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2)
2023(4450)
2022(3713)
2021(3644)
2020(3041)
2019(6615)
2018(6841)
2017(12158)
2016(7168)
2015(8419)
2014(8632)
2013(7838)
2012(7310)
2011(6711)
2010(6922)
2009(6205)
2008(6068)
2007(5874)
2006(5159)
2005(4743)
作者
(21054)
(17420)
(17380)
(16617)
(10965)
(8289)
(7983)
(6813)
(6767)
(6335)
(5989)
(5961)
(5775)
(5608)
(5593)
(5250)
(5240)
(5171)
(5135)
(4922)
(4646)
(4401)
(4271)
(4271)
(3981)
(3948)
(3884)
(3840)
(3650)
(3640)
学科
(22575)
经济(22539)
管理(18227)
(14133)
(11602)
企业(11602)
教学(9430)
理论(9077)
中国(8495)
方法(7836)
(7693)
(7563)
(6905)
教育(6837)
(6629)
(6607)
数学(6053)
数学方法(5875)
学法(5853)
教学法(5853)
(5229)
银行(5213)
业经(5151)
(5089)
金融(5081)
(5044)
地方(4849)
(4176)
体制(4167)
农业(4083)
机构
大学(101004)
学院(100649)
研究(35453)
(34237)
经济(33226)
管理(30781)
中国(26202)
理学(25121)
理学院(24740)
管理学(24037)
管理学院(23826)
科学(22649)
(22435)
(18845)
(18727)
(17520)
(17513)
(17195)
师范(16952)
研究所(16883)
中心(15978)
业大(14323)
北京(14301)
技术(14285)
财经(14018)
(13925)
农业(13654)
师范大学(13326)
(12636)
教育(12599)
基金
项目(61038)
研究(47801)
科学(45873)
基金(40304)
(35485)
国家(35145)
科学基金(28716)
社会(26894)
(25357)
社会科(25272)
社会科学(25265)
教育(24645)
(21189)
编号(21010)
基金项目(20588)
成果(19193)
自然(17403)
自然科(16993)
自然科学(16986)
自然科学基金(16667)
资助(16441)
课题(16289)
重点(14346)
(13806)
(13316)
(13084)
项目编号(12757)
(12271)
(12250)
大学(12167)
期刊
(43978)
经济(43978)
研究(34177)
中国(27886)
教育(26146)
学报(19722)
(16748)
(16355)
科学(15238)
大学(15154)
学学(13733)
管理(13525)
技术(11625)
农业(10619)
(8840)
金融(8840)
财经(8785)
职业(7798)
(7723)
图书(6959)
业经(6779)
经济研究(6476)
问题(5975)
(5956)
(5765)
论坛(5765)
(5390)
书馆(5196)
图书馆(5196)
(5075)
共检索到166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晓奇  
事件哲学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提出了基于"事件"的本体论,这为反思教学本体存在问题提供适切的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反思我国经典的教学本体研究,主要是以结构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要素分析为基本切入点所形成的构成性本体论,其最大的缺陷是抽离时间。基于事件哲学的教学本体认为,教学是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本体属性的教育存在。在此意义上,教学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事件构成,常态事件与偶发事件的糅合生成是教学事件存在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是由事件驱动所形成,教师对于各类事件的积极应对预示着教学目标的调适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迟艳杰  
我国教育哲学的研究尚未进入教学本体论的自觉理解与建构。本文从教育哲学的角度 ,即从“教学本体论”的层面对以往我们对教学存在的认识进行反思 ,力求使我国教学本体论研究从心物二元论为前提的“思维本体论”中摆脱出来 ,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生成论本体论”,从而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符合现代哲学思维水平的教学观念和理论根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李跃艳  王昊  邓三鸿  陈艳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成为未来必然发展趋势,医学知识的语义化和规范化是实现智慧医疗和数字医学的重要手段。但现阶段较为成熟的医学本体仅仅描述了一些既定的静态知识,无法揭示医学知识之间的动态关联。因此,以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为出发点,构建符合叙事性文本特征的医学知识结构化表示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叙事学理论、事件知识表示的基础上,按照是否具有叙事性特征,将医学文本分为叙事性文本和概念性文本;然后,分别对概念性医学文本和叙事性医学文本进行语义建模与表示,构建基于事件本体的医学知识本体模型;最后,根据本文提出的概念模型,实现SARS-CoV-2病毒入侵过程的语义结构化表示。初步标注的实验结果表明,将事件本体模型迁移到医学文本语义结构化描述中,有助于实现医学文本的深层次表示和知识发现,能更好地描述医学知识之间的动态关联,更好地表征医学对象在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发展特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广君  
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 ,教学在历史中发生、存在和演化。在以往的教学论研究中 ,教学演化问题一直未能真正进入理论的视域。在教学本体论研究中 ,教学演化作为教学存在的基本形式和基本表征 ,处于极其重要的理论地位。教学演化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主体、研究对象、思维方式和研究结果等方面与以往的研究截然不同 ,教学演化的方向性、教学方式的演变、教学系统的发育、教学进化史、教学史观等相关理论问题 ,构成了教学演化问题研究的主要论域。教学演化问题的确立以及就此而展开的深入研究 ,在理论上预示着一种新的教学史观的形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伟  栾天  
历史本体论强调历史的总体性是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根本,提出了"历史终结日,教育开始时","美学—教育学将成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等关于广义教育的思想,为构建理想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本土的理论视角。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个体偶然性的共在是构建理想的教育的前提,坚持从历史本体论出发就要从历史主义出发,以培养人性能力为出发点,从生存—情感视角对理想的教育进行可能的构建。理想的教育就意味着既要满足人何以为生的"工具本体"需要,更要满足人为何生的"情本体"需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民玉  王险峰  
