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3)
2023(7039)
2022(6168)
2021(5671)
2020(5338)
2019(12562)
2018(12469)
2017(23889)
2016(13775)
2015(15679)
2014(15925)
2013(15960)
2012(15065)
2011(13598)
2010(13950)
2009(12972)
2008(13059)
2007(11955)
2006(10037)
2005(8870)
作者
(43774)
(36877)
(36751)
(34914)
(22975)
(17686)
(16881)
(14686)
(13881)
(13209)
(12490)
(12275)
(11773)
(11727)
(11718)
(11654)
(11420)
(11004)
(10626)
(10489)
(9538)
(9140)
(8980)
(8320)
(8297)
(8262)
(8200)
(8185)
(7667)
(7514)
学科
(58646)
经济(58597)
管理(35604)
(34760)
方法(33437)
数学(30491)
数学方法(30046)
(27624)
企业(27624)
(15055)
(14903)
(14132)
中国(13305)
地方(10627)
(10541)
贸易(10537)
(10233)
业经(9946)
农业(9928)
(9297)
(9087)
(8662)
财务(8634)
财务管理(8605)
理论(8596)
环境(8124)
企业财务(8101)
(7840)
银行(7781)
技术(7465)
机构
大学(203342)
学院(201688)
(78605)
经济(76925)
管理(74600)
研究(70105)
理学(64802)
理学院(64006)
管理学(62334)
管理学院(61973)
中国(51538)
科学(48843)
(45320)
(43792)
(38537)
业大(37949)
农业(36272)
研究所(35481)
(34624)
中心(32337)
(30624)
财经(27732)
北京(27425)
(25523)
师范(25188)
(25072)
(24454)
(24184)
经济学(24155)
农业大学(23942)
基金
项目(138274)
科学(106342)
基金(99373)
研究(92297)
(89625)
国家(88962)
科学基金(73997)
社会(55596)
(55502)
社会科(52655)
社会科学(52634)
基金项目(52398)
自然(51603)
自然科(50382)
自然科学(50365)
自然科学基金(49440)
(47409)
教育(43659)
资助(42591)
编号(36902)
重点(31863)
(29932)
成果(29863)
(29169)
计划(28949)
(27976)
科研(27795)
创新(26262)
科技(26140)
课题(25911)
期刊
(80281)
经济(80281)
研究(52090)
学报(42601)
(40568)
中国(37163)
科学(35085)
大学(30592)
学学(29153)
(27961)
农业(26982)
管理(24842)
教育(18789)
技术(17799)
(15406)
(15236)
金融(15236)
财经(13557)
经济研究(13120)
统计(12948)
业经(12767)
(11979)
业大(11832)
(11549)
(11425)
问题(11269)
技术经济(10965)
决策(10612)
科技(10247)
林业(9724)
共检索到289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月芳  肖冬冬  傅汝佳  冼楚华  李桂清  黄琼  杨存义  
为解决三维扫描仪、多视图数据获取的三维点云因缺少语义信息导致难以从点云上判别植株器官部位问题,提出一种二维先验语义嵌入的大豆植株叶片三维语义建模方法:首先,基于Mask R-CNN模型对大豆叶片进行语义分割;然后,对分割结果和多视图数据进行立体重建融合学习,实现大豆植株叶片二维语义到三维叶片点云迁移,获得植株叶片点云语义信息,进而建立植株叶片三维语义模型。通过多组盆栽大豆植株试验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提取叶长和叶宽与人工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叶长和叶宽均方误差分别为2.53和1.52 mm,决定系数分别为0.97和0.89。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便捷、精准地构建植株叶片三维语义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诗梦  敖小平  符泽华  覃建庸  徐刚标  卢孟柱  
胡杨是研究林木对极端逆境响应的首选材料。开展胡杨随机插入大片段遗传转化,克服了单基因对植物表型的微效应而不易检测的难题,是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思路的新尝试。用花序浸染法将胡杨基因大片段转化到拟南芥中,筛选出有特异性状并稳定表达的转化型植株。表型分析结果表明,转化型拟南芥植株与野生型的生长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与野生型相比,转化型种子粒径增长达14%、千粒重增加达27%,这为进一步开展该基因大片段功能研究,奠定了前期实验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斌  吴迪  侯文胜  
以吉林小粒1号大豆为材料进行卡那霉素梯度涂抹试验,确定卡那霉素筛选的最佳浓度和筛选临界观察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对转基因大豆植株(含np tⅡ基因)分离后代进行卡那霉素涂抹检测和PCR检测,检验2种方法的符合度。结果表明,卡那霉素的最佳筛选浓度为500 m g/L,观察时间以3 d为宜;抗和高抗卡那霉素植株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度为90.8%,感和高感卡那霉素植株的符合度为87.1%。可见,卡那霉素叶片涂抹法完全可以用于大豆转基因植株的快速筛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梓煦   曾郅涵   王秀军   李子航   李庆卫  
【目的】在园林绿化苗木生产过程中,更早筛选出具有高观赏价值、适合在北方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植株,是实现沙枣良种选育的关键。【方法】对106份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2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的表型性状、生长情况进行连续2年的观察记录,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和观赏特性。【结果】结果表明:1)106份沙枣植株具有丰富的表型变异性,地径年生长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7.56%,分枝角度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23 2;2)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年生长量与地径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叶长与株高、地径年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4.449%,其中叶片大小,苗木生长势相关性状指标影响较大;3)供试的106份沙枣幼苗可通过聚类分析划分为4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小,生长速度缓慢;第Ⅱ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狭长,叶表颜色偏深灰绿,生长势居中;第Ⅲ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大且偏卵圆形、树冠峭立、叶色鲜亮,生长势居中;第Ⅳ类群的种质主要特征为叶片大,树冠张开,生长速度极快。4)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发现,叶色、株形等8个性状可作为沙枣植株观赏性综合评价的特征性指标。BF1、BF19、BF10为排名前3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沙枣单株。【结论】基于沙枣表型性状分析开展观赏性综合评价,为沙枣实生苗选种、早期选育沙枣优良植株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星   杨琳懿   唐军荣   李启少   李建运   宋钰  
