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0)
2023(4606)
2022(3914)
2021(3760)
2020(3165)
2019(7184)
2018(7251)
2017(13707)
2016(7284)
2015(8368)
2014(7955)
2013(7576)
2012(7302)
2011(6792)
2010(6879)
2009(6055)
2008(6079)
2007(5679)
2006(5344)
2005(5069)
作者
(19724)
(16211)
(16176)
(15538)
(10731)
(7742)
(7524)
(6362)
(6131)
(6105)
(5725)
(5501)
(5314)
(5221)
(5107)
(4929)
(4912)
(4792)
(4744)
(4729)
(4163)
(3941)
(3795)
(3760)
(3745)
(3700)
(3691)
(3589)
(3253)
(3157)
学科
(26075)
经济(26042)
管理(22081)
(20611)
(17313)
企业(17313)
图书(10278)
书馆(9763)
图书馆(9763)
中国(9607)
方法(9219)
(7787)
数学(7558)
数学方法(7465)
工作(6806)
(6791)
业经(5963)
(5920)
地方(5527)
(5413)
(5395)
(5340)
贸易(5335)
(5300)
农业(5293)
(5244)
(5182)
(4999)
银行(4994)
(4898)
机构
大学(102099)
学院(96758)
(39811)
管理(38970)
经济(38869)
研究(33822)
理学(32271)
理学院(31845)
管理学(31353)
管理学院(31086)
中国(25767)
(22076)
图书(20654)
书馆(20132)
图书馆(20130)
科学(19078)
(17827)
(16016)
(15889)
中心(15600)
(15406)
师范(15315)
研究所(14519)
北京(14108)
财经(14067)
(13413)
(13036)
(12849)
(12185)
师范大学(12111)
基金
项目(62943)
科学(49604)
研究(49301)
基金(45964)
(40347)
国家(39562)
科学基金(33467)
社会(31699)
社会科(30046)
社会科学(30034)
基金项目(23851)
(22828)
编号(21934)
教育(21928)
自然(19893)
成果(19809)
(19576)
自然科(19455)
自然科学(19452)
自然科学基金(19147)
资助(18137)
项目编号(14763)
(14179)
重点(13695)
(13544)
国家社会(13434)
课题(13291)
(13205)
(12801)
教育部(12570)
期刊
(46155)
经济(46155)
研究(28807)
图书(28093)
书馆(22883)
图书馆(22883)
中国(20823)
学报(16222)
管理(15992)
(13306)
科学(12808)
大学(12469)
(12011)
教育(11554)
学学(9491)
(9039)
论坛(9039)
(8811)
金融(8811)
农业(8197)
技术(7782)
情报(7587)
经济研究(7411)
业经(7279)
财经(7260)
(6365)
问题(6015)
(5889)
世界(5593)
国际(5451)
共检索到165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包鑫  柯平  
在国家安全战略背景下,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使安全成为图书馆界需要重新认识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国际图书馆安全管理行动和国内图书馆安全研究,识别出政策与事业环境对图书馆安全要求与我国图书馆安全管理现状之间的差距,并透过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从环境不确定、风险散在化、专家权威消解方面重新认识图书馆安全。文章建立系统性、常态化、合作化的新安全观,建议通过打造系统化安全管理生态体系,发展常态化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构建合作化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三个向度推进图书馆安全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开斌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国家安全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转型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后至中共十八大)、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代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威胁和国家安全维护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构成、绘制新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基本图谱、谋划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布局、加强国家安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等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严高鸿  张学明  
国家安全观是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安全观念。国家安全观作为国家安全观念的集合 ,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 ,主要由安全利益观念、安全威胁观念、安全空间观念、安全战略观念和安全效益观念等基本观念构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育金  李春雷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阈下,通过总结我国种业发展、种质资源保护、科研创新、违法犯罪行为打击等方面现状,发现当前我国种子安全存在五大问题:民族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外企先入为主;种子市场鱼龙混杂,执法监管乏力;涉种子犯罪错综复杂,公安机关打击困难;转基因、农业恐怖主义等安全性问题交叉出现。应通过做强民族种业、完善转基因种子安全性评定、规范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涉种子安全犯罪、树立种子安全观等手段,保障我国种子安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兵  
外资并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现有的外资并购安全法缺乏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引领,重引资轻监管,安全审查范围过窄,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制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法律、扩大安全审查范围、完善安全机构配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纲  王施运  毛进  李白杨  
国家安全大数据给国家安全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在危机发生时,如何整合海量、多源、异构且动态变化的国家安全事件大数据,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情报,实现国家安全事件的情景描述和态势理解,是国家安全事件管理的关键。因此,本文尝试从国家安全事件态势感知的情报需求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国家安全大数据组织模型——国家安全事件图谱,在此基础上,探究国家安全事件图谱的自动化构建流程,以及基于国家安全事件图谱实现态势感知的方法路径。本文所提出的国家安全事件图谱能够实现事件、实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表示、结构化组织与有效管理,丰富了情报学中信息组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能够服务于国家安全事件态势的全面监控与感知,为国家安全事件管理决策提供情报支撑。
