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5)
- 2023(9795)
- 2022(8810)
- 2021(8429)
- 2020(7090)
- 2019(16569)
- 2018(16608)
- 2017(32790)
- 2016(17761)
- 2015(19928)
- 2014(19859)
- 2013(19672)
- 2012(17901)
- 2011(16049)
- 2010(15831)
- 2009(14118)
- 2008(13508)
- 2007(11524)
- 2006(9917)
- 2005(8528)
- 学科
- 济(68856)
- 经济(68782)
- 管理(50204)
- 业(47655)
- 企(38612)
- 企业(38612)
- 方法(33242)
- 数学(28894)
- 数学方法(28586)
- 农(21262)
- 学(17206)
- 中国(16520)
- 财(16282)
- 业经(14667)
- 贸(13991)
- 贸易(13985)
- 地方(13672)
- 易(13634)
- 农业(12672)
- 理论(11357)
- 和(11311)
- 制(11046)
- 环境(10941)
- 技术(10878)
- 务(10200)
- 财务(10142)
- 财务管理(10124)
- 企业财务(9572)
- 划(9546)
- 教育(9263)
- 机构
- 大学(245101)
- 学院(243296)
- 管理(102005)
- 济(93675)
- 经济(91557)
- 理学(89184)
- 理学院(88219)
- 管理学(86727)
- 管理学院(86297)
- 研究(79045)
- 中国(57992)
- 京(52805)
- 科学(51206)
- 农(41302)
- 财(40470)
- 业大(39630)
- 所(39346)
- 中心(36280)
- 研究所(36241)
- 江(33845)
- 财经(33201)
- 北京(33153)
- 农业(32660)
- 范(32016)
- 师范(31745)
- 经(30308)
- 院(29117)
- 州(27908)
- 经济学(26713)
- 经济管理(25932)
- 基金
- 项目(174266)
- 科学(136466)
- 研究(126872)
- 基金(126342)
- 家(110248)
- 国家(109362)
- 科学基金(93969)
- 社会(78026)
- 社会科(73910)
- 社会科学(73887)
- 基金项目(68267)
- 省(67804)
- 自然(62838)
- 自然科(61344)
- 自然科学(61332)
- 自然科学基金(60199)
- 划(57421)
- 教育(57323)
- 编号(52581)
- 资助(51727)
- 成果(41348)
- 重点(38353)
- 部(38279)
- 发(36609)
- 创(36169)
- 课题(34992)
- 创新(33684)
- 科研(33593)
- 教育部(32443)
- 大学(32265)
共检索到343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丽 汪爱华 周会珍 王智勇 迟耀斌 文强
研究目的:研制基于遥感的土地基础分类体系及其土地基础产品的方法和内容,满足不同部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产品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决策树方法和集合运算方法。研究结果:在阐述和分析现有国家、行业等分类体系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目的、不同遥感数据源的基础分类体系和土地信息基础产品——基元产品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初级阶段的基元分类体系,并与其他分类体系进行了转换,得到较好的结果。研究结论:土地基元产品能够同时满足不同行业部门应用需要,为中国土地分类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永涛 任国业 邓良基 高雪松 龚碧凯
采用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以成都郫县古城镇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为研究内容,对预处理后的QuickBird影像进行多层次分割,建立分类体系,定义相应知识库,综合运用模糊分类器和最邻近分类器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试验区影像提取OA为87.04%,Kappa系数为0.8434,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能准确、快速的获取土地利用信息。
关键词:
面向对象 信息 提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彩艳 王瑷玲 王介勇 王瑞燕 姜峥嵘
针对海岸带复杂多样的土地利用信息,选取山东省乳山市海岸带为研究区域,运用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利用不同地物的光谱、形状、纹理和空间关系等特征,通过多尺度分割、隶属度函数法和标准最邻近分类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1隶属度函数法和标准最邻近分类法结合,提取出乳山市海岸带12种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很好地区分了盐田和养殖水面、林地和园地,可提取出主要的道路和河流等细长线状地物;2将提取结果与最大似然法对比,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精度达到82.50%,Kappa系数为0.8091,分别比最大似然法提高了11.44%和0.1055,很好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雨 李哲 彭道黎
为推广国产高分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延庆区张山营镇2015和2018年2期高分二号(GF-2)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变化向量分析法(OCVA),先通过不同分割模式获取对象,其次利用引入权重的欧氏距离构建变化向量的模,再通过目标函数确定最佳检测阈值后对研究区进行变化检测,最后对变化区域进行面向对象分类,得到具体的"从…到"变化类型。结果表明:1)多时相组合分割模式下的OCVA法精度要高于多时相分别分割模式;2)利用加权组合方法构建对象变化向量的模更易确定最佳检测阈值,且最后的总体精度要高于传统OCVA法;3)结合面向对象分类的OCVA法能有效减少面向对象分类后变化检测法和单一OCVA法的伪变化,检测精度达到92.5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明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已成为土地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核心领域。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这不仅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也是经济增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的重要前提。针对国际土地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几个前沿领域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效应及持续土地利用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主要研究计划和项目 ,本文对以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洁 刘云根 杨思林 王妍 张超 徐红枫 郑淑君
【目的】获取更高效、准确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方法,为后续的高原山区土地利用分类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取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云南省大理市为研究区域,以Sentinel-2A影像为对象,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并将此方法分类结果与传统的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方法分类结果在空间分布和各地类的面积统计方面都优于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与研究区实际土地利用面积数据更为接近;(2)在大理市,最大似然法在水体和林地的提取上适用性较好,而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在农田、草地、建设用地和其他这些地类的区分上适用性更强,且在冰川积雪的提取上也有更好的提取效果;(3)相比与传统的ISODATA法和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精度,面向对象特征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总体分类精度可达90.20%,Kappa系数为87.9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分类方法,先粗分类再进一步细分类的分类思想,可避免区域之间的混淆问题。面向对象特征与决策树相结合的组合分类方法在高原山区有着更好的适用性,可以有效提高高原山区分类精度。图3表8参26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廖琦 苏墨 罗罡辉 魏小武
