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6)
- 2023(12875)
- 2022(10330)
- 2021(9686)
- 2020(7763)
- 2019(17378)
- 2018(17078)
- 2017(30813)
- 2016(17057)
- 2015(18735)
- 2014(18489)
- 2013(17471)
- 2012(15713)
- 2011(13722)
- 2010(14232)
- 2009(13151)
- 2008(13012)
- 2007(12226)
- 2006(10812)
- 2005(10074)
- 学科
- 业(76721)
- 企(70448)
- 企业(70448)
- 济(64203)
- 经济(64122)
- 管理(62901)
- 业经(26841)
- 方法(24908)
- 农(24436)
- 中国(23592)
- 财(23439)
- 技术(21403)
- 教育(20635)
- 农业(17980)
- 理论(17442)
- 务(17116)
- 财务(17100)
- 财务管理(17083)
- 数学(16848)
- 数学方法(16666)
- 企业财务(16112)
- 制(14768)
- 策(13730)
- 技术管理(13566)
- 划(13168)
- 和(13102)
- 体(11486)
- 发(11368)
- 地方(11064)
- 企业经济(11034)
- 机构
- 学院(232285)
- 大学(230781)
- 济(92974)
- 管理(91425)
- 经济(91062)
- 理学(77955)
- 理学院(77147)
- 研究(76390)
- 管理学(76137)
- 管理学院(75649)
- 中国(55821)
- 京(50248)
- 财(44548)
- 科学(42724)
- 江(37836)
- 范(37029)
- 师范(36791)
- 所(36112)
- 财经(34613)
- 中心(34450)
- 农(33090)
- 北京(32385)
- 研究所(32325)
- 教育(32324)
- 经(31531)
- 师范大学(29683)
- 业大(29497)
- 州(29273)
- 院(28127)
- 经济学(27308)
- 基金
- 项目(149252)
- 科学(122210)
- 研究(120939)
- 基金(106417)
- 家(90853)
- 国家(89580)
- 科学基金(78622)
- 社会(77316)
- 社会科(73153)
- 社会科学(73134)
- 省(60932)
- 教育(60890)
- 基金项目(55419)
- 划(51297)
- 编号(50219)
- 自然(46988)
- 自然科(45933)
- 自然科学(45923)
- 自然科学基金(45209)
- 成果(41994)
- 资助(40310)
- 创(37826)
- 课题(37189)
- 发(34776)
- 重点(34395)
- 部(34288)
- 创新(34138)
- 业(33897)
- 制(31685)
- 项目编号(31515)
- 期刊
- 济(110035)
- 经济(110035)
- 研究(79159)
- 中国(57210)
- 教育(54931)
- 管理(40856)
- 财(38164)
- 农(32358)
- 科学(28807)
- 学报(27290)
- 技术(27288)
- 大学(23716)
- 农业(22560)
- 学学(20680)
- 业经(20617)
- 融(19802)
- 金融(19802)
- 财经(17522)
- 经济研究(16577)
- 经(15375)
- 业(14411)
- 职业(14095)
- 技术经济(13591)
- 问题(13450)
- 科技(12425)
- 坛(11933)
- 论坛(11933)
- 现代(11546)
- 财会(11233)
- 世界(10971)
共检索到367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覃睿 吕嘉炜 樊茗玥
创新创业教育应以高效运行的国家创业系统为指向与落脚点。为此,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紧紧围绕国家创业系统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及其核心过程与环节,以培养创业型人力资本、胜任的人力资源及培育创新创业文化为目标,并结合个体情感、认识与能力发展规律以及初等、中等、高等、继续教育等各教育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将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相关(质量)要素转化为各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进而构建贯穿各教育全过程的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体系、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教育条件与保障体系,为构建高效运行的国家创业系统做出贡献。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国家创业系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子辉
实习教学是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训练的重要环节。从创新创业实习教学的内涵出发,根据目标性、有效性、创新性3原则,从组织机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基地建设、经费投入、评价机制等6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创业实习教学改革建议,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校 实习教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军
英国政府2019年11月发布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从预期目标、学习者的"旅程"、教师的角色和素质、学校的支持环境四个方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该框架澄清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区别与衔接,揭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现了创新创业能力导向的设计思路,规划了模块化、校内外协同的学习进阶路径,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借鉴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框架的理念与思路,我国高校应树立"通识型"创新创业教育价值观,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厘清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回归"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本质;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经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树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显著增强了综合国力。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水平、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2015年5月,国家已经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将其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振佳 伍巧 吴东颖 于艺浩
[目的/意义]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厘清相关学术研究的核心学术话语,有助于为我国当前创业信息服务体系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过程]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和相关成果数据,开展定量与定性分析,梳理面向创新创业的信息服务研究中的研究维度和采用的核心话语。[结果 /结论]该领域研究被划分为不同的话语社区:创新扩散、创业管理等话语社区,将信息服务视为创新创业过程的基本保障要素;服务主体、信息需求、服务供给等话语社区,既坚持信息服务的立足点,又强调信息服务的工具性,还关注信息服务供给的制度安排等内容;信息公平话语社区,强调创新创业背景下弱势社会群体的信息查询和获取服务保障。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信息服务 核心话语 计量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茂波 王运转
面向2035年,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受社会经济转型、国家创新战略、高职教育内涵拓展驱动,提升职业教育社会阶层流动功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功能和高职教育质量是其价值目标。其定位于培养出契合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积累匹配现代职业教育内涵的人力资本。实现上述目标,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应构建点面结合的组织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开发面向大众的课程资源,进行"知行合一"的实训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倪好