【目的】为了解新樟属树种间叶片性状的多样性差异,提高新樟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利用。【方法】采集了新樟属植物7个种10个样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外部形态、表皮、叶脉以及横切面等性状的定性和定量分研究,对其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16对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9对性状达到显著水平(P <0.05),叶片表型性状间关联性强。进一步进行叶片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可将20个叶片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89%,说明新樟树种叶片关联性状的进化方向存在差异。而后对10个新樟属植物个体的叶片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遗传距离为10时新樟树种的叶片性状聚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分别为新樟、6068新樟、沧江新樟、7683新樟、大果滇新樟、海南新樟、滇新樟、7751滇新樟;第二类群为川鄂新樟;第三类群为文山新樟,同时发现叶脉密度和气孔数目是区分不同类群的重要性状。【结论】新樟属树种叶片表型性状多样程度较高,叶片性状之间存在关联进化,可初步将10个新樟属植物分成3大类群,研究结果为新樟属进一步确定种间关系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炳虹  宋跃朋  张德强  张晓宇  
为探究小叶杨光合生理及叶片表型特性变异情况以进行更好的经营管理和遗传改良研究,以中国北部9个地区的425株小叶杨为试验材料,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以种群分析,小叶杨叶片表型平均变异系数均值为0.49,大于光合生理特征的平均变异系数0.265,表型变异更加丰富;(2)不同地区之间叶片表型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玥莹  王天舒  陈冠雄  
为区分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中的贡献,用封闭式箱法对田间栽培的大豆植株及土壤、大豆植株-土壤系统的N2O排放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影响N2O的排放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观测结果表明:田间栽培的大豆的N2O排放通量昼间变化模式是10∶30有一个排放高峰,153∶0有一个排放低谷,甚至表现为可吸收大气中的N2O;在生育期内,大豆植株有两个释放高峰,分别位于6月下旬和8月中旬。从6月下旬至8月末,大豆对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的贡献率约为25%~57%。大豆植株、大豆植株-土壤系统N2O排放通量与温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4954和0.5357,大豆N2O的排放通量同光合速率有一定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汉彪  林建勇  李娟  梁瑞龙  
【目的】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其地理分布情况,为楠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具有代表性楠木种源4年生幼树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13个表型性状,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幼树叶片的形态变异及其种源内和种源间的分化情况。【结果】6个种源楠木叶柄长、叶面积和叶长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在30.00%以上。叶面积以福建建瓯种最大(26.82 cm~2),以广西富川种最小(20.01 cm~2);叶长以重庆江津种最长(12.85 cm),江西崇义种最短(10.36 cm);叶宽以贵州思南种最宽(3.43 cm),广西富川种最窄(2.90 cm);叶周长以湖南沅陵种最长(28.95 cm),江西崇义种最短(25.25 c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度与叶厚、叶柄长、叶尖角和叶基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叶长和叶脉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纬度与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和宽基距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尖角和叶基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种源间的变异大于种源内变异;不同种源地楠木叶片具有从西到东表现变近圆趋势、从南到北表现变狭长趋势、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表现变小趋势及随≥10℃年积温的增加表现变窄趋势的特征,可供楠木品种选育和利用研究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傅芸   钟寅枭   许薇   刘玉华   张心娴   魏启轩   曹福亮   付芳芳  
【目的】探究雌、雄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及其主要组分的含量差异及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方法】选取雌、雄银杏各10株,以叶片为试验材料,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分别测定萜内酯、黄酮醇苷含量,并选取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含量具有代表性的3个雌株和3个雄株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雌株中萜内酯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略高于雄株,但差异不显著;黄酮醇苷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高于雄株,但各组分中仅槲皮素含量差异显著(P=0.045)。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88 023 696条Raw reads,257 059 884条Clean reads,Q30≥91.24%,GC含量≥45.95%,唯一比对率≥85.04%。共鉴定(P <0.05且|log2FC|≥1)出676个差异表达基因,与雌株相比,雄株有340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336个差异表达基因下调表达。GO富集分析显示有372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氧化还原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解毒、催化活性等163个GO条目中。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病原互作、其他聚糖降解、类固醇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有关。银杏萜内酯和黄酮醇合成通路上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在雌株中均高于雄株,与雌株中萜内酯、黄酮醇苷含量高于雄株的趋势相一致。【结论】不同性别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和黄酮醇苷含量及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有差异,雌株略高于雄株。研究为基于不同性别的叶用银杏优良种质的筛选和培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史梦娜  张明生  徐利  许邦锐  王巍  曹然  
