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3)
2023(15768)
2022(13811)
2021(13021)
2020(11030)
2019(25584)
2018(25605)
2017(49915)
2016(27529)
2015(31155)
2014(31668)
2013(31514)
2012(29350)
2011(26581)
2010(26773)
2009(24732)
2008(24708)
2007(22256)
2006(19438)
2005(17541)
作者
(81629)
(67953)
(67582)
(64534)
(43144)
(32561)
(30896)
(26754)
(25683)
(24359)
(23126)
(22774)
(21581)
(21475)
(21029)
(20978)
(20712)
(20266)
(19452)
(19371)
(16970)
(16733)
(16594)
(15542)
(15262)
(15109)
(15096)
(15092)
(13769)
(13499)
学科
(117962)
经济(117837)
管理(78202)
(74173)
(60936)
企业(60936)
方法(54055)
数学(46348)
数学方法(45798)
(31955)
中国(29604)
(28232)
(26443)
地方(26189)
业经(25758)
农业(21238)
(20888)
(20620)
贸易(20614)
理论(20211)
(19924)
(18663)
(17378)
环境(17339)
财务(17303)
财务管理(17256)
(16986)
技术(16972)
银行(16931)
企业财务(16287)
机构
大学(402728)
学院(400245)
(160044)
管理(157013)
经济(156365)
理学(135455)
研究(135334)
理学院(133865)
管理学(131461)
管理学院(130735)
中国(100444)
(86784)
科学(86065)
(72532)
(69682)
(66929)
研究所(63359)
中心(61467)
业大(60580)
(59815)
财经(57958)
北京(55329)
(54920)
师范(54460)
农业(52497)
(52441)
(48680)
(48525)
经济学(47849)
师范大学(43989)
基金
项目(267631)
科学(208888)
研究(196023)
基金(191770)
(166832)
国家(165441)
科学基金(140742)
社会(121193)
社会科(114706)
社会科学(114674)
(105269)
基金项目(102289)
自然(91598)
教育(89959)
自然科(89348)
自然科学(89324)
(88727)
自然科学基金(87701)
编号(81245)
资助(79291)
成果(66846)
重点(60201)
(58928)
(58001)
课题(56096)
(54895)
创新(51205)
科研(51063)
教育部(50030)
大学(49739)
期刊
(178202)
经济(178202)
研究(117958)
中国(74028)
学报(64162)
(60723)
科学(58805)
管理(55930)
(55561)
大学(47711)
教育(46111)
学学(44504)
农业(41605)
技术(34879)
(32731)
金融(32731)
业经(29601)
财经(28168)
经济研究(27369)
问题(24128)
(24116)
图书(22020)
(21482)
技术经济(20355)
理论(19873)
科技(18937)
(18821)
商业(18334)
资源(18156)
实践(18065)
共检索到58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立超  刘怡君  
产业安全是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中国产业安全的现实需要出发,选择以产业物理学理论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在界定和明确产业物理学基本内涵与外延后,对现代产业安全问题的主要特征进行系统梳理,给出现代意义下的新的产业安全观。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产业物理学理论运用于产业安全问题建设的相关思路,形成对产业物理学研究理论体系的基本认知,构建产业物理学的内在研究逻辑体系的理论基础,即区域势差理论、能级跃迁理论、空间经济场理论、产业平衡态理论,并从产业黏度、密度、温度、速度、梯度等方面给出现代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的数量表征,以期对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和中国产业安全建设起到推进作用,最终实现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艳  
在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环境移民问题成为国内外新的研究热点。然而,对于环境移民及其相关概念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国内外开展的环境与移民相关研究进行了概念梳理和分析,认为环境移民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受到突发或渐进式的不利影响而产生的各种人口迁移行为。环境移民概念涵盖了气候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概念,气候移民是指由于短期或长期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引发的人口迁移,生态移民是指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的的人口迁移行为。在我国,对于环境移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特点是生态移民政策与实践往往承担了生态保护、发展、减贫等多种目标。本文指出环境移民本质上是在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典型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华  刘善庆  
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义,从三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大量企业及相关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以群集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演进的、有效率的中间体组织;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新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模式。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徐宝祥  刘凤勤  张海涛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论述了面向对象方法学的思维科学基础 ,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这是面向对象方法学在构造软件系统时在问题空间和方法空间的结构上取得一致的根本原因所在 ,也是面向对象方法获得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永强  
本文对商业模式含义、构成要素作了界定 ,并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观点和奥地利经济学家柯兹纳(Kirzner)的市场过程理论角度对商业模式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江华  