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变革广泛持续、教育改革深入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生态,提供智力支撑、引领知识创新并培育社会创新人才,推动建设创业型社会。面向2050,我国高等创业教育应着力构建横向协作体系与纵向学校体系,逐步完善创新驱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高等创业教育战略规划要谋划整体与长远发展,创新发展观念,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打造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创业生态链,形成竞争与共享并存的全球创业教育共同体。
关键词:
创业教育 生态系统 发展战略 创业型社会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鲁楠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自主创业者,更多的是要培养岗位创业者。当下,岗位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一条新路。岗位创业教育体现了教育受众的全员性,它是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通过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创新,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最终实现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以及创业能力的目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中建 卓泽林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推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2013年7月,在美国140多位研究型大学校长联名推动下,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创新与创业型大学》报告,其主要通过促进学生创新和创业、鼓励教师创新和创业、积极支持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校企合作,参与区域与地方经济发展等路径来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实现大学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构建和谐的国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实施创新创业的多样化路径,对于破解我国大学在协同创新方面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美国 创新创业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莉 赵玉颖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高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提升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文章针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玉婵 韩亚平
文章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当前开展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其次从四大方面阐述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最后结合以上两方面内容,从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队伍质量和完善教学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完善的具体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问题 实施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岗 罗嘉文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高校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对高校前孵化器建设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企业主导型、垂直产业型、"天使+孵化"型、众创空间等具有自身特点的高校前孵化器运行模式。广东工业大学前孵化器通过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教育辅导、场地设备、产业对接和资金扶持等,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摸索出完备的可资借鉴的支撑体系,形成了以企业主导型、垂直产业型、"天使+孵化"型为代表和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创新创业团队孵化流程。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代表的工科高校前孵化器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出在高校前孵化器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高校和前孵化器自身应该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开放型的运行机制,形成三方联动效应,凝聚起建设工科高校前孵化器的合力。
关键词:
高校 前孵化器 创新创业 团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丹中
教育部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成为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热点。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概念的辨析入手,基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通过对基本概念内涵的分析,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起点、节点和重点,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创新创业载体的功能等进行了探讨,提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内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文君
目前文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广大学生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科院校愿意创业的学生少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构建多层次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文科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创新创业活动,提出要"鼓励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青年创业"。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浩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需澄清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认识误区,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在创新,而非创业;积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而非另起炉灶;推广项目本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而非固守课程本位的教育方式;应注重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的分类,而非千篇一律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落实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系统把握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六个维度,即精心谋划、精细管理、精致服务、精准推进、精确落实、精育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职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