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0)
2023(12124)
2022(10633)
2021(10099)
2020(8480)
2019(19744)
2018(19655)
2017(37671)
2016(20086)
2015(22746)
2014(22788)
2013(22452)
2012(20569)
2011(18557)
2010(18322)
2009(16518)
2008(16277)
2007(14291)
2006(12445)
2005(10493)
作者
(57316)
(47605)
(47105)
(44854)
(30079)
(22683)
(21670)
(18756)
(18079)
(16879)
(16230)
(15840)
(15110)
(14835)
(14734)
(14257)
(14112)
(14096)
(13765)
(13414)
(11778)
(11503)
(11327)
(10852)
(10622)
(10550)
(10536)
(10488)
(9482)
(9284)
学科
(79101)
经济(79019)
管理(56214)
(51331)
(42458)
企业(42458)
方法(36560)
数学(30792)
数学方法(30445)
(23387)
贸易(23372)
(22675)
(21476)
中国(20844)
地方(18748)
(18353)
业经(18015)
(17248)
理论(14379)
农业(14263)
(13474)
环境(12836)
(12701)
技术(12434)
教育(11573)
(11508)
财务(11432)
财务管理(11412)
(10880)
(10853)
机构
大学(280722)
学院(278737)
管理(111951)
(109409)
经济(106907)
理学(96854)
理学院(95774)
管理学(94099)
管理学院(93596)
研究(93287)
中国(67731)
(60417)
科学(58257)
(48180)
(45746)
(42354)
中心(42128)
研究所(41777)
业大(41580)
(40139)
财经(38664)
北京(38329)
(38209)
师范(37907)
(35169)
(34988)
(33105)
农业(32951)
经济学(31769)
师范大学(30743)
基金
项目(194914)
科学(152363)
研究(144545)
基金(139954)
(121696)
国家(120705)
科学基金(103374)
社会(88992)
社会科(84237)
社会科学(84217)
(75580)
基金项目(74967)
自然(67743)
教育(66175)
自然科(66092)
自然科学(66078)
自然科学基金(64841)
(63912)
编号(60087)
资助(57296)
成果(48528)
重点(43457)
(42814)
(41486)
课题(40979)
(40408)
创新(37653)
科研(37249)
项目编号(36935)
教育部(36759)
期刊
(118264)
经济(118264)
研究(82197)
中国(53351)
学报(43693)
管理(40270)
科学(39596)
(38098)
教育(35314)
(34816)
大学(33257)
学学(30681)
农业(27124)
技术(24624)
(20827)
金融(20827)
业经(20035)
图书(19204)
经济研究(19146)
财经(17577)
问题(16571)
(16525)
(14887)
国际(14369)
(14078)
科技(13912)
理论(13905)
实践(12982)
(12982)
书馆(12974)
共检索到409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韩剑  
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自贸协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其涉及到的议题范围也在持续扩展,规则深度不断提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FTA的签订数量偏少且条款规则深度不深,同时已签署FTA的伙伴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国家,FTA伙伴国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适时加快推进中国高标准全球自贸区建设步伐,需要从中国已有自贸协定的有效升级、新签自贸协定的有序推进、不同自贸协定的深度融合、与国内自贸试验园区的有机对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建荣  
广东自贸试验区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具有国际规则融合度高、功能创新集成度高、开放战略契合度高、粤港澳合作紧密度高和三大片区互促度高等特点,将与国内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进行互补试验,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大伟  
一、我国自贸区战略的实施现状及问题(一)整体成效明显,但过度集中于亚太地区的中小型经济体21世纪以来,我国FTA进展明显,到2014年年底已经和巴基斯坦、东盟、瑞士等20个经济体签署了12个FTA,中韩、中澳FTA有望在2015年年内签署,中澳、中国—海合会等5个FTA也正在积极谈判之中。仅以签署的FTA数量看,我国所签署的FTA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砚峰  
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背景的介绍,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立中国-东盟标准与质量协商委员会的建议,并指出以中国物流标准体系为基础,取东盟各国标准之长,是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体系的最好选择。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厚双  刘震  孙丽  
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1)网络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通过运用演绎推理、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对其内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历史和国家战略等角度对日本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的历程、特点和动因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可以发现,以亚洲为中心,特别是以东亚为重心,实施“一洋战略”到“两洋战略”是其空间发展特点;由小型双边FTA向双边和多边巨型FTA转变是其规模特点;先易后难,以EPA为主采取多种FTA形式,提高FTA网络质量和日趋高标准化是其目标特点。而保障国内经济稳定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其初衷;进一步拓展“传统收益”,更要获取更多更大的“非传统收益”是其目标重心;聚焦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主导权的争夺是其最高目标。日本构建面向全球高标准FTA网络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本文根据管理科学的原理,运用POSMEP法,对我国保税区的转型进行研究。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改革作了客观回顾,在此背景下,论证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在指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的具体步骤。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智慧  
