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6)
- 2023(5278)
- 2022(4430)
- 2021(4122)
- 2020(3370)
- 2019(7681)
- 2018(7244)
- 2017(13584)
- 2016(7456)
- 2015(7905)
- 2014(7936)
- 2013(7726)
- 2012(7088)
- 2011(6335)
- 2010(6267)
- 2009(5580)
- 2008(5605)
- 2007(4841)
- 2006(4237)
- 2005(3601)
- 学科
- 济(34961)
- 经济(34941)
- 管理(19376)
- 业(15731)
- 方法(13676)
- 地方(12653)
- 数学(12586)
- 数学方法(12371)
- 企(11721)
- 企业(11721)
- 中国(8999)
- 农(7888)
- 地方经济(7880)
- 财(6957)
- 学(6878)
- 环境(6581)
- 业经(6046)
- 农业(6006)
- 和(4953)
- 发(4723)
- 划(4644)
- 资源(4346)
- 制(4239)
- 技术(3933)
- 融(3835)
- 金融(3833)
- 务(3755)
- 贸(3749)
- 贸易(3746)
- 财务(3742)
- 机构
- 大学(100621)
- 学院(100008)
- 济(39416)
- 经济(38348)
- 管理(38017)
- 研究(37321)
- 理学(32679)
- 理学院(32142)
- 管理学(31444)
- 管理学院(31252)
- 中国(27252)
- 科学(24611)
- 京(22476)
- 所(18454)
- 财(17476)
- 中心(17152)
- 研究所(16855)
- 范(15847)
- 师范(15744)
- 江(15540)
- 农(15288)
- 院(15074)
- 业大(14935)
- 北京(13973)
- 财经(13710)
- 师范大学(13153)
- 经(12451)
- 州(12289)
- 经济学(11945)
- 农业(11881)
- 基金
- 项目(74042)
- 科学(59642)
- 基金(53867)
- 研究(52487)
- 家(47921)
- 国家(47615)
- 科学基金(41166)
- 社会(34223)
- 社会科(32694)
- 社会科学(32685)
- 省(29518)
- 基金项目(29233)
- 自然(26837)
- 自然科(26193)
- 自然科学(26187)
- 划(25675)
- 自然科学基金(25644)
- 教育(23625)
- 资助(21024)
- 编号(20473)
- 重点(17262)
- 发(17048)
- 部(15891)
- 成果(15476)
- 创(14851)
- 课题(14771)
- 国家社会(14678)
- 科研(14217)
- 创新(14069)
- 计划(14058)
共检索到148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世发 马梅 蔡玉梅 念沛豪
国土规划是宏观尺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治理的政策性依据。为了便于国土规划政策的实施,一般采取某一级别的行政单元进行分区,但现有静态性行政区划体系不利于国土空间政策一致性和差异性表达。根据欧盟国土空间规划关于标准地区统计单元划分(NUTS)的启示,提出了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单元划分理念,构建了标准地域单元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技术路线,并以中国中部地区湖南省为例,对省级尺度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地域划分是国土规划关于国土空间综合分区进行空间评价的基础,能为国土规划编制提供更好的单元选择服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毅 彭佳捷 麻战洪 刘师师
标准地域单元划分是国土空间规划关于国土空间综合分区进行空间评价的基础。为了给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更好的单元服务,在借鉴欧盟NUTS划分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基本评价单元模式——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NUTSP)理念,构建了标准地域单元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技术路线,并结合湖南省对省级尺度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划分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根据NUTSP划分原则与方法,结合湖南省域内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特征、资源禀赋差异、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并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相衔接,对全省现有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进行适当合并与拆分,重新划定135个国土空间标准地域单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郝庆 单菁菁 邓玲
研究目的:基于"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和实现人口分布与人居环境相匹配的现实需求,研究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和总结归纳法,并选择西藏自治区开展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存在评价指标不够简化、指标集成方法缺乏科学逻辑、数据精度不高、评价结果与规划编制缺乏有机衔接等问题;(2)改进形成了新的评价方法,选取了海拔、坡度、温度等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并根据影响因子间的内在逻辑确定了指标集成方法;(3)案例研究验证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证实了因地制宜选择特色指标和阈值、采用高质量数据的必要性。研究结论:科学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有助于识别人地矛盾、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应当被纳入"双评价"体系。未来需进一步研究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居环境的影响,改进和完善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技术体系。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人居环境 “双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序威
国土是人民赖以生存、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进行各项基本建设,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都要占用一定的国土。在祖国的大地上怎样安排好各项生产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各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人民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能否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问题。要管理好国土,使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具有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科学基础,就必须开展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工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军 周小天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特大城市为中心、以一定空间联系为标准划分的都市圈成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求,更加准确地划定都市圈,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都市圈划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等新方法、新理念,运用交通路网、手机信令、企业总部分支、区域投入产出和生态环境等数据,以广州市为例进行试划,进而尝试建立一套面向规划、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划分方法,为我国其他城市都市圈的划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都市圈 国土空间规划 广州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岳文泽 代子伟 高佳斌 陈阳
研究目的:探索面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辅助于省级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决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满足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必用性"、"管用性"和"好用性"要求;(2)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总体框架,可从资源环境禀赋、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动态预警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案设计,需要选择适宜尺度,针对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如建设开发、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等设定差别化指标权重。研究结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立足点是高效集聚开发和分类分级保护,基础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需要识别资源环境本底的"短板"要素、明确当前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压力等级、实现对未来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的动态预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规划类标准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中面临极大的挑战。基于对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分析,指出,其一,“空间”是一种资源类型,“空间治理”是实现各类资源综合管理和使用的工具。其二,通过规划治理实现资源管理目标,是国土空间规划由原有以建设为导向的规划向以资源管理为导向的规划转型的重要契机。其三,建构与国家标准体制整合的、以国家标准化战略为引领的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其根本目标是建立新的资源管理工具。认为,国土空间规划标准体系的建构应整合“公共事务”“社会治理”“科学技术”等多个视角,协同各类资源管理行政职能,推动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向国土空间治理“标准体系”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郝庆
