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5)
2023(4217)
2022(3326)
2021(3225)
2020(2370)
2019(5218)
2018(5043)
2017(9456)
2016(5018)
2015(5446)
2014(5138)
2013(4866)
2012(4428)
2011(3998)
2010(3895)
2009(3324)
2008(3103)
2007(2865)
2006(2383)
2005(2168)
作者
(13066)
(11041)
(10900)
(10639)
(6929)
(5111)
(4951)
(4336)
(4247)
(3714)
(3682)
(3681)
(3444)
(3422)
(3318)
(3310)
(3255)
(3236)
(3175)
(3170)
(2680)
(2669)
(2573)
(2569)
(2478)
(2455)
(2449)
(2323)
(2215)
(2200)
学科
(18876)
经济(18850)
管理(14521)
(12926)
(10763)
企业(10763)
方法(7413)
(6573)
中国(6312)
业经(6078)
数学(5885)
数学方法(5804)
(5116)
农业(4614)
(4204)
地方(4034)
(3728)
理论(3659)
(3367)
(3305)
(3171)
贸易(3164)
(3136)
(3119)
(3081)
技术(3048)
(2991)
产业(2926)
教育(2880)
环境(2790)
机构
学院(66327)
大学(65870)
管理(26581)
(25211)
经济(24697)
理学(22709)
理学院(22459)
管理学(22143)
研究(22023)
管理学院(21997)
中国(16463)
(13743)
科学(13377)
(11552)
(10378)
中心(10329)
(9969)
(9896)
(9542)
研究所(9440)
师范(9434)
业大(9222)
财经(9137)
(8428)
北京(8319)
(8238)
(7840)
技术(7797)
经济学(7627)
农业(7615)
基金
项目(47429)
科学(38272)
研究(37034)
基金(34457)
(29917)
国家(29668)
科学基金(25747)
社会(24057)
社会科(22790)
社会科学(22783)
(18786)
基金项目(18231)
教育(17128)
(15818)
编号(15783)
自然(15388)
自然科(15040)
自然科学(15038)
自然科学基金(14760)
成果(13054)
资助(12470)
(11188)
重点(10801)
(10656)
课题(10478)
(10391)
国家社会(10297)
项目编号(10276)
创新(9868)
(9590)
期刊
(29279)
经济(29279)
研究(18115)
中国(14143)
学报(10566)
管理(10346)
(10104)
教育(9715)
科学(9491)
(8628)
大学(8204)
学学(7459)
农业(6752)
业经(6064)
技术(5834)
图书(5230)
(5115)
金融(5115)
情报(4754)
经济研究(4474)
财经(4404)
问题(3936)
(3873)
理论(3772)
实践(3495)
(3495)
(3442)
科技(3345)
(3329)
书馆(3248)
共检索到99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如江  张玉洁  赵梦梦  秦明艳  
[目的/意义]海量异构的开源数据已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关键生产要素,如何关联多源信息,实现情报的自动推理和感知,是迈向下一代智慧情报系统的必要途径。[方法/过程]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了智慧情报感知框架,围绕情报关联和情报推理两个核心组件,论述其内涵、组织要素和支持路径。认为智慧情报感知的内涵是依托海量异构的开源数据,利用情报方法实现情报任务的主动观察和主动发现的过程。在组织方面,分别介绍情报关联组件,即情报评估,抽取,融合;情报推理组件,即情报演进刻画,溯因,预测。在路径方面,分别阐述涉及关联与推理的内部支持路径和涉及人员、方法、任务的外部支持路径,并讨论各组织要素之间的运行逻辑和协同关系。[结果/结论]智慧情报感知旨在拓展现有情报感知体系的方法范畴,将因果推断、事件溯因、轨迹刻画等前沿技术、方法引入感知研究,将数据感知和机器感知深化至智慧感知。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庞宇飞   张海涛   张鑫蕊   刘彦辉  
从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的视角出发,探索智慧政府情报决策效果的内涵与特点,并分析智慧政府情报决策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条件变量组合路径,有利于决策效果的优化与重大突发事件的妥善应对。以安全系统理论与物理-事理-人理(wuli-shili-renli,WSR)方法为指导,通过大量文献调研与分析界定政府情报决策效果的内涵与特点,同时梳理影响政府情报决策效果的条件变量,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再利用模糊集定性比较法详尽分析其影响因素与条件变量组合路径。通过研究决策信息焦虑、情报传递障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等不同变量组态对智慧政府情报决策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5条组合路径,即情报传递障碍缺失型路径、事理因素主导的信息焦虑因素与法规制度因素融合型路径、信息焦虑缺失型路径、事理因素主导的情报传递障碍因素与法规制度因素融合型路径以及法规制度特化型路径。这些条件变量组合路径可以为智慧政府情报决策提升与突发事件应对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张芳  唐崇忻  
本文阐述了智慧图书馆和智慧馆员的特征与内涵,明晰了智慧图书馆对高校馆员的职业理念、知识技能、学术科研及实践创新等新要求,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员亟需与时俱进、扬长避短、科学规划和自我管理,以适应智慧图书馆的新挑战。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阳  孙建军  