《淮南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本体论思想。"生"、"一"是《淮南子》基于对世界生成演化图景等"事实"本体论的勾画,表达的是"实然"问题,而"自然"、"无为"则是对"道"的价值本体论的思想表述,解决的是"应然"的问题,事实本体论与价值本体论即"实然"与"应然"的统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琼  张广君  
"关系本体论"是布伯"对话"思想的内核,"我-你关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基于此,检视现有对话教学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逻辑、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提出对话教学的核心理据应为"关系本体论"而不是"我-你关系"思想,对话教学的灵魂是关系而不是互主体性。与主客二分取向和互主体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相比,基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关系—创生"取向的对话教学研究,更加具有合理性与优越性。未来对话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宜采取"关系-创生"取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刚  
本文从领域特征和教学特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远程教学系统中的领域知识,以本体论为方法论指导,将领域知识分为(概念、子知识本体、行为、属性、实例、关系)六个维度进行模型建构,并在针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远程教学实验系统DS-TUTOR中进行了实验研究,效果良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志军  陈丽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信息化2.0阶段涌现出来的新实践,正在变革着教育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人类对教育本体论的认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正达到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复杂,我们需要重新追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本源问题。本研究回顾了人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本体论发展,指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必须正视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进一步结合对"互联网+教育"创新特征与本质的分析,提出"联通主义"是"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基于对该本体论的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实践包括三条核心思路。其一为学习视角层面的联通,即认知、概念、社会三类网络的联通与创新;其二为教学层面的联通,即以资源共享、开放大学与混合式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其三为组织生态层面的联通,即以自组织、社区化教育等新业态发展为代表的教育新生态。研究最后分析了联通主义本体论的价值以及教育理论创新的方向。本研究是对"联通主义"从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到"互联网+教育"本体论的发展。这一发展可以使得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从科学世界走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关注生活世界中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让整个教育体系有效联通真实生活与实践。同时,基于此不仅有助于构建适应未来高度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对应人才培养体系与教育教学体系,以及面向学习者发展的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建构系统的"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当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姚靠华  洪昀  
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用于企业财务数据电子交流的语言,是一种基于XML语言的实现。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首先提出XBRL理论,很快为实务界所采纳,短短几年之内,XBRL得到超乎寻常的发展。在XBRL国际组织(xbrl.org)的推动下,目前XBRL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被大多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朴雄  
基于本体论的语义信息模型为网上信息的表示、交换和处理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本文重点说明了基于本体论的建模方法和本体在XML中的语义表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丁念金  
学与教的关系问题,是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本体论关系又是这一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对此,西方和陶行知时代之前中国的看法为“分”,即把两者作为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活动分开来对待;几十年以来中国流行的看法是“合”,即把两者合为一体。我们认为,应然的理解是“分中合”,即它们是两种本质上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活动,将它们分开来对待,同时看到两者的密切关联和时空上的部分重合。当前急需实现的转变是“分”,这种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王汀  高迎  刘经纬  
【目的】现有的本体对齐方法往往忽视中文概念的语序敏感和一词多义的语义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同义词词林和序列比对算法的大规模中文本体映射模型。【方法】采用基于改进的同义词词林相似度算法计算简单词元的语义相似度。并利用基于改进同义词词林与序列比对相融合的算法度量未登录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结果】在由DBpedia(中文版)、百度百科和互动百科知识库所构建的测试语料上的关联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和综合评价指标平均分别达到约97.5%、87.8%和92.1%。【局限】本模型仅专注于对中文本体概念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柏嵩  
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图书馆的本体自动构建方法:首先从因特网数据中找出本体语义概念的模式及其关系,然后通过构建概念分类体系来自动化地抽取数字图书馆的各类本体。包括以下步骤:术语选择、抽取本体概念、语义关系抽取、分类体系构建、本体构建和本体修剪及评价。图3。参考文献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