国土空间规划是现代国家实施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工具,本质上是为实现特定意识形态下的战略意图而进行的理性设计,具有特定的价值导向。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大多是满足资本增殖需求,面向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的空间生产,由此形成了工业化大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难以缓和的基本矛盾,造成了空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人民群众幸福感提升。生态文明时代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公正、人与人的社会公正,需要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人民普遍幸福”和“共同富裕”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追求的目标,从重视价值的“普遍性/整体性”与“多元性/异质性”的辩证统一、价值的尺度转化与价值传导、价值的情境化和人的尺度等方面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导向,从意识形态性、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功能性等层级实现国土空间规划价值导向的尺度转化、层级传导和和落地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满春 陈振杰 周琛 张鸿辉 黄秋昊
研究目的:解决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面临的国土空间要素难以快速感测、多源异构大数据难以系统管理、多主体应用诉求难以得到全面支撑等诸多难题。研究方法:系统分析规划管控要素,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架构;建立"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分布式管理模式;通过规则与学习的混合决策,建立未知世界认知模型。研究结果: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立了要素全面、内容完整、动态适应、实时更新的规划大数据集体系,提出了数据联动贯通、信息无损传输、情势动态推演的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云控平台架构。研究结论:规划数据库是推动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国土空间优化的基础,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有序建设、科学管理和精准应用是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源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辜寄蓉 朱明仓 江浏光艳 吴修月
[目的]为应对快速城市化给规划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弹性空间"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热点。资源的空间特性,其优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终会传递到空间上形成弹性空间,因此,探索不确定条件下土地资源优化的弹性空间划定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方法]研究梳理了"弹性"与"弹性空间"的理论发展与基本内涵,确定了"刚柔并济,弹性优化"的原则。针对国土空间规划,从"现状地表"和"适宜性评价"两条数据线,构建"弹性空间"的划分路径,并以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为例在规划中进行了实践。[结果](1)在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分的刚性区域包括:由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形成的农业空间,由生态红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区域形成的生态空间、由现状城镇及其扩展区域形成的城镇空间,可保证1—2年内的用地指标都在刚性区域内。(2)划分的弹性区域包括:未来可优先开发的农业/城镇区和后备开发的生态/城镇区,也有未来农业和生态的相互转换区生态/农业、农业/生态。[结论]研究表明弹性空间是资源优化配置不确定性在空间上的表现,弹性空间划定可提前感知并应对不确定性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规划政策有效性。研究为空间规划中弹性空间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兴 王凌云
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数量越来越多,逐年呈上升态势。2004年~2009年,全国共发生环境事件700多起,仅2009年就有171起,环境压力空前巨大。因此,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绕不开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立超 郭露露 全嘉美 段增强 王健 贾贵举 董康宁 董杰
为进行内蒙古东部地区国土空间规划下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基于兴安盟资源禀赋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构建兴安盟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集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脆弱性评价对兴安盟生态保护重要性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兴安盟生态保护极重要区总面积为27 986.88km2,占全盟总面积的50.75%;2)兴安盟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和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盟域的西北部阿尔山和主要的国家级保护区范围内,而较低值区则主要分布中南部丘陵和草原区域;3)水土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对于兴安盟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可为兴安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空间划定、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构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屏障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琼 杨楠 高萌萌 李小磊 王轶 郅二铨 张旭航
[目的]依据农业生产的自然本底条件与国土利用现状,开展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与承载规模测算研究,可为科学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适宜性的基本评价导向,以辽中平原为例,通过分析农业生产的水、土、光热、环境质量、气象灾害、国土利用、生态保护等条件与风险,细化了农业生产适宜性与承载规模评价方法,并基于GIS空间分析开展了相应评价。[结果]辽中平原农业生产适宜区、一般适宜区、不适宜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8.1%、23.9%、28.0%。不适宜区主要受现状国土利用、坡度、土壤肥力、环境质量制约。不适宜区内分布有耕地、园地13.9万hm~(2),主要在平原北部的沈阳、铁岭、阜新等地。辽中平原农业生产承载规模约320.6万hm~(2),高出现状耕地规模约16%,整体上农业生产承载能力尚有盈余,但受水资源约束,盘锦、营口平原区域的农业生产规模超载。[结论]为支撑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需加强辽中平原农业生产不适宜区内的耕地监管,开展周边土地及环境综合整治,必要时制定耕地调入调出方案,优化农业生产超载地区的水量调配方案及用水结构,大力推行农业节水灌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郝庆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更好地进行国土空间的整合、国土开发格局的优化,开展国土规划编制成为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2010年9月初,《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1~2030年)》前期研究和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让我们共同关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新年 王世福 赵渺希 温馨
基于政策工具的一般性特征,因地制宜的乡村规划政策离不开地域类型的甄别。通过对乡村地域类型进行规划导向的判别,并以广东顺德乡村地域为研究对象,通过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典型乡村的问卷调查数据,将发展基础和发展诉求与规划政策导向相匹配。结果表明:顺德乡村地域包括城市化发展型、整治发展型、生态保育型这三大类和若干小类,对其中3个典型地域类型乡村的村民改造意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不同地域类型的乡村发展策略。
关键词:
乡村 地域类型 规划政策 顺德市 广东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