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1)
2023(10490)
2022(8597)
2021(7677)
2020(6572)
2019(14423)
2018(14355)
2017(27438)
2016(14194)
2015(15603)
2014(15382)
2013(15250)
2012(13598)
2011(11857)
2010(12142)
2009(11393)
2008(11618)
2007(10722)
2006(9415)
2005(8756)
作者
(39697)
(33373)
(33278)
(31090)
(21160)
(15756)
(14946)
(12757)
(12372)
(12027)
(11173)
(11165)
(10774)
(10509)
(10205)
(10153)
(10141)
(9699)
(9563)
(9453)
(8213)
(8133)
(7990)
(7706)
(7483)
(7382)
(7365)
(7173)
(6671)
(6471)
学科
(82657)
(77531)
企业(77531)
(66114)
经济(66045)
管理(65122)
业经(28095)
方法(28087)
(25630)
(22850)
技术(22765)
数学(19518)
数学方法(19395)
(18292)
财务(18271)
财务管理(18258)
企业财务(17259)
农业(16954)
中国(15342)
技术管理(14408)
(13923)
(13861)
理论(13830)
(13720)
(13253)
贸易(13243)
(12975)
(12928)
企业经济(12649)
经营(11888)
机构
学院(208559)
大学(199459)
(91976)
管理(91265)
经济(90415)
理学(78238)
理学院(77634)
管理学(76808)
管理学院(76409)
研究(60749)
中国(50902)
(41604)
(41004)
科学(34815)
(33278)
(33038)
财经(32229)
业大(29254)
(29218)
(29172)
中心(28980)
经济学(26353)
商学(26329)
农业(26152)
商学院(26108)
研究所(25949)
北京(25937)
(25917)
经济管理(25397)
经济学院(23806)
基金
项目(135156)
科学(109872)
研究(102284)
基金(99226)
(84684)
国家(83911)
科学基金(75478)
社会(67267)
社会科(64136)
社会科学(64121)
(55624)
基金项目(52761)
自然(47910)
自然科(46923)
自然科学(46916)
自然科学基金(46200)
教育(45222)
(44124)
编号(40324)
资助(38847)
(35703)
(34761)
创新(32233)
(30366)
成果(29763)
重点(29703)
(29345)
(27975)
国家社会(27892)
课题(27111)
期刊
(106241)
经济(106241)
研究(58793)
中国(43260)
管理(42495)
(35980)
(32066)
科学(26477)
技术(25457)
学报(24006)
农业(22854)
业经(21196)
大学(19932)
学学(18940)
教育(18061)
(17881)
金融(17881)
财经(16396)
经济研究(16322)
(15572)
技术经济(15496)
(14328)
问题(13443)
科技(12711)
商业(11682)
现代(11557)
财会(11213)
(11094)
世界(11003)
会计(10339)
共检索到318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欧光军  刘叶飚  
为了提高集群创新能力和提升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运用系统协同思想来分析集群创新实现问题。构建了基于集群产品创新有序集成的集群知识互动价值创造网络系统,及系统创新集成实现的模块化运作模式。实现了企业集群发展所需创新要素的统一,提高了要素间互动的效率,加快创新的进程与步伐,有效解决了集群创新面临的困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苗  刘启雷  
应用扎根理论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技术扩散与资源配置的关系模型,比较分析系统内部内资与外资两类异质性创新主体的技术汇聚和扩散模式,揭示其产学研协同中技术扩散影响资源配置的机理及差异性。研究认为:(1)内资创新主体技术扩散受政府主导和产业拉动的双重影响,技术积累和传承依赖于内部化,呈现网络特征;外资创新主体技术扩散路径和方向不确定性高,技术传承受本地市场需求的线性驱动明显;(2)显性技术倾向占据市场优势的创新主体配置,隐性技术倾向占据基础研究优势的创新主体配置,创新系统在内资与外资的交互、融合中实现边界突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玉莲  张峥  
为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情况,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测量,并对各行业分析结果进行聚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整体偏低,行业间的差距较为显著,以通信设备制造和化学药品制造为代表的两类行业协同演化水平较高,航天器制造的创新吸收子系统有序度相对较低。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行业协同创新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不断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欧光军  李永周  
能力层面是知识网络的本质所在,一般研究强调知识网络知识获取能力。就高技术企业集群而言,集群知识网络能力的实质体现为创新能力,文章将其界定为是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以互补或竞争性知识协同创造新知识为内容,以创新价值为核心的动态能力集合。文章立足于此来深入剖析知识网络能力,构建了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生成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骏  刘媛媛  俞立平  
当今世界正迈入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和发展理念已渗透到企业创新活动中。高技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其协同创新的推进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间数字鸿沟的阻碍。从网络建设、网络环境、网络利用、网络人才4个维度构建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定量测度了高技术企业间数字鸿沟。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企业间数字鸿沟对协同创新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数字鸿沟可以通过管理方式、战略目标、合作投入、团队分工、学习-吸收能力5条途径影响高技术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途径是管理方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思洁  耿献辉  