以一年生狐臭柴春枝为插条,于室温下在不同营养液中进行通气培养。通过对不同营养液中培养材料的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叶片制成的神仙豆腐的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考查。结果表明:1/10 Hoagland营养液培养的狐臭柴插枝的叶片可溶性糖和果胶含量以及神仙豆腐产量均较高;1/10 Hoagland+0.05 mg/L NAA营养液对狐臭柴插枝的根和叶生长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用其叶制成的神仙豆腐品质较好。综合各项指标得出结论:通过离体培养狐臭柴枝条获得叶片、制作神仙豆腐,其适宜营养液配方为1/10 Hoagland+0.05 mg/L NA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萍  侯万伟  刘玉皎  
选用16份不同来源的基因型蚕豆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蚕豆苗期植株形态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与蚕豆品种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蚕豆植株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抑制作用明显,并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轻度干旱胁迫下,敏感型蚕豆品种的株高、茎粗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底部叶片干枯,影响植株正常生长;耐旱和中抗旱型蚕豆品种抑制作用不显著,植株生长良好。重度胁迫下,中抗旱型蚕豆品种胁迫指数小,抗旱系数高,表现出明显的抗旱能力;耐旱型蚕豆品种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也表现出弱抗旱性。3种保护性酶活性整体上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呈现出先升后降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静  李春俭  江荣风  张福锁  
以普通结瘤大豆Braggcv.[Glycinemax(L.)Merr.]及其超结瘤突变体nts382为试验材料,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缺硼对大豆植株生长和根瘤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缺硼条件下,植株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变粗变短,颜色加深;地上部生长点坏死,使植株长得矮小,干重降低;根系结瘤能力和根瘤固氮活性明显下降,说明硼不仅对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同时对根瘤的形成及其固氮活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鸣雷  谷洁  高华  秦清军  刘萌娟  
为了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肥料化和循环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以单施化肥和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以麦草、鸡粪为原料自制的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春播和夏播大豆的植株性状、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能延长大豆生育期、提高大豆的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产量及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且与其他处理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以上指标中,生物有机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的差异均显著,但与单施化肥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提示有机无机复混肥不仅能促进大豆的生长,而且还能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生物有机肥的增产作用与化肥相当,但可以显著提高大豆的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小军  费春  樊丽萍  杨益众  
【目的】明确新型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在植株内的内吸传导特性,为合理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蔬菜、水稻等害虫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分别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中是否具有内吸传导特性。以乙腈为溶剂,超声波处理提取大豆植株中的氯虫苯甲酰胺,经预净化,由高效液相色谱(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分析氯虫苯甲酰胺在大豆植株中各部位的分布状况。【结果】采用水培法处理,培养液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浓度为50μg.mL-1时,24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15.22和4.73μg.g-1,48 h后大豆茎杆和叶片中的含量分别为8.71和7.96μg.g-1;当培养液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浓度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君  张孟臣  陈维元  常汝镇  邱丽娟  
绥农14是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应性于一身的大豆优良品种,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分子和表型的遗传基础解析,为有目的地选择杂交亲本拓宽遗传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包含有生长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状、固氮性状在内的50个表型性状和550个微卫星位点对绥农14系谱亲本进行分析。550个SSR位点共检测出等位变异1 494个,平均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为2.716 4,平均PIC值为0.445 0,其中30个多态性高的位点可作为评价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重要位点;连锁群C1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为0.961 5,连锁群A2的保守片断最多为11个,构建绥农14系谱亲本的指纹图谱最少需2个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