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5)
2023(10043)
2022(8582)
2021(8058)
2020(6688)
2019(14620)
2018(14410)
2017(28376)
2016(15699)
2015(17344)
2014(17467)
2013(16998)
2012(15876)
2011(14388)
2010(14848)
2009(13946)
2008(13894)
2007(12497)
2006(11337)
2005(10552)
作者
(42681)
(35583)
(35382)
(33976)
(22852)
(16722)
(16329)
(13542)
(13460)
(12847)
(12182)
(12024)
(11536)
(11337)
(11336)
(11043)
(10663)
(10401)
(10344)
(10212)
(9019)
(8697)
(8466)
(8250)
(7992)
(7964)
(7877)
(7871)
(7178)
(6972)
学科
(60739)
经济(60642)
管理(50913)
(42970)
(35261)
企业(35261)
(20856)
方法(20264)
中国(18162)
(18089)
(17776)
数学(17512)
数学方法(17224)
地方(15979)
业经(13973)
(11963)
银行(11950)
(11816)
(11770)
(11692)
金融(11689)
(11494)
农业(11370)
(10933)
贸易(10926)
(10889)
(10791)
财务(10762)
财务管理(10732)
环境(10662)
机构
大学(217607)
学院(217547)
(93427)
经济(91238)
管理(83130)
研究(76894)
理学(70011)
理学院(69170)
管理学(68213)
管理学院(67741)
中国(60236)
(49387)
(46124)
科学(42741)
(37805)
财经(36536)
(35463)
中心(35238)
研究所(33407)
(32972)
(30279)
(29562)
师范(29367)
北京(29223)
经济学(29126)
(28692)
(27610)
财经大学(26734)
业大(26591)
经济学院(26024)
基金
项目(138888)
科学(111343)
研究(107738)
基金(101092)
(86381)
国家(85666)
科学基金(74093)
社会(69862)
社会科(66298)
社会科学(66287)
(53226)
基金项目(52264)
教育(49173)
(45382)
编号(44853)
自然(44775)
自然科(43717)
自然科学(43705)
自然科学基金(42916)
资助(40882)
成果(38890)
(32225)
(32005)
重点(31475)
课题(31251)
(30919)
国家社会(29198)
(28833)
(28221)
教育部(27892)
期刊
(110621)
经济(110621)
研究(72118)
中国(48601)
(39248)
管理(32909)
(28989)
学报(27218)
科学(27150)
教育(27146)
(25799)
金融(25799)
大学(22033)
学学(20346)
农业(19297)
财经(18464)
技术(18329)
经济研究(17172)
业经(16918)
(15913)
问题(14365)
(12832)
图书(11962)
国际(11386)
世界(10681)
现代(10665)
(10522)
论坛(10522)
理论(10130)
(9831)
共检索到349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惠芳,向俊波  
我国的区域规划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内容体系和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程序。但技术性仅仅是区域规划属性之一,政策属性才是区域规划的本质属性,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是为政策性服务的,新时期的中国区域规划改革应该首先确立和实现区域规划的公共空间政策属性。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当中政策缺陷及其影响,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介绍和分析了国外区域规划中的综合性与微观性、规划地位的法定性、规划行政程序的开放性、规划实施手段的多样性,并阐述了国外区域规划对于我国区域规划改革可供借鉴的个人观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佳  高华央  
本文通过对当前区域规划的国内外宏观背景进行分析,明确了加强政策和制度设计在当前区域规划中的必要性。同时通过新一轮的区域规划与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轮城镇体系规划的对比分析明确了新时期区域规划在规划理念、工作重点、规划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和制度设计层面进行了方法和对策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立足于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区域规划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京祥  何建颐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区域规划经历了由技术性控制向公共政策导引转变的显著过程,这是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及制度环境的总体变迁密切相关的。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制度环境的变化,区域规划的公共政策转向也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趋势。系统回顾了西方国家区域规划发展历程及其公共政策属性的演变过程,对不同治理理念下的区域规划组织方式进行了归纳;并以此为借鉴,对中国区域规划的未来发展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雪飞  张京祥  赵伟  
文章剖析了公共政策与区域规划的涵义,指出区域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缺乏公共政策属性的有关方面,在解析、借鉴国外区域规划的基础上,探讨了对我国区域规划基于公共政策导向的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京祥,吴启焰  
区域规划正重新成为全球性的新热潮并以崭新的姿态出现。本文考察了区域规划再兴的宏观背景 ,阐述了新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规划应对的理念及区域规划的制度保障体系 ,试图为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雯  
区域规划是协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关系的区域开发与国土整治方案 ,是市场经济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的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还存在一定问题 ,主要是各层次规划衔接不力 ,从而影响了区域规划的实施和应用。借鉴国外的规划体系、内容和实施途径 ,针对我国区域规划的实施问题 ,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完善的区域规划体系 ,协调区域规划与经济计划的相互关系 ,以及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2 )调整区域规划的内容 ,侧重空间适宜性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规划 ,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资源相结合。 (3)强化法律、经济、行政等实施手段 ,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 ,建立实施评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依敏  刘敏  
