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2)
2023(12823)
2022(11103)
2021(10565)
2020(8686)
2019(20058)
2018(19972)
2017(39529)
2016(21524)
2015(24075)
2014(23976)
2013(23631)
2012(21548)
2011(19306)
2010(19291)
2009(17529)
2008(16989)
2007(14838)
2006(13192)
2005(11544)
作者
(59697)
(49441)
(48961)
(47135)
(31582)
(23533)
(22417)
(19349)
(18843)
(17795)
(16914)
(16692)
(15746)
(15530)
(15317)
(15273)
(14836)
(14787)
(14140)
(14012)
(12207)
(12178)
(11842)
(11359)
(11065)
(11001)
(10945)
(10881)
(9941)
(9752)
学科
(79915)
经济(79824)
管理(62581)
(58390)
(48541)
企业(48541)
方法(36393)
数学(31736)
数学方法(31263)
(25898)
(22976)
中国(22284)
(21917)
税收(20473)
(20297)
业经(18312)
地方(16942)
(16901)
(15301)
贸易(15295)
农业(15086)
(15004)
(14883)
(14553)
财务(14480)
财务管理(14457)
(13734)
企业财务(13680)
理论(13552)
(13254)
机构
学院(293761)
大学(293751)
管理(119055)
(115764)
经济(113105)
理学(103029)
理学院(101944)
管理学(100276)
管理学院(99744)
研究(96710)
中国(72379)
(62044)
科学(59609)
(59451)
(47749)
财经(45731)
(43870)
中心(43674)
(43310)
研究所(43079)
业大(42165)
(41550)
北京(39533)
(38289)
师范(38006)
(35483)
(35052)
农业(34039)
财经大学(33845)
经济学(33805)
基金
项目(200528)
科学(157407)
研究(149684)
基金(144879)
(124992)
国家(123933)
科学基金(106900)
社会(92662)
社会科(87833)
社会科学(87810)
(77662)
基金项目(76601)
自然(69370)
教育(68007)
自然科(67713)
自然科学(67699)
自然科学基金(66457)
(65489)
编号(62701)
资助(60149)
成果(51704)
(44055)
重点(44013)
(42397)
课题(42181)
(41498)
项目编号(39345)
创新(38602)
科研(38055)
教育部(37901)
期刊
(126831)
经济(126831)
研究(93040)
中国(52850)
学报(44173)
(43883)
管理(43035)
科学(39949)
(39776)
教育(33759)
大学(33541)
学学(31397)
农业(27848)
(25901)
金融(25901)
技术(25167)
业经(20820)
财经(20810)
经济研究(20174)
(17552)
问题(16188)
(16127)
图书(16019)
(15834)
理论(14948)
税务(14089)
科技(13916)
实践(13879)
(13879)
技术经济(13780)
共检索到435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代欣   姜明耀  
税收政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税费优惠政策对扩大国民经济活动的作用范围、加深市场主体和个人的影响程度、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和促进共同富裕等四个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我国价格机制不健全、产业与行业差异、政策综合效果难以追踪判断等影响了税费优惠政策作用的释放。市场主体对税费优惠政策反应各异,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是长期难题,还存在税费优惠政策零散、支撑共同富裕的“接口”尚不完备、保障重大目标和重点工程的职责还需明确等问题。应在供需两端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增强政策综合效果,拓展税费优惠政策组合优势、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力,构建有利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税费优惠政策,发挥税费优惠政策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志勇  
税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包括税制改革在内的多项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从历史和比较视角入手,结合直接税制改革,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税制改革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正确认识促进共同富裕的税收力量;明确不同发展阶段促进财富创造的税制改革任务;区分税制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任务;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需要结合税负归宿来研究推进;税制改革并不是万能的,需要有超越税制改革的补救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姚立杰   刘一楠   颜宝铜   邵平  
本文以某市2019—2020年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与共同富裕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后纳税人最高边际税率下降的样本中,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仍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促进作用在低收入样本中更为显著。因此,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适度加大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进一步释放个人捐赠潜力,提升个人捐赠意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3月3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出席,介绍优化完善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延续优化六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助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税费优惠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是直接有效和公平的惠企政策。近年来,财政部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
关键词: 政策效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葛立宇  姚凤民  莫龙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税收作为调节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础性制度,还存在流转税逆向调节、所得税覆盖范围较窄、财产税种类不健全、三次分配调节偏弱、非税收入负担较重等方面的改革挑战。当前,需要按照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提出的“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的要求,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税收在收入再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具体来说:一是要持续推进流转税改革,降低流转税占比。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三是要健全财产税体系,逐步提高财产税比重。四是要增强三次分配的税收激励作用。五是要理顺税费关系,严格规范非税收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银山   刘义强  