"特殊教育"语词理解的多维性导致了对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探讨的不同思路,从活动的角度来看,可根据活动的组织程度与发展水平来分析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可根据学科的归属与独立特性来分析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特殊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基础之间是彼此密切联系的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在认识特殊教育的理论基础时需要关注理论背后的理论,理论背后的学科及学科背后的学科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纪宝成  李陈华  
在我国摆脱资金瓶颈的新时期,外资商业的进入步伐却持续加快,对民族商业的发展构成了新的挑战,从而提出了有关我国流通产业安全方面的争论。从理论逻辑上看,流通业的竞争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政府规制;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值得反思;流通产业安全往往是指一种潜在威胁,而不是现实存在。从经验方法上看,流通产业安全的度量指标不能只局限于外资商业在华的总体市场份额,而要充分考虑各类指标的科学含义、外资商业在华分布的地域非均衡性以及外资商业的母国结构等其他微观层面的因素。根据这种逻辑,再结合现实情况,本文提出保障我国流通产业安全的政策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铠军  
产业技术范式转变是一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与核心,其内涵与范式、技术范式概念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技术范式指称的对象是技术本身,而产业技术范式的指称对象则是技术与产业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历次产业革命演化视角出发,借助生物隐喻的方法,先后形成了以"深度-广度"模式为结构、以往复过程为实现机理的"单细胞膨胀观",以"硬核-保护带"为结构、以协同进化为实现机理的"精卵融合观",以及以"共时性-历时性"为结构、以忘却性学习为实现机理的"种群迭代观"。不同产业技术范式之间既有替代关系,又有包容关系;既有不可逆性,又有路径依赖特征;既有累积性和渐进性,又有阶跃性,因而上述3种主张难以对其全面兼顾。"长河"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更具有诠释力,有助于理论发展,并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敏俊  陈岭楠  王金南  
随着“两山”转化路径的地方实践探索,生态产业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提出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概念,但其概念内涵、范围边界、核算框架等仍有待进一步明晰。从生态产品第四产业以生态资源为核心投入要素的本质特征出发,通过扩展生产函数、分离出投入要素中的生态资源,阐述了对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概念内涵的理解。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关注终端产品及服务价值中生态资源所创造的贡献,因此以经营性产品为最终形式的生态产品是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GEP、IW和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关系,并基于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提出了生态产品第四产业核算框架的构建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林  于扬  贺永珍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需要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为适应高科技的发展,适应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的需要,迫使我们重新认识每门课程在专业中的位置和作用,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造,以适应未来的需要,势在必行。为此,我校机械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也加大了力度,在原以"林业与木工机械"为主的课程基础上加入部分自动化控制方向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晓晨  马亮  
作者认为国内学术界对于都市区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补充和修正。根据西方都市区的本质特征,文章强调了都市区是以劳动力市场来界定的,并说明了都市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它可以实现城市劳动市场的高效运作,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作者认为中国还没有出现典型的都市区,但已具备了都市区的形成条件,应该通过城市规划来促进都市区的发展。文章最后介绍了城市-区域的概念,指出城市-区域是多中心的都市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淑莲  冷崇总  
行政收费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政府行政行为。执照费、监管费、特许权费,繁华地段道路停车费等广泛存在于现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如美国加州政府行政收费多达1000多项,日本通产省管理着企业注册手续费等150多项行政收费。我国民国时期就有工商注册费、航道养护费等规费,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虽然逐步实行了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但规费并未取消,结婚要缴登记费,就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例子。可见,行政收费并非是我国改革过渡期才有的现象。但由于我国收费特别是行政收费理论研究滞后,至今没有从理论上界定清楚行政收费的概念,以至于在实践中,行政收费项目不断增加、金额不断增大、单位不断增多,行政收费与事业收费混淆,甚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德罡  黄博燕  
中心城区规划在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被明确规定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但只是在其中提出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对中心城区的概念没有明确解释;直至目前,国内的法律、文件及权威部门均没有对中心城区的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对中心城区概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如主城区、中心城等一系列的概念,在使用时,较为混乱。中心城区规划是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重要内容,如果不对中心城区的概念作出辨析,势必影响中心城区规划的科学性,进而导致城市总体规划的不合理性。因此,对中心城区概念的辨析非常有必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