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9)
- 2023(15928)
- 2022(13371)
- 2021(12620)
- 2020(10576)
- 2019(24149)
- 2018(23892)
- 2017(45852)
- 2016(25193)
- 2015(28173)
- 2014(27875)
- 2013(27384)
- 2012(24803)
- 2011(21885)
- 2010(22000)
- 2009(20115)
- 2008(20024)
- 2007(17716)
- 2006(15420)
- 2005(13686)
- 学科
- 济(104230)
- 经济(104118)
- 业(95334)
- 企(86484)
- 企业(86484)
- 管理(85581)
- 方法(49948)
- 数学(40378)
- 数学方法(39728)
- 业经(32651)
- 农(31448)
- 财(30911)
- 中国(25009)
- 务(23057)
- 财务(22983)
- 财务管理(22954)
- 农业(22340)
- 企业财务(21718)
- 理论(21644)
- 技术(20877)
- 制(18887)
- 和(18850)
- 学(18470)
- 地方(18436)
- 划(17510)
- 贸(16711)
- 贸易(16701)
- 策(16695)
- 易(16206)
- 环境(15164)
- 机构
- 学院(354581)
- 大学(348657)
- 管理(145280)
- 济(138314)
- 经济(135357)
- 理学(125795)
- 理学院(124497)
- 管理学(122176)
- 管理学院(121526)
- 研究(110128)
- 中国(83678)
- 京(74320)
- 科学(69279)
- 财(63495)
- 农(57675)
- 所(54598)
- 业大(53204)
- 江(52404)
- 财经(50919)
- 中心(50062)
- 研究所(49593)
- 北京(46716)
- 经(46289)
- 农业(45167)
- 范(44489)
- 师范(44097)
- 州(42615)
- 院(40488)
- 经济学(40087)
- 技术(39278)
- 基金
- 项目(240532)
- 科学(189842)
- 研究(178233)
- 基金(172999)
- 家(149647)
- 国家(148300)
- 科学基金(129250)
- 社会(110472)
- 社会科(104685)
- 社会科学(104658)
- 省(96731)
- 基金项目(91522)
- 自然(84646)
- 教育(82786)
- 自然科(82744)
- 自然科学(82728)
- 自然科学基金(81205)
- 划(79656)
- 编号(73962)
- 资助(71645)
- 成果(58391)
- 重点(53387)
- 创(52243)
- 部(51996)
- 发(51214)
- 课题(50736)
- 创新(48054)
- 项目编号(46090)
- 科研(45683)
- 业(45436)
- 期刊
- 济(153922)
- 经济(153922)
- 研究(100509)
- 中国(66864)
- 管理(57802)
- 农(53735)
- 学报(52811)
- 财(51221)
- 科学(49337)
- 教育(43024)
- 大学(40732)
- 学学(38406)
- 农业(37755)
- 技术(35852)
- 业经(27871)
- 融(27067)
- 金融(27067)
- 财经(24475)
- 经济研究(23697)
- 业(21734)
- 经(20962)
- 技术经济(19814)
- 问题(19642)
- 科技(17484)
- 现代(17154)
- 图书(16988)
- 统计(16460)
- 理论(16204)
- 财会(16068)
- 商业(16067)
共检索到515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卫华
面向企业的高素质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必须找准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人文精神与市场意识、民族意识与国际视野的融合点,构建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必须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咨询与评价机制,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方面,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素质、知识、能力相统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文科人才 产学研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萍 宋扬
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出现新行业、新业态,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全面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水平。高职院校要补齐补强人才培养的短板,集中力量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够紧密的问题,一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二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要推进协同育人,四要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实现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范双喜 乌丽雅斯 宋微
北京农学院在适应国家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建设国际和谐宜居之都要求中,积极探索都市农林特色复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基础教育+专业核心+跨专业、跨学科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内化于都市农林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突出都市农林特色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全方位不间断的人才培养需求。
关键词:
都市农林复合应用型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倩 宋在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财会行业的应用,将财会人员从重复繁琐的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也给传统的财会职业带来较大冲击。高校须主动适应时代变革趋势,及早调整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财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不足,又基于随机抽取的1万多条真实的财会类岗位招聘信息,剖析了智能财会人才的能力需求。文章在对比人才培养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之后,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智能财会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财会人才培养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财会人才 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 应用型高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瑞芳 刘磊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作者以河北经贸大学的学分制改革为背景,从培养目标、管理模式、培养路径和教学特色四个方面分析了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实践,提出了以自主发展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
学分制 应用型人才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雷鸣 罗远渊 陈一飞
我国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构建可以有效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更好地满足社会人才的总体需求。本文将概括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原因,最终建立起以改革学科和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能力教学为中心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做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减轻高校学生就业压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易萍
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入手,对当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地方高校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接国家提出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加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职业导向 应用型 人才培养 途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甘俊伟 李进军
从供方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我国院校应用型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的情况,认为现有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师资与实训条件支撑乏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深度、广度不足,模式单一。同时,从需方的角度指出当前我国应用型冷链物流人才缺口大且产业升级带来人才需求呈现新特征。根据当前应用型冷链物流人才的供需情况,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想,提出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三方面提升应用型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人才 冷链物流 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利 江涛涛 姜鸿
以石化为背景的工科高校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实力薄弱、发展缓慢、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应明确发展思路,彰显石化特色,发挥学科和地方经济发展优势,不断推进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文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走出一条既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单科学院,又不同于纯财经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
工科高校 文科应用型 创新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洁辉 王性玉
基于物流管理学科特点和郑州航空港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讨论了应用型本科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从特色物流人才培养、第三方教学实践基地、高层次国际化物流人才培养、本科物流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少妮
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教练型"教师的培养势必先行。从"教练型"教师的内涵着手,分析了应用型高校"教练型"教师的优势、必备素质、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培养途径,指出了应用型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方面的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教练型”教师 培养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晓红 李淼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多元化、养老行业的发展需求专业化,对养老服务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对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养老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发现,目前养老专业存在实践教学内容缺少行业标准指导、实训教学与实践环境脱节、"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需要以养老行业服务标准明确实践教学目标、以多元的模块化课程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以激励政策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多方参与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人才培养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寿山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新时期赋予高等学校的任务和使命。西安工程大学(原名西北纺织工学院)是西部地区唯一的以纺织服装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加工技术的发明,纺织的概念已经得到极大的延伸,用传统的纺织来理解和涵盖今天的纺织领域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及时适应纺织领域的这种变化,突破传统的观念,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纺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怡妃 左清富
法学教学建设与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当前,新文科建设对应用型高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法学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常设性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学科融合不够深、课程设置需求度不够、师资队伍薄弱、实践教育难落实等问题。文章提出应当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与自身实际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新文科 应用型高校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根海
自1998年以来,我国有300余所由原来的高职高专等院校合并升格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基于国家分类指导和各校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选择需要,这类新建本科院校纷纷把应用型当作学校发展定位,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办学方向。在这类新建本科院校中,文科类学生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如何对这类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进行准确定位,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