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与共同富裕存在着理论与现实逻辑的内在关联。共同富裕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乡村公共文化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驱动力。然而,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着如下现实挑战:公共文化建设主体单一,内生自主发展动力极度匮乏;文化建设内容刻板滞后,文化宣传形式单一且效率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且落后;文化效能转化机制不畅,文化产业利益共享机制不全。因此,在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我国亟须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完善多元共建机制,为文化建设提供有效主体;丰富文化建设内容,以多种途径促进文化传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载体;推动文化产业融合,以收益共享驱动共同富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旭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与共同富裕在理论上高度关联,它们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指向,把高阶正义视作价值目标,都以渐进主义作为构建原则。在政策脉络上,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政策演进始终围绕共同富裕主题主线,可分为探索准备阶段、全面深化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实践逻辑上,未来,基本文化服务均等化高质量发展应倡导精准化发展理念,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引入新型均等化评价视角,进一步完善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均等化共建共享机制,阔步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原理  赵向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管理应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响应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管理的关注点和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由股东、企业内部转向社会整体的主张,符合中华文明传统的一贯精神,更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也更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和优势。企业应秉持一种“共生共在”的理念,深刻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主动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融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之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斯丽娟  郭海霞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城乡相对贫困与弱相对贫困指数并进行分解,明确影响城乡相对贫困变动的因素。研究方法:将2002~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组数据还原为观察值与GQ模型拟合洛伦茨曲线结合测度城乡相对贫困指数,并将测得指数分解为四种效应。研究发现:农村相对贫困指数与弱相对贫困指数均高于城镇,且城乡相对贫困指数有上升趋势,城乡弱相对贫困指数呈下降趋势。分解结果表明,增长效应对城乡相对贫困指数和弱相对贫困指数变动起负向作用,贫困标准效应对城乡两种指数变动起正向作用。分配效应与城乡两种指数的变动一致,人口效应对城镇两种指数变动的作用为正,对农村两种指数变动的作用为负。研究创新:将影响相对贫困变动的因素扩展至人口效应和贫困标准效应,认为影响相对贫困与弱相对贫困变动的因素有增长效应、贫困标准效应、分配效应和人口效应四种。研究价值:为城乡相对贫困的测算与分解提供新的思路,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立平  茆莉萍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近年来,处于亏损状态的小微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宏观上,受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速变缓影响,再加上小微企业因为自身的规模较小、经营压力大、融资困难、税负过重等问题;微观上,小微企业对相关税收政策不够重视了解,抗风险能力弱,风险意识淡薄。因此,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玉栋  孟凡达  
研究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效果及政策效应,观察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分析纳税人税负感的影响因素以及模拟各种优惠标准下的企业税负变化情况等。研究结论表明:小微企业具有减税空间,国家对其优惠政策需要落实;企业税负感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流转税相对于所得税具有更大的减税空间等。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丽生  蔡超梅  季拓  占泽英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税收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中都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国家的统一制度安排下,浙江省结合省情和自身特色,运用税收力量,作出了浙江成绩。本文总结了浙江省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在以调节收入分配为目标的情况下,提出目前我国税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税收政策支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菊花  
公共文化服务承担了实现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历史责任,而财税政策则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纵观公共文化服务从低质量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沿革,与我国的财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精神共同富裕理论、国家善治理论、公共财政理论为依据,构建起财税政策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理论,其作用机理体现在财力保障、工具调节、促进文化公平等方面。但在实践中,公共文化服务依然受到参与主体单一、财政政策不平衡不协调、财政预算与考核监督偏弱、税收政策不到位等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于:一方面,构建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格局,提供相应的财税支持、补贴、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健全财税政策机制,包括完善预算方案和强化监督考核、加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地方政府供给能力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立丰  王静  张艳  
本文基于创新导向视角归纳提出具有鲜明的使命性、系统性和社会性特质的面向共同富裕的创新导向,初步构建“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推动力,在党的领导下,引导更广大群体形成契合自身的创新模式,探索更多样化、具有共同精神内核的,更加注重伦理性、意义性和使命性的创新模式,推进实施更加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创新模式,在实践层面以数字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以及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抓手,守正创新地构建面向共同富裕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这一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范式,并对面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理论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展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