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8)
- 2023(14534)
- 2022(12483)
- 2021(11808)
- 2020(9780)
- 2019(22620)
- 2018(22604)
- 2017(43016)
- 2016(23841)
- 2015(26755)
- 2014(27061)
- 2013(26291)
- 2012(24069)
- 2011(21689)
- 2010(21668)
- 2009(19687)
- 2008(19065)
- 2007(16908)
- 2006(14834)
- 2005(12542)
- 学科
- 济(91130)
- 经济(91018)
- 管理(67025)
- 业(58326)
- 企(48368)
- 企业(48368)
- 方法(39861)
- 数学(34162)
- 数学方法(33739)
- 中国(27173)
- 农(24568)
- 财(22530)
- 学(22044)
- 地方(21615)
- 业经(20141)
- 环境(17627)
- 制(16876)
- 理论(16683)
- 农业(16263)
- 和(15911)
- 贸(14176)
- 贸易(14168)
- 教育(13840)
- 技术(13800)
- 易(13692)
- 银(13537)
- 务(13530)
- 划(13517)
- 银行(13487)
- 融(13464)
- 机构
- 大学(326255)
- 学院(325305)
- 管理(127401)
- 济(121940)
- 经济(118892)
- 研究(112653)
- 理学(109710)
- 理学院(108384)
- 管理学(106397)
- 管理学院(105810)
- 中国(82032)
- 科学(72783)
- 京(71448)
- 所(56726)
- 财(56154)
- 农(54567)
- 研究所(51997)
- 业大(50749)
- 中心(50667)
- 江(48298)
- 范(45599)
- 师范(45147)
- 北京(45106)
- 财经(44436)
- 农业(42586)
- 院(42372)
- 经(40479)
- 州(39281)
- 技术(36808)
- 师范大学(36502)
- 基金
- 项目(229299)
- 科学(178785)
- 研究(167928)
- 基金(163049)
- 家(143107)
- 国家(141894)
- 科学基金(120934)
- 社会(103081)
- 社会科(97434)
- 社会科学(97405)
- 省(90778)
- 基金项目(87192)
- 自然(79180)
- 自然科(77257)
- 教育(77253)
- 自然科学(77234)
- 划(76702)
- 自然科学基金(75785)
- 编号(69203)
- 资助(66464)
- 成果(56561)
- 重点(51561)
- 部(49581)
- 发(48947)
- 课题(48639)
- 创(47004)
- 创新(43811)
- 科研(43536)
- 项目编号(42111)
- 大学(42056)
- 期刊
- 济(135314)
- 经济(135314)
- 研究(95173)
- 中国(66566)
- 学报(54619)
- 农(49374)
- 科学(48748)
- 管理(45582)
- 教育(43328)
- 财(41588)
- 大学(40814)
- 学学(37917)
- 农业(34570)
- 技术(29181)
- 融(25094)
- 金融(25094)
- 业经(22543)
- 财经(20541)
- 经济研究(20436)
- 图书(20136)
- 问题(18714)
- 业(18089)
- 经(17509)
- 科技(16596)
- 资源(15960)
- 版(15394)
- 理论(15275)
- 技术经济(14725)
- 现代(14615)
- 实践(14164)
共检索到478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 徐岩 邓鹏翔 李媛媛 徐正炀 韩骥
研究基于城市生态学研究范式理论,梳理了生态城市内涵的演化过程与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面向全球城市即对标全球城市水准的生态城市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遵循生态城市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整理总结国内外权威机构、学者发布的生态城市相关评价体系与文献的基础上,从城市系统的属性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结构、功能、协调度、福祉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面向全球城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研究选取部分关键指标,通过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超大型城市北京、上海与排名靠前的全球城市东京、纽约、伦敦进行生态之城建设的对标研究,发现国内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重视生态要素规模和质量,但在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以及人类福祉提高等方面与全球城市有较大差距,对此,在构建生态网络、倡导节能低碳生活、提高居民福祉、发展绿色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 徐岩 邓鹏翔 李媛媛 徐正炀 韩骥
研究基于城市生态学研究范式理论,梳理了生态城市内涵的演化过程与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面向全球城市即对标全球城市水准的生态城市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遵循生态城市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整理总结国内外权威机构、学者发布的生态城市相关评价体系与文献的基础上,从城市系统的属性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结构、功能、协调度、福祉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面向全球城市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研究选取部分关键指标,通过可获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超大型城市北京、上海与排名靠前的全球城市东京、纽约、伦敦进行生态之城建设的对标研究,发现国内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重视生态要素规模和质量,但在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以及人类福祉提高等方面与全球城市有较大差距,对此,在构建生态网络、倡导节能低碳生活、提高居民福祉、发展绿色经济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国佳 李望宁 李贺
社会化信息服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居民,基于智慧城市角度,构建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服务需求,推动新兴市场的发展,集成信息服务技术和资源,重构社会化信息服务功能网络,建立持续健康发展的信息服务机制。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实际案例分析,研究了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化信息服务的特征和关键要素;分析了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化信息服务的需求;构建了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梳理总结了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化信息服务特征及关键因素;提出了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功能,构建了面向智慧城市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对推动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信息服务 社会化信息服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晓红 何鹏
通过对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天津、苏州和东莞七个城市530家电子通信制造企业的调研,用因素分析法和SPSS统计结果显示外商独资企业比例等15个显著指标的组合决定了以上七城市电子通信制造业投资环境90%以上的内容。而且并不是每个城市在所有方面都表现最好或最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彭一然 冯科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30项具体指标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显示:在这4个一线城市中,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北京市应在生态经济方面,上海市应在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广州市应在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关键词: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制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宁玲 陈伟 彭阳
