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9)
- 2023(11216)
- 2022(9977)
- 2021(9627)
- 2020(8119)
- 2019(18917)
- 2018(19125)
- 2017(36893)
- 2016(20130)
- 2015(22726)
- 2014(22632)
- 2013(22294)
- 2012(20454)
- 2011(18406)
- 2010(18037)
- 2009(16166)
- 2008(15590)
- 2007(13441)
- 2006(11939)
- 2005(10404)
- 学科
- 济(73890)
- 经济(73810)
- 管理(58176)
- 业(52440)
- 企(44036)
- 企业(44036)
- 方法(35459)
- 数学(30417)
- 数学方法(30062)
- 农(19877)
- 中国(19696)
- 财(19694)
- 学(18304)
- 业经(17264)
- 地方(16873)
- 理论(13818)
- 农业(13550)
- 和(13364)
- 务(13059)
- 财务(12997)
- 财务管理(12976)
- 制(12617)
- 贸(12421)
- 贸易(12414)
- 企业财务(12291)
- 技术(12069)
- 易(12002)
- 环境(11817)
- 图书(11071)
- 教育(10690)
- 机构
- 大学(277855)
- 学院(271449)
- 管理(113311)
- 济(99571)
- 理学(97836)
- 经济(97059)
- 理学院(96719)
- 管理学(95055)
- 管理学院(94522)
- 研究(85673)
- 中国(63492)
- 京(59788)
- 科学(55121)
- 财(45934)
- 所(41533)
- 业大(41122)
- 农(40513)
- 中心(40391)
- 江(39393)
- 范(38592)
- 师范(38309)
- 研究所(38060)
- 北京(37697)
- 财经(37256)
- 经(33833)
- 州(33670)
- 农业(31654)
- 院(31488)
- 师范大学(30892)
- 技术(28557)
- 基金
- 项目(191449)
- 科学(149701)
- 研究(142253)
- 基金(138011)
- 家(119114)
- 国家(118112)
- 科学基金(102156)
- 社会(87071)
- 社会科(82362)
- 社会科学(82339)
- 基金项目(74978)
- 省(74361)
- 自然(67184)
- 自然科(65602)
- 自然科学(65589)
- 教育(64578)
- 自然科学基金(64398)
- 划(62588)
- 编号(60904)
- 资助(55811)
- 成果(49928)
- 重点(41505)
- 部(41502)
- 发(39687)
- 课题(39366)
- 创(39254)
- 项目编号(38519)
- 科研(36599)
- 创新(36514)
- 大学(35956)
- 期刊
- 济(105733)
- 经济(105733)
- 研究(76284)
- 中国(49485)
- 学报(45143)
- 管理(38489)
- 科学(38163)
- 图书(37394)
- 农(35692)
- 财(34601)
- 大学(33337)
- 教育(31707)
- 学学(29082)
- 书馆(27927)
- 图书馆(27927)
- 农业(25239)
- 技术(23308)
- 融(19538)
- 金融(19538)
- 业经(17718)
- 情报(17474)
- 财经(16918)
- 经济研究(15891)
- 理论(15177)
- 实践(14346)
- 践(14346)
- 经(14233)
- 坛(14019)
- 论坛(14019)
- 问题(14017)
共检索到397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仪 张娟
个人信息权利的设置是图书馆读者人格得到关怀的重要立法途径。我国立法者需立足于本国法律文化传统并借鉴欧美经验,对读者赋予个人信息人格权,在此基础上设计层级化的权利内容,进而赋予这些内容不同的效力,以此来实现图书馆读者的不同人格价值诉求,同时回应图书馆等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与利用的现实需求。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仪 张娟
个人信息承载着读者尊严与自由等人格价值,对它的保护则是图书馆对读者进行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但在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时常被他人任意处理,这既阻碍了读者人格价值的实现,又降低了图书馆对读者人性化服务的质量。文章立足于我国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数字化建设的实情,通过价值思辨、借鉴美欧经验并研判国内学说,建议设定人格权保护读者个人信息,以此促使图书馆等信息处理者关怀读者的人格,进而应对网络时代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构造人格权时,立法者宜按照读者人格尊严与人格自由的不同价值尺度设定对应的权利行使规则,以实现对两种价值的具体关怀;同时为满足图书馆优化信息管理等需求,限制部分规则的适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一维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威胁。在读者个人信息收集、传播、使用、安全管理和二次开发上,都有可能使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太适应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读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为了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读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屏障,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配套法律、罪名体系、监管机构和救济体系。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读者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仪 张娟
高校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的效用能够通过共享得到发挥。但在共享活动中,读者与管理人员信息素养的缺失对信息安全造成了风险,这又阻碍了信息效用的充分发挥。针对此问题,我国应当综合应用立法规制与高校自律等多种手段,通过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来提升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共享。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元华