当前,我国应急管理正在面临新一轮体制改革,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业务领域对大数据情报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由此对智慧应急"大情报"格局提出新的期望和要求。本文总结了应急管理情报资源支持的现状,指出其情报认知不足、构建力度不够、开发技术欠缺、合作共享偏低、持续保障缺失等症结。立足本土情境和现代特征,提出面向智慧应急的情报资源保障能力建构这一现实命题,并分析了其内涵定位。基于能力解构视角,从情报资源基础储备能力、情报资源深度开发能力、情报资源协同共享能力、情报资源持续发展能力四个维度阐释了相关能力体系的主体内容和运作机理。最后,提出情报资源自觉自为、情报资源技术拓新、情报资源整体动员、情报资源生态优化的能力培育对策,支持新时代应急管理"情报灵"的智慧化实现。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莉  杨雨欣  
[目的/意义]从元宇宙的视角研究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智慧图书馆沉浸式阅读体验的功能。[方法/过程]探讨元宇宙应用于图书馆的理论逻辑,明确智慧图书馆遇到的现实挑战,指出触手可及的阅读场景、数媒引领的资源数据、多种技术的集成等构建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优势。分析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技术架构、元宇宙核心技术集成方式,构建未来元宇宙图书馆五层次结构模型。探讨元宇宙智慧图书馆的实现路径。[结果/结论]加大元宇宙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智慧图书馆阅读沉浸感;构建立体式元宇宙智慧图书馆沉浸式资源,促进用户沉浸式互动;拓展元宇宙图书馆服务,增强图书馆知识服务职能;加大元宇宙智慧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沉浸式体验提供硬件保障;提升元宇宙智慧图书馆馆员的能力,提高沉浸式服务质量。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丽冰  
智慧图书馆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的简单融合,而是先进的图书馆理念与信息技术共融的未来图书馆发展模式,是实现图书馆“资源数据化”“数据知识化”“知识智慧化”的一种“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生态。传统图书馆模式呈现出的“空心化”“同质化”“去专业化”“去图书馆化”趋势,制约了图书馆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引擎”价值的实现,而“技术驱动”模式的局限性和“技术异化”也是形成智慧图书馆建设困境的原因之一。文章认为未来应通过“技术为媒、以人为本,多元共建,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路径来推动智慧图书馆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成林  张宝臣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是支配教师教学思想和行为的教学素养,渗透了教师课堂教学机智与技术应用技巧。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实践智慧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校和企业可以从中获益。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实践、下企业锻炼、参加校内教师发展中心培训等途径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昆华   李欣   章岑   钱力  
[目的/意义]智慧数据权益体系是指导智慧数据建设与服务的原则规范,能够为文献情报机构履行社会职责提供更多公共空间。[方法/过程]全面分析了在信息社会环境下智慧数据权益体系的提出背景,深入研究了智慧数据权益体系的研究内容与重要意义,调研提炼了文献情报机构在智慧数据建设与服务过程中商业、开放、合作和自建数据权益面临的现实需求和主要问题。[结果/结论]明确智慧数据权益体系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并制定基于智慧数据建设与服务全流程的制度框架,形成智慧数据权益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宇  张海涛  庞宇飞  宋贺  
[目的/意义]从情报学学科本位出发,以智慧政府重大突发事件决策应对实际需求为目标导向,构建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系统,能够为情报决策赋能,提升智慧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质效。[方法/过程]以大情报观下情报决策相关概念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研究,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与情报工作内容为线索,构建面向重大突发事件的智慧政府情报决策系统,进而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运行效果。[结果/结论]提出了数据知识双驱动的情报决策系统架构,刻画了其情报决策逻辑与机理,提出了情报主导引领决策的功能定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志豪   郑荣   王晓宇   魏明珠   魏毓星  
