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6)
2023(10769)
2022(9274)
2021(8386)
2020(7140)
2019(16376)
2018(15996)
2017(30241)
2016(16627)
2015(18652)
2014(18214)
2013(17874)
2012(16811)
2011(15061)
2010(15367)
2009(14205)
2008(14324)
2007(13521)
2006(11461)
2005(10218)
作者
(47208)
(39478)
(39418)
(37420)
(25079)
(18812)
(17915)
(15304)
(14628)
(14053)
(13324)
(13085)
(12545)
(12545)
(12251)
(12157)
(12152)
(11759)
(11534)
(11296)
(9781)
(9704)
(9443)
(8993)
(8893)
(8847)
(8824)
(8789)
(8023)
(7770)
学科
(67355)
经济(67303)
(54888)
管理(54319)
(46899)
企业(46899)
方法(30613)
数学(26352)
数学方法(26097)
中国(19141)
(18591)
技术(18184)
(17989)
业经(15912)
地方(14457)
(13615)
贸易(13602)
(13224)
(13221)
(12677)
技术管理(12603)
农业(12533)
(11311)
财务(11286)
财务管理(11254)
(11224)
理论(11215)
银行(11196)
(10718)
(10671)
机构
学院(235664)
大学(235331)
(98565)
经济(96499)
管理(94368)
理学(81281)
理学院(80409)
管理学(79182)
管理学院(78700)
研究(77685)
中国(58733)
(49151)
科学(46566)
(44368)
(38515)
(37813)
(36871)
中心(36260)
财经(35143)
研究所(34898)
业大(33903)
(31699)
北京(30771)
(30554)
师范(30286)
经济学(29694)
农业(29645)
(29140)
(28171)
经济学院(26827)
基金
项目(154825)
科学(122846)
研究(115130)
基金(111215)
(96266)
国家(95457)
科学基金(82509)
社会(73036)
社会科(69381)
社会科学(69359)
(62495)
基金项目(59084)
教育(54011)
自然(52523)
(52079)
自然科(51371)
自然科学(51357)
自然科学基金(50499)
编号(47127)
资助(44285)
成果(38281)
(37775)
重点(35068)
(34360)
创新(34349)
(34322)
课题(33103)
国家社会(29740)
教育部(29674)
科研(29432)
期刊
(107935)
经济(107935)
研究(68340)
中国(49373)
管理(36813)
(35717)
学报(33911)
(33894)
科学(32611)
教育(29397)
大学(25930)
学学(24080)
技术(22712)
农业(22579)
(20707)
金融(20707)
业经(18491)
经济研究(17339)
财经(17336)
(14963)
问题(14033)
技术经济(13758)
(13575)
科技(12986)
(12175)
图书(11938)
商业(11809)
(11236)
(11013)
论坛(11013)
共检索到352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兆刚  
创新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创新活动要求的程度,目的在于改变传统创新管理中注重创新数量,轻视创新质量;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负面影响的弊端,以推动创新活动高质量发展。在创新质量的有关文献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创新、创新绩效与创新质量的关系,认为质量创新是创新质量的基础、创新绩效与创新质量是质与量的关系,创新质量的水平不仅指基于要求、程序和标准的符合性,而且指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结合我国创新驱动战略,认为追求创新质量实际是追求创新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婕  安同良  
本文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点上系统梳理了中国创新之路——典型的技术后发国技术赶超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变迁,中国创新之路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困局和问题凸显。特别是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崛起的"技术牌"屡被打出,所以中国在技术赶超的后半程需要谨记"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告诫,核心关键在于谋求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之路。本文认为,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中国创新之路,需要积极吸收、借鉴和采纳复杂经济学的思路来提供实际应用,未来中国创新驱动的实践关键在于在复杂性视阈的框架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1+N"多层次创新系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运营逻辑、运营方式仍延续传统发展的做法,正成为企业当前创新发展的障碍。发展逻辑决定运营逻辑。运营逻辑、运营方式仍延续传统发展的做法,正成为企业当前创新发展的障碍。构建创新运营体系,就是在业务方法层面、在创新执行层面对创新发展做出直接回应。运营体系是创新的功能性构成运营体系(特指企业中与技术研发体系相对应的生产、采购、营销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怡  毕世栋  
介绍研究院所图书馆开展面向战略创新的知识服务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针对就战略创新和知识服务的含义、特点,提出从资源、文化、管理、技术、知识服务平台、人力资源保障6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的举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文华  江育恒  葛昀洲  
G企业的研究院是其所在企业集团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建有博士后工作站等科技平台,与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后,在乳制品营养、食品安全控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研究,构筑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体系。G企业立足于企业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博士后培养管理组织体系,充分利用政府、高校、海外资源,注重协同创新,在博士后培养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经验。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玉林  齐晶晶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考量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0-2015年区域发展战略及增长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创新示范区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力推动了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作用显著。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显著,而创新机制的作用力不显著。因此,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玉林  齐晶晶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考量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00-2015年区域发展战略及增长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创新示范区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力推动了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作用显著。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显著,而创新机制的作用力不显著。因此,进一步完善创新机制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臧志军  
目前"双高"建设的管理有明显的目标管理色彩,这导致"双高"建设对国家和地方的整体战略关照较少,难以达成"双高"建设的目标。"双高"建设的绩效管理实质上是对组织绩效的管理,因此应形成对"双高"建设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双高"建设的战略绩效管理既要追求宏观战略与学校战略的平衡性,也要追求与新发展形势的适应性,即开展"双高"建设的适应性战略绩效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天梅  孙宝文  
西方通过讨论面向流程的信息系统分析方法与传统信息系统分析方法的差异,提出了面向流程创新的信息系统分析模型,并对面向流程创新的信息系统分析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木容  黄如花  
通过对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环境下的信息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科研人员希望图书馆加强文献传递服务、科技动态信息服务、国外学术信息机构及搜索引擎导航服务、在课题开展的各个阶段对不同信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进一步推广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春杰  
面向区域文化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是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亟需从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华  
在技术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技术范式。技术范式的转换要求技术战略和技术创新做出相应调整。技术战略的调整主要包括技术选择、技术方法论和技术理念。从跨越技术创新陷阱的角度,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下两组基本的技术创新形式: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本文认为,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应该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围绕"3R"原则,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黎辉  
本文对创新风险的预控与组合管理、合作网络的变化与控制、合作界面环境评估与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协同创新动态全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了协同创新的进展显示板、风险演变显示板、项目组合管理显示板、合作网络演变显示板以及合作界面环境显示板。可视化战略信息监控平台可使创新管理者更有效地实施事前控制和前瞻性决策,通过对创新过程动态优化,实现协同创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树华,李必强,海丰  
本文认为产品创新与管理集成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产品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客观需要、管理集成的最终目标 ;管理集成是集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品创新的科学手段。文章最后提出了四个方面尚待研究的课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黄连庆  
网络环境下面向知识创新的信息服务运作模式有两大类型:专业信息中心模式、虚拟社区模式。图书馆应积极探索智能化程度更高、更富人性化的服务和技术,包括建立个性化信息导引机制、“一步到位”式的参考链接服务、合作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以及集成式多语种检索服务。参考文献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