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9)
- 2023(7642)
- 2022(6208)
- 2021(5673)
- 2020(4654)
- 2019(11007)
- 2018(11042)
- 2017(22171)
- 2016(11845)
- 2015(13012)
- 2014(12851)
- 2013(12695)
- 2012(11459)
- 2011(10307)
- 2010(10490)
- 2009(9065)
- 2008(8520)
- 2007(7387)
- 2006(6441)
- 2005(5711)
- 学科
- 济(56725)
- 经济(56690)
- 管理(32457)
- 业(26459)
- 方法(25637)
- 数学(23835)
- 数学方法(23317)
- 企(21094)
- 企业(21094)
- 中国(16222)
- 学(13397)
- 环境(12827)
- 地方(12265)
- 农(11853)
- 财(10248)
- 业经(9529)
- 土地(8711)
- 制(8331)
- 划(7867)
- 理论(7859)
- 农业(7691)
- 城市(7646)
- 贸(7402)
- 经济学(7396)
- 贸易(7395)
- 和(7348)
- 产业(7129)
- 发(7124)
- 易(7114)
- 资源(6577)
- 机构
- 学院(162965)
- 大学(162910)
- 济(67615)
- 经济(66074)
- 管理(64664)
- 理学(56357)
- 理学院(55617)
- 研究(54572)
- 管理学(54254)
- 管理学院(53968)
- 中国(40840)
- 京(35602)
- 科学(34983)
- 财(28045)
- 所(26281)
- 中心(25087)
- 业大(24751)
- 农(24499)
- 研究所(24157)
- 江(23644)
- 财经(22906)
- 北京(21871)
- 范(21861)
- 师范(21637)
- 经济学(21470)
- 院(21128)
- 经(20926)
- 经济学院(19357)
- 农业(19126)
- 州(18605)
- 基金
- 项目(116676)
- 科学(93787)
- 基金(87199)
- 研究(81035)
- 家(76833)
- 国家(76378)
- 科学基金(67031)
- 社会(53331)
- 社会科(50949)
- 社会科学(50936)
- 基金项目(46690)
- 省(45164)
- 自然(45162)
- 自然科(44180)
- 自然科学(44172)
- 自然科学基金(43317)
- 划(38767)
- 教育(37368)
- 资助(35593)
- 编号(31123)
- 重点(26493)
- 部(25373)
- 发(25342)
- 创(23833)
- 成果(22980)
- 国家社会(22660)
- 创新(22530)
- 科研(22450)
- 计划(21761)
- 课题(21745)
共检索到231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潘海啸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指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城市的交通和土地使用发展模式进行必要的控制。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城市交通政策、土地使用控制对延缓个人机动化快速发展的作用,及轨道交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多模式交通体系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建设具有我国特点的低碳城市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5D模式,并对在规划实践中如何实现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刚 王晓原 王凤群
通过回顾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通过城市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健康"生长"的有效途径,提出通过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以及适合中国特色的和谐城市形态和城市交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城市空间结构 和谐发展 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清裕,张文尝,王先文
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单中心、多中心和网络型三种演变类型。不同类型对城市交通影响不同。现阶段,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时期,集聚与扩散并存。大城市中心城过分集中给城市交通及生态环境等带来诸多问题,需要加速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大城市中心城过度集中状况,解决中心城发展空间不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是解决大城市中心城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空间结构 城市交通 综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梁音
城市交通的开发涉及模式化技术。模式化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的状态,以及采取针对其不同方面的控制技术,如流量,路网分配,时间和方式结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锦富 卢有朋 朱小玉
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认为"街区"是居民日常出行最为集中的场所,也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认为应该从居民的出行需求出发,通过充分分析街区内各功能用地的可达性需求,来发现出行需求内向型的街区用地结构,并以此为指导,建设功能混合型的城市街区,使各功能用地与空间可达性最大效用耦合,从而减少通勤产生的碳排放。
关键词:
低碳出行 混合用地 街区 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新 杨雪 杨珺 马云峰
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在多中心组团土地利用模式下,运用土地利用与交通生成的相互关系模型,得到城市交通小区的出行生成量。并以河南省巩义市“1+4”组团为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交通需求 出行生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明斗 王雅莉
慢城自1999年在欧洲倡导以来,已有24个国家拥有慢城称号,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作为宜居城市,慢城能够在顺应经济发展潮流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新型城市和生活模式,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启迪效应。基于文献回顾的基础,通过对我国建立慢城潜力因素的系统分析,认为培育城市个性,建立个性城市、利用示范启迪效应优势、优化地方风貌的生态空间、打造人性化的公共活动空间及推崇慢哲学理念等措施和建议成为我国建立慢城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慢城 宜居之城 慢哲学 低碳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文静 林晓言
作为“大城市病”中的一项顽疾,城市交通拥堵已困扰社会各界多年。近年,相应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并没有从根本上治理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从城市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文章基于“多中心”城市不同职住空间关系和不同交通模式,对多种情景组合进行模拟分析,探寻城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的耦合关系,更好的解释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绩效”的作用机理。进一步以北京市为具体案例,构建交通模型,进行多情景模拟研究和分析,解释北京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的动态关联和城市“空间绩效”的形成。模拟结果表明,高职住平衡度(65%以上)—低小汽车出行(20%)模式是最理想的城市空间规划模式。本研究有助于提升追求“多中心”、“空间绩效”的大城市交通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桂新 武俊奎
城市规模与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本文利用数据包络(DEA)分析方法测算我国227个地级市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并建立分析模型,验证城市规模、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土地财政推动土地非农化导致城市规模扩张,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这降低了城市空间利用效率,进而使得碳排放强度上升。我国可以通过纠正这种扭曲,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从而达到减排目标。
关键词:
城市规模 空间结构 空间效率 碳排放强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超
聚集效应主要决定于城市区域空间之间的互补性 ,而与土地价格不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城市区域空间互补性越强 ,聚集经济越大 ,资源空间布局越有效率 ,城市通勤距离也越短。由此才可以形成有效率的城市多中心空间形态。大都市交通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资源空间布局的非互补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登清 张阿玲 吴宗鑫
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使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从城市土地使用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土地使用 城市交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强,鲍家声
通过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沙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变过程和机制,可以发现商业空间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长沙提供城市空间拓展的优化和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志宏
城市居住区的分化与隔离,是人与人、社会群体与社会群体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客观反映。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具有不同的模式起源期城市属于“混合”型居住空间结构;前工业城市居住区空间属于“舒伯格”传统同心圆结构,在这基础上又叠加上“行会”与“家庭”两大特殊因素的作用;成熟期工业城市居住区空间演变成“伯吉斯”现代同心圆结构,呈现沿公共交通干道向外辐射的“星状”大都市居住空间特点;郊区化时期形成以郊区为主体的圈层状弥漫大都市居住空间结构;“后工业”时期“边缘”城市与“无边缘”城市开始产生,形成多中心的“星系状”大都市居住区空间结构。中国必须防止美国式的“弥漫状”郊区化居住空间模式。
关键词:
城市居住区 空间结构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