[期刊] 求索  [作者] 韩承鹏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的产物,是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从唯物论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从世情国情出发,是对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形势的统筹安排;从辩证法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既坚守底线又统揽全局,既全面推进又重点突出,既立足于国内又着眼于国际;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了重大建设成就。党的二十大在总结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基础上,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出新的重要阐述,首次在国家安全框架下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得到提升,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也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需在促进民生福祉、增强公共安全、提升基层治理和完善治理格局等方面重点发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晗璐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区冲突、反恐斗争、贸易摩擦愈演愈烈,我国在国际上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日趋复杂。情报是国家安全决策的重要依据,其学科发展、体系建设和方法创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向国家安全的情报研究》一书深入剖析了传统与非传统国家安全领域的诸多突出问题,以案例分析为实践基础,提出了多种情报搜集方法、分析方法和对抗策略,为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伦  
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应当做好提高青年师生防范暴恐思想渗透的安全教育。高校为了提高青年师生防范暴恐思想渗透的安全教育取得实效,有必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防范暴恐思想渗透安全教育,加强反恐怖主义法治宣传,斩断恐怖组织思想渗透的渠道,加强对师生的关爱和校园的管理等工作入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晓东   董少平   吴菁  
数字时代的数据安全问题已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重要方面,但是在数据安全治理中存在以数据主权适用的模糊性、数据安全范围的动态性、数字人权保护的多面性为核心的现实困境,以及以数据安全本位与数据自由本位之争为核心的理论困境,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理论供给以解决上述困境。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指导和数字领域的理论应变,可以形成数据安全治理的第三条路径。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基本指引,凝练出以安全实践本位、总体性治理方式和人民安全价值目标的数据安全治理基本原则。“节点论”“数据生命周期论”“协同论”在承袭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体系化地解决数字安全治理中“靠谁治理”“治理什么”“如何治理”的难题,最终构建数据安全治理的第三条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立红   李昶郴  
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法律保护工具,具有激励技术创新的属性,但在国家安全视角下,专利需要进行必要的限制。当前中国在专利安全领域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具体包括“双重用途”专利转化问题、专利丛林问题、利益偏离问题和技术垄断问题等。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蕴含的创新安全、综合安全、动态安全为价值内涵,以企业为主体,由政府发挥引导作用,通过防范专利活动失序风险,保障多元化国家安全的专利安全理念,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宏观指导。通过警惕专利的反竞争使用、强调关键技术的政府介入机制、促进“双重用途”专利“军—民”转化、鼓励企业主体参与政府引导创建的专利池等措施,践行专利安全理念,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专利安全,以专利安全助力国家安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徐拥军  王兴广  
[目的/意义]在全球格局加速重构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全球化向纵深推进,催生出日渐频繁的跨境数据流动实践。加强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是我国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研究设计/方法]借助文献研究、政策文本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因应策略。[结论/发现]我国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面临多法并轨、监管离散、风险复杂、管辖冲突等现实困境。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推进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的行动策略包括:坚持底线安全观,完善跨境数据流动法律规制体系;秉持共同安全观,统筹推进跨境数据流动安全监管;运用整体安全观,提升跨境数据流动风险管控效能;践行国际安全观,为全球数据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创新/价值]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因数据无序跨境流动引发的非传统安全风险,加强跨境数据流动安全治理提供实践进路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文博  
[目的/意义]研究文化安全情报,应对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既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以民为本,夯实国家安全群众基础"的要求,又是推动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方法/过程]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解释了文化安全与文化安全情报概念,分析了文化安全工作与文化安全情报工作的各自特点,文化安全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与文化安全情报体系的内在联系,并回顾了美国、俄罗斯(苏联)的文化安全情报工作历程。[结果/结论]提出以下观点:文化安全情报工作有助于优化文化环境、增强民族凝聚力、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出我国文化安全情报体系建设的四点思考:开展文化安全情报与反情报活动;进行文化安全情报的搜集分析;加强文化安全情报教育投入、培养文化安全情报体系建设所需人才;建立文化安全情报预警平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皮勇  张明诚  
人工智能技术是引领中国社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安全是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领域的广谱性扩散,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加剧蔓延,严重危害总体国家安全。在当前情势下,由战略政策、伦理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组成的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框架对总体国家安全的聚焦度不足,各安全治理要素衔接不畅并存在安全保障缺口,已不符合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化解的内在逻辑,无法满足充分保障总体国家安全的风险治理需要。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治理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贯彻全面治理与系统治理思维,通过对现有治理框架进行修正,确立整体治理、动态治理、精准治理、差异治理原则并嵌入具体治理措施,通过系统性化解安全风险全面保障人工智能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