现行信息法规为智慧图书馆处理读者信息措置了规模庞大却凌乱无序的十数项基本原则,唯有对基本原则进行条分缕析式的摒挡与归结方能实现制度的远期目标。通过动态交融的领域法定性可使信息法规脱离公、私二性界定的固有束缚;通过摄入方法论意义上的比例原则可为信息处理原则的分级重组提供实用性工具;通过对基本原则的演绎与归纳可实现信息处理的科学减负。因此,可由比例原则为统领形成原则域,以可识别性、可拓展性和可支配性为标准,采取以点带面的演绎手法将信息划分为三级;以适当性、必要性、损益均衡性为逻辑基点,采取由面化线的归纳手法将法定基本原则归结为三性,最终可围绕第二性原则与逐级信息形成的涵摄模型进行详细的制度规划。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娟娟
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网络调研,了解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制定及执行的现状。发现内地高校图书馆对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读者的个人信息隐私的告知意识,香港地区比较重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台湾地区相关意识提升较快。分析内地高校图书馆对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重视度不高的原因。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个人信息 隐私政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娟 李仪
云计算下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频遭破坏,因此读者人格被侵害且信息利用被妨碍,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实现也遇阻。为应对前述风险,我国宜立足于图书馆云计算建设的实情并借鉴欧美经验,通过制度设计来治理图书馆。对馆员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以完善馆内信息安全管理,再鼓励图书馆加强彼此协作来应对安全风险,进而通过立法来督促图书馆关怀读者人格,并与读者共同维护信息安全。为优化治理效果,我国需要采取与制度相配套的措施,如将图书馆构造成学习型组织,以便于教育的开展;又如拓展图书馆学会等行业组织的职能,从而帮助与引导图书馆获取并利用信息。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肃之
大数据时代为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提出新挑战,《公共图书馆法》就此提出具体要求,推动公共图书馆全面完善相关保护政策。公共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应遵循合法原则、全面原则、明确原则和责任原则;具体内容应包括读者个人信息的概念与范围,读者个人信息的获取、提供与利用,读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以及免责声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文韬 谢阳群
通过对现有多个个人数字图书馆软件、个人信息管理软件常用功能的对比分析,得出现有个人数字图书馆软件功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未来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软件应面向个人信息管理的方向扩展其功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史新林 翟振宇
本文围绕当前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而陷入的困境进行较深层次的剖析,并就如何找准切入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运作思路。
关键词:
县级图书馆 面向农村 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商晓帆
本文强调了尊重读者权利和保障图书馆员权益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在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既要强化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也要体现对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人文关怀,只有解决好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问题,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才能全面体现。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图书馆 读者权利 图书馆员权益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郭秋萍 焦允 周九常
目前Web图书馆电子资源传统访问方式存在着缺陷。对读者认证信息的单点登录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并验证了Web环境下的联合SSO模型。该模型利用用户首次的登录信息,将其在分布式Web图书馆站点之间进行传递,从而在整个数字图书馆联盟内实现"一次登录,多站点访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肃之 翟军平
《公共图书馆法》第43条提出对于读者个人信息应予"妥善保护",从而对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提出更高要求。美国国会图书馆与英国国家图书馆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较为全面和科学,二者既有一致之处,又各具特色。我国可借鉴美、英国家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经验,注重读者个人信息的类型化,注重对于读者个人信息权利的保障,明确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内容与边界。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紫阳
《公共图书馆法》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条款与《民法典》《刑法》等法律相比略显滞后,须进行立法调整。首先,应删除借阅信息等立法表述,并以可识别性为构成要素重新界定读者个人信息;其次,应专门增设儿童读者信息监护人知情同意权条款并超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进行前瞻性立法,在统一年龄标准外增加浮动性同意能力补足条款,要求图书馆处理儿童数据时采用选择进入同意模式,要求图书馆打破数据孤岛并引入第三方可信赖验证机制;最后,为实现良法善治,需废除仅关注保密性之“对外流转型”读者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旧立法模式,确立关注全生命周期、全方位保护的新立法模式,并具体配置公共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的保护义务与配套处罚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