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1)
- 2023(16268)
- 2022(13528)
- 2021(12349)
- 2020(10192)
- 2019(22843)
- 2018(22576)
- 2017(43304)
- 2016(23436)
- 2015(26197)
- 2014(26161)
- 2013(26149)
- 2012(24242)
- 2011(21793)
- 2010(22395)
- 2009(20768)
- 2008(20804)
- 2007(19182)
- 2006(17202)
- 2005(15885)
- 学科
- 济(106803)
- 经济(106683)
- 业(99558)
- 企(80545)
- 企业(80545)
- 管理(78542)
- 农(48389)
- 方法(39056)
- 业经(35364)
- 农业(32553)
- 中国(30647)
- 数学(29720)
- 财(29680)
- 数学方法(29479)
- 地方(26130)
- 制(23019)
- 技术(21458)
- 务(20492)
- 财务(20455)
- 财务管理(20415)
- 企业财务(19335)
- 贸(19123)
- 贸易(19104)
- 易(18542)
- 理论(17815)
- 和(17638)
- 策(17468)
- 银(17201)
- 银行(17180)
- 学(16996)
- 机构
- 学院(341061)
- 大学(330870)
- 济(146341)
- 经济(143342)
- 管理(134946)
- 理学(114419)
- 理学院(113267)
- 研究(112942)
- 管理学(111744)
- 管理学院(111082)
- 中国(90497)
- 京(70153)
- 农(67888)
- 财(66668)
- 科学(66638)
- 所(57340)
- 江(55920)
- 中心(53099)
- 业大(51869)
- 农业(51761)
- 财经(51544)
- 研究所(51083)
- 经(46556)
- 州(44486)
- 北京(44021)
- 经济学(43140)
- 范(42805)
- 师范(42402)
- 院(39937)
- 经济学院(38842)
- 基金
- 项目(216962)
- 科学(172281)
- 研究(164079)
- 基金(156072)
- 家(134355)
- 国家(132997)
- 科学基金(115570)
- 社会(106416)
- 社会科(100679)
- 社会科学(100656)
- 省(88586)
- 基金项目(82180)
- 教育(72651)
- 自然(71641)
- 划(71043)
- 自然科(70009)
- 自然科学(69995)
- 自然科学基金(68833)
- 编号(68306)
- 资助(62437)
- 成果(54174)
- 发(52387)
- 创(48188)
- 重点(47826)
- 部(47194)
- 课题(46226)
- 业(45318)
- 创新(44244)
- 国家社会(43833)
- 发展(42983)
- 期刊
- 济(178779)
- 经济(178779)
- 研究(100446)
- 中国(76355)
- 农(68871)
- 财(54054)
- 管理(53909)
- 学报(48307)
- 科学(47076)
- 农业(46328)
- 大学(37978)
- 融(36498)
- 金融(36498)
- 业经(35815)
- 教育(35716)
- 学学(35613)
- 技术(33427)
- 经济研究(26137)
- 财经(25582)
- 业(25131)
- 问题(23707)
- 经(22321)
- 技术经济(19669)
- 图书(18118)
- 世界(17594)
- 商业(17549)
- 现代(16997)
- 贸(16851)
- 版(16674)
- 经济问题(16154)
共检索到537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璇
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农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我国当前的实际客观需求。尤其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需要作出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农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并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发展面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并在产业集群中表现得最为集中。面向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有机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以浙江为例的调查显示,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增强产业集群功能,而且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产业集群改造和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面向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应努力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业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着力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发展,大力培育相关品牌和领军企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群 产业转型 浙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长云
本文基于对浙江的调研,分析了面向产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形式和发展现状,探讨了集群服务业发展面临的4大主要问题,分析了集群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政策制约、融资制约、准入制约、体制制约、发展方式制约、人才制约、组织和统计制约。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促进集群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艳琦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通过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农村三产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驱动作用,并在空间层面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异质性分布格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农村三产融合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13.47%;相比于专业化集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的中介效应更显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中介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按中介效应占比由大到小对四大地区排序的结果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因此,政府部门可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打造平台模式驱动农村三产融合;行业协会可通过创建示范区、构建全国性平台、构筑示范项目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支持;东部地区政府和生产性服务业应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西部、中部及东北地区全面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成丽 邵文武 张波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服务业提供主体单一、农业金融保险发展滞后、农业科技人才匮乏、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应该从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化的服务组织、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带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链 农业组织 集聚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骏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与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两大发展空间和三种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动因 空间 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骏
由于产业融合与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融合 空间 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慧芬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即面向农业产业链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服务业。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很快,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引擎。农业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业比较利益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建设现代农业要求还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滞后。因此,今后要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现代服务部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海宁 张若雪
本文从农业产业链融资租赁的概念范畴出发,分析了我国融资租赁业服务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商业模式及"租售模式"的结构、特点和优势,归纳了融资租赁服务于农业产业链的主要业务领域,阐述了其对于各相关参与方的意义和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农产业融资租赁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山
理顺农业产业链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政府协调农业产业链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主导企业组织协调农业产业链是增进市场效率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主导企业可以是市场型的,而不一定是生产型的。在面临市场约束的前提下,更应该发挥市场型主导企业的组织协调作用,并且重点依靠有载体的市场型主导企业。市场型主导企业通过培育引导农民企业家,由农民企业家与农户形成稳定市场交易关系来协调农业产业链,利于促进农民直接增收和间接增收。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 市场型企业 企业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志光
面向市场发展高效农业──玉林地区“三高”农业的实践与探索广西玉林地区农委彭志光所谓高效农业,就是以当地资源为基瞅以科技进步为支柱,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1)农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2)作物和畜禽单产的高水平;(3)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程华 卢凤君 谢莉娇
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主导企业在实践探索中遇到了产业链组织发展的挑战,目前的理论研究对于产业链组织演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解构不够深入且缺乏系统性。本文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剖析了产业链及产业链组织的内涵,从多链融合角度解读了农业产业链的构成,表明基于产品物质链的科技创新、基于生产要素的服务创新、基于微观主体的中观产业组织的管理创新是产业链增值发展的关键。通过实践调研、专家访谈,利用系统动力学、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三个演化阶段的驱动因素、阶段特征进行了理论解读。产业链组织演化的研究表明基于全产业链闭环的"集群+平台+龙头企业+综合服务"的平台型组织是产业链组织模式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这种组织具有"宽界面、短路径"、规模一致性与生态多样性并存的特征,有利于农业产业链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鼓励创新并实现产业增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傅国华
一、热带农业产业链所谓运转热带农业产业链,主要是立足于海南的热带资源优势,依托市场对热带农产品进行合理配置。通过立项论证,选择名、特、优、新农产品;在此基础上集中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片开发,对热带农产品实施规模种植;并且辅以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储运技术,转动支柱农产品"产—加—运—销"或"产—运—销"的产业链。农业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