研究目的:整合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促进规划和国土数据融合;根据管理需求细分用地类型,支撑精细化管理。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需求分析、对照转换、征求意见、实践验证等研究方法,对整合原则、分类标准异同点、对应关系、地类细分及编码等关键环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制定了一套深圳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地类及其与规划和国土分类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论:深圳市2011年调查实践表明,采用工作地类进行调查,不但可以通过一次调查获取两套适用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用地审批、执法监察等精细化管理的数据,而且在数据获取源头为规划和国土数据的无缝融合打下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兵 臧玲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交织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共同推动的核心研究项目。近年来我国学者在LUCC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就我国近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研究方法及应用、驱动机制、变化影响、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研究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江波 蔡运龙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前科学(无范式)到科学(以范式为标志)的历史过程。认识LUCC研究范式及其转变的内涵和实质对其理论和应用的发展与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有助于提高解释和预测能力。本文以库恩的"范式"和"范式转变"为基本脉络,剖析了LUCC研究中的实证主义范式、科学人文主义范式、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以及复杂性范式,并指出范式及其转变主要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实证主义范式强调决定论以及主客体分离,认为应把经验与逻辑分析作为客观地认识现实的基础,它贯穿LUCC不同发展阶段,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主导着LUCC研究;科学人文主义在科学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摆万奇 赵士洞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和预测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动态。LUCC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覆盖变化格局;·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全球和区域综合模型;·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佑启,杨鹏
进入 9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 (LUCC)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本文将对目前国际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以为我国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国际研究 新进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路云阁 蔡运龙 许月卿
研究目的:综述国际近10年(1995-2004)来LUCC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理论上的进展,推动中国LUCC研究的持续深入。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论:国际上LUCC研究除了体现在LUCC监测技术、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和建模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外,在LUCC研究理论上也经历了非常大的突破,即IGBPⅡ于2003年提出的土地变化科学(LCS)——致力于减小人类与环境系统面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并实现它们的可持续性,土地变化科学正在走向范式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淑英 计爽 李雁 冯仲科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大庆市的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及丰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应用实例,该文利用大庆市1978、1988、1996和2003年4期矢量数据,以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地球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据,构建和分析了大庆市1978—19881、988—19961、996—2003年间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过程图谱,并在SPSS软件的支持下运用马尔可夫预测法预测了大庆市未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庆市农业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迅速,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和工业较发达地区;同时大庆市土地退化现象严重.文中定性地分析了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成武 黄利民
文章从LUCC计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入手,探讨了其相应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我国LUCC研究的新思路:(1)从研究的空间尺度来看,应遵循"先局部、再整体;既分工、又合作"的研究思路;(2)从研究的时间尺度来看,应遵循"聚焦近期、兼顾历史、瞄准未来"的研究思路,用考古等研究方法重现5000多年来各个时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状况,建立与竺可桢先生建立的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序列相匹配的LUCC变化序列;(3)从研究的技术手段来看,应注意多源信息的复合使用,重视新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集成使用)的运用;(4)开展跨学科研究;(5)结合国家建设与发展需要开展研究;(6)加强理论集成研究。
关键词: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 全球变化 研究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景华 封志明 姜鲁光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又是研究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前提,它既影响着分类结果的表达,也决定着分类数据的应用领域。本文简要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1970年代之前以土地利用分类为主,着重于土地用途的差异,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制图;1970年代随着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土地覆被为主的分类系统迅速发展起来,它着重于土地类型的差异,主要用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研究指出,目前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一般都适用于特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尺度,没有统一标准,这种土地分类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