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1)
- 2023(15371)
- 2022(12953)
- 2021(12377)
- 2020(10041)
- 2019(22917)
- 2018(22856)
- 2017(43843)
- 2016(23639)
- 2015(26620)
- 2014(26001)
- 2013(25372)
- 2012(22994)
- 2011(20523)
- 2010(20563)
- 2009(18521)
- 2008(17903)
- 2007(16051)
- 2006(13907)
- 2005(12200)
- 学科
- 济(89368)
- 经济(89277)
- 管理(71356)
- 业(69526)
- 企(58983)
- 企业(58983)
- 方法(40122)
- 数学(34085)
- 数学方法(33685)
- 中国(25524)
- 农(25085)
- 技术(23097)
- 业经(21972)
- 财(21946)
- 学(18720)
- 地方(17999)
- 理论(17312)
- 制(17217)
- 农业(16811)
- 贸(16493)
- 贸易(16478)
- 易(15987)
- 银(14742)
- 和(14727)
- 银行(14699)
- 技术管理(14175)
- 融(14164)
- 金融(14161)
- 行(14031)
- 务(13943)
- 机构
- 学院(325102)
- 大学(324907)
- 管理(132253)
- 济(127590)
- 经济(124686)
- 理学(114215)
- 理学院(113010)
- 管理学(111188)
- 管理学院(110588)
- 研究(106102)
- 中国(79750)
- 京(69441)
- 科学(64905)
- 财(57760)
- 所(51903)
- 中心(48624)
- 农(48496)
- 江(47622)
- 业大(47396)
- 研究所(47090)
- 财经(46256)
- 北京(44135)
- 范(43003)
- 师范(42626)
- 经(42127)
- 州(38980)
- 院(38897)
- 农业(37665)
- 经济学(37590)
- 技术(36695)
- 基金
- 项目(223485)
- 科学(176340)
- 研究(167778)
- 基金(160365)
- 家(139093)
- 国家(137894)
- 科学基金(119293)
- 社会(104154)
- 社会科(98705)
- 社会科学(98675)
- 省(88598)
- 基金项目(85416)
- 教育(77603)
- 自然(76817)
- 自然科(75074)
- 自然科学(75059)
- 划(74132)
- 自然科学基金(73739)
- 编号(69557)
- 资助(64556)
- 成果(55894)
- 创(50659)
- 重点(49858)
- 部(48671)
- 发(48132)
- 课题(47988)
- 创新(46538)
- 项目编号(43348)
- 国家社会(42199)
- 大学(42133)
- 期刊
- 济(141076)
- 经济(141076)
- 研究(96625)
- 中国(66233)
- 管理(51225)
- 学报(48600)
- 科学(46196)
- 农(44261)
- 教育(43900)
- 财(43614)
- 大学(37477)
- 学学(34905)
- 技术(32346)
- 农业(31085)
- 融(29082)
- 金融(29082)
- 业经(24065)
- 财经(22459)
- 经济研究(22225)
- 经(19178)
- 图书(18349)
- 科技(18267)
- 问题(17598)
- 技术经济(17328)
- 业(16850)
- 理论(16557)
- 实践(15181)
- 践(15181)
- 现代(14917)
- 商业(14682)
共检索到479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立杰 吴敏 王金凤 岳俊举
在分析低端市场用户需求与技术生命周期的基础上,以目标用户需求为约束,通过探索创新法则与创新维度的作用方式,构建目标领域的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从而形成了面向低端市场颠覆式创新的技术机会识别路径。最后,以智能手机为例,验证了该路径的可行性,并获得了面向智能手机向低端市场的11种技术机会,为后发企业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崔怡雯 赵筱媛 苏成 李曼迪 赵志远
对颠覆性创新进行有效监测和识别已成为各国博弈的战略需求,面向颠覆性创新构建领域技术监测分类体系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科技术分类、产业分类和国家战略规划的梳理,在相关分类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从颠覆性创新特点出发,提出面向颠覆性创新的领域技术监测分类设计思路与原则,构建了多个领域分类体系,并以生物技术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颠覆性技术预警和监测工作的体系化、常态化提供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金凤 王永正 冯立杰 刘淑燕
现有低端市场颠覆下后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多从要素创新和流程重塑视角,分析其在企业价值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而缺乏对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深层次思考,以及低端市场中后发企业如何凭借商业模式创新颠覆在位企业行业地位。为此,将颠覆式创新理论和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相结合,基于低端市场研究背景,采用单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以长城公司为案例样本,对低端市场颠覆下后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端市场颠覆下的后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一般经历细分市场切入、价值网络重构、市场格局颠覆、竞争壁垒构建4个阶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文勇
颠覆式创新不同于过程创新和持续性创新,其特征表现是针对主流市场,以技术和服务为引领,提供给消费者高价值体验且相对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是对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全面替代过程。生产条件、组织结构、产出绩效的变革正在改写着经济学的一般性认识,带有根本性的创新向下游和后续关联行业、产业或企业的深远影响,将带来市场格局等生产关系及其系列衍生规则与模式的变革。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颠覆式创新存在着摩尔定律与分布式的时空特征;因循效果逻辑思维与商业模式分析,可以总结出开放式、结构性、逆向式等不同角度的颠覆式创新路径;基于技术轨道与目标市场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发生在主流市场、边缘市场、分离市场中的高、中、低端的不同层次颠覆式创新路径。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创新路径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金凤 于飞 冯立杰 岳俊举
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探讨市场环境影响下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能够丰富颠覆式创新理论研究。在文献讨论的基础上,选取小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案例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市场环境对颠覆式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技术、需求和产业3个方面,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价值网络重构两条路径实现颠覆式创新。在理论上,为探讨市场环境与颠覆式创新关系提供分析框架,并提出后发企业在市场环境影响下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思路。在实践上,为后发企业正确认知市场环境并有针对性地构建颠覆式创新实现路径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珂 王金凤 冯立杰