区域规划历来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导向性内容,其编制工作在我国已经持续进行了几十年,虽然没有阶段性特点的明确分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区域发展格局的日渐变化,区域规划的编制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区域规划编制的门类拓展、功能完善、内容深化和方法创新4个方面出发,对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归纳总结,对未来区域规划的发展趋势特点预测判断,认为:未来应更加注重与时代发展主题的结合;注重中观操作性和微观落地性;注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社会功能以及资源环境的有效协调;注重现代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等等,意在为区域规划的编制指明方向,持续强化其战略决策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志敏  王红扬  
文章首先总结了1930年以来英国区域规划体制诞生与演变的历程;然后,从英国规划政策背景、立法基础、规划目标与主体构成、基本程序、主要政策领域、可持续发展评估以及实施监控与回顾等多个方面,全面介绍了现行英国区域规划模式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最后,针对中国区域城镇规划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提出可以从英国区域规划模式中获得的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序威  
国土是人民赖以生存、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场所。进行各项基本建设,包括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都要占用一定的国土。在祖国的大地上怎样安排好各项生产和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各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人民提供最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能否加速现代化的进程,能否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问题。要管理好国土,使国土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具有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科学基础,就必须开展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工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黎明,王英,文辉,曾澜,李军  
区域规划的空间信息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面向对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数据建模技术,为区域规划空间信息整合提供了思路。本文以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提出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区域规划空间信息时空数据模型,并对所建立的主要地理特征类进行定义与描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鲍超  方创琳  
区域规划向来是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十一五”规划工作中,区域规划将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文章重新审视了区域规划对综合性的要求,并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区域规划编制中的四大弊端,即规划阵容中经济地理学专业人才居多,跨学科人才较少;规划目标重经济增长和近期利益,轻综合效益和长远协调;规划背景重区域发展条件和发展历史的罗列,少分析,综而不合;规划内容重规划方案本身,轻综合协调和区域管治。在此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区域规划应该走出对“综合性”认识的误区;针对规划病理,厉行对症下药;加强跨学科综合研究,培养复合型区域规划人才。通过标本兼治,以达到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综合性的要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汤爽爽  叶晨  
法国在"光辉30年"(属于快速城市化时期)间,为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区域规划,产生了包括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城镇体系优化、城乡功能转型和人口有序迁移等方面的效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法国根据实际效果和发展背景,对规划导向和具体内容进行了适时调整。基于法国区域规划的实践经验,笔者对目前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中国,提出针对中国区域规划的借鉴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仁安  
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环境的长远发展,要求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和科技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本文在分析中国农村区域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英国和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研究发现,英美农村区域规划有法律体系健全、支持力度较大、土地使用原则先进以及重视居民参与性等特征。最后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中国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喻玲  殷洁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区域规划具有地域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等特点。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协调区域规划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区划和区域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及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远  
区域规划与管理是区域联合及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为了借鉴他国的经验,详尽地阐述了德国区域规划的概念,并重点从规划程序的法制化、专业部门和地方的规划关系、区域规划的组织结构等角度对区域规划的协调机制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区域规划组织的实体化、通过法律协调各类规划、注重规划过程的协调性、规划的一致性和延续性等方面的可借鉴之处。为了说明德国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最后介绍了德国斯图加特都市区通过区域规划协调解决城镇发展无序和土地利用不经济的案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