[目的/意义] 不确定环境下我国产业发展受到冲击,亟须高质量的智慧情报服务赋能产业危机事件处置,以摆脱危机束缚。[方法/过程]文章重点关注应急管理过程的预防、准备和响应三个阶段,明确产业协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情报服务需求;然后以实际需求为牵引,融合区块链与大模型技术构建“情报流链条—大模型支撑—联盟链底座”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应急处置智慧情报服务模式;最后,以我国半导体产业停产危机处置为案例,进行处置过程预防、准备和响应阶段智慧情报服务的实验及效果分析,验证该模式的价值。[结果/结论]从案例和实验结果中可以得出,该模式下预防阶段的预警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本地知识库与大模型的结合让准备阶段智慧问询结果的F1值提升,联盟区块链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能够满足响应阶段应急情报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协同响应。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范炜   曾蕾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爆的AI新时代,AI技术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发展局面。新技术不断涌现、迭代更新速度极快。借助AI发展东风,智慧数据的生成进入了高效、深化、多模态集成的新阶段,提升了数据驱动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创新手段与形式的丰富度与可行性。本文旨在探索面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智慧数据生成。首先,从AI技术视角,对文化遗产智慧数据的内涵与价值进行回顾而知新;其次,系统化分析从多元异构数据资源生成智慧数据的典型做法;再次,以羌年为例,探讨非遗活态文化的智慧数据生成思路;最后,总结归纳AI赋能文化遗产智慧数据生成路径的四点参考策略。图3。表1。参考文献69。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钮钦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智慧商圈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整合传统商圈的商业服务,实现业态融合互补、信息互联互通、客户资源共享和精准营销服务的一种新型服务体验环境或服务生态系统,是传统商圈与虚拟商圈融合发展的新型商圈形态。从内容框架来看,智慧商圈一般包括数据中心、智慧导引、智慧交通、智慧营销等内容,由实体商圈与虚拟商圈服务平台两部分组成;从特征来看,智慧商圈在功能目标、要素驱动、经营业态、空间形态和推动主体方面与传统商圈存在明显区别。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新型商业服务解决方案,智慧商圈的创新模式体现在新服务概念、新顾客交互作用、新服务价值网络、新收益分配模型和新服务交付系统等六个维度。随着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智慧商圈建设实践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展开,既取得了成绩,也出现了建设理念缺乏整体性、建设策略线上线下融合不足、消费体验环境欠佳和制度规范滞后等问题。基于服务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智慧商圈的建设路径应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以多赢性的价值网络构建开放式的服务平台;二是以多元化的服务体验提升消费者满意度;三是以多层次的制度规范保障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琳  王运武  
着眼智慧教育设计微课,是时代性的崭新课题。短小精悍、易掌握、高效率、得其精华及利于建构是微课本质。智慧教育的要义是,在信息化基础之上,建构信息时代的教育新秩序、新形态,根据信息时代创新要求重构教育,造就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学习者。微课设计智慧在于:"效果"、"开放"、"多元"、"视动"、"巅峰"、"引领"、"易"、"灵"、"研创"、"立体"及"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生艳  段美珍  
[目的/意义]"智慧社会"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新目标之一,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图书馆作为新一代的图书馆形态有利于促进智慧社会的建设。[方法/过程]立足智慧社会的发展背景,从内涵、服务与建设路径3个方面对智慧图书馆进行探讨。[结果/结论]首先,提出"四四一一三三"的智慧图书馆内涵结构体系、智慧图书馆服务理念模型以及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概念模型;其次,对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原理和原则进行梳理;最后,从新技术应用、资源建设和服务拓展及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通  郄海霞  
面向2035进行技能型社会建设,应当明晰其内涵实质,洞察其现实逻辑,探寻其运行机制,实施系统科学的行动路径。技能型社会的内涵实质主要体现为三点:技能型社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是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更是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从现实逻辑来看,技能型社会建设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助推产业升级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应该着力打造高质量技能教育与培训系统,构建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保障系统,营造崇尚技能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实现技能型社会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