完整、动态适应、实时更新的规划大数据集体系,提出了数据联动贯通、信息无损传输、情势动态推演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云控平台架构。研究结论:规划数据库是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国土空间优化的基础,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有序建设、科学管理和精准应用是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源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涛 黄娟 郜俊成 王轼
南京江北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担当着推动苏南现代化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的重任,其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必须做战略性提升。本文剖析了江北新区现状和发展使命目标,提出规划策略与方案:构筑"双高双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快速路)多层次交通圈,提升江北新区广域辐射能力;构筑多模式一体化枢纽体系,实现旅客换乘便捷、物流转运快捷;以快速路和城市轨道复合走廊支撑引导带型城市空间格局;采用分区差别化发展策略,引导新区用地开发模式;公交优先引导健康城市的交通生活;同时,构建旅游休闲绿道系统,营造人性化高品质慢行空间。规划全面提升江北新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对指导江北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毛翠英 於亚捷
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设立,从国家战略层面将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定位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2018年,江北新区财政元年伊始,同步开启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探索。2019年8月,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达源 李升峰 黄贤金
南京江北新区湿地是南京长江段乃至长江下游区域重要的湿地空间。从其演变及其现状来看,南京江北新区自然环境条件具有3个主要特征:难以利用的下蜀土岗地、长期不安全的江滩与圩田以及20世纪近百年的洪水威胁。为了协调南京江北新区湿地保护与宜居新城建设,本文提出如下3条建议:挖通岗前河,构筑南京江北新区通水廊道;完善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规划,重建地带性植被;优化湿地生态管制空间,协调管控等级与湿地功能定位冲突。
关键词:
南京江北新区 岗前河 湿地保护 宜居新城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宗连 郑磊
审计监督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对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尚未实现审计部门独立的国家级新区等开发区,如何通过完善审计机制,进一步优化审计职能,服务地区高质量发展,亟待破题。本文通过SWOT分析模型,深入解析南京江北新区现行“财审合一”的审计监督机制,发现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传递路径短、共享程度高、兼有部分国家审计属性等方面,劣势主要体现在独立性程度不高、质量控制相对薄弱等方面。面对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更加强调全面发挥审计职能的机遇,以及明确要求审计对象全覆盖、审计工作权威高效的挑战,本文从健全各项保障机制、科学合理运行机制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审计机制优化路径,助力构建江北新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并为类似模式的新区及开发区在优化审计机制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SWOT 审计机制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成
自2010年以来,我国新批复成立了16个国家级新区。作为新常态发展区间中制度创新和模式转型的前沿阵地,国家级新区承担着探索改革与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区域及国家竞争力等重要使命。通过经济新常态语境中国家级新区发展角色和趋势的剖析,认为传统新区以"需求侧"的强刺激增长路径难以持续,且渐进式改革路径依赖下制度供给"后发劣势"日渐显现,新区发展应重点转向合理制度安排和制度激励上的重新设计,以促进"供给侧"能力的提升。以南京江北国家级新区为例,在系统剖析其发展现状与症结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路径与制度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制度创新 江北新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成
自2010年以来,我国新批复成立了16个国家级新区。作为新常态发展区间中制度创新和模式转型的前沿阵地,国家级新区承担着探索改革与先行先试、辐射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区域及国家竞争力等重要使命。通过经济新常态语境中国家级新区发展角色和趋势的剖析,认为传统新区以"需求侧"的强刺激增长路径难以持续,且渐进式改革路径依赖下制度供给"后发劣势"日渐显现,新区发展应重点转向合理制度安排和制度激励上的重新设计,以促进"供给侧"能力的提升。以南京江北国家级新区为例,在系统剖析其发展现状与症结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路径与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制度创新 江北新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翔华 李旺男
“人才争夺”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主题,各地方政府纷纷为此出台人才安居政策。文章从人才个人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人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住房特征、工作特征,采用对应分析探究人才安居方式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人才安居方式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人才的当前住房类型、预期居住年限、预期居住面积、户籍、婚姻、单程通勤时间、收入、职业、单位性质会显著影响人才安居方式的选择,通过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预测各类型安居方式。最后,从不同特征的人才期望不同的安居方式出发,为实现人才住房供需平衡、精准保障人才安居需求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才住房 人才特征 对应分析 安居方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瑾 陈喆 周大彭 朱思瑾
合理且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是地方政府在保证企业经济活力的前提下获得稳定税收收入的关键。以南京江北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利用宏观税负、宏观税收弹性和微观税收弹性指标,从多维度视角对税收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推动南京江北新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研究发现,南京江北新区的宏观税负水平相对于上海浦东新区处于较低水平;不同技术层级和创新类型行业的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水平差异较大,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除低技术行业和供应商主导型行业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他行业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增值税的税收弹性普遍高于企业所得税。要在整体上维持南京江北新区宏观税负水平的稳定发展,针对不同技术层级和创新类型行业、不同税种以及产业发展阶段实施差异化的税收政策,有效平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税收关系,进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轶 刘涛 李子豪 尹俊超 陈文珺 羊妍玙
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案例地,选取7个农村社区的276份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模型,以居村农民属性特征和居住环境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居村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1~40岁、具有初中/高中教育程度、已婚的居村农民群体就地城镇化意愿强烈。务工形式、住房类型等对居村农民的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外出工作意愿、土地流转支持度对其就地城镇化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