颠覆式创新理论为后发企业实现赶超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价值网络作为开展颠覆式创新的重要工具,其演进过程和机理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海尔集团为颠覆式创新典型案例,首先厘清了后发企业价值网络的结构:价值主张、价值主体、价值活动、价值关系和价值空间;然后考察了海尔集团实施颠覆式创新的过程,包括起步期、快速成长期、全面赶超期以及转型期四个时期;最后从形态-机理的复合视角构建了面向颠覆式创新的后发企业价值网络演进模型。根据研究成果,后发企业应对其价值网络进行全面梳理、评估,然后针对不同发展时期作出适应性战略调整,调整重点分别为:瞄准顾客消费痛点,集中资源打造核心竞争力;专注积累自身实力,稳步扩大市场份额;自主创新引领发展,打通外部关系管网;坚持顾客导向的核心,开展跨界融合谋转型。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价值网络演进 后发企业 海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枢盛 陈继祥
颠覆性创新对在位企业和新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于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目前,颠覆性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颠覆性创新的概念、机理、特点,颠覆性创新理论的预测力,颠覆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等方面。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有关颠覆性创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颠覆性 创新 低价格 低性能 路径选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刚 侯广辉 廖桂铭
发展颠覆性技术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而如何在不确定性条件下识别优选匹配的颠覆性技术与产业,无疑是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基于不确定性理论,在对现有主要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进行系统文献梳理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漏斗”多阶段筛选评估路径。研究发现,高效的颠覆性技术筛选评估路径应该是权变的,不存在一个最优的识别筛选评估模式,而要考虑该模式所适用的特定背景;在颠覆性技术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程度在不断降低,信息资源的获取就越容易,因此需要采用更为精确的评估方法;制定精准的颠覆性技术培育政策需要综合考量所处的“创新漏斗”阶段、利益相关者以及识别方法之间的匹配权变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蔡豪 冯立杰 岳俊举
颠覆式创新是新创企业立足市场、实现后发赶超的有力工具,新创企业可以通过价值网络构建实现颠覆式创新。企业能力的感知、捕捉、重构等功能使企业能力成为研究价值网络演变的有利视角,因此从企业能力视角入手,基于理论推演和案例解析,构建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价值网络演变路径,由此框定企业层面的价值网络构建举措,明晰开展颠覆式创新不同阶段对于企业差异化能力的要求。最后给出管理启示,旨在为新创企业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后发赶超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立杰 李倩倩 王金凤 李康
价值网络重构作为后发企业实施颠覆式创新的重要战略支撑,对于后发企业成功实现赶超式发展至关重要。现有关于价值网络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工具,缺乏价值网络重构机理的深层次诠释,致使后发企业凭借价值网络重构实现颠覆式创新以成功赶超在位企业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基于此,文章结合价值网络理论及颠覆式创新理论,基于“动机-行为-结果”动态性视角,以华为公司为例深入探究后发企业价值网络重构机理,以期为我国本土后发企业提供科学的创新理论与实践启示。
关键词:
后发企业 价值网络重构 颠覆式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解若琳
颠覆式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我国3家具有代表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装备制造企业颠覆式创新实现机理及路径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通过开放式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构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机理路径模型,归纳出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3个阶段,并据此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提出管理策略和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崔连斌 胡丽
<正>在高度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由于经济转型、产能过剩、过度竞争、同质化加剧等问题,许多企业竞争乏力,不得不陷入一种内卷困境,不断迎合市场需求进行微小改进,却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因此陷入价格战,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窘迫境况。内卷成为当前企业生存常态,尽管个体或部门付出越来越多努力和资源,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业鹏 焦媛媛
"真正拥有巨大技术突破的颠覆性创新……往往来自那些初创公司。"——埃隆·马斯克SpaceX公司(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立于2002年,创始人是备受争议的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经历了最初的三次失败后,2008年由该公司研制的"猎鹰(Falcon)1号"火箭成功发射。2018年2月6日,由SpaceX公司制造的"猎鹰"重型火箭成功发射,并在完成任务后顺利回收,让全世界航天爱好者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曼迪 苏成 崔怡雯 赵志远 赵筱媛
在大数据时代,许多网络信息中蕴含着大量颠覆性技术识别所需要的高价值信息,从海量信息中及时捕捉并挖掘相关技术发展弱信号,将会对当前以专家评判、结合结构化数据与文献分析等方法进行的颠覆性技术识别形成有效补充。本文开展了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信息源研究,从信息组织形式、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活动过程三个角度分析了网络中科技信息资源分布情况,归纳了面向颠覆性技术情报采集的网络信息源特点并勾画了信息源分布谱系,制定了适用于网络信息源的评估标准与流程,并基于重点信息源设计了一套专用的情报采集系统,以期为颠覆性技术有效识别提供重要信息来源与数据支撑。
关键词:
信息源 颠覆性技术 网络情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程璐 冯立杰 岳俊举
以扎根理论方法为主导工具,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颠覆式创新的过程深入剖析,并通过情景化方式,从理论高度构建后发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耦合模型。研究发现:在颠覆式创新不同发展阶段,后发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不同的耦合模式,并通过技术、经济、关系的双向嵌入耦合互动,从而实现耦合效应的逐步增强,进而构建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竞争优势以打破现有的技术范式和竞争格局,实现跨越式赶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