协同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厘清企业社会责任与协同创新之间的联系对于企业提升短期竞争优势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A股2011—2020年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促进了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这种作用在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当行业竞争更激烈以及市场化程度更高时,企业社会责任对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苏屹  姜雪松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向丽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高技术企业和高校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并通过创新资源的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知识溢出效应,促进高校研发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相匹配,以加快实现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进而提高区域整体创新效率。文章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演进逻辑出发,基于原始性创新理论和产学协同创新理论认为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有助于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并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三个层面,提出了高技术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的具体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洁  俞立平  杜维  玄黎娜  
协同创新是基于横向合作的创新策略,突击创新是基于时间的纵向创新策略,研究二者互动机制意义重大。本文运用面板联立方程、面板门槛回归、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贡献显著而协同创新不佳;协同创新对突击创新的影响总体较小但潜力巨大;突击创新对协同创新的积极作用显著;当突击创新水平较高时协同创新对突击创新有积极影响;当协同创新水平较低时协同创新对突击创新有积极影响;协同创新水平较高时突击创新对协同创新有积极影响;突击创新水平较低时突击创新对协同创新有积极影响;当创新成果较低时突击创新对协同创新才可能有积极影响。本文拓展了新研究方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立平  李守伟  刘骏  
为了研究中国高技术企业在创新中协同创新动力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了协同创新深度的概念,从宏观文化背景、知识产权保护、交易成本、政府公共政策以及微观利润水平、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企业发展速度分析了协同创新深度的影响机制,并基于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在协同创新深度的决定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协同创新深度无关;中等利润水平和中等垄断程度对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企业规模与协同创新深度负相关;新兴企业、成熟企业和高速发展企业对协同创新需求更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强华  
企业是具有生命状态的组织,也会经历出生、成长、迁址、合并及倒闭等"类人口学"过程,在这种演进过程中,企业发展速度是不同的,协同创新的地位及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从企业发展速度的视角出发,并借助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对企业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的门槛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发展速度与企业协同创新水平呈高度的负相关关系,其中中等速度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负相关水平最高;而协同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其发展速度与协同创新水平负相关程度较低;除此之外,企业规模与企业协同创新水平也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欧光军  雷霖  杨青  王龙  
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创新集成能力生态整合的假设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以及层次回归分析的实证方法验证修改模型得出最终的生态整合路径模型,并根据整合路径模型提出了提升高技术产业集群企业创新集成能力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洋  欧光军  雷霖  
集群网络的创新合作与协同是基于组织间知识协同的网络在不同知识生态位的匹配和协同,而知识划分在集群协同创新中则处于基础性地位。本文从创新生态观的角度和知识管理理论入手,在组织知识域划分的基础上探究知识生态位的内涵,并从核心知识主体网络中解析出分层结构特性。然后,通过案例探讨和方差分析,得到互补型、辅助型知识间不同的组成形态与突破式、渐进式创新的联系,从而找出生态位的不同形态与不同创新行为的关系,由此探究集群主体协同创新背后知识生态位整合的内在机理,最终剖析出集群知识网络协同创新能力的微观知识基础与实现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强  应翔君  
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出发,选择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等4个典型案例,研究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异同。从网络成员、网络结构和互动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的范围与程度两方面存在差异,并揭示了造成两类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差异的原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晓丽  
从知识的视角介绍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知识基础,在融入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态特点基础上对包括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管理、知识的整合与评估在内的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的运行方式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指出: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知识资源整合过程以及阶段性有效运行是高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和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