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0)
- 2023(17416)
- 2022(15041)
- 2021(13929)
- 2020(11691)
- 2019(26595)
- 2018(26412)
- 2017(50116)
- 2016(27518)
- 2015(30708)
- 2014(30480)
- 2013(30107)
- 2012(27763)
- 2011(25257)
- 2010(25333)
- 2009(23018)
- 2008(22579)
- 2007(20052)
- 2006(17825)
- 2005(15809)
- 学科
- 济(111573)
- 经济(111468)
- 管理(79331)
- 业(76162)
- 企(62285)
- 企业(62285)
- 方法(47138)
- 数学(40136)
- 数学方法(39651)
- 中国(32158)
- 农(31150)
- 地方(27846)
- 财(26358)
- 业经(25909)
- 学(25390)
- 农业(21308)
- 环境(21237)
- 贸(20843)
- 贸易(20828)
- 易(20164)
- 制(19610)
- 技术(18602)
- 和(18325)
- 银(17784)
- 理论(17745)
- 银行(17713)
- 划(17032)
- 行(16954)
- 融(16682)
- 金融(16681)
- 机构
- 大学(390297)
- 学院(389554)
- 管理(152189)
- 济(151685)
- 经济(148278)
- 研究(137095)
- 理学(131241)
- 理学院(129700)
- 管理学(127345)
- 管理学院(126654)
- 中国(101411)
- 科学(88608)
- 京(85367)
- 农(72204)
- 所(70619)
- 财(67348)
- 研究所(64735)
- 业大(63635)
- 中心(61535)
- 江(58125)
- 农业(56740)
- 北京(54312)
- 财经(53602)
- 范(52753)
- 师范(52120)
- 院(50026)
- 经(48689)
- 州(47389)
- 经济学(43807)
- 技术(42748)
- 基金
- 项目(268777)
- 科学(209033)
- 基金(192063)
- 研究(190956)
- 家(170429)
- 国家(168978)
- 科学基金(143102)
- 社会(118503)
- 社会科(112250)
- 社会科学(112215)
- 省(106488)
- 基金项目(102298)
- 自然(95288)
- 自然科(93002)
- 自然科学(92975)
- 自然科学基金(91268)
- 划(90408)
- 教育(87212)
- 资助(79000)
- 编号(77236)
- 成果(61774)
- 重点(60856)
- 发(60508)
- 部(57692)
- 创(55624)
- 课题(54271)
- 创新(51868)
- 科研(51617)
- 计划(50747)
- 教育部(48423)
- 期刊
- 济(169493)
- 经济(169493)
- 研究(112206)
- 中国(78582)
- 学报(69014)
- 农(65205)
- 科学(61304)
- 管理(56450)
- 大学(51038)
- 财(49887)
- 学学(47992)
- 农业(45161)
- 教育(44455)
- 技术(34018)
- 融(33413)
- 金融(33413)
- 业经(29541)
- 经济研究(26574)
- 财经(25202)
- 业(23886)
- 问题(22040)
- 图书(21870)
- 经(21509)
- 科技(20784)
- 版(19124)
- 资源(19079)
- 技术经济(18992)
- 业大(18195)
- 商业(17931)
- 理论(17865)
共检索到578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礼强 于海霞 李爱贞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SEIA)是目前环境影响评价 (EIA )领域中的前沿课题。本文探讨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系统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鹤 朱坦 戴树桂 邢纪萍 刘小琴
本文讨论了SEA开展的必要性 ,介绍了SEA的两种类型 ,论述了SEA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并指出SEA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纽带。
关键词:
战略环境评价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 刘正刚 顾新建
企业如何借助产品服务系统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大议题。现有产品服务系统研究过于局限资源节约/生态效率,缺乏更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为此,本文在分析现有面向资源节约的狭义产品服务系统的研究局限基础上,结合更全面的生命周期思考和网络特征分析,研究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广义产品服务系统和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内涵,结合共生启示,为立足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管理发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生态学,提供清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卓有成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得到完善与发展,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晓新 夏军
本文在分析传统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固有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赋予了可持续性的内涵,并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体系。其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基础、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准则和工作程序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弢
本文首先集中论述了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 ,然后提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建议 ,以期为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环境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丽 戴明忠 王腊春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阐述了传统环境影响评价 (EIA)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显示出的各种缺陷 ,对传统EIA从评价标准、过程、层次、对象和规模等方面进行扩展 ,提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型EIA体系(SDEIA)。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 扩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祥生 李青
本文根据国际环境教育的新发展 ,论述了环境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提出了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体系。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教育 环境意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复明
可持续发展战略逼迫投资创新 ,呼唤着新的国家投资策略。本文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投资创新的关系 ,系统地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策略 ,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结构问题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投资创新 投资结构 投资政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浙江省教育厅课题组
本文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 ,通过对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研究现状分析 ,结合我国的国情 ,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框架 ,对环境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环境负债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以期丰富和完善会计理论和实务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会计 系统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春麟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当今国际职教领域的四大热点话题之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金资助下,笔者及合作伙伴在中国开展了该领域课程改革的行动研究,通过调研阶段、纲要修改论证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反思总结阶段和修正深化阶段的实施,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改革入手,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学生转变价值观和提升面向可持续发展技能的目的,但概念理解的偏颇、行动实施的粗放及环境因素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研究目的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行动研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振明
改革开放二十年,福建水产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1997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429.31万t,是1978年44.76万t的9.6倍,翻了3番,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133kg,居全国第一位。水产业总产值达403.16亿元,其中渔业产值达264.8亿元,占大农业的28.61%,水产业增加值达242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产值的8.1%。回顾过去,面对现实,对处于跨向新世纪的福建水产业来说,走什么样发展道路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福建水产业面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高 温宗国 杜斌
本文研究了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从方法学、科学技术观的角度分析了技术预见、关键技术选择在技术创新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技术预见和关键技术选择是制订和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应当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对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提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技术创新应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本文还探讨了在我国开展技术预见和关键技术选择的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提出应从战略视角把握关键技术选择,进一步指出在技术预见的基础上促进面向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