城市景观管理是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管理技术规范是依法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实现规划管理法制化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通过分析比较上海、深圳、重庆、武汉等城市景观管理技术规范体系及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城市景观管理技术规范体系共性经验和特色。
关键词:
技术规范体系 城市景观管理 精细转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杜智涛 李纲
[目的/意义]城市画像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必要技术和实现前提,本文旨在剖析城市画像在现代城市治理中的作用机制与实现模式。[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对构建城市画像所必需的城市数据、城市计算和基于可视化的人机交互三种关键要素进行梳理;并着眼于城市发展的系统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对城市画像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论/发现]提出了一个由"资源-领域-实现"三个维度所构成城市画像应用体系,揭示出城市画像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应用过程,是一个以数据为核心,整合城市各功能构面、各部门资源,进行前瞻性预见、科学化决策、精准化治理以及面向未来的城市变革过程。[创新/价值]建立了城市画像与城市治理之间的逻辑关联,为城市画像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清晰思路,也为城市治理拓宽了新的研究视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鹏飞 周兰兰 刘琰 张爱华 庞涛 宋芳晓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是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介绍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程序,并对生态城市示范案例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建项目和既有项目生态化改造分别进行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示范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道明
五律协同理论认为,规律协同是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发生发展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和环境五类规律的制约。生态文明城市是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态,其构建路径不是局部的生态化,而是城市社会生态、城市经济生态、城市人居生态、城市交通生态和城市环境生态"五位一体"协同作用。依此,提出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度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海龙 于立
目前全球已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与建设,我国也正成为世界上建设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针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概念混论,目标不清晰等问题,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可量测、可监督,让城市管理决策部门明晰生态城市建设的方向,定期掌握城市发展状态和不足之处,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本研究指标选取充分参考中国各部委和著名国际组织制定的各类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意见征询、专家小组讨论、案例城市调研等多种方法,确定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研究,确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5个目标层,水资源、...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颖婕
新时期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组织专家打分法,在考察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等生态城市基础上,从环境、经济及社会三维度,筛选并构建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5项门槛条件和32个指标(3个目标层、7个路径层)。为生态城市综合评价及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评价 指标 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宿晓
面向产品的供应链成本核算与分析是进行产品成本改善和供应链成本管理的基础,产品的供应链成本应包括直接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和制造费用四个项目,以此为基础才能设计出"直接成本"等相应的辅助核算会计科目,构建了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供应链成本核算的总体框架,并针对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制定出进行供应链成本核算与分析的具体实施对策。
关键词:
产品供应链成本 核算体系构建 实施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秦远建 袁鹏程
本文界定了面向产品的供应链性能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了影响供应链性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面向产品创新的供应链性能评价物元模型。
关键词:
产品创新 供应链性能 物元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侯光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型,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与严峻挑战:产业发展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互联网时代和信息科技革命背景下电影技术提升;全球化背景下国产影片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体系是突破口:为电影产业提供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为电影技术研发提供风险分散的可靠载体;为电影企业兼并重组与集约化发展提供切实手段。初步呈现融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信贷支持模式逐渐创新,各类投资基金加速介入,互联网金融成为新兴渠道,投融资平台日趋多样。问题如下:缺乏基于科学数据分析的版权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体系;符合电影融资需求特点的金融支持还不够健全;行业外资本尚未与电影...
关键词:
电影强国 转型 金融支持体系建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适
望向2035年,我国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社会向低碳模式转型、经济形态向数字经济演进、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经济转向四大趋势性变化。同时,我国市场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资本市场不匹配自主创新和知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权益市场建设困难重重,数据确权、交易、保护制度亟须健全等。建议建设支持中长期科技创新的资本和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建设服务低碳经济、交易活跃的资源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健全市场制度;建设服务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的数据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监管;建设适应产业结构转型与"三新"经济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市场,扩大市场开放。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