自由贸易区建设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提高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加速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和建设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自贸区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加快自贸区建设的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砚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业发展迅速,但物流标准化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贸易区内的11个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通过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物流发展现状和物流标准化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性思路,对研究物流标准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原瑞玲  田志宏  
关注自由贸易区(FTA)贸易效应的事后评估,尝试构建贸易效应测算和分解的完整分析框架,基于基础引力模型,从变量引入、贸易效应分解和模型应用3个角度探讨引力模型用于自贸区贸易效应测算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包含国家组、进口国和出口国年度的三维固定效应模型可以控制FTA的内生性;将FTA在时间维度上进行扩展,可以逐年动态反映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基于简化假定,模型通过压缩维度可以用于分析不同情形下的贸易效应,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适  
望向2035年,我国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向低碳模式转型、经济形态向数字经济演进、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转向四大趋势性变化。同时,我国市场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资本市场不匹配自主创新和知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权益市场建设困难重重,数据确权、交易、保护制度亟须健全等。建议建设支持中长期科技创新的资本和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服务低碳经济、交易活跃的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健全市场制度;建设服务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监管;建设适应产业结构转型与"三新"经济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市场,扩大市场开放。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康晓茹   赵俊晔   张咏华  
中国水果对外贸易额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自由贸易区,研究协定自由贸易区水果贸易网络演变特征和影响机制,对于推动中国水果对外贸易合作深化、巩固多边贸易伙伴关系、促进中国水果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缔约方双边贸易数据,在揭示协定自由贸易区水果贸易网络演变特征的基础上,从经贸环境、要素禀赋、地理文化、制度环境四个方面探究网络演变影响机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水果贸易网络演变特征与影响机制理论分析框架,从社会网络角度出发,聚焦于协定自由贸易区,为更好地利用协定规则开展水果贸易提供支撑。研究表明:(1)2005-2021年,自由贸易区水果贸易网络密度由0.17上升到0.40,呈现出高聚类、短路径的“小世界性”特征。(2)缔约方的个体特征异质性强,中国、泰国、越南三个国家加权出度和加权入度分别占自由贸易区的68.10%和67.27%,且相互联系紧密,一定程度上形成“富人俱乐部”。(3)2005-2021年,贸易网络的核心国数量由1个增至10个,边缘国数量由11个降为1个。(4)两国之间国内生产总值、水果产量、双边班轮运输联通性指数和全球治理指数差值等差异显著影响国家之间水果贸易规模的扩大。因此,文章提出政策启示:充分利用协定规则,创造自由贸易区水果贸易发展新机遇;针对中国水果贸易重点国家,采取具体贸易策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效对接区域统一大市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立军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已经三年。1992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政府首脑会议,决定在15年内建立自由贸易区;199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优惠关税”安排。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盟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东盟国家之所以选择自由贸易区形式,是因为东盟领导人认为,采取这种形式,既有利于加强区域内部的经济合作,又不会影响与区域外部的经济联系,而区域外部经济联系对东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左诗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探讨了中外自贸区在设立背景与目的、选址、功能、监管政策、管理体制、运行特点等方面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以外国自贸区的发展经验为启示,结合了中国的国情,为中国发展自贸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